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六十年代的生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老太也没阻止,虽然村里男人都是不搭手这些事的,但是李爱党常年不在家和老婆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太少了,他自己乐意李老太也不能做恶人。
  李爱党天天陪着女儿,李妩好不容易熟悉了这个爸爸,结果他又要走了。
  李爱党舍不得小闺女,这么香香软软的一小团。等下次他再回来闺女就不记得他了。
  元宵节这天一天李老太特意整了一大桌好吃的,但是气氛也不是多高。下午李爱党就要走了,高兴不起来。
  小孩子们也知道这个对他们很好的叔叔要去别的地方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多零嘴吃了。
  李老太给李爱党准备口粮在路上吃了,还给整点能存放的带去部队里。
  下午李爱党拿起行李准备走,一家人送他到了村口。“别送了,天冷你们回去吧。我走了,到了部队给你们寄信。”
  一家人看着那军绿色的身影越走越远,张翠忍不住呜咽。怀里的李妩也忍不住也在啊啊啊的叫。
  李爱党走了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李老太和张翠消沉了两天又开始努力养娃了。
  好长时间没下过雨了,去年冬天就下了一场小雪,来的快去的也快。有经验的老农民们心里暗自猜测今年可能有旱灾。
  但谁也不敢说这话,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判断失误,另一方面是谁也不敢承担造谣破坏□□的罪。
  很多地方都亩产上万斤放粮食卫星,说他们这报旱灾减产指定要受到公社批评。
  可是这还没开春,村旁边的小河眼看着比往年浅了不少。村里老头老太太们都犯愁,带着家里媳妇洗干净土豆红薯切片晒干。
  老太太们都打算在春里多采点野菜,把些能吃的比如红薯藤南瓜藤都给晒干了存起来。
  村里的干部并几位辈分大的老头开了个会,最后打算交把村里田种上够交公粮的份后,都给种上土豆红薯,这东西不好吃但能顶饱。
  李家坳子里的人都是一个祖宗,人还算团结,也比较勤劳。家家户户的在山上开了荒,日子过的比附近几个村子富裕。
  入春以后没有下过一场雨,村里小河都快断流了,水井的水位不断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整个村里都陷入了低迷么状态。
  年长的人是受过饿的,也经历过旱灾。村里组织了起来,妇女们下工了结伴去山坡那挖野菜,男人们就去远一点的溪里运水回来,每家的自留地都种上了土豆红薯。
  这个时候张翠打算回了趟娘家,昨天收到了李爱党的信。信里隐晦的表达了已经有多省遭受旱灾的信息。
  给寄了这个月的工资和三十斤全国粮票,让她给十斤粮票娘家,其余的让李老头购买细粮。
  她拿着信给李老头和李老太交代了一下,然后李老头老太太又组织全家开了个会。大体的意思是尽可能够粮,再偷偷挖两个地窖。
  这样家里就一共有五个个地窖,装满粮食肯定是不愁吃了。
  张翠一大早就起来,把孩子交给婆婆带之后就去了娘家。她娘家离李家坳不远,但是他们村里人不太团结,有一些激进分子。
  要不是他爹压着,整个村的人都要饿死了。这种情况下没人敢偷偷开荒,要是被举报了就不得了了。
  她到家的时候她妈正在家晒野菜。“翠儿你今天怎么回来了?有什么事?”
