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成长日记[穿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他们不主动出手,我不会主动害他们性命。”子安轻轻一笑,“先生,东西有多少,我心里也是有数的。你可莫要漏了什么?”
  “自然。”秦先生僵硬地假笑了一下。
  “合作愉快,先生。”子安愉快地笑了起来。
  “嗯。”秦先生脸色一冷道。
  没想到一黄口小儿,竟然知道这么多,恐怕娘娘的事……
  秦先生深深地看了子安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罢了,罢了,当初到底是因为女儿的私心,才造成如此结果。
  深深做了一个辑,道:“今日,受教了。”
  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圣人果然诚不欺我,往日里却是自大了。
  “哪里。”子安亦回了一辑。
  聪明人不必言语过多,他们心中都明白。
  “那世子便继续读书吧。往日,是在下的不是了。”秦先生叹了口气,正色道。
  子安只是淡淡一笑,没有接话茬。
  “也许往后,我们还有机会供事呢。”秦先生试探道。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本世子只想过好当下。”子安垂下眼帘,掩饰住眼中一闪而过的锋芒。
  秦先生赞叹了几句,坐在子安的旁边开始指点他。
  他不得不承认,周子安确实是颇有天分,雨生虽有天赋但眼光太过局限,心气小。
  而周子安这半年以来,一直是不露声色地在他这里读书写字,甚至被他训斥也好污蔑也罢,都熬了过去。
  知道如今,抓住了自己的把柄。
  若是能化敌为友是最好,若是为敌人,必定要早些让他入土才能放下心来。
  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娘娘是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他自己也没有这个胆子。
  那不如想想法子,化干戈为玉帛是再好不过了。
  心里这般想着,给子安的指点也更加用心了,到底是有了先生的模样。
  子安看着书上自己刚刚写下的注释,不得不承认这秦先生确实是有才华在的。
  是个很会审视夺度的人物,能屈能伸,不简单。
  心里暗暗防备着,脸上却不露声色地继续询问着自己不懂的地方。
  他没穿越以前虽然也是大学生,可是毕竟大二了都,会的都忘个差不多了。更何况,这文言文,他以前也会的不多。
  也就初中高中时学过一点,还都是必考课文。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子安继续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管他怎么想有什么目的,现呀他都得老老实实在这教他读书。
  惹怒了自己,他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你的底子还是不错的。”秦先生捋了捋胡子,眼里闪过一丝满意,早知如此就该好好教他,也能有个师生情分在。
  失算,失算了。
  叹了口气,又道:“其他几本书,你可是看过?”
  “都看过,但有些不太明白。”子安略带苦笑地说道,话里的语气却随意了许多。
  秦先生随口问道:“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的下一句是什么?”
  “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出自五经之中的礼记。”子安略微一沉吟,马上对答道。
  此以恐怕是有过目不忘之能,看来要想办法化干戈为玉帛才是。
  “想来经义于你而言只怕都不算太难,只有那九章算术和诗作略难些。”秦先生笑着向子安传授着经验,“那童生试倒也不难,以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能到了。九章算术却是考秀才会用到的,也该开始学起来了。作诗想来也不难,京中的公子们,别的不行,写诗却是一流呢。”
  子安嘴角一僵,却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跟着笑了两声。
  作诗?这才是他的短板所在。九章算术才是简单的,那么多年的数学可不是白学的。
  更何况,高数比九章算术难得多了,想当年他还不是及格了。
  总不能……借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文人所作的诗?
  李白?白居易?杜甫?
  宝姐姐?林黛玉?
  还是不要了,他还没那个给脸上贴金的本事。
  毕竟…他本身水平不咋地,反而做出大师级别的诗,一看就是找人捉刀的。
  只会落了下乘,不若大大方方的,自己好好学就是了。
  反正自己是算数好,那也是实用性人才,哪个统治者也不可能说因为不会写诗而冷落你。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匆匆而过。
  竟已经是午时了。
  子安行了个礼拜别秦先生后,安义已经过来收拾笔墨了。
  “下午,先生有些私事。世子就在房中自学就好。”秦先生犹豫片刻说道。
  “也好,敬待先生早些了断私事,先生可莫要忘了什么才好。”子安唇间摸出一抹笑意,别有深意地看着秦先生说道。
  秦先生顿时身子一僵,想想那些家财心就在抽痛着,咬着牙道:“世子放心,忘不了的。”
  

