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校花凶猛-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由于老张内线情报功夫扎实,这个消息提前透风出来后当机立断给柳若依申请了权限。
    秘密回岛内活动了一下,原本对于投奔高丽还是有点心理膈应的梁吉松果断换马。
    香江龙工厂现在在业界已经有了名气,张如金开出技术副总裁位置对于他来说是求之不得。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当然,现在的梁吉松还是树大招风。直接入职龙工厂是不可能的,中鑫国际同友商关系已经恶劣得不行了,一场耗资巨大的知识产权官司还在如火如荼……如果没有柳若依的介入,原来的时空中中鑫国际率先撑不住认怂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割地赔款,并且被干掉统帅来认输,从彻底丧失同友商竞争的能力。
    在这个时空,柳若依强硬地坚持打下去,这种官司只要有钱,打十年八年没有结果的情况太多了,等到十年八年后局势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这种同样等于俩边同时流血的场外争斗,最终还是要看双方财力是否跟得上放血的速度。
    对于这个问题,柳若依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对方,奉陪到底!
    不过场面上,张如金还是要有所保留,不要吃相太难看,所以安排梁吉松的第一站是到了香江科大进行战略性转移,在张如金运作下成为电子工程系的一名教授。
    当然作为一个教授的科研项目,梁吉松研究的领域还是制程工艺的“科研项目”,真正落实的“科研”设备自然就是香江的龙工厂的设备了。
    这种动辄一台技术数百万美元上千万美元一台的设备,香江科大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搞一套出来,研究这块的教授或者学者,几乎没有人是让高校自己置办的。
    全世界都是这样。
    所以这个奇妙的安排,友商老总就算是气得暴跳如雷但是又无可奈何。
    你都把我投闲弃置了,还不能让我去教书育人混口饭吃啊?天下就没有这个道理,真敢说出来反对的话也是分分钟被学术界口诛笔伐犯众怒。
    梁吉松当然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课程带着,至于课程之外我干什么科研项目谁管得着,反正搞科研是教授的天然职责之一,再怎么都是没有闲话可讲。
    高手出马果然就是不一样,困扰龙工厂32nm良率问题很久的根源。
    在梁吉松出手后,很快就被梁吉松找到了根源流程上,毕竟这块他遇到的场面更多,找问题比起张如金手下这些二流高手强悍多了。
    事实上在原来的时空中,困扰SS公司的从28nm制程工艺向14nm制程工艺挺进中的问题,也是此人一力领衔解决,将SS公司制程工艺快速拉平。
    找到问题所在后,尽管要解决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慢慢找到合理的配置参数才可以解决,但是比起之前茫然不知,方向明确那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张如金看在眼里,那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人捞得太值了。
    不过这也是托柳若依的福气,如果不是有香江龙工厂这么好的条件,和给出来极为慷慨的期权池,他再多三张嘴都没法说服这样的将才过来。
    如果现在还是仅仅蜗居在金海的落后产线上,梁吉松这样的人才就是给他一个总裁都不见得可以说服。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梁吉松就是空有一身本事,奈何设备买不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柳若依并不知道,这人在他上一个时空就是因为这样远走高丽,为SS公司带出来媲美TMS的先进制程工艺。硬生生地抢走了很多TMS的大单,损失数以十亿美元计算。
    不知道在那个时候TMS高层有没有后悔逼走这样一名半导体制程工艺的猛将!
    或许更多是恨吧。
    然而现在,轮到对手头疼的对象就很快变成了龙工厂。
    45nm制程工艺的良率在梁吉松的调教下,很快突破新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样的良率已经进入非常理想的爆发期。
    龙工厂加工成本越来越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月产出45nm制程的300mm晶圆已经开始接近2万片水平,这样月营收突破1亿美元将只是时间问题了。
    两条产线全力运行的话产能将会达到5万片每月的设计容量,当然这样一来各种研发测试什么的就会不复存在了。产线将会一直运行不会等待进行测试验证。
    目前来说,如果业务饱满,第一条45nm产线可以进入满负荷设计产能运作,月产能2。5万片晶圆。
    如果32nm工艺良率找到解决方法,也可以立即转入生产状态,经过3…6个月良率提升和产能爬坡后,同样可以进入满负荷的32nm制程工艺生产。
    很显然,奇梦达的LPDDR和最新的LPDDR将会是龙工厂32nm的首批客户。同时萨克森的工厂按照协议,也将会在龙工厂32nm成熟后升级到32nm,而旧工艺50nm制程工艺的设备则会转移到中鑫国际的苏州的存储器生产基地中。
    未来老一批的GDDR5和大容量的DDR3将会由这个产线接班继续生产。
    这个技术转移路径对于各方来说,都可以接受。
    德国方面不必承担技术失控的压力,毕竟龙工厂已经突破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同时萨克森工厂也需要跟上时代,所以具备了代差的旧设备就可以进行转移了。
    何况中鑫国际还是一个具有国际资本的国际化企业。
    对于内地来说,这个也是大好事,极大增强了内地在存储器的产能实力,而且说是淘汰下来的设备,其实在这边已经算是最新型号了,相比之前的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绝对是实力增强的表现。
    尽管这个是专门调教来生产内存颗粒,必要时候更改一些工艺设置生产CPU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吃透了这条产线的技术,那么未来生产什么真不是别人说了算。
    不过柳若依显然同大家想到不一样,在听说产能开始吃紧之后,对于已经成熟的45nm制程工艺的产能要求扩大一倍以上,月产至少要达到5万片产能,同竞争对手要持平或者超过。
    而且32nm制程工艺如果进入量产,也立即启动倍增计划,龙工厂第二期工厂厂房建设早就完成,未来这里柳若依规划的是超过20万片月产的超级工厂。基本上保持最新的量产制程工艺和预研的制程工艺产线。
    如果预研的产线成功进入可量产,那么第一代产线就开始更新淘汰到内地去,这样确保龙工厂未来规模控制在20万到30万片先进制程的产能。
    这样就足以完成利润最丰厚的最新芯片的代工生产了。
    这个数字不是柳若依瞎拍的,而是现在业界每年300mm的晶圆需求是2000万片以上,每月接近170万片,其中三分之一是最新型号的芯片就有50多万片产能需求。
    目前这块业务六成以上是死对头手里拿着
    龙工厂要抢到最新型号的芯片代工市场份额,没有20万以上的最先进一代制程产能支撑,怎么可能做到业界领先?
