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氏对此无任何的后悔,她总要她在那场婚姻里面所有的努力,她最后离开的时候,她才能够这般的坦然。
月氏认为她继续关心着顾家的人事,她不是对顾家人有余情,她只是想借着机会告诉顾家人,她就是再嫁,她也一样能够幸福的生活。
顾家人却不曾有心思再来理会月氏的事情,哪怕月家很有心把月氏的喜事分享出来,顾家人的心里面只会惦念着自家人。
江氏怀孕后,她最初反应有些大,顾家人的心思自然是围着她打转去,顾佑秀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可是这个时代是孩子越大越有福气的年代,江氏这个孩子自然是顾家人盼望的孩子。
而顾佑则这边已经在准备出行的事情,马车的事情,人手的安排,路上的食物,已经镖队的选择,总之事情不少,顾家人是无心去关心不相干的人和事。
长园里,程可佳留下了大顾娘子和小顾娘子,她们是要留下来守院子的人。
程可佳问过身边的人,她们愿意留下来的人,程可佳绝对会给她们安排妥善的去处。
福月和福米的年纪大了,程可佳不想她们嫁到外地去,她知道顾家的丫头通常嫁得不错。
程可佳愿意放了她们的身契,她跟丫头们细细的解释过,福月和福米最终点头答应下来。
福花和福布两个丫头年纪其实也不少了,两个丫头认为她们年纪还小,她们要跟着程可佳的身边,她们可以晚几年再嫁人,反正她们年纪还少,她们等得起。
第九百四十六章 分
阳春三月的早晨,顾佑则一家人同官府的人一道离开都城,他们走时静悄悄。
两天后,顾家人往亲友们处送消息,言明顾佑则一家人已经离开。
程可佳跟程家人和卓家人说过,顾佑则的意思,为了一路上的安稳,他想不惊动太多的人。
而顾家旁的亲友们在顾家主动寻镖队的时候,他们多少能够猜到一些事情,只是大家没有想到顾家都不曾去给顾佑则一家人送行。
顾家原本为顾佑则一家出行商请的镖队,依照正常安排日子出发,古娘子夫妻带着人跟着镖队一起出发。
春天里的风景,都透出一种嫩绿的生机,顾佑则一行人坐马车出行,一路上有军士护送送行。
程可佳瞧着那些人的身影,她瞧着顾佑则低声说:“夫君,你以前也做这个这样的差事?”
顾佑则轻轻的点头说:“最初两三年里,上面给我们分派的都是这样的差事,后来年限长了,我早已经不接这种差事。如今瞧着他们,我心里其实也是有许多的感慨。”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略有些心疼的说:“夫君,我怕我是舍不得儿子们受这样的辛苦。”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微微的笑了起来,说:“你认为的辛苦,或许孩子们的心里面没有同样的想法,当父母的人,最终还是愿意去成全儿女的心思。”
程可佳瞧着两个在车厢榻位上玩耍的孩子,她用心的想一想,顾定扬兄弟将来如果执意要走顾家人一直在走的道路,她应该会成全他们的心思。
春天道路两旁的风景非常的美好,只是第一天是如此美景,第二天也是如此美景,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看到的还是差不多的美景,程可佳和顾定扬兄弟终于再无那样的兴趣。
顾佑则瞧着他们母子三人轻轻的笑了起来,说:“再缓一天,道路两边的风景不错,而且我们经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农家品尝美味。”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眼里都是光芒,她瞧着他说:“夫君,我们会在哪里停留多久?”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的眼神,微微的笑了起来,说:“黄昏到,第二天的天明离开。”
程可佳顿时有些无趣瞧着顾佑则看了看,说:“夫君,我们每天都是黄昏下马车,第二天的天色微微明亮离开,你说的都没有新意。”
顾佑则笑瞧着她说:“我们前面两天夜里住的是客栈,这后面大约多会借住在路边附近居住的农家,我们也会品尝一些当地的菜。”
程可佳瞧着顾佑则是满脸佩服的神情,低声说:“夫君,你也不用陪着我们一直坐马车,你可以去骑马。”
顾佑则瞧着她微微的笑了笑,说:“明天吧,我上午会跟着他们一起骑马,下午的时候,我再入内陪你们坐马车。”
程可佳瞧着他轻轻的点了点头,两人悄悄的握了握手后,然后互视的笑了笑。
程可佳轻舒一口气说:“夫君,伯母与我说,我们在别的地方,就不要遵着家里的辈分来称呼,你说能行吗?”
