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小霜不知道派出便衣跟踪自己的人就是江公安。但被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苦主原谅的江公安,这时一脸释然的笑了,“那就好……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你应该知道:在被陶海逃掉的那次行动里,我们局里有一个同事牺牲了。那个同事是张公安的好朋友,所以……他最近火气很大,其实并不是针对你。我也代他道个歉,好不好?”
  代道歉?陶小霜想了想,一脸严肃的说:“那……江公安,这样吧,我委托你——代我原谅他。”说完忍不住笑着吐了吐舌头。
  “你这个小同志!”江公安哈哈大笑起来。
  和贾老师请了假后,陶小霜赶着回家,一出校门她就先找了个电话间,给徐阿婆打了个电话报喜。
  “外婆,我没事了!陶海被抓住了,我总算是清白了!”
  “太好了!”
  徐阿婆放下电话,抹抹眼角,然后赶紧给女儿打了个电话。
  接着,徐阿婆和陶小霜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到了晚上,程谷霞夫妻带着高椿来了同寿里,他们还带来了一包点心和半打啤酒。
  “姐,你喜欢吃五芳斋的绿豆糕,我让爸爸买了不少。”高椿进门就叫道。
  陶小霜给他们倒了三杯水,“妈,高叔叔,你们喝,小椿,你进去小卧室,柜子里有你喜欢的黄油饼干。”
  “好的呀,我去拿。”
  不久,程谷华夫妻也下班了,然后,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算是给陶小霜去一去晦气。
  吃完饭,陶小霜拿出一个铁罐子,给了程谷霞,“妈,这个你拿回去吃。最近附近的几条街上有不少卖东西的老乡,我趁机买到些藕粉,你和小椿每天吃点,对皮肤好的。”
  “是不是呀?”程谷霞说着接过去。
  看她不太在意,一旁的徐阿婆就说:“这个吃了真的好,谷霞你吃吃看。”
  这些藕粉吃着自然是好的,因为里面按着5比1的比例加入了迷雾镇的葛根粉。这个比例是陶小霜和孙齐圣反复试验后确定下来的:吃下肚后身体不会再有明显的感觉,只有吃上一段时间,药效才会渐渐显现。用这种‘掺水’的法子使用迷雾镇的药材就不会惹人怀疑了。而且这样的话,巡夜人的账册上又能有金基尼丁丁作响了。
  现在,连徐阿婆和孙爷孙奶也改作吃这种藕粉了。对于这个改变,三个老人还是什么也没问,陶小霜和孙齐圣真心觉得这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高四海夫妻离开前,徐阿婆把程谷霞拉到一旁,说了些话,然后才说道:“这个藕粉可是小霜的心意,是她用自己攒的钱买的,你和小椿母女俩自己吃就可以了。”
  程谷霞笑着说:“连小椿她爸也不给吃?”
  徐阿婆想也不想就说道:“四海可以吃,其他人不行,小霜不想他们吃。”
  程谷霞惊愕的道:“妈,你说些什么呀?”不想谁吃,谁就不能吃,这是把大女儿当成祖宗了吧!
  徐阿婆只说:“这一罐的分量是称好了的,只够你们三人吃一个月的,多的没有。”然后她把一脸费解的程谷霞和高四海送出了门。
  这晚睡觉前,徐阿婆拉着陶小霜说话:“乖孙,你妈妈和高叔叔结婚这么多年,一直都只有你妹妹一个孩子,这高椹毕竟不是你妈妈生的,性格又怪,要是她能再生个男孩,我就放心了!所以,我才想着让他们也吃些……”
  原来外婆是这个意思,也不知道迷雾镇的葛根粉能不能治生不了孩子的毛病?
  陶小霜边这样想着,边问道:“要是妈妈和高叔叔要让高家人也吃怎么办?”
