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对他有所图,可谁也没想到,她图的是施德的肉体——林佳一直再和施德偷情!
林佳和施德的事在1973年的年尾被人揭发了。揭发这事的是林佳家的一个邻居,这事出了以后,华一的同事们才知道林佳的丈夫身体有病,和林佳一直是分床睡的。
牛美兰道:“说来林佳也是命苦,丈夫是个老病号,出了事施德又倒打一耙,她走那天,我都有些害怕——半个月不到,她都瘦成个纸片了!”
陶小霜也心有戚戚焉,“她是有错,可也不至于……这世道对女同志太苛刻了。”是人都知道这种事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可施德就是能倒打一耙——他说是林佳勾引的他,然后他身上的罪就立刻轻了一半。于是,同样都是生活作风问题,林佳被发配去了陕西,他却连上海都没出,只去了崇明岛。
“就是呀!”牛美兰愤愤的一挑眉,“我们这些女干部背地老被人说是女金刚,说是女老虎,可我们真要是笑脸迎人,还怎么工作,怎么管人!苛刻,太苛刻了!”
陶小霜从这话就知道牛美兰对林佳的同情那也就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毕竟两人之间的积怨太深了。
这时已经是11点钟,两人就找了家饮食店,一起吃了午饭。
回了华一,陶小霜先去了宿舍那边的小办公室。一进门,马楠就指着睡在长椅上的高灿告了姜援朝一状,“主任,小高灿是早上来的,你去开会了人不在,姜援朝就带着他在华一里到处跑,害他把膝盖都摔破了!”
“出血没有?”陶小霜赶紧去检查高灿的两个小膝盖,她轻手轻脚的把裤子一卷,只见他的左膝盖磕破了些皮,好在没出血,只是有些红肿。
放下心来的陶小霜就问马楠,“谁把他送来的。”
“是你妈妈”,马楠道,“我问了小高灿,他说今天妈妈带他去医院作检查,在路上遇到一个阿姨,然后妈妈就有事了,所以就把他送来找姐姐,要你带他回龙泉里。”
“是这样”,陶小霜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条羊毛薄毯,给高灿盖上了,“都小声点,让他睡一睡。”
老张和李繁小声道:“知道了。”
陶小霜对两人点头一笑,就听门外有人在敲门,同时一个有些尖锐的女声道:“开一下门好吗,我找陶小霜同志。”
是贾椒!陶小霜惊得睁大了眼,在区教委没拦下自己,她居然直接找上门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河蟹,有些背景我就放在这里了:
1971年9月13日,□□叛逃,消息封锁到11月才全国通传。然后是周总理重新主持中央工作,邓爷爷也在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社会进一步脱离运动员政治氛围。
第143章 前途
恶客迎门,陶小霜也不乱分寸,她先对马楠道:“你去开门”,然后对老张轻声道:“是教委的贾椒,等会你做好陪客,免得她……”说着她皱了皱眉。
见老张会意的点点头,陶小霜才低头给睡得正香的小高灿压了压毯子。等门一开,她就转身笑着问:“我就说这声音耳熟,原来是贾科长。你怎么来了,是上面有事传达?”
“没事传达就不能来啦?小陶,你可真是贵人事忙,好难和你说上一句话的。”
“哪里有这种事?”陶小霜只做不知,甜笑着摇头。
贾椒脸色似笑非笑的走了过来;弯下腰摸了下羊毛毯子,问道:“这就是你弟弟吧?”
