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后在六零-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这一桌子的女人吃完饭,就到了肉肉展示的时间了。
  胡老太小心翼翼的抱着肉肉,手往外稍微一伸,方便别人打量,神气十足道:“这就是我那大孙女啦。”
  “这闺女长得真俊。”
  “眼睛真大。”
  “皮肤真白。”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夸着肉肉。
  肉肉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唔,本公主美貌天下无双,我知道了!【严肃脸】
  经过这几天胡老太的狂轰滥炸,肉肉彻底接受了她是一个真·绝世大美女的设定。即使是面对别人对她的赞美,她也能毫不心虚的、心安理得的接受,倒是不用微微一笑了。
  对,没错。她就是绝世美少女肉肉!【握拳】
  等酒席散了,肉肉又回到了赵红袖的怀里。唔,还是老妈怀里舒服,软和。
  办完肉肉的酒宴,出了正月,年味儿散了,李爱国也该办正事儿了。
  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生产大队,李家庄被上头分配了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正好配成两对。
  这四个知青长得细皮嫩肉、白白嫩嫩的,十七八岁的年纪,一看就跟他们庄稼人不一样。这不,李爱国才把人给领回来,就让村里的人给围观了。
  这村里的人,家家户户熟悉的很。一听到这村里要来四个城里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这外来户占了他们的地,他们粮食指标又减少了,而是这城里人都长啥样儿。
  庄户人家少有进城的时候,对城里人更是有一种纯然的敬畏。这会子听说这城里来的人要跟他们一块儿种地了,一个个的心里还真是说不出的复杂。
  看到这城里人跟他们一个模样儿,都是俩鼻子俩眼的,但身上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让人觉得他们跟这庄稼人是不一样的。而且人家皮子比他们白,就跟他们这儿没出嫁的大姑娘似得,看着就滑溜。有点羡慕,有点嫉妒,有点幸灾乐祸,又有点说不出的心酸。总之见到了人,心里头啥滋味都尝了个遍,又觉得索然无味了。
  这城里人和他们好像真的不一样啊。心里这么想着,回去后少不得把那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揍上一顿,好好教育教育,将来啊,也做个城里人。
  李爱国见这家家户户的几乎都有一个人出来,庄里的人也几乎都到齐了,干脆就直接讲明了,扯着嗓子就是一阵儿喊,“这就是城里响应国家号召,来咱们农村种地的知识青年。以后大家伙就要在一块儿种地了,要好好相处。”喊到一半,转身朝那些知青道:“你们也挨个儿自我介绍一下,也好让大家伙儿认识认识。”
  这两男两女,一眼看上去性格就挺分明的。
  其中那个长的最高的男生首先就往前迈了一步,声音里就透出一股子生气,道:“我叫董兴国,积极响应主席的号召,来乡下搞建设。以后大家伙儿直接叫我兴国就行。”然后像模像样的鞠了一个躬。
  李爱国一愣,心说这小子还挺会来事儿啊。接着就带头鼓起了掌。
  经董兴国这么一开头,现场的气氛倒是热烈了起来。
  第二个介绍的是个一看就爽辣的瘦高个儿女孩,脸上带着热情的笑,“我叫莫雨兰,大家伙叫我兰子就行了。”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女生,看样子就是个羞涩胆小的,连声音都是细细的,“我叫孙慧。”
  最后的那个男生倒也自我介绍了,叫范成。
