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淘宝:农女喜种田-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在古家的稻田旁停了下来,当古秀云下马车的时候,便看到稻田边缘,已经站了不少的官员和兵士在那里翘首以盼,其中就有丰神俊朗的安明朗安大人。

一生一世一双人 第469章 高量亩产

    不远处,更是有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村名远远驻足观看。

    众人下了马车,那些个官员忙过来给世子爷见礼,靖王世子皱了皱眉道,“都起来吧,这是在外面,这些个虚礼就免了吧。”

    众人这才起身,很是自然的站在了靖王世子的身后。

    “世子,这边种的,是我家的玉米。”

    莫成给古秀云使了个眼色,古秀云走上前,先是给靖王世子行了一礼,这才指着其中一片玉米地开口说道,“这玉米香甜,可以果腹,亩产量在亩产七百斤左右,这里是地瓜,亩产比玉米还要高一些,具体多少,还未可知,不过,却是很好的果腹食品,很顶饿,那边,就是我家的稻谷了,世子爷请!”

    古秀云说着,便往前带路,一边让青一找了长工管事吴大壮过来,让他带着长工开始下地收割水稻,另安排几个人挖地瓜,收玉米,忙的不亦乐乎。

    安明朗见此,便也安排了士兵上前帮忙。

    一会儿的功夫,玉米地那边,就收了五个大箩筐的玉米,而地瓜那边,也收了三个箩筐,却也都只收了大概四分之一不到。

    立马就有士兵过去抬框子,然后当着世子和莫成等人的面开始过称,一旁还有两个长相儒雅,拿着算珠的人在一旁一边记录,一边波动算珠,一笔一笔的计算着。

    随着一筐筐的玉米和地瓜抬出来,众人的脸上越来越震惊,就连不远处看热闹的村名,也都开始议论起来。

    “这两块地有几分?”

    安明朗看着眼前被刨开的地,开口问道。

    古秀云沉吟了一下,回到,“大概有两三分地吧。”

    眼前这一一块地,地瓜地一共是一亩二分,玉米地是两亩,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的话,大约也就这个数。

    安明朗点了点头,随即对身边的侍从道,“带人去丈量一下。”

    那人点了点头,转身便从一旁的另一个侍从手里接过了尺杆,带着人进了地里,开始丈量起来。

    这个时候,并没有足够长度的卷尺之类的东西,像这样的地,都是用先前量好的尺杆来量长度的,这杆子有的是树干,有的是竹竿,虽然有些麻烦,但也还算有效。

    很快,玉米便过好了称,一共是三百六十一斤四两。

    众人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倒吸了一口气,这么点儿地,就有三百多斤的产量,那要是多种一些。。。。

    众人正想着,那边地瓜也称了出来,二百七十八斤三两,众人又是一惊,面上都有些兴奋。

    而这时,几个测量的侍从便将地给量好了,回报道,“回禀大人,这整块地瓜地一共是一亩二分,挖出来的这些,是三分一厘挂零的地,玉米地则是共两亩,收下来的这一片,一共是四分五厘往上的地。”

    侍从的话,让原本就惊诧的众人心中更为震惊了,不管是玉米还是地瓜,只三到四分地,就能收获三四百斤的产量,那一亩地下来,岂不是有八九百甚至上千斤?

    亩产千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清宁府,就算是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一年辛勤劳作,一亩地能收上四百斤的粮食就是大丰收了,一亩地近千斤,还是好几样农作物,岂能不让人激动?

    “将这两片地都给收了。”

    靖王世子的脸上虽没有什么表情,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在场所有人都想要说的。

    长工和士兵们闻言,手中的动作越发的快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这两块地,就被收割完了,这边也带着人将收回来的东西一一称重,为避免算错,另又找了两名侍从一起验算。

    最后的出来的结果,着实令在场众人兴奋,其中地瓜的亩产达到了一千二百七十三斤还多,而玉米的亩产,则是八百一十斤左右。

    “诸位大人,这地瓜人能吃,地瓜秧子能喂猪,地瓜上面的嫩叶还可以用来做菜,而地瓜的生长期在四个月左右,收了这一茬的地瓜,这地翻了之后,还能再种上一茬大豆,或者是其他的应季菜蔬。”

    古秀云见众人情绪颇高,又特意解释了一番。

    “以前,老夫在云州那边也见过这地瓜,却也没听说这地瓜叶还能吃的,更何况,那边的亩产也不过四百来斤,你这又是如何种出来的?”

    以为年纪略长的大人,看着眼前不过十几岁的小姑娘,有些不解的问道。

    他心里确实是有些纳闷,地瓜这东西,他早在两年前在一次外出办差的时候,就从一农户家中见过,若是早知道能有这样的高产,他早就上报朝廷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这有可能跟各个地方的土质,或者是种植的方式有关系吧。”

    古秀云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道,“具体的,我已经让人写到这一本册子上了,包括玉米和稻谷的种植方法,都已记录在册,请大人过目。”

    古秀云说着,朝自己身后的张平安使了个眼色,张平安忙将早就准备好的册子双手奉上,古秀云她说这话,也只是猜测,毕竟,当初她从莫成那里得来这些种子的时候,能吃的都已经吃掉了,她让人种下的,都是从淘宝上买来的品种,至于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变故,她就不得而知了。

    “好,很好。”

    那位大人接过了册子,却并未直接打开,赞赏了古秀云两句,便双手将册子递给了世子爷,世子爷接过,随手翻看了两页,开口问道,“这札记是谁写的?”