“对呀。让他睡,贾科长你跟我来,我们坐着好说话。”陶小霜引着贾椒往自己的办公桌去了。
两人面对面的坐下后,陶小霜热情的打开抽屉,“贾科长,你要喝点什么,我这里有普洱和毛尖,还有些蜂蜜。”
拿布票子买不经用的羊毛毯子,又把蜂蜜放在办公室里待客,这陶小霜的手头果然宽裕,这样想着,贾椒心里的火气就小了两分,她道:“……要蜂蜜水吧。”
候在一旁的老张忙提来了暖水瓶,“贾科长,我给你倒水。”老张拿出个玻璃杯,内外烫了一遍,再麻利的倒上了水,陶小霜则打开装蜂蜜的玻璃瓶,插上瓷勺让贾椒随便舀。
见两人这么殷勤,贾椒的脸色又好了几分,喝了半杯蜂蜜水后,她笑着说:“小陶,这次我可是带着大好事来的。”
“什么事呀?”
“下半年市里要办个学习班,按要求正处级才能参加;可也有例外的……小陶,你想去吗?”贾椒笑着挑了挑眉毛。作为区重点中学,华一在教育系统里是处级单位,周大主任和许历是正处级,其下5个主任则都是副处级,所以陶小霜现在是副处级干部。按着体制里的规矩,她要是能越级参加这次的学习班,那资格可就不一样了。要不是陶小霜实在是财貌双全,贾椒还舍不得抛这个香饵。
陶小霜自然也知道这个‘例外’的分量,她笑着直眨眼,一副很惊喜的样子,心里却在思忖怎么能在不得罪贾椒的情况下拒绝掉这事。焦急之下,她脑子里的念头转得飞快,总算想到了一个应对方法。
对着贾椒,她一脸惊喜的道:“想去,我当然想去!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能去是我的荣幸!”
看她这样子,贾椒就笑了,却又听她为难的道:“贾科长,也不知道这个班能不能请假……我下半年要请婚假的。”
婚假?!贾椒愣住了,刚上嘴角眉梢的笑意立时僵在了脸上,“下半年就要结婚!你才刚满22岁好伐?”
“对。”陶小霜笑得一脸的羞涩,挥手让老张走开,然后道:“我和大圣,哦,就是我的对象,今年都是22岁。我们打小就是邻居,早就和家里人说好了,一到年纪就……”接下来,陶小霜翻来覆去的说了一大通话。
等她第3遍说起要买什么喜糖时,贾椒已经听得头都晕了,她摆摆手,有些丧气的道:“别说了,那学习班不能请假的。”
来华一之前,对说服陶小霜就范的事,她是很有信心的,陶小霜这样年纪轻轻就仕途顺利的女干部想要什么,她再明白不过了,所以她才抛了那个饵,只要陶小霜去了学习班,那么李局长的儿子李建华就会是她的同桌;而学习班要办上半年,等见识过了李家在教育系统的能量,她就不信陶小霜会不心动?
谁知道,陶小霜居然下半年就要结婚了,而且居然已经一腔的待嫁心切。计划落空了,贾椒自然是生气的,但生气之余,她的心情又有些复杂。她想起了自己的当年,年轻时候的贾椒也曾有一个合意的对象,最后却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要是那时……
贾椒正回忆过往,却听陶小霜一脸的失望道,“不能吗?”见贾椒摇头,她还再三的问了几次。
“我还有事先走了。”被纠缠不过,贾椒几口喝完杯里的蜂蜜水,站起身就要走,陶小霜一脸失望的送她一直到校门口。
焦头烂额的回了区教委,贾椒给公公张副局长打了个电话。挂了电话,她在心里把去华一的经历过了一遍,觉得自己以前是高看陶小霜了。
贾椒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就这点觉悟,还想进学习班,看你以后有什么前途。”陶小霜这样短视贪心,不用她出手惩戒,也不可能再往上走了;这样也好,还省了她的事了!
……
“也不知道刚才瞒过贾椒没有?”陶小霜略想了想,就把这事抛在了一边。要说底气,她不比谁差,只是不想凭空多一个敌人,所以才装了下戆头罢了。
马楠刚才听了一鳞半爪,这时就有些好奇的问:“陶主任,你真的下半年就要结婚?”
