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双说着,这个节气她懂,特别是秋分,虽然秋老虎也很猛,蚊子也咬人的厉害,但是祖宗传下来的节气存在,不管天气温度如何,那是个两季交替的时节,必须要保暖。
到了冬至,最好是炜点儿羊肉汤,没条件的,买个一斤羊肉,多放点水煮好切点儿白菜放点儿粉条子,一样暖身子。
继宗拿着钱回到房间的时候,他看着那钱,竟然像孩子一样哭着,抹着眼泪。
他觉得双姐有时候就像他最亲的人,或许是因为从小缺少母爱,他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看着经常来找双姐的小楚不顺眼,他不知道那是不是喜欢。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龌龊了,他哪里配得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她照顾好一切琐事,双姐这个称呼,他可以叫一辈子。
第376章眼红吧
陈双忙活好一切,难得空闲,换了衣服就去了新楼那儿。
一进门,陈双都惊呆了。
虽然门帘和客厅摆的还有一些旧木头板凳,可是,新做的饭桌和一些高椅板凳,还冒着一丝木头的香气。
窗帘虽然都是便宜的布料,可那些布料都是以前陈秀兰做衣服的布料。
还有……还有那灶台,糊上了一层水泥,灶台上就算是有水擦擦就干净了。
还有还有……陈双喜出望外的各个房间看了一遍,床,床都是木匠给做的,有大有小,衣柜也是崭新的。
陈双的心竟然有一股控制不住的激动,这一切,都是成果,不是吗?
她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以前,他们家连米都吃不起,连地都没有,如今,短短两年的时间,陈双亲眼见证着这一切的成果和改变。
"这二楼,先擦擦,咱们一楼的房间都够住的了!"
二楼传来稀稀疏疏的脚步声和对话声。
"哎老宋,你说,这是啥?怎么还有个大窟窿?该不会是建房子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吧?"
"嘶,可不是吗?这咋有个窟窿,还滚圆滚圆的?"
说着,老两口脑袋急着脑袋头碰头的往里看,里头黑咕隆咚的,好像还挺深的。
陈双听闻此话赶紧上楼,到了楼上北边那一间房的时候,看到了这一步,她差点没站稳,那是下水道,装马桶的。
虽然这个社会马桶还没有普及,可是,好歹能在家里拉粑粑不是?
"爸妈,那是茅厕!"
陈双一句话,惹得宋有粮和陈秀兰双双回头:"小双你回来了?"
"嗯,都忙完了,就等着八亩地的菜熟了再说!"陈双说着。
"哦,对了,你方才说啥?这是茅厕?"宋有粮指着那圆滚滚的下水道口说道。
"昂,茅厕!"陈双说道。
"这……这茅厕在外头搭个草棚就行了,哪有在家里解手的?"陈秀兰一脸鄙夷的说道。
陈双也不知道咋解释,反问道:"一楼不也有这样的窟窿?你们咋才发现?"
"呦,一楼也有哇?"
"嗯哼!"
这个时候宋有粮挠挠头说道:"还真有,这个俺倒是看见了,俺给摆了柜子了!"
陈双一愣:"那是茅厕,这屎粑粑啊,用水冲,楼顶上还有个水池,到时候用水泵把水打上去,咱们这就有水用了,也不用打井!不是很方便吗?"
陈双解释着,可老两口一脸懵比,根本听不懂。
陈双干脆说:"等过两天地里追肥过后,水泵我拿过来试试你们就知道啦!"
陈秀兰和宋有粮对视了一眼,陈秀兰依旧狐疑的问道:
"打上水,就能在家里解手了?"
"妈,你就别管这个洞啦,反正不是老鼠洞也不是蛇洞,等几天我示范给你看!"
陈双说着,那下水道只是提前设计好的,这个社会陈双不可能有马桶用,干脆让父亲帮忙用砖头砌个两脚能踩的凳子,类似于传统茅厕,但是可以舀水冲走粪便,冲进杨柳河里。
陈双之所以这么设计,还是因为她最初的打算,过了今年,就是九八年了那场大洪水在陈双的印象中如同噩梦一样。
陈双收起思绪,觉得自己现在想明年的事情有点早,眼前最重要的还是菜的事情。
她本是在农贸市场说明天还降价,可是,陈双去都没去。
这事儿她得先压着,要不然,那么多人的心思谁说得清,要是真有几个心思重的,一眼就看出陈双是故意压价,就为了想要把菜批发进农贸市场。
所以,陈双目前急不来,只是第二天早上,凤城农贸市场蔬菜区出摊的人一眼就看见陈双的摊位是空的。
"咋没来呢?"
"就是啊!本来想问问她打哪儿进的货呢!"
"俺也说不清,该不会下午才来吧!"
好了,大家等到了下午,直到晚上,陈双都没出摊,这就奇怪了!
直到一周后,大家伙议论的热乎劲儿都差不多消散了,菜价再次上涨了起来,不少消费者一开始也是问陈双家怎么不卖菜了,可是一周后,她们总得要吃菜,索性也就不问了成了消费者开始议论了。
"哎,上周那陈老板的摊子卖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这咋不卖了?"
"我也去她家买过菜,一些零头儿不给算钱,还送点儿小葱什么的。"
"可不是吗?人家不像其他人那样钻钱眼子里,一毛钱都算计!"
"不对,该不会是那陈老板确实折本了所以不来了?"
"嗯,也有可能,人家都卖那么贵,就她家便宜,还不是便宜一毛两毛,都是块把钱呢!"
"哎……现在说啥都没用,人家肯定亏得卖不起了!"
