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声控脱粉现场-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意思说?”谢行舟觉得沈橘真是一点都不让他省心:“说过多少次晚上早点睡,拿我话不当回事,嗯?”
  “没有!我就是中午起不来,睡多早都起不来……”沈橘手指扣着靠枕的边,替自己辩解:“我有尽量早点睡。”
  对面的谢行舟突然沉默半晌,最后低低叹息一声,满是无可奈何:“你乖一点,好好照顾自己,也让我放心。”
  谢行舟突然的温柔话语让沈橘也愣住,心中那一点思念的酸涩被扯着放大,跟着沉默一会儿,才委委屈屈小声嘟囔:
  “谢行舟,我想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齐桑落和小狼狗的故事会单开一篇文,预收也放在隔壁了(手动doge脸)

  ☆、(52)

  一句话透过夜色轻飘飘落在心上; 身边的喧嚣突然退很远; 谢行舟满脑子只剩下她小声一句“想你了”和无限温柔。
  喉结滚动一下; 谢行舟一时竟没说出话; 顿几秒才轻声开口:“我也是。”
  明明平时看来无比肉麻的对话; 结合此情此景却让人心里温温柔柔点起一盏灯来; 氤氲满室柔光。
  两人都没再说话,一时只能听见彼此匀称的呼吸透过听筒轻轻传来。
  直到电话那头有人叫一声谢行舟的名字; 他才收线; 叮嘱沈橘快去睡觉。
  沈橘抱着枕头在床上翻来覆去; 心想谢行舟这才离开不到一个月; 之后应该如何是好。刚在一起就分开,可真让人难挨。
  齐桑落见不得沈橘这副神魂颠倒的样子,提示她:“既然你想见他,下次去见不就行了?”
  沈橘顿时醍醐灌顶; 对喔,她可以去找谢行舟嘛!
  趁谢行舟回兰叶市预录音; 沈橘偷偷翻看他带回来的行程表; 仔细确认纪录片在云南取材的安排。
  谢行舟回来一趟冰箱里又被塞得满满当当,临走时看着沈橘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直觉她又做坏事了; 却没深究; 只再三嘱咐她好好吃饭; 按时睡觉。
  “知道了知道了,你怎么跟鸡妈妈一样!”沈橘使劲点头以证自己都听进去了。
  谢行舟“啧”一声,伸手揉乱她的头发:“少让我操点心。”
  前脚送走谢行舟; 沈橘后脚就跑回房间打开电脑订机票。
  选中兰叶市到昆明的航程,付款确认一气呵成,看着“购买成功”的提示,沈橘兀自激动地抱着枕头在床上滚了两圈。
  收拾好行李三天后启程,飞机上睡一觉,醒来透过机窗看见连绵群山和一带碧水蜿蜒的金山江,便知道身处云南境内了。
  蓝天白云,风花雪月的彩云之南,尚未落地就让人心生向往。
  初夏的云南温度适宜,明媚阳光下万物生长,连空气里似乎都有花的芬芳。抵达长水机场后马不停蹄乘空港快线前往昆明站,坐上去蒙自的火车后才稍稍歇一口气。
  沈橘到的时间比较尴尬,赶不上前一班高铁,太晚的又不想等,最后选择了四小时的火车。
  沿途风景如画,崇山峻岭江河小溪皆随阳光融入车窗。对面坐一对旅行中的情侣,正兴奋讨论接下来的行程。中途也和沈橘交谈,问她之后去哪,沈橘只说自己跟朋友汇合后再考虑。
  到时已是傍晚,但当地日落时间晚,依旧亮堂堂一片。和萍水相逢的情侣告别,沈橘拖着行李箱走出不大的蒙自火车站。门口立刻涌上吆喝住宿用车的商贩,沈橘躲闪着逃过围攻,拿出手机照谢行舟提过的住址寻去。
  蒙自是红河哈尼州州府,绿化带宽人行道也宽,如今看起来朴实无华,曾经却是当之无愧的云南近代名城。沈橘以为谢行舟一行会落脚红河官房大酒店,绕过一树繁花,抵达的却是一处民宿。
  门口没有任何招牌,小栅门半开,能看见院中来往疑似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沈橘拖着行李在门口僵住,来的一路上心中雀跃又欢喜,充满见到谢行舟后的想象。而真正站在和他几步之遥的地方,又开始怂了。
  她没有告诉他偷偷跑来,会不会打扰他工作,让他为难?
