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去改变,而是去接受。爱情的目的,就是让彼此学习成为“更理想”和“更完整”的人。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当人进入了爱情,往往就迷糊了,他们不是让自己成为理想的人,而是努力让对方合于自己的理想;不是让自己成为更完整的人,而是期待对方填补自己的缺憾。
你去观察一下人们的感情。是不是彼此都在挑对方的毛病,都在试图改变对方?当你爱一个女人,你就会立刻开始改善她,你就会认为她应该怎样。所以,伴侣间吵来吵去都是为了同样的事、相同的问题、相同的冲突。太太有一个概念,认为先生应该这样,而先生则认为太太不应该那样。双方都在试着改变对方,使对方符合自己的“理想版本”,结果把原本美好的关系搞得很糟。
到了最后,他们甚至都不再说话,要怎么说呢?因为一开口谈话表示争执又开始了,而那是老掉牙的问题。没有改变的余地,反正已经争论过无数回,每次的结局都是一样,他们已经对彼此失望透顶。
为什么你曾经爱上这个人,然后又一直尝试要改变他?如果他必须变得更好。你才能够爱;或是他不改变,你就不爱,那不是爱,而是你为爱开出的条件。 要是你努力想改变对方,就表示你不是真正爱他,你爱的是你自己。
如果你真的懂得爱,你会让自己成为那个理想的人,而不是改变他人来符合你的理想。 要别人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终于放弃改变他人,就叫“成熟”;懂得改变自己,就叫“成长”。
不是变完美,而是变完整。有个非常理性的男人和一个非常感性的女人在一起。对男的来说,如此可以发展他的情感面,变得更完整。而对女的来说,培养超然理性态度,让她更平衡。
如果这两个人不整合自己的对立能量,而是企图改变彼此,则他们会失衡而且分裂。这男人会变得更理性,喜欢说理;而这女人则会变得更感性,更容易“情绪化”。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会越来越痛恨彼此。
爱一个人,不能只爱半个,不能只爱你爱的部分,要爱就爱他的全部。爱他美的部分也爱他丑的部分,爱现在也爱过去,爱优点也爱缺点,因为那缺点也是他的一部分。你爱的是一个对象,而不是一个偶像。你寻找另一半是为了有机会让自己的心灵更完整,而不是找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不是去求人爱,而是去爱人。每个人都有需要,你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经常是,我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一个需要满足的机会。于是两人开始交易,如果你给我你有的东西,我便给你我有的东西。人们把这种交易称为“爱”,而当对方无法给你对等价值的东西,你很难再交易,也就“不爱”了。
如果你深入去看人们的恋爱关系,它们就像是商业关系。很多怨偶,常觉得心有不甘,都觉得自己牺牲太多;很多失恋或失婚的人,会苦苦纠缠,也是不甘心。因为我对你一再付出,你就是不应该辜负我,你就应该给我回报,这样的爱,跟“做生意”有什么不同?
因为两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都为了满足自己而要求别人,这种关系怎么会有爱?只要你需要别人爱你,你就是欠缺爱的人,而如果你心中欠缺爱,你又如何给人爱呢?那就好像两个乞丐在互相乞讨它们没有的东西。
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结果。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去做你希望对方为你做的事。
不要被激怒,而是去感激。藉由别人你才能认识自己。是的,如果没有别人给你打击,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脆弱;如果没有别人让你忿恨,你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包容力;如果没有人让你气愤,你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气度。
可惜的是。很少人善用关系这面镜子。当人们从别人身上发现镜中的自己,要不是转身视而不见,就是否认或破坏它。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镜子使我变丑,所以我就摧毁镜子。那样我就不丑;因为这个人让我变丑,因此我就丑化他……但是这样做有用吗?当然没用,不管你打破再多的镜子也无法改变你的容貌。
如果我们这一生从来没有遇过那些伤害你、批评你、指责你的人,你恐怕永远都长不大,不是吗?你会对那个诊断出你疾病的医生生气吗?即使医生开刀伤害你,但当你得到救治,你是不是也应该感激他呢?
当别人以他的“恶”来成就你的“善”,难道你不觉得应该感谢对方吗?
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会员张女士分享:
刚结婚时,我俩经常为了臭袜子该扔哪里闹脾气,为了晚上该不该早点睡闹脾气。为了该谁洗碗谁做饭闹脾气。。。。。后来越来越觉得这人好象不是我理想中的人了!怎么办,我这么死爱面子的人,刚结婚也不能离啊,会让那些八卦的同学笑死的!我开始寻求方法,我去修忍辱。修心性。还不错,两个人好像和谐了一些。后来就有了孩子。孩子到来,要面对的事多了好几倍,不同意见再次突显,加上婆婆来带孙子,问题就更复杂了。
我和先生的距离越来越远,我的忍辱几乎让自己忍出病来。连脾气都不会发了,偏偏先生也是个不会表达的人,冷战就开始啦。记得最长的冷战超过半年,半年和他没有任何交流。冷战是内伤啊!很难受,心像冰封住了;对外界还要保持满腔的热情。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去了外地工作,都不寄钱回来养家。我一个人要上班。带孩子,照顾整个家,就这样自己撑着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如同没有丈夫的女人一样。可怜了我的孩子,孩子天性都很敏感。那阵子他默默承受了在幼儿园里的不开心不让我知道,回家来看着辛苦的妈妈又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烦恼,就经常为一点小事生气,比如下雨把他裤子淋湿啦,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他啦。。。。。。他一生气,我会哄他,哄不奏效,想到自己这么辛苦他还不听话,就骂他打他,骂完了孩子哭我也哭。。。。。。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可是孩子还这么小,离婚会对他造成多大的伤害啊!基于对孩子的考虑,又拖了几年。那几年里我的重点都放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身上,至于先生,已经当没有这个人存在了!
