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陈怀希很忙,一般情况,每星期都要出差,有时下基层调研,一走就是三四天不回来,即便在源城,也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但这已经让凤娇和宝仪特别满足了,偶尔,陈怀希能在家过个周末,一家三口在一起,吃吃饭,看看电视,都觉得特别幸福。

    宝仪从小,就没有这么长久的和爸爸在一起过,每过几天,就带着几分担忧问凤娇:“爸爸真的不走了?”

    这话问得令人心酸,不过,问得多了,凤娇也就习惯了,但每次她都很认真地给回答女儿:“这几年爸爸经常和我们在一起。”

    “太好了,妈妈,我也有爸爸去开家长会了。”

    每次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都是凤娇去,凤娇实在抽不出时间,还有张亚梅代替她俩去的,宝仪很羡慕爸爸妈妈陪着去幼儿园的小朋友。

    陈怀希听到宝仪说这样的话,脸上又是怜惜,又是自责,除了公事,他尽量在家多待些时间,凤娇自从退出空调厂,不用按时去上班,也不用下班后加班开会等,更不必经常出差,事务大为减少,一家人终于经常朝夕厮守,其乐融融。

    没多久,凤娇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个家庭妇女,而且,这种日子也对她们两人的感情不利。

    所谓距离产生美,凤娇和陈怀希以前很忙,偶尔才能相聚一两天,即便有哪个说了不合适言语,对方也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而且,等下回见面,哪里还记得上一次的不舒服?自然每次见面,都好的蜜里调油。

    这次,两人相处的时间一下子多起来,偶尔出现的小摩擦,也频繁起来。

    但两人都是极其克制的性格,即便听到对方说了自己不想听不爱听的话,也能让一步,因而,家里并不曾出现争执、争吵。

    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夫妻吵架,才能把对方的错误指出来,才能把心里的怨气发出去,一味压抑,压不住的时候,就是大爆发,这才坏菜。

    而凤娇和陈怀希,结婚后相处时间少,就像机器没有得到充分磨合一般,运行起来,容易出问题。

    陈怀希这十年,从高速路总指挥到云州书记,一直是一把手,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尽管他已经很注意了,但还是让家里人觉得,他跋扈。

    这天,长河市新任市长刘海涛来找凤娇,想动员她把靠山屯果业公司扩大,覆盖东湖县北山脚下一万多农户,陈怀希见凤娇这段时间十分依恋家庭,听完刘海涛的话,想都不想,就拒绝道:“不行!你老婆怎不去奔波?”

高处不胜寒 二百零九章 来自故乡的邀请

    虽然不是直属领导,但刘海涛职位比陈怀希低,又才晋升到厅级,心里本就很忐忑,被陈怀希这样不留面子一口回绝,当时就坐了蜡,他十分尴尬地端起杯子喝了几口茶水,这才讪讪地笑了笑道:“陈市长,我没你这么大的福气,能有一个像王凤娇同志超级能干的老婆,我老婆只会教书。”

    因为刘海涛找的是凤娇,因此,凤娇当然也在座,她有些讶异地看了丈夫一眼,心里咚一声像重槌击鼓一般,剧烈震荡,难道,当年那个温和谦逊的陈怀希,果然如传言一般,变得骄横跋扈了?

    陈怀希看到妻子这样的目光,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连忙换了笑脸:“原来刘市长老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这也很了不起,你怎么能妄自菲薄?”

    还是那种教训的口气,凤娇听得眉毛都蹙了起来。

    刘海涛是焦老当年的秘书,凤娇十几岁时就认识他,朱远被撤查,在老干部们的极力推举下,西山政府研究后,让他参加选举,刘海涛不负众望,以百分之八十的高票当选,对这样的人,凤娇发自内心地给予尊重,她不明白,陈怀希为何这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难道,刚刚升到副省级,他就看不起厅级干部?

    凤娇立刻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一个人会变,尤其是身份地位改变之后,心态会发生变化,但陈怀希这段时间,并没因为升官而特别高兴,他说,职务高了,只不过是有了更大的平台为国为民做点事情,他这样的心态,怎么会变得跋扈、会得意忘形呢?

    不明白丈夫的心意,凤娇不好多言,她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夫妻认识上的分歧。

    送走刘海涛,凤娇满脸疑惑地看着丈夫。

    “我怕刘海涛用道德绑架你。你知道刘海涛的外号叫什么?‘魔鬼’。”

    “魔鬼?”凤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个内外不一的伪君子?”

    “不不,你想歪了,我是说,刘海涛心气太高、太急,不懂循序渐进,自己瞎忙,也把手下人逼得太急,所以,上任一个多月,手下就给他起了这样的外号。”

    “他着急,拼命不好吗?证明她一心为公,心系天下,一心想搞好工作呀。”

    “他怎么虐自己、虐手下,我管不着,他不能虐我老婆。”

    “可是我真的想扩大公司规模,原本还想找当地政府谈合作,刘海涛找上门,不是更好吗?”凤娇不怕累,不怕吃苦,不怕被虐啊,因为,是为了自己赚钱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

    陈怀希摇摇头笑了一下,看看屋里没外人,抱着凤娇香了一下,这才道:“我刚才说了,不想你那么累,他想让你投资,就会帮你把预备工作做好,你会少了很多麻烦,却不会少赚钱。”

    凤娇白了丈夫一眼:“你呀,我现在不差钱的,做事不过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我帮他、催促他们做预备工作,也是有意义的呀。”