  要说这范成,是这四个人里头看起来最成熟的。而且人家身上带着一股子读书人的味儿,叫人一看,这就是个有学问的。
  这些人都介绍完了,差不多混了个脸熟。村里人也看到了热闹,该干啥干啥,散了。
  李爱国这才领着这群人进了村里大队公社,指着那几间青砖大瓦房说道:“我早让人打扫好了,你们就先住这儿。”
  董兴国一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想到这到了乡下竟然比在城里住的倒好了。他们家五口子人挤了一间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翻个身都难。这倒好,一来农村就见到了亮堂堂的青砖大瓦房。
  他数了数,这大队里有七间房,他们每人一间还有剩呢。
  “粮食村里给你们凑了凑,等开春你们上工了在扣公分补回来。”
  “行。”董兴国直接点头,道:“等开了春,我们就去上工。”
  李爱国点了点头,又接着道:“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你们用水就上我家去,反正也不远,斜对门就是。”指了指斜对面老旧的木门,又道:“烧火用的柴火和萱草也先用我家的,待会儿我给你们送来。以后就得你们自己操持柴火。”
  四个人听得都挺认真的,挨个儿都记脑子里。这农村人实在,村里也没啥坏心眼子的人,这四个知青倒是还挺满意的,这心倒也安定下来,没有一开始的惴惴不安了。
  “行了,就这些,你们也拾到拾到,把带来的东西都归置归置。”再有的事儿,也是开春儿农忙的时候了。
  这些城里来的细皮嫩肉的小伙子大姑娘,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干活,他还怎得合计合计,别连自己都养不活。
  村里的地多,分在每个人头上的粮食也就多,也不是养不活这几个人。可要是想着不劳而获,那就是在做梦。
  干得多多拿公分,干得少少拿公分。这就是村里的规矩,谁也不能违背。再说了,让他们住了村里大队公社……以前是摆放李家祖宗排位的地儿,对他们也不薄了。其余的,能拿多少公分,这真的就得看他们自己的了。
  想着这些,李爱国摇了摇头。
  哎,这城里的孩子也不容易,能帮就帮帮吧。


第9章 农村好生活
  春去秋来五个秋,度过了五岁的生日,在农村这地界儿,肉肉就算是七岁的小孩子啦。
  要说肉肉心里真的觉得有些冤,她明明才是一个还不到五周岁的小豆丁,可是没有人认为她才五岁。
  后来她才知道,农村这地儿是不论周岁的,论的是虚岁。
  比如说肉肉是腊月二十七出生的。她出生那天就算是一岁啦,然后过年的时候再涨上一岁,就算是两岁了。而实际上呢,那时候肉肉还没有出月呢。别人也就是在周岁的基础上涨上一岁虚岁,而肉肉呢,因为生日实在是太小了,导致她是长了两岁的虚岁。
  上一世她去的时候已经大学毕业了,对年龄这回事还是很敏感的,因此为这事儿还斤斤计较了一阵子。后来见大人们都没当回事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要上小学了,胡老太娇惯肉肉,给肉肉买了新的课本而不是那两个孙子用剩下的;更是把家里攒的布票都拿出来,给肉肉做了一身漂亮的新衣裳。而赵红袖更是用那些剩下的布头给肉□□了一个单肩书包,跟后世乞丐服流行元素似的,肉肉还觉得挺美的。
  小学就在镇上,离李家庄不远,骑车也就五分钟,走路的话就得二十分钟左右。村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成群结队的走着去的。
  李爱国嘴上说着不娇惯肉肉,结果肉肉上学的时候还是巴巴的骑着大金鹿带着肉肉和家里的臭小子李洪礼上学去了。
  镇上小学是和初中是连一块的,肉肉是去上小学,而李洪礼就是要上初中了。大哥李洪玉不负众望,考上高中上城里上学去了,拿着粮食铺盖啥的住校,两个星期才回来一回。