这些讨论声,虽然没有被陈双当场听见,但是陈双也已经算出结果会这样,她只有一个感慨,做生意的在消费者的眼中,就算是大甩卖真的亏本,消费者依旧会觉得商家赚了。
反过来想,就算是赚了,有市场价格摆在那儿,消费者都会怀疑,会不会赔了才不来卖菜了。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体现,陈双经历的很多,她最怕的就是不信任,但是,她改变不了什么,就如同十几年后的医患关系,其实是一个道理。
陈双在家闲了半个月的样子,偶尔去一趟石头山,山下的煤这两个月开始慢慢回本,去掉工人工资,还有设备包括一切投资的本钱,还赚了一千多块。
这一千多对于陈双来讲,确实不多,但是,回本就是好兆头。
再说说鱼塘,过了八月十五,十一二月的时候,在温度还没有降到零摄氏度之前,肯定要打捞的,而且,又是一场大丰收。
陈双觉得越来越好了,虽然现在才十月初。
半个月后,陈双开着车带着陈秀芬拉着不足一百斤的蔬菜又去了凤城农贸市场。
不是她不想带多一点菜,而是现在到了初秋季节,蔬菜要扯大棚保温了,家家户户也都跟着忙活,但是,进度太慢。
一旦温度没把握好,就算是瓜拗也都到了"传宗接代"的季节了。
比如,茄子巴掌大里面的心儿就开始糠了,全是种子。
西红柿,就更不用说了,咬一口跟啃木头似的,黄瓜,手指头大的都发黄了,破开一看,里面也都接种子了。
花菜都开花了!这是最滑稽的画面,开了花之后的花菜,比原来还大,松散的像是蔫了一样。
蘑菇大棚馆里的温度还不错,所以,这一趟百十斤蔬菜就有四五十斤的蘑菇。
到了凤城农贸市场,陈双半个月后回来卖菜,所有的摆摊的商贩都一脸疑惑的看着突然出摊子的陈双。
第377章打算
陈双知道这次是赔了,这一百来斤的蔬菜,恐怕除了本钱,全都给油钱占了。
其他摊位的商贩看着陈双忙活着卸菜,不由得面面相觑,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就听见那秦嫂嗷唠一嗓子嚷嚷着:
"便宜卖了喽,便宜卖喽,豆角儿两块五,花菜两块八喽!"
这么一吆喝,其他人也跟着吆喝,陈双也不多想,把蔬菜摆上来之后,也不吆喝了,把之前的菜价牌子给收了起来。
"大姐,来看看俺家的菜,可都新鲜着呢,还便宜了五毛钱嗯!"
秦嫂热情的招呼着客人,便宜货谁不会多看两眼,可这一看,目光就挪到了陈双的摊子上:
"咦,小陈儿,你这些天干啥子去了?咋不出摊子了?大婶都还等着买你家的菜呢!"
"大婶,家里有点事儿,所以耽误了,您今儿想吃点啥?"陈双站起来招呼着。
隔壁秦嫂把手里刚拿起来的韭菜又重重的摔在了摊子上,白了一眼陈双,她做生意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事儿。
"来点儿花菜吧,对了,蘑菇也来两斤!"
"好嘞!"陈双答应了一声,突然顿住了手里的动作:
"婶儿,我这菜价,比之前贵了那么点儿,不过,我会送根大葱!"
陈双有些为难的说道。
"贵了呀,那……那这花菜多少钱?"大婶也有些皱眉头,可看着陈双这摊主之前买的那么低的价格,要是现在抬价不那么离谱的话,她还是能接受的。
"花菜市场价都是三块,我这儿比之前长了三毛钱,两块三毛钱一斤!您看……"
"哦,两块三啊,成,给我拿这颗!"大婶儿笑着捧起一颗看上去很饱满的花菜还不忘叮嘱的说:
"别忘了送根大葱!"
陈双笑着一边给装菜,一边招呼她五姨给过秤:"好嘞!"
顺手拿起一根如玉般的大葱塞进了袋子里。
秦嫂一脸黢黑,为什么她加价也是卖两块八一斤,自己也是两块八,就卖不出去?难不成她家的花菜是镶金了?
现在人家的菜价和自家的菜价是一样的,就算是她火冒三丈嫉妒心澎湃,那也有理没地方说去啊。
这种窝心的感觉就像是吞下去自己的牙齿一样。
百十斤的蔬菜很快就卖完了,而且菜价和市场价一样,等到陈双卖完了所有的菜之后,开始收拾,也才上午十点多,这让人有多羡慕就有多嫉妒。
秦嫂堆着一脸的笑容擦擦手绕过自己的摊位到了陈双面前:
"陈双,你……你到底打哪儿进的菜?大家都一起做生意的,能不能给个联系方式或者地址什么的?"
这么一来,其他摊主都不由得双眼冒火的看过来,就希望有啥子消息,还有几位没有客人的都放着摊位不管,小跑了过来。
"秦嫂,我家的菜是从杏花村进货的,电话号码我这里有,不过……"
"杏花村?"秦嫂狐疑,那……应该属于青阳县了吧,怪远的:"不过啥?"
"人家的地现在还没那么多菜成熟,你没看我今儿带的菜少吗?估摸着我又得等几天了!但是他家的菜很便宜,加上运费的话,一斤菜至少有一块钱的利润!"
陈双懵懂的说道,还干脆的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给留下了,一边说着,一边若无其事的收拾菜筐。
"那……那得等多久?你能帮我也问问吗?到时候送菜我也从他家进!"
"还有我,我也要,这生意太难做了!"
"那……那我回去问问人家!"陈双没有一口答应,因为,她还要为长远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