  犹豫间已有人发现沈橘,一名头戴棕色贝雷帽的中年男人走过来,问她:“您找人?”
  男人中等身材,五官线条深刻,鼻梁上架一副方方正正全框眼镜,看起来颇有老学究的派头。沈橘双手握紧行李拖杆,支支吾吾:“我、我找谢行舟……”
  男人身后跟过来一名手拿拍摄脚本的年轻人,一听沈橘要找谢行舟,不由面带怀疑,压低声音冲男人耳语:“康导,该不会又是哪里跟过来的小姑娘吧?”
  被称作康导的男人抬手止住年轻人的话,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您先进来坐会儿,我找人去叫他。”
  院内有一颗高大的树,虽是初夏,却已满树繁花。胖得看不见眼睛的橘猫趴在懒人沙发上打盹,连沈橘坐在一旁的动静也没能让它抬起头看一眼。
  见沈橘被康导领进来,四周纷纷投来探寻的目光,尤其当谢行舟出现,这些目光就变得更让人坐立不安。
  所以沈橘看到谢行舟的时候,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紧张兮兮地盯着他。
  身穿薄衬衣的男人,肩线腰线都迷人。只是站在那里,慵懒迷人的派头便足以让人神魂颠倒。
  谢行舟难得吃惊,漂亮深棕色眼眸怔忡好一会儿,才几步迅速向前握住她的手:“怎么在这?”
  “我、我想来看看……”你。
  没有担心生气与嫌麻烦,话音未落,她直接被谢行舟一把拥进怀里。四下立刻响起吃瓜群众的起哄声,沈橘脸皮薄,将脸埋进谢行舟肩膀,用手拍他:“你别,好多人……”
  谢行舟已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头脑,恨不得亲她几口,哪还顾得上周围的吃瓜群众,伸手揉揉她的头发,手上又用力几分:“怎么不告诉我?”
  “想给你个惊喜……”
  “你啊……”谢行舟发出一声似是受不了般的喟叹,如果不是当着这么多人,他真想把她揉碎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
  “行舟,不介绍下?”康导含笑的声音拯救了被谢行舟抱得几乎喘不上气的沈橘。谢行舟将她从怀里放出来,手却依旧紧紧握着她的,冲康导一笑:“沈橘,我女朋友。”
  说完复又向沈橘介绍:“康原,康导,这次拍摄的总导演。”
  “我说平时怎么总见你一个人走开打电话,原来是舍不得女朋友。”康导哈哈大笑,揶揄谢行舟几句,伸手同沈橘问好。
  寒暄一阵,康导拍拍沈橘放一旁的行李箱,眼带笑意:“这里也没空房了,行舟,怎么安排?”
  谢行舟笑笑,从康导手里接过沈橘的行李箱,儒雅有礼的模样:“和我一间就行了,我先带她去放行李。”说完,直接牵着沈橘往二楼他的房间走。
  沈橘还没太回过神来,就被谢行舟安排得明明白白。想反抗时已经晚了,谢行舟将行李箱往沙发边一放,宛如正人君子:“这里比较小,只住了导演组,其他工作人员都在酒店。没有多余房间给你,你委屈下和我一间。”
  说是委屈她,但谢某人的唇角都快扬到天上去了好吧?!
  沈橘不甘安排:“你睡沙发我睡床。”
  “OK。”谢行舟满口答应,问她:“是不是没吃饭,带你去吃东西?”
  “没有拍摄么?”
  “今天的拍摄已经结束了,走吧。”
  沈橘去卫生间换了件薄外套,被谢行舟牵着带出门。一路上收到众人心照不宣的视线,沈橘很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是甜蜜的。毕竟她还是第一次像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作为他的女朋友被介绍。
  身处过桥米线起源地,第一餐自然是米线。隐藏在小院里的米线店,甫一进门就受到老板的笑脸相迎:“谢先生,又来咯?”
