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口渴,你先喝,我等会再喝。”
“好。”于文海点头,终于拧开水壶的盖子,喝了一口。
而此刻的唐水琴正在把自制的布包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最后递给于文海的是她做的出游的自制便当:“大海,尝尝我做的饭团和寿司。”因为材料有限,没有火腿肠和肉松,唐水琴就自己发挥创意,用蔬菜做的寿司,虽然都是蔬菜,可看着颜色还不错,胡萝卜是红色,黄瓜是绿色,外加米饭是白色,融合在一起,颜色鲜艳而好看。
“寿司?”饭团还能理解,于文海好奇的是那个被称作寿司的东西,这是他初次见着的东西,连名字都闻所未闻。
唐水琴笑了:“对,寿司!这东西是小日本的吃法!我稍微改进了一下。”
第115章 警察查案
当唐水琴说完的时候,毫无意外地,于文海正盯着唐水琴看着。
“额……”唐水琴有些尴尬之际,是于文海率先开口,还是那句话,“海琴,你懂的可真多!”
“日本?你还懂日本人吃的东西啊?”于文海感觉自己就是个土鳖,在博学多识的唐水琴面前,他还真就是个二傻子,啥也不知道。
唐水琴呵呵一笑:“我——我也是听说的。”
听谢东峰?
因为于文海能想到的唐水琴身边最‘高级’的人,能懂这些的人也只有谢东峰了。
貌似看穿了于文海的想法,唐水琴急忙开口道:“大海,你可别胡思乱想啊。这件事可和他没有关系。其实——我——”
还不等唐水琴继续解释完毕,于文海笑了,那样大度地摸了摸唐水琴的脑袋,表情和口气都是宠溺加理解的:“水琴,我懂的。”
这时,唐水琴拿了一小块寿司,送到于文海嘴边:“大海,你尝尝看,好吃么?”
于文海才刚刚入口就点头:“好吃!水琴,你做得真好吃!”
唐水琴忍不住笑了:“大海,你这演技也太不合格了!呵呵——你这刚刚塞入嘴里,还没品出味道来呢吧,你就说好吃。”
于文海不善言辞,被拆穿谎言之后更是无所遁形:“那个——不好意思,水琴,我——”
“我再郑重地询问你一遍:好吃么?”唐水琴急忙强调了一遍,“记住:请说实话,不准骗人。”
果不其然,于文海的评价是:“好吃!水琴,我没撒谎,这叫寿司的玩意儿很好吃!”
唐水琴却又捂着嘴巴笑了。
“水琴,你又笑什么?”为什么于文海见唐水琴笑得样子那么不安呢。
果然,唐水琴开口了:“大海,你确定好吃么?”
“好吃啊!”于文海不安却还得点头。
唐水琴笑了:“你难道不觉得味道淡?”
于文海本能地摇头。
看来,唐水琴是又给于文海这个老实人挖了个坑,她继续说道:“这寿司味道很淡,我并没有放盐。因为它的正确吃法是这样的——”
说话间唐水琴不知道何时从旁边拿出一个小罐子,打开,唐水琴一边介绍一边说道:“这是我做的蘸料。吃这个寿司的时候呢,一定要先蘸一下,然后再吃,那才好吃。”说话间唐水琴亲自示范,蘸料一下,再一口塞入小口中,津津有味地吃着。
唐水琴的表情那么满足:“唔……好吃!真好吃!就是这个味道!”
于文海则看呆了,原来这玩意儿的吃饭是这样的!好新鲜。
这时,唐水琴伸手把蘸料的罐子递过去:“大海,你不试试?”
于文海急忙点头,蘸了一下,再吃。果然,比之前的更美味。
可都这个时候了,于文海还不忘圆自己刚才的场:“那个——海琴,你也知道的,我是个粗人,对吃的不讲究的。呵呵……”
唐水琴笑笑:“我跟你开玩笑的。大海,你赶紧吃寿司吧,我就不为难你了。”
“嗯嗯!”于文海狼吞虎咽地吃着,这一次绝对不是撒谎的,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食物的味道!于文海把唐水琴亲手制作的四人份的便当给吃了个干净!
吃完之后,于文海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唐水琴见状则心满意足极了。
吃饱喝足,两人并没有立刻急着到处转转,继续赏花,而是吃饱了就打哈欠、懒得动弹了,唐水琴居然直接在收拾好的餐布上躺下,抬头,眯着眼睛,盯着太阳看着,不多会儿眼睛就麻麻的,开始流泪,甚至眼前发花,她却傻乎乎地笑着。甚至,扭头看向于文海:“大海,你也躺下呢!我告诉你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你换不同的角度看,那万事万物呈现出现的样子也千变万化……”
于文海一时间被唐水琴说懵了,只说了一句:“水琴,你真有文化!”
那是必须!因为上一世的唐水琴因为热爱、热爱学习,在结婚之后,经济宽裕了,她自学,进行了成人高考,算起来,她也是个有大学文凭的人诶!
唐水琴呵呵一笑,啥也不解释:“大海,你躺下来就行了。”
于文海点头,乖乖躺下。
就这样,两个人就这样躺着看‘世界’。
世界不知不觉地流逝着,两人这一来一回也折腾到黄昏了,这山上的风景也欣赏得差不多了,唐水琴和于文海看了看太阳,这里是山上,入了夜不但蚊子多、而且说不定还有财狼虎豹什么的,所以,他俩是一拍二合,做出的决定是:赶紧收拾了下山回家。
然而,就在两个人刚刚到达村口的时候,唐水琴和于文海却无意中听到了一个重磅消息:有警察来村里查案,说是村里出人命了!