    “回世子爷,这是我义弟张平安所书。”

    古秀云说着,将有些羞涩的张平安给推到了前面。

    世子见眼前只是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家伙,不由得一愣,随即点头赞道,“小小年纪,就能写得这一手好字,着实不错。”

    “世子爷谬赞了。”

    张平安没想到古秀云会将自己推出来,虽然有些害怕,却也知道这是云姐姐想要给自己一次表现的机会,还是状着胆子说道。

    世子爷又一次看了张平安一眼,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却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而开口问道,“咱们再去看看前面的稻谷吧。”

一生一世一双人 第470章 新打谷机

    于是一行人便再次往金黄的稻田走去。

    原本,对于莫玉成让自己来清扬镇看什么稻种,他还有些不以为意,没想到对方却再度送了自己几个大惊喜,虽然他还未看到稻谷的产量如何,可是就单是眼前的这两样,就足够引起朝廷的重视,可以说,这是一份白送给他的功劳。

    稻田里,古家的长工们早就割下了一大片成熟的稻谷,古秀云随手从地上堆积的稻谷中拿了一小把稻穗出来,给包括世子爷在内的就近几个官员一人递了一根。

    看着何穗上面饱满的谷子,众人又是忍不住一阵惊叹,怎么什么东西到了古家的地里头,长得就比旁人家的好呢?

    “诸位大人,这稻谷的收割,比玉米和地瓜要稍微麻烦一些,诸位请随我来。”

    古秀云见长工们虽然都在挥汗如雨的忙碌着,可是要收完一亩地的稻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便领着众人往田边上摆放的打谷机旁走去。

    世子爷看了莫玉成一眼,见他冲自己点头,便也好奇的走了过去。

    打谷机是古秀云按照前世脚踩打谷机的模样画的图纸,让二舅舅做的,至于上面打的齿牙与齿轮,则是让铁匠师傅打的,虽不如前世的那般精致,但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还算不错了。

    此时的打谷机,正静静的趴在田埂上,就如同一个大木箱子,只是一边高一边低,高的那边,中间空了一块,后面又加了一节板子。

    古秀云让吴大壮带着两个长工将整个机子翻了过来,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一个如小房子一样的东西,里面有一个滚轮,轮子上面钉满了齿子,看着有些恐怖,而小房子的后面,还拖着一个木桶,造型有些奇怪。

    “这个是?”

    问话的,仍旧是刚才的那位老者,刚才莫成悄声跟古秀云说过,这是工部王大人。

    古秀云便将打谷机的用法以及原理,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一番,又让吴大壮将机子抬到早就留出来的一片空地上放好,当着众人的面,拿了稻杆开始操作起来。

    做出这打谷机的时候,古秀云便已经叫了吴大壮过去做过试验了,他自然知道如何操作。

    众人眼见着他抱着满满一手的稻杆,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在手脚并用的合作下给打了个干净,众人不由啧啧称奇。

    在这个时代,稻谷虽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然而稻谷的脱粒与出米,都是一大难题,再加上稻谷的产量较低,以至于大米饭成为了富家大族才能每日吃得上的东西,这些个庄户人家,就算是家里种了稻谷,也是舍不得吃的,多半是拿去卖了,拿了钱换一些更便宜的糙米回来果腹。

    这样一年忙到头,虽也存不下几个银钱,但好歹只要能勤俭持家,倒也不至于饿肚子,然现在,不仅有了提高产量的稻种,还有这样便捷的脱粒机,对于整个赤羽来说,那可都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儿啊。

    “我也来试试!”

    眼看着吴大壮和几个长工配合默契的用脱粒机脱粒,一个身材粗壮的,看起来像是武将的大人看得有趣,也忍不住了,撸起袖子,便接了长工手中的稻杆,站在吴大壮身边,有样学样的忙活了起来。

    “哈哈哈哈,这个好,脱粒方便,就是需要留点神,否则一不留意,还有可能被这滚轮给卷进去,好在这力道并不是太大,小心一些,便无大碍。”

    那大人连续打了几大把之后,这才从打谷机上下来,一脸赞赏的说道。

    这位大人的评价,倒是很中肯。

    没一会儿的功夫,打谷机后舱内便有了小半仓的稻谷,一个长工拿了大箩筐和簸箕过来,一面慢慢的将舱内的谷子往簸箕里装,顺便还将一些被滚轮带下来的稻杆稻叶给捞了出来,上面的谷子基本上都脱干净了,若还有漏网之鱼,那长工也会用手再搓一搓,将上面残留的稻谷脱干净,这才装进箩筐里面。

    安明朗走过去,伸手从箩筐里抓了一把谷子,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抓在手心里都沉甸甸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很快,一大箩筐的稻谷就已经装满了,当即便有人迫不及待的让人抬出去称重,因为才打出来的稻谷,还有些湿,所以,这一筐子的稻谷,竟然有近六十斤。

    众人看得新奇,竟也不觉得这天气热,各个脸上都是欢喜,这次的事情,本是莫家牵头的,上面有世子爷在,也轮不到他们去居功,更没有人敢抢功,不过,今日,他们都是这件事的见证者,这也足够他们跟着沾光了。

    当下,就有人提议,此事要速速上报朝廷,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儿啊,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古秀云对此并不关心,她相信,莫成那边应该早有打算,古秀云扭头去看莫成,却见他正盯着自己,一脸宠溺的笑,不由面色一红,忙收回了视线。

    靖王世子亲自带了许多朝中大臣来到清河村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