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娘子轻轻的点头,她和程可佳接了做鞋底的事情,好园的丫头们跟着去做鞋面子。
冬天的鞋面子一样的不好做,可是相比鞋底来说,大家还是宁愿做鞋面。
冬天里,都城有了别样的热闹,各家往兵部送衣裳和鞋子,又去吏部领布料回家继续赶制棉衣和鞋子。
程恩赐回来的时候,他也随口提了提,有的人家做的东西太差了,又贪了布料,给查出来罚的事情。
木氏因此对各房送来的棉衣和鞋子查验得更加认真,而程家在众多的人家里面,数量不是太多,质量却能够挤进最前面去。
都城对程家女人的针线本事,都是相当的佩服,这么多的大户人家,也只有程家没有针线房。
嫡三房里面,也只有卓氏如今行动不便,她正在坐月子,前不久,她平安的生下一子。
只是卓氏这一次的生育,明显比从前是要吃力了一些,医婆看过后,也叮嘱要休养两个月。
程家三老太爷为这个孙子取名为“安”,他盼着边关早日平息了战火。
卓氏在静养中,程可佳每日去请安的时候,也会与她说一些家里的情况。
卓氏有心把身边的大丫头派出来做活,给钱氏出面挡了挡,说:“你如今一心一意只管好好休养身体,家里的事情,有我安排妥当。”
钱氏下意识的在卓氏面前隐瞒了古娘子和程可佳做下的事情,她总觉得卓氏这般守规矩的人,只怕是会多思多想。
卓家的人,前来探望卓氏的时候,她们都能够感受到程家大约也只有森园没有那种忙碌劲头。
卓家也接了做棉衣的活计,她们家接下来也只是五十套,再多,她们也担心赶制不出来。
卓家大夫人探望过卓氏后,她在院子里遇见赶过来的程可佳,她悄悄的拉着她,问:“佳儿,你们这一房接了多少的活?”
程可佳笑瞧着她说:“大舅母,我们这一房专做鞋子,已经往上交了二百双鞋子,现在正在赶制第三百鞋子。”
卓家大夫人赶紧拉着程可佳的双手翻来覆去的看了看,然后四下里瞧了瞧。
她低声说:“佳儿,你是一个实心眼的孩子,你可别拼命的跟着大人们一起做,你的年纪还小,做得多了,你的手容易变形,对眼睛也不太好。
原本这些话应该你母亲悄悄叮嘱你,只是她如今身子不太好,只能由大舅母来与你说一说。
你家的长辈们的心思与我也不会不一样,只是她们忙时,记不得多叮嘱你。”
程可佳感动卓家大夫人的心思,她轻轻的点头说:“大舅母,我听你的话,祖母和大伯母也交待下来,天色暗了后,是不许我和姐姐动针线活。”
第三百六十七章 适合
程家人送上去的棉衣和鞋子样式实用,只是大过大众化一些,很容易泯灭在众多有特色的棉衣和鞋子里面。
兵部的一群老爷们是欣赏程家人送来的棉衣和鞋子,可是摆放在外面的时候,大家又容易精致的棉衣和鞋子给吸引。
程恩赐脚上穿着自家女儿做的鞋子,他瞧一瞧家里送来的鞋子,看一眼鞋面和底,就知道自家女儿只做了鞋子底。
程恩赐的同僚一个个向他打听,那些棉衣和鞋子有他女儿的针法。
程恩赐随便抬起脚上穿的鞋子,说:“我现在脚上穿的鞋子,一针一线全是我女儿亲手做的。”
他的同僚全部笑了起来,只觉得程恩赐太过擅长给自家女儿贴金了,那精致的鞋面是他女儿亲手做的,大家全部相信。
可这冬天里厚厚的千层底鞋底,一个娇娇的小女子,如何做得了这般结实的鞋底。
程恩赐所有的解释话都给众人的实话噎了回去,程恩赐只能轻叹一声,说:“我女儿身边如今有一位能干人,是镖师家的娘子。”
大家一个个相信镖师家娘子帮衬着程恩赐的女儿上了鞋底子,结果不是众人相逼,程恩赐这个功劳都不肯给别人。
程恩赐平时里很少在众人面前提及儿女,偶尔提及起来,也说的是有关儿子们功课的事情。
程恩赐瞧着同僚们面上的神色,他一样有些好奇起来,同僚们认为程家的小女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模样?
结果所有的同僚皆说,程家的女子应该有一手绝佳的绣活,而且一个个为人贤良。
程恩赐听后微微的笑了起来,他可不想自家的女儿有那样的一个名声,将来在夫家累死累活的做着针线活。
程恩赐抬起脚上的鞋子,笑着说:“我女儿最好的水准,就是给我做的鞋子面,别的方面,她针线活技艺平平。”
男人的鞋子面一向大气,纵然需要绣上花样,也是大气的图案。
程恩赐的鞋面上是福气满满的喜格子,瞧上去很是大气,但是距离精致却差了一些。
可是如果这是程恩赐女儿最好的手艺,那是距离大家想象差了许多。
大家的眼光落在程恩赐的衣裳上面,程恩赐微微的笑了,说:“我们家针线铺里绣娘们的好手艺。”
程恩赐同僚们瞧一瞧程恩赐的鞋子,他们的心里觉得程恩赐女儿的手艺也是不错的,至少做鞋面子还是做得相当大气。
都城这边发起各户人家为前线将士做衣裳和鞋子的风潮,下面的城市自然跟风行事,很快兵部便筹集到合适的衣物送往边关。
都城的各户人家里,也开始忙碌自家的事情,有的人家,会主动去跟兵部的人说,如果还有需要做春装,他们一样愿意尽一份心力。
冬天的天气很冷,好园暖房里却很是暖和,古娘子自古师傅回来后,又恢复每隔两三日便会留宿好园一夜的习惯。
古娘子听古师傅提了提长子,如今做的是护送粮草的事情,她的心里面一样的不安稳。
她问古师傅,已经夺回了边城,这仗还需要多久能够平息下来?