  谢行舟笑笑:“带女朋友过来吃。”
  老板立刻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热情招呼两人坐下,按给节目组准备的套餐来两份,请沈橘品尝。
  比脸还大的海碗里盛着多种食材熬制的老汤,几十碟配菜陆陆续续呈上,琳琅满目。不是没吃过过桥米线,这副阵仗却第一次见,沈橘不由咋舌。
  与常见米线不同的是,配菜里还有一碟菊花。
  谢行舟按一定顺序替沈橘配菜推入汤碗,解释:“这是菊花过桥米线,做法不难,只是材料大多是云南特有,外地很难吃到同样味道。”
  菊花的黄色和豌豆尖的绿色交融,汤色亮丽诱人。将肉和米线一起吸入口中,每根米线上都裹满醇厚油脂,汤的香醇和菊花的清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鲜美,连灵魂都融化。
  ——和她以往吃过的过桥米线完全不一样!
  看沈橘吃得满足,谢行舟表情也温柔,慢条斯理品一口当地土鸡熬煮的汤底。过桥米线原汤汤温在90°以上,加入配料后汤温降低,略微烫嘴,却不影响食用。菊花是点睛,汤才是真正的灵魂。
  谢行舟吃得很慢,同沈橘讲今天拍摄的内容。他们遇到一位阿姨,阿姨说以前刚谈恋爱那会儿,两人都穷,约会只到店里同吃一碗米线。初恋对象总用粗糙廉价的纸巾认认真真把阿姨坐的凳子桌子擦一遍,然后两人面对面,默默看对方。十几岁的年轻人,除了爱意和勇敢,什么都没剩下。后来,男孩好不容易攒够钱送女孩一副手套,被她小心藏了许多年。再后来,男人终于能买下她逛街时多看几眼的昂贵手链,却成了分手礼物。
  他们都离开了蒙自,往后岁月倥偬不复相见。这些年也吃过各式各样的美食,只是每当回到这家店,都会想起十几岁时两人一起分食的米线。即便爱情早已消散,却也永远记得那时的味道。
  “也许过桥米线注定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食物,不然也不会这么巧,今天采访的故事都有关爱情。”谢行舟笑笑:“你觉得呢?”

  ☆、(53)

  沈橘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中; 突然被点名不由愣愣“啊?”一声; 像只不在状况的小兔子; 呆呆萌萌睁着眼睛看他。
  和谢行舟对视几秒; 沈橘立刻悟了; 试图挽回自己刚才的不在状态:“你想说过桥米线的传说?我知道的!”
  相传有位书生; 为考取功名在南湖湖心岛上的书斋苦读。妻子替他准备一日三餐,但书斋与湖岸隔着长长堤桥; 每每走过桥的时候; 饭菜也凉了。直到一次偶然送鸡汤时; 妻子发现汤上厚厚的油脂使热气得不到挥发; 食材能够保持温度。于是妻子受到启发,将丈夫爱吃的米线放入鸡汤,再配以佐菜。踏堤过桥,恰好米线熟透; 热如新沸。“过桥米线”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一弯长桥,女子窈窈窕窕提一罐米线走过; 回首间岁月也温柔。金榜题名也好; 名落孙山也罢,唯此间情义依旧如新。
  谢行舟被她这副小学生一样努力想在老师面前表现的模样逗笑; 伸手往她额上点一下:“故事里的南湖在旧城南门; 过去转转?”
  “好啊。”沈橘欣然答应。
  吃过饭天色也暗下来; 华灯初上,热气随着夕阳西沉一扫而空,凉风习习。
  南湖碧波万顷; 火热的凤凰花和蓝花楹的蓝色花海交织,满目胜景。很难想象滇东南的小城里竟然藏着这般景象,也难怪西南联大迁至蒙自开课时,陈寅恪、吴宓等名宿都赞叹过南湖的美景。
  一带水上长廊延伸向湖心亭,桥上楼上都有星星点灯的灯光,倒影在水波上,也慢悠悠晃进人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