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想集团公司以及厅里领导反应情况,如果解决不了,就去省里找领导,如果省里还不行,就去找中央,当然大家还有纪律,就是不越级上访。老酒鬼还将从国家到江南省的相关上访条例复印了一下,发给这批人学习,要他们学会如果合理上访,如何有序上访,不能给政府添乱,不能给政府添堵。
第二路,那就是去找借了啤酒厂钱的那些公司讨钱,他们不还钱啤酒厂的人就一日不回来,吃住拉撒全在对方公司。直到还钱之后,才回来,而且还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这两方面都在进行有序地相关培训和安排。而且专门安排唐莉莉负责和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特别是像《南方周末》、《财经》等这样的媒体联系,请他们全程跟踪采访。
唐莉莉甚至还向省宣传部打了一个申请,那就是请求省委宣传部安排一些国外媒体也来跟踪采访。唐莉莉列出来的要邀请地新闻媒体名单也都有一百多家,大部分是省外媒体。
啤酒厂员工上访是有组织的,而且是由公司员工自发成立的员工困难互救基金会牵头的。这个基金会是老酒鬼发起的,会长也是老酒鬼,公司原来是纳入到工会下面的,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员工困难互救基金会组织的员工上访,有非常明确的分工。而且还有详细周密的计划安排,所有一切材料。都对外公开透明。而且还会将有关安排抄送给啤酒厂党委和经理室。
所有黄云逸就一直在办公室坐着等他们不停地送相关的计划安排,然后不停地给陈总和李董汇报,并让杨刚及时将相关材料复印一分送给集团公司。
陈总在上海开会。刚和会务组织请了假,正坐车往回赶,电话里叮嘱黄云逸,一定要控制好局势,绝对不能在出现到省府去静坐地局面。黄云逸自然向陈总诉苦。说自己压力太大。本来一切都弄的好好的,可上星期有人来煽动员工闹事。自己费了这么大地力气,也只是暂时安抚一下。
关键的是这么多流氓来威胁大家,几百号员工都感觉没有一点安全感,现在都担心说不定哪一天某个人就被害了,他们已经不相信我这个总经理了。
“还请集团公司紧急支援。”黄云逸很是焦急和无奈的说,“我现在也不是撂挑子,如果集团公司有合适的人选,请赶快派过来,我协助他来做工作,我能力有些,这个局面只怕控制不住。”
李董在南山参加一个省厅组织的会议,也向领导请假了,马上往啤酒厂赶了过来。黄云逸过几分钟就给他通报一下这边地情况,请他作指示。
在李董地指示下,黄云逸去和员工困难互救基金会谈判,让他们先冷静,集团公司两巨头马上从外地赶回来听他们反应的情况,黄云逸这样去谈判,员工困难互救基金会当然会同意。
本来按李董地意思,还要派两个副总裁到啤酒厂来做工作的,可那两个副总裁嘴上答应着,可就是磨蹭着没来。
黄云逸反正乐得看热闹,那边还装好人给吴信德打电话:“吴总啊,你可救救我吧!”
“黄总这是哪里话,有什么困难黄总尽管说。”吴信德已经知道了啤酒厂的事情,所以说话也很这样。
黄云逸很是悲惨的和吴信德介绍了一下这边的情况,说陈总和李董正从外地往回赶,如果两位老大还解决不了问题,估计下一步员工困难互救基金会就会去厅里去省里反应情况,那边可能就要去德辉控股等几个单位讨钱了。
“吴总,您和德辉的周熟,就麻烦您帮我做做他的工作吧,如果这样搞下去,经媒体一报,事情就闹大了。”黄云逸假装很无奈,甚至有些哀求的和缺德老板说。
吴信德估计还在琢磨这个事情的后果,还在等待某些人的信息和指示,所以也不痒不痛的和黄云逸说:“黄总不要急,这事情总要慢慢的来,我马上就给周辉打电话,让他想办法凑点钱还了,不过我的话有没有用,还真不知道,周辉也不是我的属下,我们也只是朋友关系,我只能尽力而为。”
黄云逸自然是千恩万谢,心里却冷笑着,你要是能撑住你就别还钱,老子就不相信时候媒体把这些关系弄清楚了写出来,看你的信德股份的股价会跌成什么样。
黄云逸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依然叮嘱万方要注意大家的安全,并向上次那个刑警队的队长报告了有关的情况,他也派了不少的便衣过来,以防万一。
新书《官路商海》上传,请继续支持同舟,用收藏、推荐砸翻俺吧!意,却被卷入一场斗争。冒天下大不韪,余从调查人员眼皮底下逃离,改变斗争风向,改变人生道路,也改变了未来华州政局。
逃离事大,余无奈偏安国企。不想与华州公子狭路相逢,两人连番对垒,自此,一场场男人之间的战斗,从官场到情场,从情场到商场,腥风雪月,血雨风花,尽在官路商海上演。
除了官场凶险,商海波澜,一个个鲜活的“猪血”人物陆续登场,同舟颠覆《国企风流》狗血写法,塑造一个个猪血般的男人和女人们。
…………欲见“猪血”释意,请翻阅同舟《官路商海》即可得知。
第三百三十七章 真假流氓
事情弄的很是隆重,集团公司两位老大来啤酒厂看过,看过现场会之后,叮嘱黄云逸一定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不论他用什么手段,在两天之内,集团公司就会给啤酒厂员工互助救济基金会一个满意的答复,两位老大马上回去研究解决。
黄云逸勉强答应,说尽自己能力,能拖延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希望集团公司能尽快给予员工答复。
这事情弄的集团公司领导很是没有面子,比上次更没有面子,聪明的人都会怀疑这事情只怕也是黄云逸默许的。
特别是陈总,来看过这边准备闹事员工的架势,心里就八九不离十了,估摸着黄云逸能控制局面,但是如果不予以处理,后面的事情就还真难说。
陈总和李董商量了一下,给啤酒厂中层以上干部开了个短会,交代了一些具体原则之后,就回去研究工作去了。
