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值,事实上这些票房分成还需要扣除宣发费用和税费后才是极光传媒真正到手的收入,以《无间道II》预算的3000万美元宣发费用来说,如果票房收入只有1亿美元,极光传媒到手的分成收入不会超过3000万美元。
不过,考虑到还有DVD等音像作品的拍卖收入,极光传媒很有可能在这一块再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因此综合起来,北美票房收入至少有4000万美元!
对于一般电影公司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收益了,除去导演组的百分之二十分成,极光传媒在《无间道II》上面的北美收益,至少也有2亿多港币毛收入。
加上内地和亚洲区收益,估计最少都有4亿多港币的总收入,如此惊人的成绩,已经成为香江娱乐圈中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按照柳若依自己的估算,今年极光传媒在电影方面的收入,如果加上《英雄》分成,很有可能突破10亿!
电影收入这块在营收上占据了极光传媒一半都不止,说明柳若依之前在电影方面的布局是极为成功的。
只是现在《英雄》还没有上市,现在估计票房都没有什么参照,老实说除了柳若依,现在大多数都想象不到《英雄》最终会取得超过14亿的巨额收入!
可是即便现在不算《英雄》的收益,电影方面极光传媒的成绩已经极为耀眼,让参与进来的李二公子看了报告都心中暗喜。
虽然说当初购买极光传媒的股票价格着实不便宜,但是现在看到营收后,一切都是物有所值,今年上半年极光传媒的收入已经突破了10亿元大关(含ATV和整合金海极光后)。
在娱乐圈,极光传媒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巨头了。
要知道2002的香江,整个娱乐产业其实哀鸿遍野,无线也好,传统的纸媒也好基本上都是在过苦日子,无线早前还裁员数十人,将新闻部缩编。
虽然无线没有像ATV那样整个把新闻部端掉,但是裁员的人数之多,在无线新闻部也算得上伤筋动骨了。
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极光传媒还能高歌猛进,李二公子当然会高兴,这种一枝独秀说明极光传媒在方向把握上的确非常厉害。
更难得是极光传媒将内地市场、亚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全部打通,三大市场各有所长,内地市场电视剧和电影两翼齐飞,亚洲市场音乐产品和电影各有所长,北美市场电影一枝独秀,可谓全面开花各有所得。
等李子和将报告汇报完,主持人赵少东望着柳若依,“Annie,对于极光传媒的半年成绩,你来打一个分看看。”
“要我说,咱们上半年成绩也就是及格水平。”柳若依没有客气,结果赵少东的话头直接开门见山。
一句话就把场中的几个高管说得把心都提起来了。
“但是,这个及格不是因为大家不努力,而是我们在公司的整合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对于极光传媒眼下的成绩,在柳若依眼里的确只能是差强人意,最好的电影已经被她提前锁定,电视剧方面也拿到了爆款,音乐方面更是全面开挂才取得眼下这点成绩,那真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在电影市场,电视剧和音乐市场的推进还是步子不够大,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导演队伍、艺人队伍实力还不够强,别看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收入不少,但是大家要看到这些收入一半多都靠《无间道II》,这已经说明极光传媒现在还依靠个别人和个别爆款的层次上。”
“这种收入结构极不健康,也没有持久性,因此这个成绩还说不上庆贺。”
柳若依一盆冷水,将场中原本觉得成绩还可以的几大高管直接浇清醒过来。
“Annie,我觉得还好吧,极光传媒本来成立的时间有不长,今天取得这个成绩已经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了。”李二公子看着场中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忍不住开口打气道。
听到李二公子说话,柳若依还是要考虑一下这个股东的想法,缓和了一下语气,“李先生说的大环境比较差也是一个外部影响因素,不过对于我们极光传媒来说,本来就是后进,如果在行业不好的时候不能进击,夯实基础,等到行情好了,我们就晚了。”
“对于极光传媒下一步的发展,我的想法是收罗人才,艺人这块,从优秀主持人,演员、歌手到渠道人员,我们都需要逆势加强而不是消减人手。当然这些人员优先选择的优秀人员,不是拼数量。”
“主持人和艺人这方面,我们尽力挖掘一批一线人员充实我们的艺人队伍,尤其是内地市场,无论是电视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现在我们的签约艺人还是太少,建设人才队伍的时候,一线艺人和新人培养并重,完善内部艺人层次。”
。。。。。。
原本对于极光传媒的运营,柳若依是不太关注细节,只是在大政方针上面把控。
不过看到半年总结,柳若依一看艺人部分除了新增加20多名新人,其余的还是她引进的那些老人,极光传媒资金不缺,名气也开始打响,刘洋和李子和整天关注在具体的项目上,这个人才梯队建设反倒是有些疏忽了。
这让柳若依感到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层面和全面性方面考虑还是比较缺失,当然也有可能是近期娱乐圈的萧条,让这俩个主要负责人产生了保守心理。
如果柳若依看不到未来内地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他们俩人的策略也没错,公司本来就是初建不久,稳扎稳打几年再说也无可厚非。