    “你不懂。哦,对不起!”看到凤娇眼神里的不高兴,他立刻道歉,然后解释,“我是说,农村的事情,比城里还麻烦,若是政府没有准备好就贸贸然招商,弄不好会使投资的企业血本无归,我可不想看自己的老婆焦头烂额、欲哭无泪。”

    凤娇活了两世,都是农村出生,然后在城市发展的,当然知晓一些农村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之后,大量农村精英进城打工,农村留下的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一部分人十分聪明能干,要么是承包大量土地搞种植,家里各种农业机械俱全,手头没有百十万也有七八十万的。或者是有一定资本的养殖户,年收入十万以上。还有是亦农亦商生活滋润不缺钱的,这是农村过得最好的阶层,他们要么已经和公司签了约,要么,就不受束缚,自己能撑起一片天。

    农村的另一阶层,则是农村生活质量最差的,要么是身体病弱无力干不动活儿的,要么是一些懒鬼、赌鬼、酒鬼不肯干的,这些人最是麻烦,不管是扶贫干部、还是乡村领导,见了都躲得远远的,怕他们赖上甩不脱。

    凤娇亲眼见过有人把国家扶贫发的果树苗,拿到集市上出售换酒的,还有把长了两年的核桃树苗、眼看就能挂果了,输急了也押上去,最后白白输给他人的,若是公司签了这样的农户,怎么可能不赔钱?

    只有一部分勤快、没手艺、思想不敏锐、但却懂道理的,才是公司签约的对象,他们很珍惜得来的机会,对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公司的安排,十分重视,最后,也能在公司带领下,最终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

    刘海涛在陈怀希这里碰了个硬钉子,学乖了,再次来找凤娇时,就瞅准省委开会的时机。他十分迫切地想推广公司加农户的农村发展模式,同时,更想让农民树立科学种田、智慧种田的新思维,这次拜访凤娇,还带了一堆的资料。

    刘海涛将以靠山屯为中心、方圆十公里的地图带来,还把周围村庄的土地肥沃水平、种植什么作物都做了统计,拿给凤娇看。

    若是以前,凤娇或许觉得这样的干部很难得,一时头脑发热,就和刘海涛签合同的,前两回,签下东源电子和空调厂,就是这样。

    这回,有陈怀希提醒,凤娇果然十分谨慎,她问刘海涛:“你给我的这些地块,有多少适合种果树?不适合的能种什么?各村剩下多少青壮劳力、他们愿意签约公司吗?这些人好不好管理?文化程度怎么样?”

    面对凤娇机关枪一般的提问,刘海涛有些傻眼,他急忙表示:“这些都不是问题,我马上派人去调查。”

    “刘市长,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多少人愿意签约?这些人中,又多少是勤劳肯干、能吃苦耐劳的?还有多少游手好闲,加入公司,就指望逃避干活,还想获得丰收的人?”

    刘海涛有些沮丧,但很快又打起精神,给凤娇表示,他会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摸清楚。

    

高处不胜寒 第二百一十章 疏漏

    凤娇本来就对刘海涛印象很好。毕竟她十几岁时,刘海涛恰好是焦老的秘书,听到过他向焦老汇报工作,十分幽默又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凤娇十分钦佩。

    后来,焦老也对刘海涛赞许有加,让凤娇对他的印象更上了一层楼。

    焦老是个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当年,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背叛自己出身的阶级,解放后,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也不改初衷,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群众、为了人民,刘海涛跟着这样立得正行的端的领导工作过几年,也养成了正确的为官之道,名声好,做事也大气,和目光短浅,一味只知抱大腿的朱远完全不是一路人。

    所以,陈怀希刚开始拒绝刘海涛,凤娇很不解,现在,她也看出来,刘海涛是个文科生,又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空有一腔热情,做事的确有欠缺。

    幸好陈怀希帮了凤娇一下,不然贸然合作,能把她累死。

    累,凤娇不怕,就怕有人掣肘,事情进行到半路,前进不得后退亦不行,那时候真能把人逼死。

    当然,那些数据是经营的业务范围重要一环,凤娇自己也要派人做调查,可是政府也需要掌握基础的数据才能招商,不然,政策如何定出来?

    刘海涛就是看到凤娇的公司挣钱了,陈怀希已经在云州大力推广,就急乎乎地跟风,可以说,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而不是社会调查得出来的,他以前在法制办、政协、信访处工作,还真是缺乏经验。

    不过,刘海涛还真是好样的,这回,竟然找到长河市农业技术学校的师生,让他们帮着做社会调查,而且,比凤娇提出的调查范围大得多,事情整整两个月,他才拿出一份调查报告,这时,天气都暖和了,果农们已经到了田间。他十分懊悔地给凤娇道:“我还是太缺乏经验了,不然,早早做好准备,今年就能见成效呢。”

    凤娇摇头:“果农和公司签约,然后接受培训,还要准备养殖的设备,小鸡小羊的培育,这些事情,怎么也得一年时间准备,你就别自责了。”

    刘海涛叹了口气:“以前,长河是省里比较富裕的地区,现在都掉到倒数第五了,我怎么不着急呢?你爱人在云州做得多好?以前云州可是咱省最穷的,没想到,他竟然能让石头变钱,也能让丘陵地成聚宝盆。”

    “碰巧而已,换成别人也能干好。”

    “你是谦虚呢?还是真看不见陈市长的成绩?咱们长河,若是他当领导,水果种植和相应的产品开发,肯定早就搞起来了,你在东湖就起了好头,东湖以前在长河,也是排在后面的,去年农民平均收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