古师傅轻轻叹一声说:“只怕近几年来,大战还是会有,小战却是停不了。我听说,那边的日子难过,总要等到春天过后,才知道会如何。”
古娘子和古师傅走过不少的地方,她的见识比一般的女子要强了许多。
人为了一口吃的,通常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古师傅瞧着古娘子的神色,轻叹一声说:“从前我和你进程家的时候,师兄弟们都觉得我们夫妻太过势利软骨头了一些。
现在镖局里年轻人从军奔前程去,年纪大了的人,也不得不出来接镖出行,他们反而觉得我们夫妻有远见。
我这一次跟着顾领队出去一趟,是受了一些辛苦,可是见识长了。
孩子愿意去军中奋斗,顾将军家的长子,也见过我们家的孩子,这线牵上了,将来如何,就看孩子本身。”
古娘子瞧着古师傅低声说:“我听说,顾家年过十二岁的男子全奔赴去了前线?”
古师傅轻点头,说:“有远见的武将,都不会放弃这样的磨练家中孩子的机会。”
古娘子听他的话,却是一脸不忍的神色,这是拿命去磨练啊,这样的机会,一般当母亲的人,只怕都不愿意要。
古师傅瞧一瞧古娘子面上的神色,轻轻摇头说:“妇人之见,武将要是容易心软,他们不刚直,边关如何守得住?
我们去松城接顾将军的时候,许多边关的百姓都在说,他们庆幸国有良将,国有一心守城土的将士们,才能护得住他们在战争起的时候,还能守住一条贱命。”
古师傅说的时候很是动容,平时大家提及武将家的时候,多少有些受不了那种粗暴的家风。
可是如今战争起的时候,只有这样的人家,有一个算一个的往边关奔。
当然也不是人人如此,有的武将家中,为人父者勇猛,为人子者娇弱。
大浪淘沙,在这般的情景下,自然是能够淘出许多的金子出来。
大家忧心边关的战报,同时关心着各位武将家的子弟,毕竟他们都是都城人认识的或者听说过的孩子们。
前方有阵亡消息公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伤心,都惊怕那纸上会有认识的人。
程佳月跟着兄长们去看过一次,只见认字的读书人流泪念名字,而旁观的人,一个个跟着落泪,许多人从头到尾听完,听到没有自家人,一边流泪一边说:“没有听到,平安了。”
程可佳跟着用帕子捂了脸,过后,她听说了,程家旁支也有许多年轻人去从军,而程家的庶子们一个个跟着心动了。
程家大老太爷怒了,传话出来,一个个文弱的书生,你们从军能够做什么?
如果有心,先练上几个月的身子,才去提从军的事情。
古师傅跟在程方房的身边,大多数的时候,是提前当了幕僚用。
现在程方房因为程家大老太爷的话,他反而起了心思要古师傅教导他两招,结果古师傅跟他明言,他身子骨不适合学习武技。
第三百六十八章 喜爱
雪,很大,卓家大夫人和卓家二夫人满脸喜气来探望给医婆继续限制出房的卓氏。
卓氏瞧着两位嫂嫂面上的喜气,她跟着欢喜的笑了起来,问:“大嫂,二嫂,你们可是有喜事来与我说一说的?”
卓家妯娌笑着点头,卓家大夫人笑着说:“我们是来与你说,姝儿和?儿的亲事已经在议定了,两家现在已经在说好了定亲的日子。”
卓氏是满脸诧异的神色瞧着她们妯娌,说:“大嫂,二嫂,我难道记错了姝儿和?儿两人的年纪,我记得她们年纪都不大啊。
特别是?儿的年纪与佳儿很是接近啊,还不到相看订亲的年龄。”
卓家妯娌互相望了望,卓家二夫人低声说:“其实我们的想法,也是想要缓一两年给她们相看合适的年纪。
前些日紧巴巴,恰巧遇见了合适的人家,对方对我们家很满意,而我们家也认为对方的条件不错。
我们原本想着两家有共识,先走动两三年后,再把亲事定下来,然后在再来议定婚期。
只是母亲与我们说,夜长梦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家里规矩不多,而且两边既然都乐意了,先把亲事定下来。”
卓氏还是有些认为卓家二夫人的话,实在是有些说不通,依照卓家原有的规矩,在儿女亲事上面,这样的年纪里,也不会急在这一时。
卓家大夫人瞧见卓氏面上的神色,她瞅一眼卓家二夫人,笑着说:“小姑,你二嫂说了一部分的原因,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与你细细说。
只是我们今天走这一趟,就不管那原因如何,我们也要与你说得明白,自家人不能隐瞒了自家人。
其实这两门亲事,原本是落不到我们家的。
只不过因为你们家平乐园那三位接连去后,那两家的人认为,先前起的想与程家图谋结亲的事情,还不曾开始行事,就这般折了,只怕是无缘了。
然后他们两家有认识我们家的人,又知道姝儿和?儿是两个好孩子,如今年纪虽然小了一些,可是两个孩子琴棋书画诗词都还行,又懂得做一些家事。
那两家的人,就请旁人牵了线,你哥哥们先前是不愿意,觉得姝儿姐妹年纪小,还不到要相看的时候,只是那两家男子的条件实在是不错。
而且两家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