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后在六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老了。
  原本坚硬的心,因为父亲佝偻的背影和沧桑的眼神,忽然软如下来。
  那一刻,他自暴自弃的想,就这样吧,听从父亲的安排,老老实实回家种地,再也不要管这些似是而非的事儿了。
  回到家里,家里有担心的老母亲,还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这些年,他也算是想明白了,他就是看上胡秀花这小妮子了,倒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小妮子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长得如花似玉,是他眼里最美的姑娘。
  而最幸福的就是,你喜欢的那个姑娘,心里想的也是你。
  他还没来得及对父母说秀花的事儿,这小妮子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于是他顺理成章的跟小妮子成了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每日田间地头的劳作,城里的那些事儿就像是一场热血沸腾的梦,被风一吹,便是烟消云散了。
  ……才怪!
  有个词叫做“自命不凡”,家里的老娘曾经说过,华夏没了你这个当兵的难道还会亡国不成?!
  他想说,如果全华夏的人都这么想,那他们都呆在家里等死好了。被人如脊地之泥一般践踏,被人踩着脊梁骨喝骂,这不是他想要过的日子,也不是一个有着澎湃激情华夏人该过的日子。
  心里不忿,面上不显。平日里他该干活还是干活,只话越来越少,略有些郁郁寡欢罢了。
  鬼子进村的那一天,从来都不抽烟的父亲破天荒的在院子里抽了一袋旱烟,只留给了他三个字“你去吧”,就蹒跚着脚步进了那扇破旧的老木门。直到他离开,都没有从那扇门里出来。
  父亲未尝不爱这片土地,但是他更爱自己的儿子罢了。可是当自己儿子的尊严在他面前被践踏的时候,从小听着水浒长大的汉子,终于选择,让他的儿子站着死,而不是跪着生。
  最了解他的莫过于自己的枕边人,当天孩子他娘就给他收拾好了行李。她性子他知道,看着柔情似水,其实再倔强不过。可是这么要强的一个人,在那天晚上,哭的稀里哗啦、泪流满面。
  美人香,英雄冢。他比不上唐明皇,可她也不是什么杨贵妃。或者是她从来就知道,她留不住他。
  这个想要展翅高飞的雄鹰,的确不应该埋没在田间的地头上。
  抛家舍业,不过如此。
  他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虽然被天狗狠狠地咬掉了一大块儿,可却是明晃晃的照亮了他前进的路。
  炕上的儿子呼呼大睡,他心里甚是不舍。
  月下的老母亲流着泪,只叮嘱他注意安全。别的,什么都没提,什么都没说。
  他包袱里装的是家里五成的积蓄,不多,可却是家里能凑到的全部财产。轻飘飘、沉甸甸的,压得他的肩膀有些疼。
  到了岛城之后,听见有学生高颂伟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里甚是羞愧。
  比起这句话的赤诚之心,他读书还是过于功利了些。小时候是为了让家里免税,长大后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份好工作。即使是心里最纯粹的时候,也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这也更坚定了他投军的方向,他要加入的那个党派,果然如那人所说,是个能让人心里快活的地方。
  其实城边上的那群土匪,更确切的说是一群义匪。至少从周边人的口风里知道,这些人从来没有抢过贫苦人家,反而劫富济贫,多有善举。
  听到他要去参军,大当家的更是当场言明要跟他一起去。豪杰兄弟们称他是真汉子,更是送给他了一把枪。
  最后他们是一起上路的,所以说,这是一群可爱的人。要是没有生在这乱世,或许也只是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罢了。
  说来也是好笑,他第一次饿肚子竟然是在军队上。
  有道是当兵吃粮、吃粮当兵,他这个当兵的,竟然在打仗前都是吃的都是稀饭。
  在炮灰连天的战场上,他还有闲心思想,早知道不把剩下的钱上交了,弄得现在搞不好就得当个饿死鬼。
  也许就像他认为的那样,他合该就是战场上的人。
  都说战场上的子弹不长眼,到了他这儿反而全都长了眼,就跟怕了他似的,全都避着走。
  最惨烈的一次,一个连的战士就剩了他一个,所以他就成了连长。当然了,就是个光杆司令。
  回家顺便把几个弟弟也捎上了。家里的人的脾气他最是了解不过,鬼子日日压迫,老李家的汉子,但凡脾气火爆些的,早就想跟那些鬼子拼了。
  他的回来似乎是一个契机,把村里所有不满的汉子都带走了。每家每户都只留了家里最小的男丁继承香火,原本热闹的李家庄,多了很多守活寡的女人。
  他曾经对家里的婆娘说过,要是他死了,她可以改嫁。当然了,最好还是嫁给老李家的男人,这样儿子也不会遭人嫌弃。
  可是即使她不说,他也知道,她是不会改嫁的。她从小在这个家里长大,跟老母亲的关系甚至比他还好,她舍不得离开这个家。
  当兵这几年,官是越做越大,可为了贴补有困难的战士,却没往家里寄一分钱,反而总是收到家里寄来的东西。
  上面还给她打了欠条,说是建国后就还,不是让她撕了就是让她烧了。
  这败家娘们,虽说他不至于逼组织还钱,可留着那些借条也是好的啊,万一以后再有用呢。毕竟老孟这么精明的人都提醒了,留着也不占地方不是?!
  老爹老娘吊死的时候他在打战,他是在爹娘死了七个月之后才知道的。那天他在月亮底下喝的酩酊大醉,想了些什么都记不得了,只知道明天还得继续跟那些鬼子耗,逼着自己强颜欢笑,当做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
  二弟死了,他面无表情的打战;五弟投靠了异党,他面无表情的打战;大当家的死了,他还是在名无表情的打仗。
  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的泪已经流不出来了。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却还得活着。
  他往家里寄的第一笔钱,是建国后组织发的津贴。
  还别说,他的级别摆在那里,发的津贴什么的都不少,反正是够一家子的花销了。
  不过才安稳了几年啊,又要出去打仗了。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差点儿把小命儿丢在儿。
  头顶着飞机,脚踩着大炮,TMD,这次的敌人是比小鬼子更难缠的大头兵,对地形又不熟悉,仗打的甚是艰难。
  连主席的儿子都把命丢那儿了,没想到他的神话竟然没有打破,还是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说来可惜,多少将领熬过了国内战争,竟然憋屈的死在了异国他乡,他果然命大得很呢。
  虽然家里的崽子不争气,可他争气就行了。他胸前又多了一枚功勋章,能把人的眼睛给闪瞎了。
  周围的战友忽然志同道合的换起了老婆,老夫少妻组合随处可见。撇去那些因为常年打仗没有找媳妇的大龄单身男青年,那些把家里的黄脸婆扔掉、娶资本主义娇小姐的,不会有好下场的。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他究竟杀了多少人,自己也是数不清的。胸前的功勋章有多少,就代表了他立了多少次功,也代表了他害了多少次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外如是。
  不过,他不曾后悔就是了。相信活下来的每一个战士,也是从来没有后悔的。
  坐在火车上时,恍惚间听到有人在喊他,伸出头去,却没有看到半点影子,只看到了火车上那莫名熟悉的身子。
  那个,是他的身子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