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林苏的监督下,询问下,江塬过了阵子,还真的买了一件羽绒服,只是间隔林苏这一次,隔着有点久了。
虽然这羽绒服比起后世的羽绒服臃肿不好看,而且划拉个口子,里面的羽绒会跑出来,但是并不妨碍它比厚重宽大的棉衣更加暖和更加轻便。
她询问了江塬,羽绒服是从哪里买的。
“这羽绒服咱们国内好像还不多见吧你是从哪里买来的”
林苏毕竟写了不少年代文,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好多她都是知道的,七十年代末,羽绒服还没普及,要到了八十年代才开始慢慢成为有钱人家的御寒之物。
而此刻,羽绒服却是稀缺的玩意。
这羽绒服生产的时间倒是早几十年就有了,甚至在唐代时候,就有人记载过,羽绒的作用,还有人做被子。
不过,真正被人发现,是在几十年前,被人真正的发掘出来,做了羽绒服。
只是,现在的羽绒服在国内并不普及,江塬能找来羽绒服并不容易,林苏也知道,他肯定是托了不少人才买到的。
江塬点点头,他说,“这是托朋友带来的,”
想到这里,林苏突然问道“是不是很麻烦”
江塬继续点头,“是有点。”
“我想着,这么好的衣服,要是家里人都有一件多好啊,到时候冬天只穿那么一两件就暖和着呢。”
虽然说,他们粤省那边的冬天并不会太冷,但是真正遇到寒流的时候,那也是冷的,比起厚重的棉袄,这轻便舒服的羽绒服不是更好
像后世,羽绒服人手一件,薄的像没有重量一样,但是穿着却那么的暖和舒服,不管南方北方都一样会穿,甚至很多店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做出了各种款式的羽绒服。
想到过几年,羽绒服会多起来,再过个十几年几十年,羽绒服会成为人们冬天必备品,林苏突然拉住江塬的手,问道“江塬,江塬,你说,咱们能不能做羽绒服啊”
她这话说完,直接让江塬一愣,不明白的看着她,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你现在不是在卖衣服吗咱们手上也有点钱吧,我觉得,咱们能不能多拓展点别的领域,挣更多的钱啊羽绒服怎么样咱们自己做,不要从别处辛苦买。”
林苏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都是闪着亮光的看着江塬的。
要知道,羽绒服以后会成为人们冬天必备的东西,这样的一个软东西,需求量自然是大的,如果是从别的厂家直接进货卖出去的话,倒也是能挣钱,但是相对自己做的,会利润更低。
虽然他们现在身上的钱也没有多少,但是这羽绒服却是能做的。
现在所谓的投资有风险,说的意思大概就是因为不知道前景如何,销量如何,客流量如何。但是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啊,往后的那些年,衣服会成为百姓的主要消费方向。
总的一句话,这个买卖能做。
再说了,以江塬的能力,她相信能够做起来,做大,做成集团,商业帝国,毕竟她男人是那么的厉害,就算有她这个智商不是特别高的媳妇,也一样会很厉害的。
而林苏的话,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江塬放下手中的书本,愣愣的看着林苏。
林苏让他看的心里毛毛的,问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难道说的不对吗你想啊,这棉大衣虽然也暖和吧,也能穿吧,但是,这在咱们粤省,这还好,毕竟冬天也不冷,但是在北方,温度也更低一些,这些羽绒服又轻便又好舒服又保暖,特别是老人孩子,畏冷的人,这羽绒服就算昂贵一些,但是肯定也很多人会喜欢的,这销路根本不愁没有,完全不用担心,至于这材料吧,羽绒服的材料要比棉服的特殊一些,因为羽绒服里头用的都是鸭绒鹅绒,这些容易窜出来,但是面料方面,是能解决的,至于鸭毛鹅毛,我觉得更好解决吧,你说对不对哎呀,你别这么看着我,你看我看的我心里发毛,就生怕这事情不能做一样唔。”
不等林苏说完,江塬从凑近,直接在她吻上她的唇。
松开之后,只见男人眼底里满满的笑意,“我没有觉得你说的不好,相反,你给我了不少想法。媳妇,你真厉害。”
江塬最后那六个字,声音哑哑的,有种说不出的磁性,让林苏的整颗心都酥了。
不过,关于制作羽绒服这个事情,当然也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做成的,嘴上说是很容易,面料好点,不容易出绒的,材料就用鸭绒,可是真正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相反,这里头涉及的东西却很广。
于是,光是讨论这羽绒服的事情,夫妻俩就讨论了一晚上,林苏对这方面的知识居然比江塬多,所以江塬干脆向林苏取经。甚至接下来的好几天,江塬都在和林苏讨论,以及计划。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依旧会不定时,尽量早点。
羽绒服在八十年代开始在国内流行,并且风靡大江南北,而且,那几年,大家的衣服都是被红色这个艳丽的色彩所占据。
第114章
这个冬天; 夫妻俩倒是都忙了起来; 为了他们未来的商业大计,就连林苏也没闲着; 江塬在外面忙,她也依靠自己的关系,找寻着鹅绒。
她身边有不少同学都是首都本地的,附近哪里有养鸭子的,有鸭毛收的,大概也了解; 所以询问了地方,江塬有空就陪着他一起去。