回到华云大厦,集团公司的大大小小头儿,就开起了紧急会议,一起研究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既然事情出来了,大家就都放开了嘴,本来因为啤酒厂而有些纠缠的集团公司这帮老大们,一个个张开嘴说着自己想说的事情。
“我早说了要卖掉把,当时不听我的,现在好了,事情来了,闹大了没一个能逃的了。”周总大大咧咧的说,他是坚决的卖掉派,在啤酒厂上。他有太多地把柄了,不把啤酒厂卖掉。他是一点也不心安。
“卖不卖,都无所谓的。原来黄云逸在那里,不是干地挺好的嘛,又要把他调上来,这下好,折腾了两年,折腾出这么多麻烦事情来。”欧阳副总裁对啤酒厂地事情知道的不多,所以说话就很是直接了。
“要卖掉也不迟。现在不都在搞国有企业改制嘛。”林副书记笑着说。啤酒厂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他也多少知道一些。“既然现在职工闹事,那我们就将啤酒厂进行改制,也算是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机制,迈出了先行的步伐,不管改制成不成功。改革总要交学费的把。如果这样弄下去,只怕…”
林书记这是提醒领导们。现在这样弄下去没什么好处,既然员工闹事,那就不如顺水退舟,借着改革的机会,对啤酒厂进行改制,就算失败了再有什么上访,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家都没有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只要没有贪污受贿这些,上面也不会怪罪下来。
经过三个小时地讨论,集团公司领导们基本上确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计任何代价,满足啤酒厂工人地要求,平息他们的情绪,避免深层次的上访。第二个原则,那就是加快啤酒厂企业改制,待解决这次事件之后,集团公司和啤酒厂马上成立改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研究和推进改制工作,而且基本目标都已经定下来了,在今年一定要将啤酒厂进行改制,就是不完全改制掉,也要主要部分完成。
这些决议,第一个原则黄云逸迅速知道了。第二个原则,却是在徐总那里知道地。徐总感觉到陈总和李董对黄云逸有些想法,所以提醒黄云逸要注意听领导的,不要为了什么那些空口的东西,去得罪上次,虽然你有背景,可直接上司能和睦相处,还是和睦相处的好。
徐总是顾教授一个学生的人,顾教授走之前,带他去见过他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当时就将徐总叫了过来,四人晚上吃了一顿饭,所以徐总和黄云逸地关系就亲近了不少,也才告诉他集团公司班子确立地第二个原则。
黄云逸知道自己这样一闹,集团公司老大们肯定会想着解决啤酒厂这个大麻烦的。不过黄云逸也想通了,既然这样了,让其他华润这样啤酒大鳄收购去,对员工来说,总要比现在好。
现在城市里,啤酒每年地销量肯定是要增加的,这些公司也肯定要扩产的,如果有现场的厂子和工人,只要价钱合适,肯定谁都会想着收购过来。闹事情之前,黄云逸也想通了,把啤酒厂的这个金融漩涡解决之后,自己要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要么就是尽力将啤酒厂卖个同行业,国内的也行,国外的也好,只要是同类企业收购过去,对员工们都是有益的,至少能保证他们有饭吃。
现在既然真是这样,那黄云逸想着的就是要将吴信德布的这个局早日解脱出来,然后让集团公司再给啤酒厂弄一笔差不多的经费,希望经过自己和啤酒厂员工一年的努力,将江南啤酒这块牌子打响一些,将来和收购企业谈判也有些底气,能为员工们争取到更多的有益条件,这样也不枉费自己这番苦心。
集团公司还真的满口满应的答应啤酒厂的所有条件。其实也没什么条件,就是给啤酒厂弄些贷款,在物资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不过对于信德老板布置的那个金融漩涡,李董也答应去斡旋,但是这些事情还是要黄云逸啤酒厂的人出面。
领导都做到这一步了,那还有什么说的呢,黄云逸当天就给德辉和其他几个借钱公司的老总打电话,说明情况。
事情倒非常的顺利,用来不到三天,所有借款不管是高利贷的,还是正常借款的,都打到了啤酒厂的账户上。
那些担保的贷款也都了解了,对方都将钱还了银行,连没到期的两笔,也都早早的还了,让啤酒厂不在有给其他单位任何的担保。
黄云逸也将信德国际控股担保给啤酒厂的贷款还了,既然要解除这个漩涡。那也不能欠他们地。
大家都感叹信德老板这次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这么爽快的掏钱。啤酒厂一帮人都庆祝了好几天。
拿着集团公司给担保贷来地三千万,黄云逸多少有了些底气。至少可以大声的说话了,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钱是可以壮胆地。
动作了这么大,事情解决却非常的快,这还真让黄云逸有些不适宜,原本以为信德老板会使一些下流的手段,没想到他居然连吭一声都没有,连一个威胁的电话都没打。就这么爽快的解决了事情。
只怕没有这么简单。这是黄云逸的感觉,可又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现在只好稀里糊涂的过日子好了。不过手上有了钱。就好办事情了,一个个指令下达下去,啤酒厂经过一个月地调整,生产和销售迅速又恢复了正常。
本来以为事情解决之后,集团公司就会将黄云逸调离啤酒厂。可日子过去了一个月。都没见动静,既然没有内部消息。也没有正面地消息,啤酒厂一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