  徐阿婆笑了,“高四海是个聪明人,知道好歹的。”
  陶小霜想了想,也明白徐阿婆的意思了:高四海是多精明的人呀,是一家三口吃着独食,还是所有人都没得吃,他肯定知道怎么选的。而且‘渗水’后的藕粉不吃上一年半载的,是不见效果的,高四海能不能发现藕粉的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 要结束了。 第二卷 不会很长。 


第92章 10。16|
  这天早晨,沪上下起了1968年的第一场雪。
  5点半,枕头旁的三五牌闹钟准时铃铃铃的响了起来。
  “啊……”陶小霜呻/吟一声,挣扎着撑开了眼皮。她伸手摁下闹钟的开关,只感觉今天格外的冷。她□□在被子外的颈部皮肤都冻得发疼了。她探头去瞅窗户,窗沿上一片雪白,果然是下雪了。
  陶小霜飞快的爬下床,缩手缩脚的从衣柜里翻出一套棉衣棉裤来穿上了。然后,她把采秀迎国迎泰的棉衣也翻找了出来,一一铺在了三人的被脚处。这样做,既能增加棉被的保暖性,又能让三人等会穿衣服时不容易被冷到。
  突然就下雪,生怕自家的最后一只鸡给冻死了,陶小霜赶紧上了天台,从残雪中拎起自家的鸡笼,带着了客堂间。
  中卧室里,徐阿婆还在睡觉,如今她总能一觉睡到早上6、7点钟,而在光华上夜班的二舅和二舅妈还没有到家。
  陶小霜下楼洗脸梳头后,就去洪阳街上打了半暖水瓶的豆浆,又买了8个雪菜包子和一盅子的粢饭(也就是糯米饭)。天冷后再在后天井里吃早饭就不合适了,陶小霜一手提篮一手拎瓶,进了门也不停脚,嘴里呼着白气就往楼梯走。她刚爬上二楼,就遇上了正出门的李建全。
  李建全留着齐眉的中分头,带着黑框眼镜,那让王姿百看不腻的俊秀五官被遮去了一大半,只有那一身天生的好皮肉被他穿着的黑色呢子军大衣衬得白暂一片。
  这种貌若好女的长相也只有好‘色’的王姿能消受了,一般的女同志可不敢和这种比自己还好看的男人结婚的,想到暴露好‘色’癖好的王姿上次非要缠着自己一块睡午觉的事,陶小霜就不禁在心里腹诽了一句。她一边这样想,一边若无其事的和李建全打了个招呼:“李大哥,又给姿姐买早饭呀?”
  “恩,我马上就去买。”李建全一向寡言,点点头后他就往楼梯口疾步而去。
  因为和宁鸥约好的时间是6点半,所以陶小霜匆匆喝了半碗豆浆,吃了一个素包子就赶紧出门了。
  陶小霜和宁鸥约在十六铺码头旁见面。见面后,两人就赶紧上了码头。
  “霜霜,你看,在那!”宁鸥个子高一眼就看到了要找的人。
  只见不远处一个包着头巾的中年女老乡正走下渡船。
  宁鸥心急,赶紧叫上陶小霜一起上前和那个女老乡碰了头。
  “东西呢?”
  “在这里。”女老乡提着一小篮子的浅黄色枝干状的药材。
  这药材名为黄精,又名鸡爪参,有润肺生津的药效。两个月前,陶小霜去看望了宁鸥的外公,在和宁妈妈说话时,借着最近自学中医的事,她提了个主意:既然吃药不见效,不如试试食补吧。正好宁鸥和自己在进单位前有一段不短的空闲时间,可以每天做些食补的饭菜给宁外公吃。
  中医里治肺病的方子很多,但说到食补治肺疾,那就离不开一味药:黄精。而黄精,正好是陶小霜从马格特药屋的目录里辨认出的第六种药材。陶小霜认出黄精时,就知道宁鸥的外公注定是不会死于砂肺病的了。
  陶小霜的主意没有得到宁妈妈重视。这时,宁妈妈的想法是要找关系把宁外公转到更大的医院去或者去北京治疗。好在宁鲁叔却支持两人,当场拿出100块钱给两个小囡,让两人操办食补的事。
  宁鸥不会做饭,连粥都煮不好,陶小霜就带着她煮黄精粥。黄精的药味很浓,为了把粥煮得好吃些,陶小霜在里面加了些红薯条和饴糖。
  其实,做什么菜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不做痕迹使用迷雾镇的黄精。陶小霜和孙齐圣一番商量后,想出一个法子来。他俩让一个出货人(就是沈章华找的三个出货人之一)等在宁鸥家附近,然后诱着她买了一篮的黄精。即使这些黄精里只有三分之一是迷雾镇的黄精,但这一篮子吃完后,宁外公的病情就有了缓和。
  宁外公的矽肺病本来已到了晚期。第一次送黄精粥去医院时,陶小霜看到的是一个不停喘气的骷髅般的老人,因为肺部的剧痛,宁外公只喝了两口黄精粥就昏厥了过去。陶小霜和宁鸥只能把粥放在床头,等他醒来后再继续喂。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陶小霜熬了一饭盒的粥,直到隔天早晨,这粥才被毫无食欲的宁外公喝完——这事可把第二天又去了医院的陶小霜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迷雾镇的黄精不起作用!