  春种的时候都忙,郑老太知道没事闺女不会回来。
  “也没什么大事,我们村里的老人都说可能有旱灾,我回来看看你们。”
  “你爹也是这么说,张狗子他们说你爹这是胡说,要破坏社会主义生产。他们在村里说其他省亩产上万斤,咱们这粮少了可以吃救济粮。”
  郑老太也愁,她以前经历过旱灾,以前没建国时候逃灾的日子不好过。现在人老了孙子都大了,她一点也不想再逃灾了。
  “爱党哥说了让咱别信那些,他前两天寄信来说已经有几个省已经遭灾了,饿死了好多人。哎,也不知道他在部队吃的饱不。”
  “那咱们这可能真的要旱了,你也早点回去吧。抓紧时间多收点山上的野菜。”
  “妈爱党哥说要是农村绝收了,以后也不知道城里还有没有供应粮发。让你们多备点粮,如果城里没有粮了哥哥他们也有的吃。”
  “哎呀我没想到这个,是要多弄点。我还想着你几个哥哥都吃供应粮断不了,也就多给你几个侄子准备了点。”
  张翠拿出一张十斤的全国粮票递给郑老太。
  “这是爱党让我给您的十斤粮票,你让哥哥去买点细粮回来吧。”
  郑老太知道女婿有本事又孝顺,她也就收下了。
  娘俩说完话张翠就匆忙赶回去了。郑老太立刻出门找张老头去了。
  李老头带着几个儿子日夜赶工,没几天就偷偷的把地窖挖好了。现在李老太房里有一个地窖,放着家里的细粮和一些难得的好东西。后院里一个地窖装着红薯和土豆,厨房里有一个地窖装着家里的蔬菜。
  两个新的地窖一个在刘大伯房里,一个在仓房里。这两个地窖李老头打算装满粮食暂时封存起来,危急时刻才能动用。
  之后的日子李老头就带着几个儿子四处购买粮食。花光了公中所有钱,也没有把两个地窖填满。
  现在粮价越来越高,李老头也不打算再买粮。省着点吃家里也能撑两年的,到时候应该会好起来了。
  李老头就把两个地窖里的粮食做好处理以后封存起来了,钥匙给李老太保管。


第7章 第八章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河里的水也越来越少。供销社里的食物都越发的少了,城里的人每个月的供应粮已经开始减少,黑市上也已经不再卖粮食。
  村里的人都开始减少了每日的食物分量,就一把米几个红薯煮一大锅,女人和小孩吃上层稀的,男人看要干重活吃下面稠的。
  老李家虽然囤了不少粮,但不知道这场灾难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也不敢大吃大喝。比着村里其他人稍微厚了一点。吃的也是粥知识比较稠,男人每餐额外分一个煮熟的红薯。
  李妩才几个月,李老太怕她没有奶吃,特意没抠张翠的口粮,每天都嘱咐几个孙子去水边找鱼。
  刚开始偶尔还能找到一斤重的鱼,后来全是些小拇指大小的鱼。这河水很快也要干了,李老太也不浪费全给弄回来晒了小鱼干。这段时间下来,倒是存下来不少。
  没有别的补品,李老太每天给张翠炖点小鱼汤下奶。至于鸡蛋,李老太打算把这几个月收的做成咸蛋。
  等过几个月李妩能吃辅食了,每天要给李妩炖个蛋吃。至于孙子过个把月给他们弄个鸡蛋补补就成了。
  李家坳现在每天的公分任务就是给地里浇水拔草,为了让社员加快速度,村里规定每天干多少货,提前干完了就能去自家地里干活了。
  李家坳的村民们除了自留地还开了荒,这么多地好好的伺候着秋里总会有些收成。
  于是大家都很积极的上工,上午完成村里的任务,下午回家搭理自家地。
  妇女们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去小山上找野菜,刚开始只要鲜嫩的野菜,后来老了的野菜也带回去,用开水收了以后晒成菜干。
  日子这么一天天的过下去,进入夏天的时候河里彻底断了水。可稻谷还在灌浆,没有水就算废了,可是拔掉又舍不得。
