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酒楼开了六桌,两家和亲戚都在一起见证。苏建邦站了起来,举起酒杯,满面红光的说:“今天是犬子的大喜日子,以往那些糟心事就算是过去了,今天是希望大家来见证两人的结合,以后的日子将会是幸福安康。这里我还要说,我得了个好孙女,妙妙,从此妙妙是我家的长孙女,亲孙女,她姓苏,是我苏家的人。”
朱妙妙正式改姓为苏妙妙,从今起她是苏家的长孙女了,她有一个真正的家。苏妙妙站了起来,向各位鞠了躬,用稚嫩的声音说:“谢谢爷爷奶奶,也谢谢大家来参加婚礼,我叫苏妙妙,只要爸爸妈妈幸福,我就会幸福,爸爸以后要一直对妈妈好哦。”
苏平贵眼睛睁得老大,口也没有合上,那呆样在苏妙妙眼里是那样的可爱。而李巧梅也很是惊讶,但是很快便高兴的含着眼泪紧紧抱着自己的宝贝,她今天还一直担心因为婚礼顾不上的女儿会不会不高兴,可是她却给了她这样一个礼物,一个惊喜,她现在好满足。回过神的苏平贵抱过苏妙妙,狠狠的亲了一口她的脸颊。
“宝贝女儿,爸爸今天真高兴,没有比今天更高兴的了,爸爸一定永远都疼你和爱你的妈妈,你就是我亲闺女,谢谢你!”苏平贵声音有些哽咽,他三十多了,终于听到有人叫他爸爸,能不高兴吗?
“爸爸,你还会有更高兴的时候,我相信你。”苏妙妙回抱这苏平贵,这就是爸爸的感觉,真好,真的很好!
结婚后关于住的问题,大家早在婚礼前就商量好了。现在李富春的收益不错,而李巧梅的店也已经开始进入正轨,郭芳的工资和提成是不用说了,这两年是攒了一些,他们早在过年前就贷款买了和李巧梅同小区的一套套房,又让苏妙妙设计了一下,开始简单的装修,因为他们打算以后更有钱再装修得更好。所以基本过年后就可以入住,这样解决了郭芳和李家俩兄弟的住房问题。
苏家有准备新房和苏妙妙的房间,可是为了上学近,苏平贵决定住李巧梅的那套套房,周末再回去住。所以结婚后,在开学前,苏家二老接走了苏妙妙,说是想好好的培养祖孙情,其实也是想让两个新人好好的过段二人世界。苏妙妙为了爸爸妈妈能今早给她带来弟弟,放下了那些手中的活还有学习任务,去苏家好好的陪老人。而苏萍惠平时基本也在婆家,只是偶尔回来小住,所以开学前基本只有祖孙三人在一起。他们倒是挺自在的,早上苏老爷子教苏妙妙下棋,而下午苏妙妙又刺绣给苏奶奶看。李家二老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孙女了,真的是不喜欢都不可能,这么个机灵的孩子,不是谁家都有的。导致有几次苏平贵想接苏妙妙回去,想作为爸爸疼疼女儿的时候,李家二老实行了抢人政策,直接炮轰走了自家儿子。直让苏平贵心里不平,他是苏妙妙的爸爸!亲爸了!也是你的儿子,怎么现在有了孙女儿子就不值钱了!唉!没天理啊!李巧梅偷笑,也笑得很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存档君,嘿嘿,真心求收藏,我希望大家都喜欢。
VIP章节 17幸福的过渡
李巧梅的婚后生活是那样的和谐温馨,好像两人已经生活了很久一样,而苏平贵和苏妙妙的父女情也像极了亲父女,让夹在中间的李巧梅很是高兴。心态好,人便更加的年轻,现在的李巧梅有种说不出的气质,既温柔又干练,让苏平贵更加的爱慕,这是他的老婆。而在这里住下后他也才知道原来李巧梅的生意其实很多是苏妙妙的注意,还有那些看起来很是高档的精品饰品居然是出自苏妙妙的手中,还注册了服装和精品的品牌,不止苏妙妙还会做衣服和刺绣,还会画画,学习又一直都是第一,还六岁开始读小学二年级。有些虽然他是知道的,可是真正知道更多后,他还是止不住的惊讶,而且现在的李家生活能这样渐渐的好起来很多是苏妙妙的功劳。真的是他的好女儿啊,让他感叹又骄傲。
