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秀云不动声色的朝着何老汉点了点头,何老汉却并不急着定下来,而是跟着陆牙侩围着整块地转了一圈,又去其他的几块地里看了看。
不得不说,陆牙侩给介绍的这几块地都不差,不过,古秀云还是看中了第一块地,和眼前这一块荒地。
那片荒地其实也说不上太荒凉,一共有四十多亩,只是土质比一般的地要差些,用来种庄稼也不是不成,但是土质不够肥沃,收成怕是也不会太好,但若是用来种果树什么的,却是不成问题的。
别的不说,这地也算是依山傍水,很是清静,离周边的住户相对远些,一条小溪几乎横跨了整块地,溪水哗啦啦的往下流。
阿喜到了这里,便开始在溪水旁撒丫子跑了起来,显然也是很喜欢这地方。
古秀云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将这里弄成一片果林子,将来会是怎样的风景,而若是在这里建房子,那以后门前就是果园,也是非常不错的。
“外佬,你觉得这些地,哪块最好?”
虽然心中有了决定,但古秀云还是要征求一下何老汉的意见的。
“要我看,这些个地都不算差,特别是黄老爷子家的那块,我甚是中意,若是买来种庄稼,那是顶顶好的,但若是用来建房子的,未免有些太过浪费了。”
何老汉得外孙女这般看重,心情十分的好,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这地方虽在清河村外头,但离得并不远,依山傍水的,位置高视眼开阔,风水也肯定好,还有一条溪流,以后用水啥的也方便,用来盖房子也是不错的。。。。”
“这样啊。”
古秀云听何老汉这么说,不由赞同的点点头,“那外佬的意思,是这块地头,比前头那块更适合盖房子?”
“不错,若是买来耕种的地,那黄老爷子家那块自然是最好的,可若是用来建房子的,我还是倾向于后头这片荒地。”
何老汉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既如此,那便听外佬的,先买这片荒地吧,等以后有机会,再买其他的地。”
古秀云听外佬这么说,沉吟了良久,这才说道。
“如此也好。”
何老汉见外孙女连今后如何建房子的事情,都考虑好了,不由有些意外,再次看了看这块地的地形,沉吟良久,这才点了点头道。
何老汉知道,外孙女手上有个一百多两银子,但想要拿下眼前这块地,显然是不够的,不过,既然闺女一家子已经从古家分了出来,那么,就算是他帮着出了这剩下的几十两银子,他也没意见。
想到这里,何老汉心里便有了决断,转而对陆牙侩说道。
“我觉得这几块地,都很不错,不过,我也跟你说过,这地是我闺女买来盖房子的,所以,我还是倾向于眼前这片荒地,你给个实在价,价格若是太高了,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陆牙侩听到这话,先是楞了一下,随即才有些为难的道。
“何伯要,我自然给你最实在的价格,这地何伯也看了,按照主人家的意思,一亩地卖三两银子,包括这条小溪在内,一共是四十三亩,人家要整卖,合计是一百二十九两银子,我这里能做主给您再少三两银子,再多怕是降不下来了。”
何老汉闻言沉吟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对陆牙侩道,“成,那这事儿就麻烦你了,你看今日能不能买下来?”
“这个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陆牙侩有些讶异的看了何老汉一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这家人急着用钱,这才卖地的,我这便找人来量地。”
何老汉自然是点头答应,等陆牙侩走了,古秀云才轻声对何老汉道,“外佬,您和大姐小妹在这量地,我回去拿银子。”
何老汉却是一愣,随即笑道,“你那一百两银子,不是已经在我这里了么,你还回去做什么?”
古秀云听到这话,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外佬,我虽没读过书,但是简单的算数我还是会的,这块地可是得一百二十六两,我那一百两银子又哪里够。。。。”
“哈哈哈哈。”
何老汉闻言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古秀云的头,“放心吧,多的银钱你外佬兴许拿不出来,但是二十几两银子,外佬还是有的。”
“外佬,我知道你是怕我们拿不出这三十多两银子来,您放心,这些日子我也想法子凑了些,买这块地足够了。”
古秀云一听这话,当即便更加的不好意思了,是自己要买地建房子的,如今不仅让外佬跟着忙活这些天,还让他出银子,她心里却是怎么也过不去的。
“外佬知道你现在能赚钱了,不过,赚钱这事儿是急不来的,这地买下来之后,你不是还想建院子,挖鱼塘嘛,到时候有你出银子的,你的那些银钱,就留着到时候再用吧,外佬也没啥本事儿,能帮你们的,也就这么多了。”
何老汉却笑着摇头说道。
发家致富 第64章 红白地契
古秀云想了想,也就没有再坚持,而是道,“那就当是我们向您借的,等我们手头宽裕了,一定会还给您的。”
何老汉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那边陆牙侩已经找了人来,还拿了专门丈量的工具,在何老汉的帮助下,仔细的丈量着眼前的这一片荒地。