到了孩子快上小学,家里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其实是我个人的经济情况好了很多,因为之前我几乎都不用先生的钱的),请了保姆照顾家里,我肉身轻松了,内心对爱的渴望再度升起,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丈夫对于我已形同陌路。
我就跟孩子说:“妈妈不想和爸爸在一起过了,妈妈想到国外去,你跟妈妈去吗?”
儿子马上问:“你们要离婚吗?不行,你们不能离婚!”
我说:“可是妈妈跟爸爸都已经没法过了啊,那要我怎么办?”
儿子回答我:“至少等我长大你们才可以离婚。”
我问他要等他长到多大?他说要到他读初中。我的妈,到那时我都老了!!要怎么办??那时的先生在我眼里已经一无是处了,我可以列出他一箩筐的缺点来:不思进取没有精神追求啦;好打麻将不顾家啦;冷漠不懂关心人啦;整天做在电脑前面,用后背对着我;没有一句温暖的话啦;不会挣钱啦很没用啦;不守信用总是迟到啦;不爱干净到处是烟灰啦。。。。。。等等等等。当时的我,看到的全是先生不好!很讨厌他!又无可奈何,就那样怨恨着,忍着,不甘着。。。。。。
直到06年儿子上小学,有一天我陪他做功课。他在念语文书上的反义词:“热情对冷漠,爱对恨”。我随口感叹:“我跟你爸啊,就是热情对冷漠。”儿子想了一下,用很坚定的语气说:“不对!爸爸跟你是爱对恨!”说完了看我不明白,再补充了一句:“爸爸爱你,你恨他!”我问他凭什么这么说,儿子说:“你一直都在说爸爸不好,爸爸却从来没有说过你一句坏话!”
儿子的话象当头棒喝,让我收回指责先生的手,回看自己。我到底怎么了??从那以后,我开始读各种心理学和有关灵修的书籍,后来又开始念佛经。关系有所改善,但还是知道做不到,即使对他好,也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很幸运,后来我遇到了深层沟通,透过深层沟通的技术,经由我婚姻的现状一路回溯到我的童年、幼年、胎儿时期、甚至更早以前,竟然看到问题真的出在自己身上。而当这些问题穿越以后,我的婚姻彻底改变了,先生也好象变了个人,朋友们都说他的气色比以前好很多,笑容很灿烂,而他并没有被沟通,一次也没试过。
正文 第七卷 第七十二章 疗愈自己的贵人2
我带着对老公的怨恨进了沟通室。当沟通师问我:“最近有什么让你挂碍的事?”我的委屈和怨气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我开始历数老公的不是:他如何如何的低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如何如何的冷漠无情,像木头一样;他如何如何的不会挣钱穷光蛋一个!
因为我对外一向都爱面子,装着嘛,从未对人说过这些,所以话匣一开,一发不可收拾,我滔滔不绝的讲,数完老公的不是,开始数男人的不是,接着数中国男人的不是,最后还信誓旦旦:“中国男人都这样的,要骨气没骨气,要浪漫没浪漫,我要离婚!我要嫁到国外去!!”
沟通师没表示任何意见,就带我“往更早之前去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事件?”。我想到啥讲啥,一路讲下去,很快讲到童年、幼年、再讲到了胎儿期,竟然回溯到我投胎的时候,姐姐才出生几个月,我就跑来投胎了,妈妈根本没想到又怀上,以为自己肚子长了啥,去看医生还被当众说一顿。妈妈觉得羞辱,又为未来担心。在娘胎里的我正愧疚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听见父亲得知母亲怀孕后很开心,说“又有了,好啊!这次肯定是个男孩!”。我就暗下决心:“我要让他们看到女孩比男孩更好!”。
“要让他们看到女孩比男孩更好!”这个念头就象一个紧箍咒一样,让我从小到大就一直很努力做到比男生优秀。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我所待过的班级,从来没有男生超过女生的,优秀的都是女生,男生都不怎么样。(小时爸爸很疼我,我还觉得有个男性的偶像,可我四年级的时候,发生了文革事件秋后算帐。父亲在我内心的形象一下崩塌了)再也没有哪个男人让我崇敬的。所以。我从骨子里就没有赞赏过任何一个男生,我只是礼貌地和他们相处,内心总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不是把他们当弟弟就是当孩子看待。我对男的都这样。对我的老公,我当然也是一样看不起啊。不信任他的能力,把他当孩子一样照顾,批评他,唠叨他。我要做到优秀嘛,所以无论工作学习,都非常努力,升职加薪自然也比他快。而他是个知足常乐的人,我就更瞧不起他了。(但凡家庭中太太看不起先生的,都不会幸福)先生自尊心也很强。当然隔阂就深啦,亏他还忍受我这么多年啊!
妈妈因为孩子多,家务操劳,几乎没时间关注小时候的我(我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记忆中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夸奖和拥抱。因此我小时候是缺乏母爱的。那我就很需要被关注。因为深层有要证明女孩比男孩好,认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