第461章 解决问题
“Annie姐批评得对,我们在艺人队伍和人才梯队方面的确做得不太好,主力艺人还是Annie姐一手引进来的,后期招收的艺人虽然说数量不少,质量上却的确差强人意。”
李子和接过话头诚恳地说道。
“接下来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确要加强,新人和一线艺人引入并重,尽快将极光传媒的人才队伍完善,同我们公司的发展速度匹配起来。”
李子和对于柳若依一向有着敬畏心,倒不是怕了柳若依,而是柳若依选择人才的眼光实在太吓人了,简直一选一个准儿。
“李总既然说到这个问题,我就再给大家提议一个方向,香江这个地方太小,竞争太激烈,挖角容易出问题,主要瞄准内地的艺人。
一方面现在的内地艺人价格不贵,我们的电视剧团队、音乐团队规模都在急剧扩大,有琼海卫视和ATV俩个第一渠道,需要大量的艺人来充实阵容,这个机会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应该是非常强的,ATV这边也要打破香江和内地的界限,以角色适配为依据来用人。”
“我们的自制剧方面要增大数量,现在俩个卫星电视剧频道需求量这么大,有些爆款剧我们自制后,对于电视台的拉抬作用非常明显,首播我们选择独播方式将电视台的名声提高上去,然后就是用二播三播与其他电视台交换热门剧集,将我们的电视剧频道内容建设好了,未来的空间才够大。”
“电影方面,别看内地的规模现在还不大,但是未来十年必然是内地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锁定顶级艺人后,未来我们在这个市场就占据了主动。”
借着这个时机,柳若依将自己对极光传媒的未来规划进行了一次引导,虽然说现在大家可能还想象不到内地娱乐产业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柳若依非常清楚啊。
正好借着自己在极光传媒还有极大影响力的时候,开始推动公司大规模去收割内地的顶级艺人纳入极光传媒旗下。
“Annie,我们在艺人队伍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限制?”刘洋在一边问道,公司改组后,她是执行副总裁,主管的正是包括艺人队伍建设这块,只不过刘师姐执行能力虽然强,在前瞻性方面的确差强人意。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对人才引进设限,现在极光传媒融资后资金充沛,自身的电影、电视剧资源足以让旗下艺人都有不少的机会。而且随着极光传媒的发展壮大,我们在获得外部影视剧资源方面的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按照现在的极光传媒内部条件,即使每个细分领域引入几名一线艺人都不会有太多冲突。”
“当然,以未来极光传媒的主要发展方向来看,我希望引入的以演技派和喜剧人才为主,偶像派相对来说,不太适合引进到极光传媒。”
柳若依虽然现在正在着力打造偶像片,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借助《流星花园》初具规模,未来偶像片也会长期是极光传媒的一个细分领域。
但是以柳若依的记忆,未来赚大钱的一个是喜剧片,另外就是各种飙演技的大片。
《无间道》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凭借着精良制作和顶尖演技,现在已经变成了极光传媒的摇钱树。
按照第二部现在的票房表现来看,这个系列绝不会打造三部就会结束,后续的剧情已经在进行重新架构,即便未来没法像《速度与激情》那样几乎无限制地打造后续作品。
按照现在的框架,拍摄出四五部来问题应该不大,只要现在紧锣密鼓的《无间道III》还能保持高票房,以香江编剧的能力,拉长剧情搞出第四部和第五部都没有问题。
只不过到了后面,可能剧情难免会被弱化,在视觉效果上进行强化来打造差异化了。
“国际化这块我们不能轻易丢掉,现在我们把《无间道》系列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后续跟踪国际市场变化,看看能不能抓住新的机会,星仔的《功夫》我个人觉得是有机会的,但是这个版权星仔抓得紧,极光传媒能不能想办法进行更深入的合作,需要我们去寻找一些新的合作形式。”
“但是无论怎么说,人才才是根本,手里握住了人才,未来就有了稳固的根基。”
柳若依难得发表对公司运营方面的言论,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虽然看起来有点不给现在管理层面子,不过李子和也好,刘洋也好,对于柳若依现在都是非常信服,言论尖锐一些也没有关系。
看看当初柳若依坚持要搞的《超级女声》,重金拿下来的《无间道》和《流星花园》,力主签约的韩虹和刘坤、T2组合,现在都是公司的摇钱树,而且未来还会越来越值钱。
这说明柳若依的眼光和对未来的洞察已经远超众人。
能够带着大家发财致富,说话自然就管用一些。
李二少第一次看到柳若依表现出强势的一面,感觉都有点不认识了,不过让李二少更加惊奇的是,极光传媒的管理层对于柳若依简直是言听计从的态度。
或许,在极光传媒,柳若依才是真正的核心。
李二少说过对极光传媒的运营不发表什么意见,他还真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同样在焦点传媒的运营中,这边派出的董事赵少东甚至都难得出现在焦点传媒公司。
董事会开会赵少东也经常请假不去,委托给李二少投票或者表决什么的,现在双方都比较有默契,不进入对方的运营领域。
只不过因为李二少实在对极光传媒火箭一般的发展速度好奇,才会自己来参加这边的董事会,就是想看看极光传媒的运营决策究竟是怎么操作的。
没想到平时的董事会柳若依根本不参加,让李二少不得要领,感觉极光传媒与他的公司操作上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异。
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