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跑道上-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能吗?
  罗主任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你能吗?”
  陈焕之笑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能啊。”
  她这么自信,自信到罗主任瞬间就明白了,她不是小孩子赌气把代言标准提到1000万的,她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能得冠军,相信自己能得到1000万的代言费,所以借了潘主任的错处发挥,给自己营造一个短期内不用签代言的局面。
  现在的孩子可真是……罗主任摩挲着手里的搪瓷缸子,有点想笑。
  说实话,按照陈焕之现在的成绩和知名度,一年100万真的不低了,哪怕其中还含着20万装备,哪怕这是个十年的长约。
  而在这80万的现金中,田管中心能从税后金额中分到三十多万,可跟她的成绩比起来,罗主任一点都不关心她到底签不签这个代言,他还真看不上这点小钱。
  不说别的,就说陈焕之去欧洲转这一个月,她本人和教练队医两人的签证、机票、酒店、食补、训练补贴、出差补贴再加上租借训练场馆,就算扣除从陈焕之比赛奖金里分到的钱,整个费用10万都打不住。
  当然成绩的收益是远高于金钱的消耗了。
  如果真能出成绩,花点钱算什么。
  要是有人跟体总保证投入1亿就能打造个世界冠军出来,那他敢打包票,奥运会上所有金牌都能被包圆了。
  现在让罗主任选择少收入30万,买个可能性,值不值?
  太值了。
  所以,罗主任特别慈眉善目地问陈焕之,“你可想好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没多长的,你现在拒绝了这个代言,又把价钱开这么高,以后未必再有品牌来找你了。那你的整个收入都要受到影响的。”
  陈焕之以为罗主任这是不看好她的未来,想先把钱拿手里,连忙气愤状,“主任,不蒸馒头争口气,我一定得在潘主任面前证明他说的是错的。运动员成绩才是一切的基础,只要我成绩越来越好,您说的没代言的情况就不可能发生。”
  罗主任叹了口气,“唉,年轻人啊,有志气是好事,但是不要这么冲动,一下子就拿自己的职业生涯赌气,你回去再好好想想,不要这么急着做决定。”
  今天风口上都搞不定的事情,后面大家情绪平静了才搞不定呢,说不定时间一长别人都当无事发生过了。陈焕之心知今日必须敲定此事,“罗主任,我真的想好了,我要是不能在潘主任面前证明我妈就是正确的,那我还有什么脸当国家队的运动员。就算光为了这个,我也会好好训练提高自己成绩的。”
  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罗主任放下茶杯,慈爱地给陈焕之打开了办公室门,“那就先去训练吧,这个咱们再议、再议。”
  陈焕之出去跟刘鑫源汇报,“……因为潘主任嘴太贱了,所以指望代言费现在就买房子是不行了,不过后面超级大奖赛我会努力挣奖金的。”
  刘鑫源无语地看着她,谁关心这个啊。
  “罗主任态度怎么样?没生气吧?”刘鑫源得到了陈焕之肯定的回答,才算稍微松了口气。
  他虽然明知道指望青春期小公主压抑克制自己的愤怒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也不由得有点埋怨,“你说说你,咱俩都是江省来的,你知道江省来的什么意思吗?意思就是在这田径队里连做饭师傅算上都没几个江省人。你现在的成绩,说是还可以,但你能当队霸吗?有人承认你是田径队一姐吗?别说苏方方恢复好了还回来,就算她退役了目前都轮不到你。我呢,我从省里上来的,到这儿也是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咱们立足的除了成绩,还得靠谁也不得罪。你可好……”
  刘鑫源这么说,陈焕之就不高兴了,“教练,咱们立足除了成绩,别的什么也不用。等我百米奥运夺冠,我高兴了我就是一姐,不高兴了我就是队霸。”
  刘鑫源想反驳她,但张了张嘴发现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只好斥责她,“你这还什么成绩都没有呢就开始琢磨当队霸?你素质呢?”
  陈焕之心想不是你先说的队霸嘛。她吐吐舌头,风一样冲进田径场里,“训练训练,下午训练课都开始啦。”
  下午开始接力训练前,徐指导先安排所有人跑了一次百米。
  七八个人人数正好,这会儿又不是正式比赛,也没人按照什么谁成绩好谁站4、5道的规矩,大家都那么随便一站。
  苏圆圆拉着陈焕之,两个人提着起跑器往远离徐指导的一二道去,一起蹲下调试距离的时候苏圆圆小声问她,“老潘上午叫你干嘛呢?”
  陈焕之也小小声,“没啥,就为了训我。”
  苏圆圆啧了一声,“他这个人,以前对我姐就是,好像那赞助商的钱从他口袋里拿出来一样,整天吹他对运动员多好,把好好的代言分给不受待见的运动员,挽救人家的收入和职业生涯,其实都是赞助商自己指定的人选,他就传个话,什么都不用干。”
  徐指导隔着整条跑道瞪她,“各就位……”
  众人连忙蹲好,随着发令枪响一起冲了出去。
  徐指导站在起点外眯着眼睛看她们:韩英状态保持得不错、元绘云以前前半程是要被苏圆圆落下的,这回居然跟得差不多,苏圆圆也并不是没有进步,不过这段时间的精力主要放在解决后程爆发力上面了。
  至于陈焕之,徐指导都不用低头看秒表,就知道她又变快了。
  也许是因为集中突击了一个月的60米,她起跑后的重心调整速度和步频都明显变快了,从一开始就把包括苏圆圆这种前半程优势的人都甩开了。但是以往三十多米后的明显爆发不见了,她一直保持着这种高步频的跑法,直到最后四十米,才猛然地大步爆发冲过了终点。
  徐指导下意识地按了下秒表,不过他在起点看的肯定不准,所以直到在终点负责掐表的刘鑫源把秒表给他,他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看见的是什么。
  陈焕之,手计10秒98,风速…0。8m/s。
  换算成电计就是11秒22,与她去年12月的亚运会成绩一样,但考虑到她前一个月几乎没有练过全程的100米,而且风速…0。8也无论如何不算个好天气。
  徐指导看着手上的秒表,也就是说,换算成电计和不逆风的情况下,她能跑11秒2以内?