也难怪唐水琴和于文海在回村的路上看到地上有很深的汽车轮胎的痕迹,这是因为前两天下过雨,这泥泞的泥土路面还有积水、还不是很平,所以,轮胎的印记很是清晰。原来,那是警车!这不,当唐水琴和于文海怀着八卦和好奇的心赶到枯井边的时候,还真是大阵仗诶!他们看到的可不是普通的一辆警车,围绕着枯井停靠了一共三辆警车,约莫十来个警察,那些警察有的穿着警服,有的大概是类似于法医之类的,警服外面套了白大褂,还戴了个白手套,他们围绕着枯井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地,终于,他们把枯井里面的尸体给小心翼翼地打捞出来了。
一旁围观的村民早就把周遭的路给堵塞了,这村上的村民不用说,在听闻警察这么大阵仗之后只要是有腿能走路的都闻风赶来,什么农活儿的先搁在一边,他们这不止是看热闹,更是好奇:那具被发现的尸体到底是什么人!
不止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距离很远的地方也闻风赶来。
这不,当尸体被打捞上来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时间太长,早已血肉模糊,看不清样貌,甚至因为闷了太长时间,还有一股恶臭味飘来。大人捂着鼻子犯恶心的同时不忘记堵住小孩的眼睛,因为少儿不宜!
第116章 二傻子是谁?
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杏花村一名叫王仁贵的木匠在给回去的路上偶然经过此地,他因为挑了十来个木凳子,累了,本是靠在枯井边上休息一会儿的,结果,王仁贵就是闻到了尸体腐烂发出的那股臭味,他嗅了嗅鼻子,闻了又闻,这才锁定了目标:那臭味是从枯井里面传来的。
于是乎,王仁贵就好奇地朝着枯井看下去,这一看就不得了了:这枯井里居然有一具尸体!
王仁贵大惊之下唯有大叫一声:“啊——”飞奔出去找人。
这找了一圈人,甚至找了村里全部的干部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报警!
这不,三点钟发现的尸体,待警察来的时候已经是五点钟了。恰好唐水琴和于文海从下山欣赏了美景归来,遇见了这么一幕。
人山人海里,正看着热闹的唐水琴也眼尖地发现了另外一个人的存在——王海燕。她在与之对视之后,王海燕居然表情很慌乱,扭头就看向别处。
在唐水琴好奇地看向尸体一眼之后,再循着刚才的方向找过去,却发现王海燕不见了。
找遍了人群,哪儿都见不着王海燕的人影。
再说警察那边,法医对‘犯罪现场’进行了严密的勘察和取证,继而,他们把尸体给打包带了回去,说是尸体腐烂太过严重,已经辨不出人物的样子,唯有通过科学的鉴定才能判别死者的身份。
而与此同时,警察也对首位尸体的目击者——王仁贵进行了一番询问,也就周遭的村民进行了一番盘问。
其大致的内容就是,村上最近有没有什么人失踪了?或者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人出没?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事儿发生?……
但村民的回答是毫无头绪、毫无作用的,她们均摇头:“没有啊!”
最近村上没听说谁家有人失踪了!也没什么外人来啊。更没有什么奇怪的事儿了……
然而,就在警察打算收队走人的时候,突然,人群里冒出一声吃惊的叫声:“那个——那个死掉的是不是二傻子?”
众人循声看去。
尤其是警察,他们立刻叫住了发声的女人,她约莫40岁的样子,她是杏花村的花婶儿,她告诉警察自己的判断依据是:“额——我认出二傻子身上那件衣服来了!因为——我家也算是挨着二傻子家最近的了,这个二傻子,无父无母、没有任何亲人,他脑筋不大好,平时疯疯癫癫的,他没事老蹲在我们家羊圈门口,叽里咕噜,也不知道跟我们家羊说啥。”
“他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呢,其实是我男人的,那天早上我刚洗干净衣服晾出去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动静,我出去一瞧,居然是二傻子!那个二傻子啊,他居然穿了我男人这件蓝色的衣服。那件衣服还在滴水呢,湿漉漉的,他这个傻子就这样穿在身上。我当时就叫他给我脱下来,结果,二傻子掉头就跑,我拿了扫把追着他打了有一里路,这个二傻子光着脚丫子跑得飞快,我没撵上,就这样让他穿着我男人这件衣服给跑了……”
“那后来呢?”警察继续盘问。
花婶儿摇头:“后来——我去了二傻子家几趟,都没人。照这么一想,我是有好几天没见着二傻子了!”
“那你最后一次见二傻子是什么时候?”
花婶儿想也不想回答:“就是偷衣服那天啊。”
“那是哪一天?”
“大概——”花婶儿想了半天才回答,“四天前了!”
……
看完热闹之后回家的唐水琴也不知不觉地问了一句:“大海,二傻子是谁啊?”
“你刚来我们村,你不认识。是后村的。”于文海这样说道,“脑筋不大好。说是生出来之后生病发烧没人给看病,脑子被烧坏了。”
“那他爸妈呢?”
于文海摇头:“不知道。据说二傻子是被人丢在我们村口的。估计父母嫌弃他傻,丢了吧。”
唐水琴皱眉:“那个时候他多大啊?”
“额……两三岁?”
“那么小?那他一个人怎么长大的?”唐水琴就更好奇了。
于文海回答:“东家偷一点,西家施舍一点,勉强温饱吧。还有啊,他住的那个房子,原来是对老夫妻住的,后来他们家儿子在城里打工赚了钱,全家搬走了,那房子也就闲置了。这二傻子有时候也不傻,他就鸠占鹊巢,在那空房子里住到现在。”
唐水琴听了之后点头:“哦哦!这样啊。既然那二傻子脑筋这么不好使,看来——这是个意外啊。”唐水琴预想的是,二傻子趴在枯井边上朝着里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