之后还要跑市场; 江塬忙着别的事情,自从十二月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后; 国家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江塬的工作; 现在做起来更方便,毕竟政策在不停的改变,对他们的好处越来越多。
忙了起来; 夫妻俩也就周末的时间待的比较多,平时林苏忙的话,也没空回去; 不顾她都是尽量能回去的。
周末的时候,其实是江塬最忙的时候,因为周末人很多都下班逛街; 江塬这时候更忙。
林苏体贴,也不会要求什么毕竟那么冷的天在外面跑,江塬也不容易,就连元旦,学校在放假,江塬也还在忙。
前一天的傍晚,林苏就回家了,江塬晚上挺晚才回来的,两人就吃饭的时候说了几句,江塬就继续进屋里忙着做计划。
林苏知道他忙,所以也不敢打扰,给他拿了热茶进屋,怕他冷。
翌日,江塬一早起床,在林苏还在酣睡的时候,就给她买了早饭,然后写了张纸条就出门了。
林苏睡的有些沉,起来的时候,江塬已经走了。
看着屋子空空的,林苏心里也空空的。
虽然知道江塬是为了他们家在忙,但是看到那么忙的江塬,两人相处的时间少,而且江塬又累,前阵子好不容易通过她经常做饭补回来的肉,现在又少了,人倒是没黑,但是她看着也心疼。
她知道,自从自己说了羽绒服的事情,江塬就没闲着。
江塬的工作事情,他向来不会带回家,不想给她造成麻烦,但是他大概进展的怎么样,林苏心里多少也能猜测。
中午江塬没回来,托人带了话回来,今天中午不回来,晚上才回来,而且时间不定,可能会晚。
林苏本来还想着元旦夫妻俩能好好待一块,到时候去逛个街,看个电影,吃吃饭喝喝咖啡,也挺自在的,可江塬这么忙
中午的时候,林苏写了会稿子,就一个人在家吃饭,她只做了简单的粥,就着咸菜吃。
只是越吃越心酸,想想江塬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忙着呢,估计比她还劳累呢,这么想着,又替江塬心酸。
于是,吃过饭之后,她干脆出去溜达溜达。
她并不知道,江塬此刻正在赶一批衣服,也就是羽绒服。
他和一个朋友找了路子,能进羽绒服到自己手里。
这羽绒服的样子虽然不算好看,但是轻便保暖,很多人虽然没见过,但是瞧着稀奇,也爱上前看看,只要有人这么一试,就能够知道这衣服有什么好处,轻便保暖,比那些厚重的棉衣好多了。
不过,这羽绒服的价格也昂贵,大家看着这么好的衣服,都有些动心的,可是真正有那能力不差钱的人并不是很多,相反,很多人一听价格就被吓退了。
那些人认为,如果价格和棉袄一个价格,他们肯定买了,就算再贵点也乐意买,但是贵的多了,就不愿意了,总觉得亏。
现在的人虽然比起前几年的生活改善了,但是还是要小心的把一块钱掰成两块花,而不是花的大手大脚,这么一来,江塬他们卖衣服,需要的时间就长一点。
而像元旦,大多数那些工厂机关单位的人上班了,这个时候出来摆卖,会有更多买的起的人看见,所以他一早就去了大街上占位置,和朋友一起,把这些羽绒服卖出去。
林苏逛街也是闲逛,推着自行车,走到哪儿算哪儿
她也不是单纯的就是逛街,写文卡壳了,这个历经了几百年的首都,里头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印记,她打算走走看看,增长一下见识,多了解这个年代的文化,也想要通过这个年代,来看到更深远的朝代,挖掘更多的灵感。
今天路上的行人挺多的,大家结伴同行,买买这个,看看那个,说说笑笑,是七九年第一天的场景。
不过她没想到,走着走着,直接在街道上,遇到了不远处正在拿着一件衣服给人介绍的江塬
看见江塬,林苏也是一愣。
她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他。
江塬的工作,她不过问,江塬心里也是不大喜欢把工作的事情带去烦她,所以夫妻俩就着工作的事情,也就偶尔说上两句,不会多说什么。
她知道江塬在卖衣服,批发衣服,还有其他挣钱的买卖,他都做,但是亲眼看江塬在卖衣服,这还是第一次。
她并没有马上上前,而在站在不远处,江塬看不到的地方站着观察他。
而江塬即便是在路边上摆摊卖衣服,往那么一站好身材好样貌,总是能成为一道风景线,附近不少年轻的姑娘看见了这么一个年轻男人呢,一个个都凑上前去,问问这个,问问那个,买的人不多,但是一直找话表示要买的人却很多。
江塬脾气很好,每个人前来询问,他都会把优点介绍一遍,还会根据对方的身材和样子,介绍相应的款式。
元旦比之前试卖的时候要好,人更多,而且能出的起钱买羽绒服的人更多,所以江塬卖起来也还算轻松。
倒是眼前的几个女生,来来回回问了不少,却一直没有想要买的意思。
江塬又不傻,他当然懂这几个人问衣服不是为了买,而不过是为了没话找话,所以在应付别人的时候,江塬也尽量忽视他们。
只是其他人买走了,就剩下这几个年轻的姑娘。
现在的姑娘,可比早几年的更大胆了,看见这么帅气的小伙子,询问这询问那之后,开始推搡着,让同行的伙伴问更多的问题。
林安娜是几个姑娘里头的头头,家庭条件也好,看着江塬,壮起胆子的问道“小哥,买衣服能送点什么东西给我们吗”
江塬想着来的人都是潜在的客户,也应道“有的。我这里”
不等江塬说完,林安娜却突然打断,“我买多几件,是能送你吗”
江塬一愣,反应过来,回道“抱歉,我不能。”
“哎呀,小哥你长的那么俊,应该没对象吧,在这里卖衣服那么辛苦,还不如跟我谈对象呢,我家庭条件不差,你看”
林安娜一脸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