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爷“哦”了一声,也不多话,指了空位让姜璃和易兰泽坐,自己系上围裙进厨房去。
店里客人几乎是坐满的,弥漫着淡淡的油烟味,易兰泽本来以为桌子也不会干净到哪里去,一摸,竟然并不油腻,连伙计倒来的茶也是满口清香,他看着茶色,本来应该有很多好奇的问题要问,却什么也没问。
“这个人全名单翎,是我老爹的一个朋友,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反正关系很好。”姜璃说道,“这茶是他自己栽培的,叫凝碧,就后面园子里几棵,别看这里这么多客人,就我和你现在喝的茶是凝碧。”
易兰泽于是又看了眼那杯茶,又喝了一口,确实不错。
菜不一会儿就上来,三素一荤,显然荤菜是给姜璃的,是条红烧鱼,姜璃一看到,喜滋滋地吃起来。
素菜是清炒空心菜、油焖茄子,还有一碗荠菜羹,易兰泽都吃了一点,非常美味,他不由得抬头看看坐在一旁叼着牙签的单翎,单翎也正打量着他,两人目光一对,单翎笑笑,移开眼。
“三爷难得下厨,多吃点。”姜璃给易兰泽夹菜。
易兰泽默不作声,吃起来。
姜璃却扒了口饭,停下来,转身对着单翎道:“三爷,问你个事。”
“啥事,说。”单翎吐了牙签道。
“听过大兴吗?”姜璃问得漫不经心,如同在问单翎这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却让单翎和正在吃饭的易兰泽同时一怔,其中易兰泽的反应更大些。
姜璃把易兰泽的反应也看在眼中,却当没看到,盯着单翎又问了一遍:“听过没?”
单翎从桌上又拿了根牙签放进嘴里,想了想道:“听过。”
“是什么?在哪里?”
“不知道,我只是听老姜一次在和他的朋友打电话时提过,我问他是什么,他面色凝重的样子,却没回答我。当时我觉得蹊跷,所以记住了。”
姜璃有些失望,看着杯中碧绿的茶水,忽然抬头,对着易兰泽,道:“易兰泽,你听过?”
易兰泽正转着杯子,反问道:“你问这个干吗?”
姜璃扬眉:“这么说你知道?”
易兰泽不置可否。
姜璃这才道:“我有种不好的感觉,我觉得我老爹出事了,而他是因为听到一句‘大兴出事’了才出差,具体去哪里,也没有提,我到现在为止联系不到他。”她说着,又盯着易兰泽道,“如果你知道,就告诉我。”
易兰泽放下杯子:“所以你才请我吃饭,其实是想问我这些东西。”
姜璃被揭穿,也不否认,道:“你总是知道一些古里古怪的东西。”
“你可以去问你爸的朋友。”
“我爸的朋友我认识得不多,认识的,我今天感觉不对时,打电话都问过了,没人知道。”
“可能,明天你爸的电话就通了。”
“易兰泽!”姜璃拍桌子。
“三天内都打不通再来问我,”易兰泽回得斩钉截铁,“只一天打不通,并不表示失踪了,不是吗?”说着,人站起来,是准备走了。
姜璃完全无可奈何,瞪着易兰泽半晌,才叹了口气,伸手拉住他,道:“吃完再走吧,不然对不起三爷亲手做的几个菜和这一杯茶。”
易兰泽看看旁边的单翎,正饶有趣味地看着两人。
易兰泽又坐下,果然又一声不响地吃起来。
姜璃看着易兰泽直叹气,对着单翎发脾气,叫道:“三爷,你看他,你看他。”然后狠狠地往嘴里扒饭。
单翎站起来,道:“又不是你男朋友,你生什么气。”说完走开了。
易兰泽从车上下来,准备走进小区,走了几步,猛然回过头来。
一个男人站在路对面,普通的夹克衫、牛仔裤。
易兰泽眉一皱。
男人缓缓地走近,一张英俊的脸,刘海下的眼睛微微眯着。
“又见面了。”男人拨了下头发。
“你有什么事?”易兰泽的语气冷淡。
单翎笑笑,道:“怎么看都觉得你身上透着股死亡的气息,而且应该死了很久的样子,可你偏偏是活着的,而且很健康。”
单翎停了停,道:“不管你知不知道大兴,半个字都不要跟姜璃提,老姜那边如果真出事,我会想办法解决。”
他说完要走,忽然想到什么,又回头看着易兰泽,道:“还有,离姜璃远一点。”
侯千群走进姜璃的办公室,看到姜璃还在打电话。
“还是没有通吗?”侯千群问。
姜璃放下电话,抬头看到是侯千群,她虽然担心,却比昨天冷静,想到重案组那边也在查,便点点头,道:“一直不通,你那边说帮我查,查得怎么样?”
侯千群往办公桌上一靠,道:“机票和火车都没有信息,现在只有一种可能,长途车,这个没法查。”
一听到长途车,姜璃想了想,道:“如果是长途车,那就说明不是很远的地方,”但马上又叹了口气,“即使不远的地方也很难查。”
“你有没有查过你爸的电脑或者是行程表,可能有线索。”侯千群道。
姜璃道:“都翻过了,没有什么线索,至于电脑,我爸常用的那台被他带走了。”
正文 第27章 大兴(3)
侯千群一时也没有办法,两人都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姜璃问道:“你那边的案子怎么样了?死者身份查清楚了吗?”
照平时,侯千群是不会跟姜璃多说案情的,但因为这次可能与她父亲有关,所以并没有隐瞒,道:“估计会是悬案,伤口太离奇,像是被爪子之类的东西撕开的,但案发地周围并没有猛兽出没的痕迹,至于死者的身份,是本市的一个古董收藏爱好者,有些家底,以前在法院工作,后来辞职在北街的古董一条街盘了一家店面。”
“有家人吗?”