  好在这天她和宁鸥一起做的黄精粥,宁外公分了两次就全吃完了。然后连着吃了一星期的黄精粥后,宁外公第一次不用打止痛针就能自己入睡了。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只要那个女老乡出现在宁鸥家的附近,宁家一家三口就会立刻买下她篮子里所有的黄精。为了不让宁家人起疑——有这么好的药材,脑子正常的卖家肯定会待价而沽的,所以陶小霜两人就让那个女老乡每次卖药时都提出加价的要求,而且还不时要宁家人到码头来接货。
  就像今天一样。
  “这是说好的20块钱。”
  宁鸥给了钱,那女老乡却不松手,“这大雪天里药不好弄了,要加些钱才行。”
  “加多少?”宁鸥语气很冲的说。这卖药的老乡老是加价,太贪得无厌了!
  “加3块。”
  “这一篮子才两斤不到,你就要卖23,你怎么不去抢呀!”宁鸥气得骂了一句,却立刻又拿出了3块钱。“给!”
  “下次有药要10天以后了。”那老乡说着把钱往棉袄里一揣。
  看着那老乡走远的背影,宁鸥自言自语似的说:“这钱篓子住在郊县的哪里呀?要是能知道,我就自己挖去。”
  因为是野生药材所以药效好,是孙齐圣教给那女老乡的话;这理由宁家人深信不疑。由此,陶小霜发现,其实不需要自己和孙齐圣怎么绞尽脑汁的去遮掩,有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科学世界观就足矣了。
  陶小霜说道:“你家出了这么贵的价钱,她只要还有黄精可挖,就一定会卖给你家的。”陶小霜知道现在的宁家人十分担心两件事:一是那个女老乡会不会把药卖给别人,二是天气冷了她可能弄不到野生的黄精了,但为了保护迷雾镇的秘密,陶小霜也只能让他们担心一阵了。等到宁外公的病好了,人出了院,这些担心自然就不翼而飞了。
  陶小霜和宁鸥一起去了宁家,教她做菜。
  病情得到控制后,宁外公如今已经不满足于只喝粥了——他说嘴里淡,想吃点有味道的菜,最好有肉;所以陶小霜选了三个食补菜:黄精鸡、黄精炖猪肉、黄精肉饭,每天给宁外公做一道。她先是自己做,让宁鸥打下手;然后手把手的教了宁鸥几次。
  这三个菜里做起来最简单的黄精炖猪肉,宁鸥做得还不错,其余两个菜,陶小霜怎么教都不行,她做出来就是不好吃。好在宁外公刚恢复食欲,也不挑剔,只要有肉吃就行。
  ……
  迷雾镇,巡夜人小屋。
  陶小霜正查看账册,孙齐圣‘降落’了。
  “今天怎么这么晚?”陶小霜头也不回的问了一句。
  “我去见老鳖了。”孙齐圣边说边拉着陶小霜起身,自己坐下来,然后让陶小霜坐在他的腿上。
  迷雾镇上的气候极其不分明,一年里似乎只有两个季节,漫长的秋天和短暂的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