顾佑则笑着轻轻的点了点头说:“我们自然是老爷和夫人,如果还用家里的称呼,在外人面前平空就矮了辈分。”
顾二老太爷和顾三老太爷其实同家里人说了,他们如今已经是老祖的身份,家里人的称呼可以往上提一提了。
顾大老爷则认为长辈们在,那些规矩暂时不用改,但是出门在外的时候,他们小辈们的身份是可以往上提一提。
顾二老爷兄弟们认同顾大老爷的决定,顾佑则一家人出门前,顾五老爷把家里的意思说给顾佑则听,顾佑则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的心里面其实是有些不太安稳的,顾二老太爷兄弟和顾大老爷的身体都有些不太好,但是他们都支持他赴外任的事情。
顾佑则一家人在临走前,他们特意去了一趟程家,顾佑则瞧着程家三老太爷夫妻眼里都有着歉然神情。
程家三老太爷对顾佑则的决定很是赞赏说:我年青的时候,也想过外任的事情,只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安稳的生活。
则儿,你非常不错,你愿意去做实事,我们这些长辈都支持你。”
程家三老夫人叮嘱顾佑则,一定要好好照顾好程可佳和孩子们,至于他们这些老人家,他们会好好的活着。
程可佳是舍不得程家三老太爷夫妻,程家如今的事情不少,程家三老太爷夫妻的辈分高,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出面当公正人。
程可佳原本是不知道这些事情,还是木氏和宁氏婆媳话风里透露出来的,嫡长房其实行事已经相当公正,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人执意要寻程家三老太爷夫妻出面说话。
程家三老太爷夫妻这么多年其实一直不太管事,只是小辈们寻了过来,他们也不好一直置身事外。
程家三老太爷夫妻听了两边说的经过后,他们夫妻还是说了公正话,程家嫡长房为人行事已经非常的公正厚道,他们小辈们如果还是不服气,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留下来。
顾佑则和程可佳离开都城的第二天,程家的庶长支陆续搬出程家,他们其实为了小辈们着想,也早有了想法,他们一直留在程家,只不过是想争取多一些的东西。
程恩孟和程思仲按着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他们与庶支把家产分配再一次提了提。
他们兄弟言明,他们是不愿意家人们分开,但是庶支的家人有了好的去处,嫡长支一定会成全他们的心思。
庶长支分得两间店铺,还有城外的一处田地,但是自此以后庶长支与程家再也无关联,两家可以当成亲戚走动,但是各处经营却不再归纳嫡长房掌管。
庶长支离开程家后,他们这一支又继续分了家,两间店铺和城外的田地又分散开去。
程家人听到消息后,大家都无任何的意外神情,他们觉得居住在一处太受拘束,那出去之后,自然是有心的人,会再顺势这一次把家分得更加清楚一些。
程家三老夫人听说后,她跟钱氏轻声叹道:“庶长支就这样的散了,一个个也太过心急了一些。”
第九百四十七章 路
钱氏的心里面其实也是有着惋惜的意思,但是她现在要好好的劝慰程家三老夫人。
如今程可佳不在都城后,钱氏都能够想象得出来程家三老夫人对孙女的牵挂情意,她和张氏商量后,两人决定还是要来陪一陪程家三老夫人说话。
她们妯娌都不曾去多想一想卓氏,实在是程可佳在与不在都城,卓氏表现得太过淡泊,仿佛她对女儿的爱,全是女儿幼小时候用尽了。
张氏一直盼着能多生,只是她生得两个儿子以后,她就是不曾再有机会再生育。
张氏的心里面一直是羡慕卓氏能生,而且她生下来的都是好孩子。
张氏跟钱氏私下里说:“嫂嫂,她是太能生孩子,所以她对佳儿才会越来越淡。
她就不想一想,她前几年里,也多亏佳儿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三弟瞧在女儿的份上,待她都多上几分爱重的心思。”
张氏的心里面是舍不得程可佳的,程可佳在她的面前很有小辈的孝顺心思,她对她的孙子也是一样的爱惜,那些启蒙书册在暗地里也送了好几本过来。
程方端私下里跟张氏说了,那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原本张氏想跟娘家送两本的心思,立时就消散了,毕竟娘家的侄孙们再亲,那也亲不过她嫡亲的孙子。
程方端对舅家人还是有孝心,他私下里同程可佳打听消息后,他去书铺挑选了好几本启蒙书,由着张氏送去给舅家的孩子们。
张氏瞧着钱氏轻轻叹息着说:“佳儿不在都城,孩子们的书都会少了好多本。”
钱氏瞧着张氏笑着轻轻摇头说:“佳儿待人很是长情,有季哥儿和磊哥儿两个孩子在身边,她只要不忙,她总会记得家里孩子们的。”
钱氏和张氏妯娌不愿意程家三老夫人太过闲散了,她们无空的时候,便把小孙子们送到程家三老夫人的身边去,当然送去前,都叮嘱过孙子们一定要听老祖的话。
程家三老太爷夫妻身边多了曾孙子们的相陪,夫妻两人也感念着儿孙们孝顺,他们两人面上多了许多的笑意。
在路上,程可佳书信给程家三老太爷夫妻,她把一路上的风景煊染得非常美好,就是半路上停下来维修的马车,她都能够说出三分的趣味出来。
程家三老太爷夫妻看了孙女的书信,两人笑了后,他们在心里也多几分安心,这都有心写信回来,想来是一路平安。
顾佑则一行人走了半月的路后,顾佑则总算跟程可佳说了一句大大的实话,他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半月的路。
程可佳瞧着他好半会问:“夫君,我先前问你,你为何一直沉默不语?”
顾佑则瞧着程可佳笑了,说:“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们这样慢慢如同欣赏美景的赶路,到底几时才能够到阳州?
如今这一路行下来,就是路途上还有人家要插进来,我估算着我们也能够在半月后到了阳州。”
顾佑则原本出发的时候,他就把时间往前挪了半个月,他如今瞧着这半个月挪得值得,至少妻儿在这一路上都是平平安安的。
他们一行人出都城两天后,便多了一家文官家的几辆马车,顾佑则和程可佳依例见了那一家人,那位文官问过顾佑则的官品后,他的眼里闪过惊讶神情。
顾佑则实在是太过年青了一些,都不太象驻守一城武将的样子,然而顾佑则神情冷峻的注视下,那文官还是礼节周全的与顾佑则见礼。
程可佳见了文官夫人,这位中年夫人与程可佳说话的时候,满脸高高在上的神情,她对待程可佳有些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