在70年代的沪上,各单位的铁饭碗早就不够端了,子女顶替父母工作的事已经盛行起来,5、60年代那些关于‘英雄母亲’的宣传早已被晚婚晚孕取代。所以,这时的年轻人普遍都在25岁左右结婚。
“大概吧。”陶小霜点点头,孙齐圣是7月的生日了,过了7月12日他才满22岁,而孙爷孙奶给孙叔叔写的信也还没有回音。看两个老人的意思,很希望孙子结婚的时候,儿子孙仲能在场,好缓和一下这父子之间紧张的关系。
老张就笑着道:“主任,那我们就等着你的请贴了。”
“对呀,到时一定要请我们。”马楠高兴的拍了拍巴掌。
要不是为了麻痹贾椒,陶小霜是不准备这么早就把今年计划结婚告知于众的。被两个下属这么一闹,她就真有些害羞了,“……别说这些了,叫大办公室的人来这边开会吧,区里有文件要传达。”
到了1974年,曾经开展得红红火火的上山下乡也开始式微了。就上海来说,这一年毕业的中学生也就是所谓74届,已经不需要去外地的农场或农村去插队落户了,市农成了毕业分配的最低档次。外工、外工代训、两校(技校和卫生学校)培训等统筹兼顾的路子遍地开花。
陶小霜把上午会议的内容捡重点说了一下,然后总结道:“上面的意思,今年比去年还要宽松一些。在不违反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有单位来要人,学校立马就可以放行。”
干事们听了她这话,都不禁喜上眉梢,这上头的风向是越来越顺了,今年的动员工作可是又轻松不少了。7个干事里只有姜援朝稳得住,他运笔如飞,边记边点头,好像陶小霜的话是什么金规玉令,一句都不能漏下。散会后,为了高灿摔跤的事,他一脸愧疚的和陶小霜道了歉,一字没提是高灿自己闹着要去大操场玩的。
“这事不怪你,我问过小灿了,是他自己要去的。”
“还是我做得不够好,是我太大意了。”姜援朝一脸的过意不去。
他走后,陶小霜摇摇头,暗想:难怪林佳喜欢姜援朝,办事能力强不说,行事也够机巧。明知道此人的本性,但陶小霜发现以领导的角度来看,自己一点也不讨厌这样的下属。
下了班,陶小霜带着高灿回了龙泉里。
刚走到12号附近,住楼下的张惠就站在小花园里招呼道:“小陶,回来啦,你阿婆做了好吃的,就等你呢!”等陶小霜走近了,她才看到了小高灿,就又道:“小灿灿也来了,是来吃好吃的?”
“叫我小灿”,高灿仰起头,“我是来等妈妈的。”
陶小霜和张惠说了几句话,就赶紧上了楼。正收拾桌子的采秀听到开锁声,就跑过来迎接他俩。“姐,小灿,回来啦。”高灿要来的事,陶小霜提前打了电话。
“嗯!”
徐阿婆端着一个喷香扑鼻的大盘子从厨房里出来了,“小霜,你回来得正好,大圣买到了干贝和捅心莲子,还有些嫩笋,中午出车前给送来了。我做了八宝鸡,你去隔壁叫他们过来吃饭。”
“知道了。”陶小霜点头后就往楼下走。她一走到11号的门口,就看见坐在小花园里的孙佰岁。
和12号一样,11号的小花园也是遍植花草,佰岁坐得青松般笔直,正以一株小金桔树为模特在画素描。
“佰岁”,陶小霜走过去,一边去看画架上的素描,一边道:“阿婆做了八宝鸡,我们一起进去叫爷爷奶奶吧。”
“啊?小霜姐!”16岁的孙佰岁已经长得比陶小霜高了半个头,他站起身,腼腆的笑了笑,然后就跟着陶小霜进了屋。
陶小霜和孙齐圣早习惯了做邻居,就在前年,两人用静安区的半层洋楼和住在11号底层的人家换了房子,于是孙家和程家就又成了邻居。至于孙家在同寿里的房子,那是区话剧团的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