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大人直接回到家里居住,那个女子为此寻到汪家门外来哭诉,大白天里面,正是人来人往的时辰,这是汪大人不愿意面见的事情,而汪夫人自然是不会出面处理。
汪大人接到消息赶了回来的时候,那女子已经把他们之间那如海一样深沉的情意,向众人说得明明白白。
郎有情女有意,只恨一人已经娶妻,而另一人不肯为难郎君,只能委屈着在一处过日子。
总而言之,两个有情人相爱的时机不对,两人都曾经顾虑过汪夫人,两人都曾经想过断了这一份情缘,只是互相都无法放手,只能无奈争取多一些相处的时间。
邻居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些事情,大家对此只是远观,而程可佳也跟远观,那女子原本以为会有许多人来围观,结果只有那么一圈子的人,她的心里面越发的伤心。
她的娘家已经不行了,她跟汪大人好几年的时光,她也不可能再嫁得良人,现在汪家是她唯一的生路。
汪大人回来了,他瞧着那个女子哭泣的样子,他的心里面想着旧时光,他对这个女子付出过真情,哪怕就是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面还是舍不得这个女子。
他为她准备了银子,他这几年里面大部分的银子,其实都花在这个女子的身上,他如今护不了她,他已经给她指了一条生路,她却不肯放过他。
汪大人回头瞧见无数的熟面孔,他的心里面微微的发凉,她这是要绝了他仕途的路。她这是有心绝了他以后的路。
汪大人瞧着关闭着的院子门,他的心里面明白着,汪夫人一定在院子门边,外面发现的事情,她其实清楚,她却再也无心出面为他处置这样的事情。
汪大人苦笑瞧着那女子慢慢说:“我以为和你说得清楚明白,我们互相放过,你还年青,你还可以寻得良人生儿育女,而我已经向上面申请告老回故地,此生我们不再见面。”
门外,女子满脸惊讶神情望着汪大人,她都忘记还要纠结哭泣的事情。
汪大人要告老回家,那她还要继续跟着他吗?
女子想一想那些将来的事情,她的心里便沉了又沉,汪大人始终比她大了那么多年岁,而汪夫人和她的儿孙们对她是无任何的好感。
门内,汪夫人听见汪大人的话,她惊讶过后,她是满脸的释然神情。
汪大人现在告老归家,他是年纪有些不够,可是他经了这样的事情,他能够平顺的退下来,汪夫人心里已经庆幸不已。
汪夫人愿意陪着汪大人回故家,这样一来,汪大人对他儿孙的影响便少了许多。
汪大人瞧着女子木然的神情,他的心里面渐渐的悲凉起来,其实早已经明白的事情,他的心里面总是不愿意去相信。
门外围观的人渐渐散开去了,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这事情还有什么值得多去说一说的?大家还不如给汪大人留一些情面,这样散开去,而远处的人,听了围观人的话,大家跟着散了去。
汪大人在那个女子面前停留了一会,那个女子一直在想着心事,汪大人转身离开的时候,那个女子抬起头,她最终不曾出声过。
她最后最后的消息,听说她娘家把她许给过路商人为妾。
第九百六十九章 瞧
汪大人进了院子门,汪夫人站在院子里面,低声说:“老爷,你既然决定要告老归家,你心里又欢喜她,你把她接进家里来吧。”
汪夫人非常有诚意的跟汪大人说话,她已经想明白过来,她的年纪大了,她已经不太耐烦面对汪大人,有那样一个人主动送上门来,而且还是汪大人心坎里的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汪大人的心里如同给人重力拍打了一样的闷痛,他看着汪夫人头上的白发,突然之间想起年青时候,汪夫人处处体贴他的神情。
汪大人微微的闭了闭眼,他睁开眼睛瞧着汪夫人说:“夫人,你是觉得这个家里还不够乱,你想这个家里面还能够更加的乱一些?”
汪夫人瞧着汪大人的神情,她冷冷一笑,嘲讽道:“老爷,你只怕心里面是明白了,那个女人不会愿意陪伴你终老吧?你与我说那些话,有什么用?