  真的吗?11秒2以内?
  上一个能在比赛中跑出这个成绩的还是李雪茹呢。


第63章 63
  11秒2。
  徐指导一时间甚至有点恍惚,这个成绩已经有多久没有出现在他面前,出现在中国田径队里了?以至于当他在一次手计的练习中看到都能激动至此。
  距离李雪茹退役已经五年……不、六年了。
  但是在更早以前,11秒以内的成绩就从女子短跑队消失了。
  曾经的女飞人李雪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饱受伤病之苦,她选择了那一年的全锦赛作为退役舞台,可是复赛11秒52的成绩让她甚至无法进入半决赛。
  那是一个她从18岁以后再也没见过的成绩。
  李雪茹最后久久站在电子记分牌前的背影永远刻在徐指导记忆中。
  与刘鑫源一样,当年的徐指导也是作为李雪茹的启蒙教练跟着她进入国家队的,只是后来李雪茹走了,他留下了,留下继续在这片田径场上带出苏方方、带出下一个李雪茹。
  徐指导深吸了一口气,迅速平复了情绪——不管怎么说,虽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退役,但李雪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好的,沉溺在过去的场景中毫无意义。
  “我看到小陈起跑后的步频加快了?”徐指导转向刘鑫源,“是在外面比赛时候开发出来的吗?”
  “对,为了跑60米,她特地练了提高步频,正好弥补了她以前前半程略慢的缺陷。”刘鑫源没有发现徐指导片刻的走神,因为他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也很惊讶。
  早在陈焕之60米成绩提高的时候,他就料到了她的100米成绩必定会再次进步,但他本以为这进步的成果会出现得更晚一点,毕竟她在过去的一个月没有做全程专项练习、一直都跑60米,疲劳和缺乏联系肯定会对她身体记忆中的100米跑节奏有所影响。
  没想到是今天,练了一早上一上午,一个月来的第一个全程跑,还逆风……刘鑫源摇了摇头,算了,他在陈焕之身上,没想到的已经够多了,而且现在也已经习惯于这种局面了。
  刘鑫源先在只关心一件事:徐指导看到了陈焕之如今的成绩,还坚持要她用宝贵的一半训练时间来练习接力吗?
  毕竟徐指导是知道他们刷超级大奖赛奖牌计划的。
  “好,我们继续按照以前的顺序,开始全速交接棒练习。陈焕之你这次先站最后一个交接区,”徐指导说完又跟刘鑫源说,“她下次参加比赛不是还有十天么,你跟小陈商量个时间练一下交棒吧。她现在接棒勉强过关了,交棒还是不行,总不能一直给她固定到第四棒吧,这样战术变化太少了。你们商量好了时间跟我说,好安排陪练。”
  刘鑫源叹了口气,有点失望,但也在意料之内,毕竟屁股决定脑袋,要是他俩位置换换,他一看陈焕之跑这么快,说什么也得压着她跑接力,反正都是为国争光吧。
  事实证明徐指导也是这么想的,他整个下午基本都盯在陈焕之身边了,以从未有过的细致角度,给她一遍遍纠正接棒的动作。
  从接棒时后摆臂的手腕角度到手臂和身体的夹角、从接棒时张开手掌的姿势到应该用手掌的哪个部位触棒。
  说真的,陈焕之之前跟短跑其他人一起训练交接棒的时候,以刘鑫源的指导为主,但他的指导从来没到过这么细致入微的地步。
  “可以说到了手把手教小学生写字的地步了。”陈焕之晚上跟苏圆圆一起吃饭的时候如此评价。
  苏圆圆很惊讶,“怎么了?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陈焕之咬着筷子,“也不是,这一个下午下来我就感觉到自己有明显进步了,就是有点不太习惯。”
  苏圆圆回忆了一下陈焕之平日里的训练,确实,身体素质的训练要比技战术的训练多得多,“那你是习惯了刘教练的教法了,非常地……粗放。”
  “我倒觉得比较自由。”陈焕之想了想下了这个结论。
  苏圆圆耸了耸肩,肯定习惯哪种就觉得哪种好咯。
  冯主任看着他手里的训练报告,“从明天到去墨尔本比赛一共就十天了,不给她调整一下状态怎么还加这么大的力量,她受得了吗?”前半截在跟刘鑫源说,最后一句却是在问运动医疗所的严所长。
  一模一样的报告严所长手里也有一份,事实上现在在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人手头都有一份。
  现在是晚饭时间,但坐在这里开这个临时小会的人:严所长、徐指导、刘鑫源,却没有一句怨言。冯主任负责着整个田径队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的所有竞赛事宜,他有多忙可想而知。现在他特别要求几人过来,对于陈焕之的训练有多重视可见一斑。
  严所长也在翻看手上的训练计划,“嗯……亚运会前我们所里小陈、陈卫亮跟过一段她的训练,从生理生化指标来看应该是没问题的,她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好,对于高强度运动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当时的训练强度比这个还高,但是一直没什么问题。她这个身体特点有点像刘飞,他们两个除了身体素质出色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