“三年前离的婚,有个儿子,归他妻子,我们问过,这三年里他们没有联系过。”
姜璃点点头,拎起包,道:“走,你带我去北街死者的古董店去看看。”
侯千群一愣,但并没有说什么,跟着姜璃出去。
北街离警局并不算太远,那一带都是要拆未拆的老房子,脏乱差,但特别有人情味,姜璃小的时候跟老爹来过这里几次,算是有些熟悉。
北街上先是一溜的地摊,用块布在地上一铺,上面摆着瓷器字画、各种玉饰铜器。
姜璃随意看了一眼,基本全是假的,但这种事情,愿者上钩,学术不精,眼力不够就不要怪别人,反正愿打愿挨的关系。
为了不引人注意,姜璃和侯千群都没有穿警服,在街上随意逛,经过一个玉石摊时,侯千群拿起一块翡翠玉璧在手里看,摊主马上就开始吹,说道:“客人,好眼力,这块是唐朝的东西,你看这雕工,这玉质,碧绿如一汪清水……”
姜璃在旁边看得直笑,却不说话,任那人吹嘘。
侯千群听他吹了一会儿,把玉放下,回头对姜璃道:“上次一个案发人家里也有一块,一模一样,也说是唐朝的东西,花了几十万还说是低价买的,这哥们儿只开价一万,多半真不了。”
姜璃道:“案发人家里的也是翡翠?”
“是啊。”
姜璃点点头,拍拍侯千群道:“走吧,去你说的那家店。”
侯千群被姜璃的表情弄得有点蒙,跟上去道:“什么意思?难道案发人家里的那块是假的?你又没见过。”
姜璃本来不想说,但看侯千群实在很想知道的样子,这才停下来道:“首先中国不产翡翠,这东西一直到清朝才真正在中国盛行。在这之前,可能有极少的一部分由国外的商人带到中国,但几乎没有传世的,更不可能雕成玉璧的样子,唐朝的翡翠?这不是开玩笑吗?”
侯千群越听眉头皱得越深,回头看看那边摊上还摆在那里的翡翠玉璧,道:“下次非把他逮起来不可。”
姜璃道:“这里成片成片的假货,你逮不完的,再说,这一片只是小商品地带,唬那些来观光旅游见世面的。真正来淘古董的人,这片看都不会看,你信不信,那块玉还一下价,一两百就可以拿走了。”
侯千群听得目瞪口呆,道:“那更该抓起来啊,不过姜璃,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姜璃答道:“还不是我爸以前也被坑过几回。”
两人边说边往里面走,原本的地摊不见了,全是一家家开门迎客的店,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像卖二手货的,门口屋里,大的小的摆满;有的则古色古香,店中摆上香茗,穿着中装的中年人拿着扇子在给人介绍。
两人走马观花,不一会儿就到了侯千群说的那家陈江开的店。
店竟然在营业,店面不算大,也属于古色古香的店,里面一位中年妇女正拿着鸡毛掸子给一个花瓶掸灰,听到推门声,妇女回头,等看清侯千群,便迎上来,叫了声:“侯警官。”
侯千群“嗯”了一声,对姜璃道:“这是陈江的姐姐,叫陈玉。”又指着姜璃,对陈玉道,“这是我同事姜璃,她有事想问问你。”
陈玉招呼两人坐,还给他们泡了茶,三个人坐着,还没说话,陈玉先叹了口气,道:“我这个弟弟,死得可真惨啊。”说完就抹泪。
姜璃等她情绪稳定下来,才敢提问,道:“大姐,你听你弟弟提过一个叫大兴的地方吗?”
“大兴?”陈玉一脸茫然,“没听过。”
“那在你弟弟出事前,去过外地吗?”
“外地?陈江他一直去外地啊,经常跑去一些地方淘一堆瓶瓶罐罐回来。”
“那最近一次呢?他去过哪里?”
陈玉想了想,道:“他没说,但这次回来黑瘦了很多,人也疲惫。我记得回来那天他澡也没洗,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忽然出去说去找人,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陈玉说完又哭。
姜璃听得皱起眉,又问道:“那陈江的屋里或者行李里有没有发现长途车票根之类的东西?”
陈玉边哭边道:“你们警局都来搜过了,如果没有,就没有了,我是没看到啊。”她这样说着,但忽然又道,“不对,他那天是开自己车来回的,没有坐长途车。”
自己开车,那更不可能去太远的地方,最多是近郊。
姜璃和侯千群对看一眼,姜璃站起来准备告辞。
出店时,姜璃随意地扫了一眼店里摆着的古董,最后在一尊白色的佛像前停住了。
单凭眼睛看,很难看出那是什么材质,但看雕工和造型应该是明朝的东西,姜璃看着它,虽然那佛像慈眉善目,但莫名地有种恐惧感自心底里涌上来。
“怎么了?”身后的侯千群问道。
“没什么。”姜璃吁了口气,走出店去。
两人回到局里,已经不早了,姜璃心里有事,对侯千群说道:“我去一下档案室。”说完,也不等侯千群反应,直接走了。
身后侯千群看着姜璃的背影,第一次有种被人忽略的感觉,表情变幻莫测。
姜璃一口气跑到档案室,虽然易兰泽说三天后再来找他问,但她真的等不到三天后。那人是她老爹,已经有两天打不通电话了,她已经急到连上班都没兴趣了,哪等得到第三天。
她一路冲进档案室旁边的IT部,看到易兰泽的位置是空的,便拉着经过的档案室同事问道:“易兰泽呢,去哪儿了?”
那同事看了眼易兰泽的位置,道:“请假了,今天上午交了请假单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