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着。
“你知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杜风苦口婆心,“如果得出的分数很低,那么就会影响后续票房。”
陈敏娇眨了眨眼,仰头看着杜风,“是你笨还是我笨?”
“什么?”
“如果到时候统计出来的分数你觉得看不过眼,不公布不就好了。”陈敏娇漫不经心地说,“观众能看到的,不过是媒体想给他们看到的。”
她的底线是不充水不作假。更何况,她不认为《侠盗》的分数会低到哪里去,她有信心。
这个打分的灵感来自IMDB和豆瓣,但现在不是互联网时代,陈敏娇只能采取这种操作,她不过是灵光一现想要试运行一下。其实给电影评分这个东西,是非常私人化的,能够检验的不过是大众的口味。就像以前,有些高分电影,她自己也会不喜欢。并不说是分数就是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但它确实能够给普通观众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提到一部电影,噢,这是豆瓣top250。
现在,她不过是想借这样的方式,看看能不能让充满了从本能的人类,再把《侠盗》的票房往上推一推罢了。
…
1979年3月19日,星期一。
距离《侠盗》正式上映,已过去了一个双休日。
这两日里,整个香港电影界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第一是首映之后,《侠盗》的影评层出不穷。
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茂克的评论,这也是茂克第一次为同一部电影,写两次影评。
“试映会的时候,我朝陈敏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当然,这些意见不过是无关痛痒的。但看完首映以后我却发现,她把那些小毛病都改掉了,更令我的惊讶的是,她还调整了一些别的东西。这把我打动了。现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臻于完美的一部《侠盗》,有起有伏,十足大气且精巧。我毫不怀疑所有人都会被这部电影打动。”
当然也有着重点评演技的。
“陈敏娇和陈卓祥的演技几乎是无可挑剔,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陈佳夕在这部片中的发挥也不错,几乎可以说是完全超过了平常水平。但我很难说她下一部电影会不会保持这样的水平,因为我意识到,陈佳夕和陈卓祥能够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发挥出超常的演技,很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功劳,她,就是陈敏娇。作为本片的导演和女主演,毫无疑问,她最有能够调/教和激发对手的能力。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陈敏娇作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了,是的,作为导演。当她作为的导演的时候,香港又会多上几个好演员了。”
第二是首映之后,根据抽样调查后统计得出的真实数据,以十分作为标准,侠盗的评分在8。7分,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香港电影人先是震惊陈敏娇或者说天娇有勇气搞出这样一手操作,接着又是震惊这个分数的高低。
而他们很快又见识到了,在这样的分数之下,票房的增长趋势。
这也是第三件令人震惊的事。
《侠盗》首日票房破120万。
在星期六,也就是第二天由《每日港影》发布了评分以后,票房猛涨,周五周六的双日票房已临近破300万。
而直到星期一,过去三天的总票房已到500万。
这才三天,未来可期。
杜风这几日便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还回家送了二奶和杜雨两张票,叫他们也去看看。杜雨当然开心了,他好久没见到过陈敏娇姊姊了,现在能在电影院里看上一看,也是好的。他还能够去跟小伙伴们炫耀,说,看到了吗,这个人是我的姊姊,还带我去玩过游乐园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害怕碰碰车。
杜风问陈敏娇这个票房她满不满意,陈敏娇当然满意了。
要知道前世1979年的年度票房冠军不过是成龙的《笑拳怪招》,总票房五百多万。不过呢,这也和1979年整个香港电影没有特别出彩的电影有关,这一年里,整个香港的票房都有些萎靡不振,尽管在观影人数上比1978年多上了许多。
现在,这个世界,《侠盗》能够在仅仅三天就达到五百万。陈敏娇不满意可不行。但她也知道,对《侠盗》来说,票房不是唯一的。马上就要来临的金马奖,才是重头戏。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这里茂克的原型我选择的是当今影评人赛人。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下赛人老师。
注2:现实中应该是邵氏的影院,这里改动。
来晚了,今天是万字更,也是说好的加更。
第55章
五十五
6月23日; 台北。(注1)
“阿攀。”陈敏娇拖着裙摆推开试衣间的门,询问站在门外等候的欧阳攀,“这件看上去如何?”
欧阳攀现在已经有些疲惫了。他们五日前抵达台北,应邀来参加金马奖的开幕式。结果这五天; 起码有三天他都在陪着陈敏娇做头发,选衣服,买鞋子。这样欧阳攀有点崩溃; 他知道购物是女人的天性; 但是跟了陈导这么好几个月; 他总是以为她有些不同的。
没想到; 还是逃不脱这一点魔咒。
“阿娇姐。”出于对于陈敏娇能力的尊重; 尽管陈敏娇比欧阳攀小上许多,但他还是叫她一声姐了; 欧阳攀言辞诚恳; 就差指着脑门对天发誓了; “你穿什么都好看,你信我。”
陈敏娇对着镜子转了一圈,白色还是太淡,而且这裙摆上的装束太繁重; 算了。
“我再换一件吧。”
天啊。欧阳攀觉得自己今天可以命丧台北了。
“阿娇姐,你不是参加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吗?”