  第30章 30

  果然,第二日扎马步的时候,万安侯就来告诉子安,秦先生因为家中有事临时离开,所以要重新找位先生。
  最近,就让他自己看书学习。
  却是没有再提早起让雨生同他一起
  一回来,子安笑了笑,对着书房斜角处的牙嵌红木书桌勾起了嘴唇。
  开始了他的自学之旅,虽寂寞,却也更加激励他奋发向上。
  因为他明白,强者之路永远没有同伴。
  每日扎扎马步,聊聊基本功,读读书,写写诗。
  顺道…认识了几多好友。
  你问怎么认识的?当然是在书院。
  原来万安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万安侯只好想着把子安雨生送进京都名声极好的白鹭书院或者青云书院读书去。
  两人却是都争气,双双以四岁幼龄考上了白鹭书院,很是给万安侯长了脸。
  毕竟,这白鹭书院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了,不知多少状元探花郎曾在此读书呢。
  因为两人年纪小,书院特许两人各带一个书童去书院照料。
  曹嬷嬷虽然不舍,却也只能让安义跟着去照顾。
  东西之多,连子安自己都背上了一个包袱。
  三辆马车从远处飞驰而来,路上竟是一个行人都没有,来来往往的竟都是马车。
  也是,这白鹭山上除了白鹭学院确实也没有几户人家,有的也大多是猎户。
  “快到了,世子。”安义欢快地从马车上露出一个脑袋左看看右看看。
  顺着安义打开的帘子,子安往外看了一眼,入眼的便是绿树青山。
  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一双眸子里满是兴奋,就好像是现代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一样。
  “是啊,终于快到了。”雨生的嘴脸也露出了笑容,因为外公匆匆离开而整日阴霾的小脸也开心了起来。
  前些日子,因为在晚上悄悄练习陀螺,第二日总是眼底乌青,学不进东西。
  虽然也确实在大哥的引荐一下,以陀螺为引子而打进了勋贵子弟之中,可到底还是影响了些许学业。
  说来,这次考试也是好险,外公走之前曾说过会想办法送一份试题过来。
  没想到竟然大多都是这次考试的题目,若是他自己做,恐怕……
  想着想着,看向子安的眼神竟是带着审视之意。 
  说来,这白鹭书院就在京郊,可偏偏这里都是山路不好走,废了不少时间。
  两人都闹着要自己去,尤其是子安说什么要独立,老夫人和侯夫人只好失望地把他们送到门口。
  依依不舍的目光看得子安有些许的愧疚。
  不过,万安侯麽,倒是觉得没什么。
  男人顶天立地,男儿就该如此才是。
  于是两人各自带着自己的书童和万安侯的一位亲信坐着马车准备去白鹭书院求学。
  “世子,来。”安义一马当先下了马车,然后伸手扶着子安从马车上下来。
  随即雨生从后面的马车上走了下来,紧跟着就是万安侯的亲信宁长史了。
  子安雨生带地行礼实在是多,连万安侯的亲信宁长史也帮着两人拿了许多。
  两人好歹也是万安侯府的公子,权贵世家之后,这些东西已经是精简精简再精简了。
  几人面前的白鹭书院的大门可谓是磅礴大气了,傍山而建,无论是门内门外都有些许多的参天大树。
  为了考验学子们,门口有着一道长长的阶梯。
  许是因为是文人们的聚集地,也染上了书卷气,总觉得白鹭书院里有着别处没有的清幽雅致。
  “世子,二少爷,走吧。”宁长史笑道。
  “嗯。”子安满怀憧憬地应了一声,开始爬向门口去的阶梯。
  雨生也跟着应了一句,就开始爬阶梯去了。
  好一会儿,几人才爬了上去。
  几番周折,两人才到达了书院。在宁长史的帮助下,两人交好束脩以后,就拜别宁长史,各自去了各自的宿舍。
  

  第31章 二更呦

  
  “世子,好像是这边吧。”安义挠挠头看向前方的宿舍,看上去也还行。
  宿舍前是一排排杨柳,那稍长些的柳枝轻轻拂过子安的脸庞。
  白鹭书院的学生宿舍是两人一间卧室,并一间书房,一间小耳房只有二十平方左右。
  子安一进门就听见一道软嫩嫩的童音。
  “拂柳,把我的衣服放在那个柜子里吧。嗯,那以后你睡哪啊?”看到一个同样四五岁模样穿着淡紫色锦袍,眉眼清秀的小男孩面露忧色看着那一袭布衣的书童。
  “旁边的耳房就是书童的住处。”子安笑着提起前袍,迈过门槛道。
  毕竟书院大部分弟子都是没有带书童的,所以耳房便是充作杂物间用的。
  可自从二十年前出了一位神童后,白鹭书院就开始招收年纪小些的弟子了。
  耳房就成了书童的住所。
  “原来如此。你就是以后要与我同宿的同窗么?”那小孩子歪了歪头,冲他友好一笑。
  “是呢,我是万安侯府世子周世华,字子安。不知你是?”子安拱手行了个平礼,笑道。
  “我是安平王府的三公子,沈暮朝,字子瑜。”沈暮朝也笑着回了个平礼,脸上满是和善之意。
  “原来是安平王府,曾经听宜轩听过,失敬失敬。”子安想了想,眼前一亮,原来是听宜轩听过。
  宜轩正是他的好友,亦是三舅母之子,他的表哥王宜轩。
  “你也认识宜轩啊。”沈暮朝眼前一亮,心下更是亲近了。
  “正是,宜轩算起来是我的表哥,家母曾是镇国公府的二小姐。”子安笑道。
  因为两人有共同的好友,心里都不由得亲近起来。
  在安义和沈暮朝的书童拂柳收拾房间时,两人识相地走了出去,坐在了院子的石凳上。
  毕竟两人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公子,平日里都没有干过伺候人的活。
  子安还好些,前世是会些的,只是到底沈暮朝不上前去帮忙,若是他去的话,怕沈暮朝会觉得尴尬。
  故而只得同他一起离开房间,经过详谈,才知道原来三舅母的堂姐是沈暮朝的娘亲,也就是安平王妃。
  等到安义和拂柳收拾完房间时,惊讶地发现原来两个小主子都已经开始以字相称了。
  “子瑜,原来你才是真正的神童啊。我才刚刚学完四书五经,没有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