  要肉肉说啊,她还真不应该来上这小学。她一个有着后世知识的人,实在是不耐烦跟一群小屁孩混在一块学1+1=?这些问题。这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也大多都跟政治挂钩,听李爱国念了好几年,肉肉都能把红宝书给倒背如流了。
  忍不住就缠着胡老太想要不上学了。可胡老太别的事儿上都答应肉肉,上学这事儿却是一点都不打马虎眼的,斩钉截铁的很。为了不暴露自己不是小孩子这回事儿,肉肉也不敢暴露自己懂很多知识的事儿,顶多就是表现的比一般小孩子聪明些。
  奥,不对,比一般小孩子力气要大一些(她自己如此认为)。
  当然了,还有就是能吃一些。
  她真是不止一次的感谢这村里的地多,分到人头上的粮食也就多,还能养活的起她。
  她今年已经七岁了,吃的跟李爱国就一样多了。也亏得这家里没啥重男轻女的思想,要跟老妈赵红袖那家里似的,没准会嫌弃她吃的多偷偷把她给扔了呢。
  要说这吃的,除了没肉,家里的生活还挺不错的,没见村里来的那几个知青都比前几年胖些了嘛。
  春天的时候地里野菜就多了起来,家家户户的少不得采上一些,像是后世价格还不便宜的荠菜、婆婆丁啥的,漫山遍野的都是,让你一次性吃个够。也没农药化肥啥的,纯天然无公害,吃了对身体还有好处。
  夏天的菜就更不缺了。胡老太在春天里就会在院子里种上种子,到了夏天的时候,院子里的西红柿、韭菜、黄瓜什么的,多的都吃不了,还能拿了镇上换钱呢。
  还有山东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大葱大蒜,得亏肉肉上一世就是个山东人,要不还真不习惯这呛人的味儿呢。
  秋天时候的菜就是扁豆菠菜啥的啦,反正还真是不缺。
  就冬天菜少点,萝卜白菜啥的,偶尔还能吃点胡老太精心照顾着的菠菜。
  反正就这一点四季的,还真是不缺菜。
  要是换成后世,少不得这就是健康饮食的标准,可是换到现在,肉肉真想学着村里的大老爷们爆一句,嘴里真是淡出个鸟来啦。
  她是真的馋肉啊。可是这村里啥都不缺,就是缺肉。
  村后头那养猪场里的三头猪那都是任务猪,过年时候上交一头,剩下的两头才可以杀了吃肉。所以,这一年到头的,也就是过年时候能吃上会猪肉。当然牛肉羊肉啥的,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还是别做梦了。
  今个儿开了春儿,肉肉趁着家里的大人出去忙了,胡老太也不在家,偷偷的跟着李洪礼下河摸鱼去了。
  开春儿化了雪,河里的冰也解冻了,可不就让馋肉的肉肉给找着机会下河摸鱼了嘛。
  拿着家里的两个铁皮桶,用扁担挑着,李洪礼牵着肉肉的小手,光明正大的来到了村东头的小河边。
  李洪礼也馋肉啊,虽说鱼肉比不得猪肉,那也好得也是肉不是。
  李洪礼一个猛子就扎河里了,这河水也不深,将将没过李洪礼的肩膀,半大小伙子李洪礼长得也不矮了,还没改了这活泼的性子。
  肉肉原本还以为这河里能有啥大鱼呢,结果就是些半个手掌的草鱼鲫鱼,虽说没啥大肉,但是熬汤啥的也是不错的。
  兄妹两个捉了小半桶的鱼,提着就回家了。
  到了家里,李爱国在那儿兴奋的一个劲的跟老太太嘀咕呢,离得近了,肉肉这才听清楚,竟然是为了买拖拉机的事儿。
  说到这拖拉机啊,还真是有讲头啦。
  这几年别看城里搞文化运动啥的,但是他们这地儿还真是一点都没影响到,该干啥干啥的。老农民年年丰收,手里有余粮,日子过得好,这钱包啊,也就鼓起来了。
  正好镇上领导说是城里来了一批拖拉机,只要有钱,再去镇上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开回家啦。
  李爱国去城里看过那拖拉机,人家那是烧柴油的,一加油门突突突的跑起来比汽车也差不了多少。真要是有了这东西,那村里种地收粮食啥的可真是方便多了。买个好点的也才一千两百多,分到每家每户头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