欧阳攀的言下之意是; 国际大赛大奖差点拿到的人,怎么回事,到了台湾还这样的在意和紧张。
陈敏娇少见的腼腆地笑了下; “当时是导演替我买衣服,今天不一样,我自己买。”
《侠盗》现在已经在香港下映了,总票房破两千万。目前正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进行放映,大陆也有引入的打算,但这个需要再去一趟内地。
所以她现在很有钱。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在威尼斯她只是作为演员去的,现在在金马奖,她的身份就不单单是演员那样的简单了。
好吧,实话说是因为,她这几年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太满,几乎没有休息的空闲,也很少享受购物的乐趣。现在名正言顺的机会,她怎么又会不好好珍惜呢?
金马奖是华语圈的唯一大奖,至少现在是,香港的金像奖还没有正式起步呢!要在自己最为在熟悉的地方接受评判,她不紧张才怪。
陈敏娇的指尖轻点过挂在一旁的衣裙,来来往往,最后停在了一件浅绿色的裙子上。
“我想试试这件。”
“好的小姐。”
这家店是C家最大的礼服成品店,本来陈敏娇有找定制的打算,但一是因为太贵,而是因为时间太急迫,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成品店。
好在她的身材挺标准,能穿下,并且挺贴合。
“这件呢?”
又来。
欧阳攀有些麻木,他抬眼,却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件特别好!”
“当真?”陈敏娇有些怀疑。
欧阳攀狂点头。
“该不是你想回去了吧?”
陈敏娇岂会不知道欧阳攀那一点小心思。
欧阳攀摇头以表忠心,“陈大导演放心,我坐得住。”
陈敏娇照了照镜子,这套浅绿色的很青春活力,和影片中的她完全不同,和灵瑶完全不同。穿着这礼服的她,就好象是个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清新公主。
“就这个吧。”
陈敏娇对着镜子理了理裙摆的皱褶。
不是太华丽,不是太严肃,也不是太庄重。
“耶!”欧阳攀握拳叫好,对上陈敏娇带着笑意的眼神,欧阳攀才悻悻地把手放下。
“这个颜色,也不会抢主持人的风采。”陈敏娇提起裙摆转了个圈,小声嘀咕。
欧阳攀听见她的话,“主持人?”
“阿娇姐,你想得奖呀。”
只有得奖,才有可能上台站在主持人的身边。
陈敏娇从镜子里看他,“阿攀,我怎么会不想?”
对名对利,她怎么会没有欲望?她也只是一个俗人而已。
欧阳攀挠了挠后脑勺,他之前看陈敏娇疯狂拍电影的样,还以为她早就看淡了这些,毫不在意这点虚名。
可是人活一世,利带不走,除了一点虚名,还有什么能够被后人记住的呢?
陈敏娇想得通透。
“等下。”欧阳攀记起一件事来,“金马奖,不是没有主持人吗?”
“你有没有好好看流程?”陈敏娇头大,“金马奖之前是没有主持人,但是时代在变,这金马奖也在变。”
“万岁。”欧阳攀看着陈敏娇,不吝啬夸她,“你上台一定比主持人好看。”
“千万别。”陈敏娇摆摆手,“能当上这主持人的,都应该是德高望重或名气颇盛德前辈。我啊,还有得学。”
欧阳攀就是最喜欢她这点,就算被外面捧得再高,也对自己所处的位置还有能力清楚无比。就像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港姐一定会不断地以电影刷屏的时候,她毅然决然抛下一切走了,然后现在,带回来一个崭新的陈敏娇,也带回来一个崭新的电影奇迹。
《侠盗》就是一个奇迹,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
就现在几天,从杜风那得到的消息,不少的香港剧组开拍,搞的都还是武侠题材。这个人每次一出手,就能带出一种新的风浪了。
奇迹诞生,就总有人想要去超越。
然而超越《捉鬼》的,却还是陈敏娇自己的一部《侠盗》。现在无数人想要超越《侠盗》,但在欧阳攀看来,也许还是只有让陈敏娇自己继续拍片,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超越吧。
她踩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来,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两个人上车回酒店,明日才是红毯之夜。
“哎,阿娇姐。”欧阳攀突发奇想,“你觉得《侠盗》能拿奖吗?”
“肯定能。”陈敏娇毫不思索给出答案。
“这样有信心?”欧阳有些错愕。
陈敏娇摇了摇头,“不是信心,而是给《侠盗》颁奖,是政治任务。”
欧阳攀有些不懂了,“怎么说?”
陈敏娇叹了口气,“你要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或者对于你来说,电影就只是电影,是很单纯的艺术创作。但对于商人来说,电影不过是商品和工业品。而对于政治家来说,电影就是政治。”
很多时候,这也是许多理想主义的电影人的无奈。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她的前世,中国电影的无奈。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审片制度下,有些片子能够杀出血路,也值得让人惊讶了。
电影是一个多属性的复合体,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势必是要与政治挂钩的。就连好莱坞,奥斯卡,都没有逃脱掉所谓“政治正确”的诟病。
陈敏娇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年来,金马奖总是会隔一两年给一部香港电影颁奖,当然,奖项一般来说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存在,如果片子本身就很好,则有冲击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可能。
香港电影人把台湾看作是他们的后花园,台湾又何尝不是这样看待香港呢?更重要的是,台湾与内地的关系一直也因为某些原因而处于白热化的阶段,香港作为中间者,一直是被拉扯的对象。
适当的“讨好”香港电影,也是台湾电影界需要做的。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