你安心吧,我的儿子们前程,我是绝对不会拦着他们,而且将来谁要阻止我儿孙们的前程,我是谁都不会放过的。”
汪夫人直接给汪大人甩脸走人,汪大人都要告老归家了,汪夫人的胆子无形当中大了许多。
汪大人站在原地好一会后,他只觉得家里家外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而他还要面对家外的事情,他是申请告老的事情,只是现在各处人手紧张,他还是要留下来。
汪大人的心里面明白着,他现在选择走,是他最好的时候,等到前线完全清平下来,他要是还留恋着占着位置,他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汪大人告老的事情,很快一条街上的人们都知道,夫人们都舍不得汪夫人,这些年有汪夫人有心拉拢着,大家才会关系这般的亲近。
汪夫人已经动了心思想要回老家,只是老家的房子多年不曾居住,虽然说家里人帮衬着照看了,她到底是有些不太放心。
汪家从上到下都忙活了起来,汪夫人长子娶的是阳州城的女子,如今汪家要回故家,那儿媳妇的心里也慌乱起来。
汪大人告老归家的事情,原本上面没有这么快批下来,只是因为那女子在汪家门前闹了这么一场,阳州知府寻思着还是早些向上面申请要人。
春天里,阳州城里春雨绵绵的下,顾佑则给家里报了平安,可是程可佳的心里还是不能够安稳下来,毕竟海城那边一直不太平。
古娘子婆媳来的时候,程可佳是满脸欢喜神情欢迎了她们,古大嫂私下里跟程可佳说:“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战争,公公婆婆大约已经寻地方安静度日去了。”
程可佳听后很是惊讶的瞧着古大嫂说:“师傅与我说,她和师公这几年还不会歇下来的。”
古大嫂轻声叹息着说:“我们这一行风里来雨里去,对身子骨是不太好。
那些年,公公婆婆在程家有事,他们还是得到了安养,只是他们回家后,他们辈分高,有的事情,自个不招惹,别人也会主动寻上门来,公公婆婆拒都拒不了。
我们其实是赞成他们寻一处清静地方,好好过几年安生的日子。”
程可佳瞧着古大嫂轻声说:“大嫂,你和古大哥是改不了行,侄子们年纪还小,他们可以用心读书,他们可以不必走你们的道。”
古大嫂苦笑着瞧着程可佳说:“我们年纪小的时候,我们也不知事,如今这样的年纪知事了,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晚了。”
程可佳明白古大嫂话里的意思,其实古大嫂曾经有机会不嫁给古大哥,她娘家为她寻了一门读书人家的亲事,两家都已经说得差不多,男方非常满意古大嫂。
只是古大嫂对古大哥无意当中有了情意,然后古大嫂不愿意,那亲事自然成不了,古家这边原本就满意古大嫂,只是觉得古大嫂有好的去处,古家这边也不愿意挡着。
古大嫂有意,古大嫂娘家人最终选择成全她的心意,古大嫂娘家也说过,她以后日子过得辛苦,她不要回娘家诉苦。
古大嫂嫁进古家后,古家的事情不少,但是一家相处得极好,古大哥这些年在外面经了不少的事情,可是从来不曾招惹过女人。
古大嫂娘家人渐渐的也能够接受女婿,而且他们听说那位读书人的确有出息,已经外放为官,那一家人当着古大嫂娘家人的面炫耀过。
只是两家人都听过对方家里的事情,古大嫂娘家人只觉得自家女子有眼光,那男人为官娶妻纳妾,他一样都不曾耽误过。
古大嫂娘家人不曾想过要靠女儿发达,在那男人家里招摇的时候,古大嫂娘家人越发觉得古家人为人行事厚道。
古娘子瞧着顾定扬兄弟的身法,顾定扬兄弟年纪虽然小,但是古师傅说了,他们兄弟基础一定要牢实起来。
顾定扬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懂事,兄弟两人都不用程可佳多言,他们自行早上依照古师傅的方法练习。
古娘子跟程可佳说了,顾定扬兄弟是男子,她精通的本事其实是不太适合教导他们兄弟两人,毕竟男孩子长大了要有男人气概。
程可佳自然明白古娘子的好意,古娘子别看年纪大了,可是她的身姿曼妙,她经过不少的事情,她的面上却少了几分风霜。
古师傅对古娘子敬重爱护外,他还事事愿意与古娘子商量着行事。
古娘子为人豁达,她跟程可佳说过,男人的心里面能够跑马,女人的心里面也要能够容得下马奔跑,这样日子过得再辛苦,还是一样的有奔头。
古娘子愿意一家人维持和程可佳的关系,除去顾佑则和程可佳都是重情意的人外,她的心里面更加考虑的是孙辈的前程。
古家不可能辈辈走在同样的道上,万一孙辈出一个两人会读书的人,古家也能够改一条大道走一走。
古娘子偶尔抬眼瞧见程可佳和古大嫂亲近的说话,她在心里是欢喜的,果然程家人的骨子里是重情重义的人家。
古娘子瞧着顾定扬兄弟的时候,那眼神同样是温暖的,她只觉得日后古师傅来不了的时候,她会叮嘱儿子们经过阳州时来瞧一瞧顾定扬兄弟。
第九百七十章 识趣
古娘子婆媳来一趟后,她们很快的走了,她们还要去往别的地方。
古娘子跟程可佳说了,她一定会赶在程可佳生产前来,她让程可佳放心,有她在,程可佳一定会母子平顺。
程可佳其实是不太想让古娘子操劳,她跟古娘子表达了感谢委婉拒绝的心意,古娘子瞧着她轻摇头说:“小小姐,眼下,不管你的夫家还是娘家,只怕都没有比我更加合适的人。”
程可佳瞧着古娘子只能笑着应承下来,顾家的人,在前线有战事的时期,的确是无闲置的人。
古娘子婆媳离开后,程可佳母子三人当天是有些不是滋味,三人都是睡了一夜后,他们才接受了现实。
程可佳带着两个孩子又过上从前差不多的日子,只是她现在喜欢在街上转悠,她想多听一听前线的消息。
这一条街上的邻居们除去关注前线的事情外,大家还是会关心一下汪夫人,年长的夫人们跟汪夫人劝说:“汪大人既然离不了那个女子,你就主动为他把人纳了进来吧。”
汪夫人瞧着她们笑着轻摇头说:“这是他的事情,他愿意怎么做,我觉得都行,反正我是不会拦着,我还乐意去成全这一对有情人。
我其实也想看一看他们的情意能够有多长,毕竟那个女子再年轻貌美,她也是二十多岁的人。
我们家老爷再英俊有才气,那也挡不住岁月染白发啊。
你们听一听我的话,我这些年跟在我们老爷的身边,我也没有不长进,我都懂得说岁月染白发这一类的话了。”
汪夫人除去面子上面有些过意不去外,她对汪大人和那个女子的事情,是越发有一种看戏的感觉,她想看一看这两人最终的结局。
汪大人虽然失望那女子的表现,可是他后来还是派人去给那女子送了银子,然后也表明了,他还是愿意迎那女子回来为妾。
只是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