    所以最少保持业界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最先进制程产能,这就是柳若依领先战略的重中之重。
    先前疯狂扩张存储器制造产能,收割了一波岛内破产状态的产线后,大概就形成了30万片每月的产能,非常逼近SS公司现在的总产能了。
    凭着这个,柳若依才敢说同SS公司在存储器代工市场上放手一搏。不过这是大宗加工类的普通产能,按照现在普通内存颗粒价格是做一块亏一块,这是拿来耗死对手的战略性投入。
    但是不是现在赚钱的买卖。甚至也不是未来赚大钱的买卖。真正的好买卖就是生产代工最新型号的旗舰机产品。
    不到量大,价格也很好,一旦卡位成功就像印钞票一样,原来时空竞争对手能够得到上千亿美元市值的市场认可,不就是靠着高端型号抢利润,中低端占份额挤兑对手方式发达的?
    

第510章 扩张!扩张!

  半导体代工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和产能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资本厚度的竞争。
    SS公司有举国之力撑着,流着血也熬过了半导体衰退周期,最终站在了世界最巅峰那一小块赢家峰巅,TMS也是靠着岛内的各种力量再加上借用国际资本才一路做到代工之王。
    至于intel这个江湖老大,依靠先行优势,一路上用烧钱的方式直接烧出来PC时代的绝对王者。
    相比之下AMD再如何蹦跶,即便偶尔技术上领先一次,拿出性能最强的CPU型号,产能这个致命伤也让他们的努力很快就变成泡影。
    事实上他们很快就会撑不住这个资本的游戏,2008年末就开始策划卖身投靠石油资本。只是现在大家还不知道具体的进展。
    对于柳若依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遗憾的事情,一个是大环境不允许,另外一个是动手的时机也晚了一些,否则吞下AMD的产能和业务,中鑫国际龙工厂这边必然会大大前进一步。
    不过这事想想就好,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柳若依这段时间盯着半导体的发展,重点还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增强实力。
    随着搬迁内地的产线逐步调整到位,内地的超级超级存储器制造工厂……这个被柳若依命名FABDRAM工厂,已经被自己人戏称是梦工厂(DRAM同梦dream英文就差一个字母),现在开始释放产能出来。
    初期爬坡前DDR2和DDR3月产开始突破10万片晶圆,如此恐怖的恢复能力,得益于中鑫国际的工程师夜以继日在进行调试,未来全部调整到位后,最终的月产能会达到40万片12寸晶圆的加工能力!
    摧枯拉朽一般扳倒岛内存储器,对于中鑫国际的员工来说简直是一场奇迹般的战斗,而现在柳若依将另外一个奇迹……有可能打败SS公司在存储器领域称霸的机会放在了他们眼前,这些工程师还不玩命一样干。
    大多数的员工都是有气节的,有机会扬眉吐气扳倒对手,那绝对是全力以赴不留情。
    玩命工作都是小事。何况现在条件这么好,香江龙工厂又在制程上赶上了储存器最新一代的主流水准。龙工厂和梦工厂产能合起来从名义上极有可能是会压倒对手的。
    尽管市场份额真正提升上来还不是三五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当然对手也没有坐以待毙,从消息来说,45nm恐怕很快就不是最新一代存储器制程工艺,估计要不了几个月的时间竞争对手就会发出更新换代的大招,坊间传闻SS公司的32nm量产已经迫在眉睫。
    存储器是SS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根基,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对于中鑫国际发起的这场血战,已经习惯了流血坚持的SS公司,咬牙在做着各种动作。
    包括将32nm制程工艺亮出来,从制程工艺上再度领先。
    产能方面中鑫国际已经抢先下手布局,SS公司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再在上一代产能方面进行自杀式的扩张。
    事实上从目前几个头部玩家的产能集中起来计算,这个领域普通存储产品产能已经相当饱和了,前四名玩家产能加起来能够超过每月100万片!
    以需求计算的话,如果平均分配大家最多有七成产能利用率!
    显然市场份额是不可能这么理想分布的,那么在这其中,必然会有玩家会倒下。
    市场上SS公司,HLS,MC,EP和奇梦达+中鑫现在还剩下这五强争雄,各有各的背景和资助金主。相对来说,资本来源最差的EP现在的局势最险恶,他同岛内残存的几家存储器代工商结成的联盟非常脆弱。
    毕竟被岛内商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