开学了,苏妙妙被接了回来,苏平贵决定这学期怎样都要他陪着苏妙妙去开学。这样的坚持让苏妙妙心里很是舒服,眼睛却有些酸涩,这就是有爸爸的感觉吗?无论是五岁前,还是前世,她都是一个人去报名,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玩耍。那个父亲,亲生的父亲很少抱他,虽然在五岁前还是挺疼她的,可是在朱老太太的天天唠叨下,他渐渐地对她也冷了心,虽然没有打骂她,可是那种无视更让她难受。她五岁前他在家的时候很少,就是在也很少抱她,因为朱老太太会不高兴。而五岁后的前世她只有羡慕那个妹妹和弟弟的份,她没了妈妈更失去了爸爸。
如果有人知道她是重生的,却还不惜福的紧抓着仇恨不放,这样的她重生得太累也太不值得,一定觉得重生的她该好好的抱着她拥有的先知好好的生活,她不是不想。可是她没有那些金手指,她的金手指就是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努力,为改变生活而努力。仇恨,她不想放,这是她重生的动力,没了这动力她会迷茫,她会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所以,朱家!你们等着我华丽归来!苏妙妙为自己打气。
苏平贵载着苏妙妙去报名了,苏平贵今天是特意请了假的,他便直接在校门口等,毕竟也不是很久,来来回回的麻烦。苏妙妙还是有些心疼这个刚上任的爸爸:“爸爸,你先回去吧,我可以自己和程美丽他们回去的,还有哥哥们呢。天气还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
“不了,妙儿,爸爸在这里等,你进去吧,美丽和你的小同学都在等你呢。小强和小勇你们一会儿和姨父一起回去吗?”苏平贵看着拥在苏妙妙周围的小伙伴,笑着说。
“姨父,我们会和妙儿回去的,你先回去吧,不然一会儿说不定要到几点呢,我们会保护好妙儿的,你放心。”李子强也劝这个没有带孩子报名的新任姨父,还真的是不知情啊!老师有时啰嗦都不知道要说到几点,还要大扫除呢。再说了,以前他们也是自己一起回家的,又不远,怎么搞得好像妹妹会被他们弄丢了似的。
“这样啊,那……那我先回去给妙儿做好吃的。妙儿,爸爸走啦,路上要注意安全啊!”苏平贵看到别的家长也回去了,除了一些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在等待以外。其实就是年代初路况是很安全的,汽车很少,人也很淳朴,很多孩子都是小小年纪自己上学放学的,除了那些年纪还小的孩子,有的二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学了。(我是二年级自己上学,家近)
“嗯,好的,爸爸,我知道了。”苏妙妙虽然表面淡定,但是上扬的嘴角显示着她心情很好。程美丽和萧萧拉着苏妙妙的手,一起进了校门,而后面跟着程英俊和李家兄弟。
进到教室,没有了那两个人的身影,前桌的女同学是个小八卦,她转身过来神秘兮兮的说着:“你们知道林小凤和沈小艾转到哪里了吗?林小凤转到隔壁的二班,沈小艾转到了四班,听说两个班的班主任还很生气,直接去校长室抗议,却没有用。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让她们两个转班。”
程美丽和苏妙妙对看了一眼,苏妙妙表示很无奈很无辜,这难得的表情让程美丽直接萌得两眼冒心,虽然她也不是很懂得什么是萌,但是妙妙说这是超级可爱的意思。而刚才苏妙妙那表情超级可爱,就是萌吧?