古秀云在一旁看得有些兴奋,这是自己在这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产业,今后还会有更广阔的土地属于自己,任由自己打造。
对于这一点,古秀云毫不怀疑。
买地是大事儿,土地的丈量和分界,都得弄清楚。
古秀云姐妹几个跟在陆牙侩身后,在陆牙侩所丈量的,一些特殊的位置做上标记,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等到丈量结果出来,陆牙侩便从怀里拿了几张地契出来,将其中的一张递给何老汉进行比对,见没有错误之后,当即便一起去了卖地的连友冲家中。
谈妥了价钱之后,便将里正韩青山父子一并请了过来,说明了情况,又请韩青山做中人,写了买卖文书。
负责写文书的,是里正的儿子,韩文轩。
韩文轩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帮人写文书了,三两下就将文书给写好了。
意识到庄户人家大多不识字,韩文轩一边写,一边念着。
文书的大致意思就是,某某家因无力耕种,将家中祖遗,坐落于清河村的旱地,情愿实卖与古秀云耕种,现交无欠等等。
文书中,将整块地东南西北各个划分界限,写得非常的清楚,至于最后的署名,则是古秀云自己要求的。
不管是韩家父子,还是陆牙侩,在听到她说写她名字的时候,都是讶异的转头,看向何老汉。
何老汉对此却并不感到意外,笑着说道,“就按云丫头说的写吧,本来这地,也是为她们买来傍身的。”
在他看来,这买地的银子,本就古秀云赚的,自己只是帮衬了一把,写外孙女的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写闺女何翠花的名字,他不是没想过,但他却很清楚,按照闺女那软糯的性子,自己的陪嫁田产都能成为古家的,如今就算写了她的名字,她也不见得就能守得住。
倒不如直接写外孙女的名字,有着里正和陆牙侩作证,这地便是自己送与外甥女的,古家就算是想打主意,也没那本事要走。
古秀丽和古秀玲站在一旁,也并没有什么意见,这钱本就是古秀云赚的,跟她们没有多少关系,写古秀云的名字,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古秀云对家里人从不小气,只要是自己有的,定会有她们的一份,甚至给她们的更多,这段时间以来,家里的开销全都是来自古秀云。
写好了文书,何老汉又拿了现银出来,各方验看无误后。
卖方连友冲,以及他同村本家的两位长者,再加里正韩青山,写文书的韩文轩,陆牙侩,最后是何老汉,都在各自的名字后面签字画了押,这份文书,便正式生效了。
“这白契是立好了,可还要红契?”
陆牙侩见事情都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问道。
“要的。”古秀云闻言很是认真的点头,“这事儿还得要里正老爷和陆大伯帮忙才是。”
白契和红契的区别就是,白契是民契,红契则是官契。
而刚才买卖双方签下的,便是白契。
但若是将白契送去衙门,交齐了契税之后,经过官府的验证,办理了正式的过户手续,由官吏在白契上粘上官府统一契尾,再盖上官印,也就成了官契了。
而盖有大红印章的官契,又被称之为红契。
简单的说,民契虽然有效,但却是百姓们私底下的买卖,是不交税收的,兴许当时能够剩下一笔税银,但若是今后被官府查起来,税银依然是逃不掉的,弄不好,还会有重罚,古秀云可不想为了几两银子自找麻烦。
古秀云之所以懂得这些,是因为前世的她,从一些书籍上面看到过。
古秀云虽然不懂这个时代县衙办事儿的流程,但是料想跟前世也差不多,若是自己去办,花钱打点自不必说,只怕还得跑冤枉路,看人脸色办事儿,而陆牙侩是专门干这一行的,自然有他的门路,韩青山又是里正,有他们在,这红契就不难办。
“这事儿,你陆大伯一个人就足够了,有他在,可比我这个里正,要方便得多呢。”
韩青山闻言却是哈哈一笑。
陆牙侩听到里正这么说,忍不住伸手抓了抓后脑勺,憨憨一笑,却并未反驳,“哪里哪里,我只是恰好吃这口饭的。”
“那就有劳陆大伯了,我也不知道这契税是多少,您看这十两银子可够了?”
古秀云说着,从袖子里拿了两锭五两的银子出来,一并交给了陆牙侩,有些不好意思的问。
在古秀云看来,他们买荒地一共花了一百二十六两银子,她并不知道这个时代一亩地得交多少的买卖契税,再加上牙侩们帮忙办理田地买卖,一般都会收取百分之一到二的辛苦钱,七两银子想来也差不多了。
“用不着这些,衙门的契税,是按照买卖价格的百分之三收的,折合现银也就是三两七钱八分,有这个就够了。”
陆牙侩说着,便将其中的一块银锭子,递还给了古秀云,剩下那块,才收入了自己的钱袋子。
古秀云想了想,也没说什么,而是又拿了一块二两的碎银子出来,塞进陆牙侩的手里道,“那这事儿就拜托陆大伯了。”
陆牙侩自是谦让了一番,这才欢喜的接过了银子,除去契税,自己还能入手三两银子,比起平时的收入要高不少。
在场之人,都惊讶于古秀云的大方,却也没有说什么。
古秀云此时心里却很是高兴,前世,在商场上混迹多年的古秀云心里很清楚,在买卖上,可以尽可能的去跟对方讲价,压价,但是给那些帮你办事儿的人的钱,却绝不能节省。
不仅不能节省,还要尽量多给一些。
只有这样,人家才会真心为你出力!
发家致富 第65章 以谎圆谎
更何况,古秀云可并不满足于眼前这四十三亩荒地,今后,她还会买更多的地,置更多的产业,能结交下陆牙侩这类人,对她而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