  村里年长的老人们一度伤心落泪,最后忍痛决定拔了稻谷种上红薯。现在还不是很晚,现在种上,秋里指不定能收点粮。
  这时候已经没有种了,一部分妇女在地里掐红薯藤,一部分妇女就在晒谷厂上用剪刀把红薯藤剪出一个斜切口。
  男人们抓紧时间把这些红薯藤移栽到地里,然后在水井里打上少少的水浇水。
  村里的两口水井水位下降的厉害,村里已经规定了一个人一天只能打一瓢水,一大家人怎么也能有一桶水,人多的能有三桶水。
  村里安排了人日夜守着水井,只能白天取水,一旦发现偷盗水的人,公分全部扣除,年底不分一颗粮。第二次偷盗直接以偷盗罪送到公社。这样一来暂时还没有人偷水。
  老李家人数算多的了,每天有两桶半的水。省省还是能用到的。
  李老头把旧年家里的两个大陶缸拿出来,稍微给洗了洗。每天打的水就倒在里头,不能用完,尽可能的囤起来。
  老李家现在用水是男人洗漱用一小盆水,女人和孩子用一小盆水,还都是洗白菜后留下来的水。废水也不能泼掉,得留着浇地。
  李妩每天额外有一小盆水洗漱,抱在手里的孩子不怎么脏,李妩上厕所会吱声。基本上不怎么费水,她妈跟着沾了点光有盆干净水洗漱。
  村里的孩子也有了节水的意识,一般是不喝水的,有尿也要憋着到自家地里去撒。家里不许他们弄脏,不然就会被打。
  他们不能到处疯玩,白天没事就在村里的两口井间走来走去,监视着过往的每一个人,看谁都像偷水的。
  不过还真给他们逮到一个偷水的,村东头小流氓二狗子家就她和他老娘,他爸死的早他娘是个瞎子,没人管他。
  他打小就在村里偷东西,村里人体谅他没了爹,也没叫他赔。就给送回去他娘管,他娘一个瞎老太太也管不住她。
  不过后来倒是不怎么在村里偷了,平常就去隔壁几个村里偷。后来长大了更无法无天,伙同附近几个村的二癞子到处偷盗耍流氓。
  这回给几个孩子眼尖的看到他打了一桶水,一部分孩子继续盯着他,一部分孩子则去村里找人来。
  一大伙人到他家的时候水桶里还有大半桶水,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肯定是偷了水的。
  按照村里的规定,二狗子的秋粮是没得分了。村里可怜他老娘,没有把瞎老太太的口粮扣了。
  瞎老太太在家哭天喊地,又在骂她死去的丈夫,可是没有人再同情她给免了二狗子的罚。
  至于看守水井的那个人也收到了惩罚,毕竟水是他放任之下二狗子才打到的一桶水。所以他被罚了一半的公分。
  日子好不容易到了秋天,李妩五个月的时候,张翠奶水就不多了,李妩的胃口又在逐渐变大。还好有李爱党过年带回来的奶粉和麦乳精,配合着母乳一起吃可算吃到了九个月。
  期间蠢爸爸给寄信回来表示担忧,问女儿还有有口粮,顺带问了问家里和岳家的情况。
  张翠回信告诉他,家里收到他上次来信后准备了够吃两年的粮,今年秋天地里也会有产出。
  上个月她去了娘家一趟,家里也存了不少粮,几个哥哥偶尔也能发点粮食,省着点吃也是尽够的。
  女儿胃口变大,奶水不够吃,但是还有奶粉和麦乳精,加上每天一个鸡蛋吃饱,还是白白胖胖的。
  现在家里人都不敢把李妩抱出去,因为长得太好了。除了李妩家里都刻意控制着粮食饿瘦了很多,不然会遭人嫉恨。
  几个儿媳妇虽然对李老太给李妩一个丫头片子开小灶有意见,但是谁也不敢表露。
  晚上在房里对着丈夫讲都被教训,这个家里的男人都听李老太的话,服从她的决定。
  这些做媳妇的能怎么样,闹出事了就会被送回娘家。回娘家有什么好日子过,兄弟都成家了,自己都吃不饱,怎么会养着出嫁的姐妹。
  就算回去了也是被卖给老鳏夫或者有缺陷的男人当老婆,给家里换粮食。
  所以几个媳妇就不再说什么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