对于那两个算是她生命中的过客,苏妙妙不想再继续去理会,什么消息什么事情也不关她的事,她们是她生命中的路人而已。
就这样继续生活下去,这天要去进货的李巧梅和郭芳却没有出发,因为李巧娟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她的一个同事刚好有一个开服装小
加工厂的亲戚不想做了,想卖掉厂,而厂里有些机器和一条生产线,还有一些工人,所以很是希望有人直接转走。而李巧梅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是个机会也是难得的机遇,她想开自己的服装厂。而且苏妙妙告诉过她,只是开服装店,而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她永远只能做销售商,也只能做这么大。她不是没想过就这样简单的过一生,可是苏妙妙的表现让她这个当妈的都感到惭一次愧,她太不思进取了,就是她不争的性子失去了婚姻和一个家。这次她想做好,想让人看看她李巧梅也可以的!她找来苏平贵和郭芳等着苏妙妙放学一起商量这事。
“妈妈,我觉得这个可以转,如果可以等我们做得不错,我还希望妈妈能贷款把地也买了,这样地是我们的,我们就是以后扩大厂区搬了,那个地方也还可以做别的。你可以和舅妈先去看看那厂的设备和员工,毕竟我们不是要开加工厂,我们是要开真正的服装厂。妈妈两年我们赚的钱够吗?”苏妙妙觉得不错是不错,可是要是现在就这么心急的吃下来,也不是个很好的开始,毕竟资金是个很大的关键,是可以一步步的走,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再好的机遇也要看硬件能不能跟上。
“钱还是有攒下一些,这两年我们用钱的地方少,生意也不错,我们都是服装和精品,价格算起来也是高档高价,所以利润上还是有赚些。我也是怕后期转下来有些资金上的困难,所以才想让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李巧梅之前和朱宁仁一起办的生意,但是朱宁仁还是对她有些隐瞒,像厂初期的一些细节和流程,她都不是很懂。现在想来朱宁仁很早就对她有了戒心,唉,她真的是傻!
“钱的问题,我也可以出一些,巧梅,我们是夫妻,别老是单独承担。我退伍的时候还是有领了退伍津贴和一些补偿金,我是负伤退伍的。”苏平贵是想无论自己的妻子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还是会支持,而且他不知道为何也是无偿的相信苏妙妙能行,这孩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妈妈,舅妈,你们先别想这么多,我们现在先去考察一下,然后也和他们谈谈价格能不能再压一压,然后我们接手后的客户可不可以依旧给我们,我们先做加工,而且也可以做些我设计的一些样板,生产不需要多,就是几组号码,这样先在自家的连锁店卖。然后有了资金再慢慢的等我们扩大。”苏妙妙的这个办法最后大家都同意了,于是该去进货还是要去进,而进货前李巧梅和苏平贵去考察那家加工厂,毕竟有个男的在比较好说话。
对于甘愿做李巧梅背后的男人的苏平贵,苏妙妙觉得这个后爸真的了不起,如果有机会以后她也会让后爸自己有自己的事业,这样对他才公平。自己的爸爸厉害了,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这些家人。弟弟什么时候来啊?苏妙妙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再没多久的一次李巧梅的晕倒中给了苏妙妙一个又惊又喜的消息。
这天厂正式以十万的价格全部转给李巧梅,李巧梅出了六万,而郭芳和李巧娟各出二万。这样三人开始了全新的创业初始,为了这个李巧娟动了想辞职的想法,可是她可是国营的企业,以后退休金可是不一样,所以很多人都反对,李巧娟只有作罢。只有苏妙妙知道这个国营的经销店方式再过两年就会被私营化,到时该下岗的还是下岗,该下海的还是下海。所以她没有说什么,说出来谁信?这时是九十年代初,国营可是铁饭碗,谁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