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放心,作者君都记着呢,大家给作者君的月票和打赏,作者君都会加更的,么么哒。
暂定过年的时候大约初三左右开始每日三更,一直三更到这本书结束。这本书快了,也就还有三十万字左右,大家可以先收藏了继续养肥!么哒~
☆、278 赏赐(二更)
满月到底是没随了韩村长的愿,并不是在村里办的,洗三办的挺好的,野鹤村耿家大爷爷和二爷爷他们都来了。
耿大爷爷看着这四个孩子笑的合不拢嘴,一边惭愧的拉着程长庆道:“亲家啊,真是惭愧啊,这洗三应该是我们来的,没成想却是你们办了,是我这老头子做的不好啊!”
程长庆连连摆手,这耿家大爷爷和二爷爷在程兆儿怀孕期间,都亲自来看过,毕竟耿大爷爷和二爷爷不是耿以元的亲爷奶,做到这样也已经尽够了,哪里还计较这些个?
当下,有来有往的客气了一番,这事儿也就翻过去,不再提及了。
四胞胎实在是太罕见太难得了,不仅是长顺城一圈儿都当成一个稀罕的大好事儿传了个遍,这事儿也不知道被哪个好事的官员上达了天听,为此,程兆儿为了此事,再次声名远播了。甚至,这次的名声流传的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广。
如今,大约全大夏的人只要提及程兆儿,都会说上一句:哦,那个一次生了四个娃的女人!
程兆儿欲哭无泪,别人都因为这事儿那事儿,而有了流传千古的美名,而她要是为了什么事情被载入史册的话,估计是因为她能生!
这还能听吗?!
程兆儿的腹诽皇上可不知道!皇上龙心大悦的很,认为他初初登基就遇到这样的事情,是吉兆,代表他所治下的土地,百姓安居乐业是洞天福地。
对程兆儿此人,他本就熟悉,当下钦赐了“通天福地”的牌匾和一众赏赐,让他的心腹太监德喜公公带着,一路吹吹打打的就送进了村里了。
那一日,正是四胞胎还剩两天就满月的时候,即便程兆儿是个坐月子的人。也是不得不下地跪接表彰她的圣旨和牌匾。
德喜公公带着圣旨来了,这广济府的知府,和各县城的知县大人能不出现吗?
一群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进村了。
整个和平村彻底炸开了。不仅和平村,周遭村子得了消息的都在村长的带领下。蜂拥的往和平村来了!
村里的人穿上了节日里才会穿上的最好的衣服,由韩村长领着,一起亲见了这些个从未见过的大人物。
德喜是一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这人没什么显著地特征,属于让人过目即忘的那种人。人们所能记住的除了他那有些特别的中性声音,就是那弯弯成一条缝儿的眉眼。
德喜对程兆儿也是极为好奇的,对于一个皇帝的心腹来说,他早就熟知了程兆儿的任何事儿。
如今这一次见面,还是第一次。
见了程兆儿,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他这大半生经历的和见过的都太多了,自然知道一个人的表象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道理。
不过客套的聊了会儿时候,倒是感觉到这个女人的不同来。
那对人处事的态度和见地,都是时下女人少有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便是如今的皇后娘娘,在对外在的国情大事的看法上,那也是远不及这个女人矣。
当然,这个女人的修养、大家气质和那种统御后宫的气魄,自然是不能和皇后娘娘相提并论的。
德喜也没跟她讨论什么国家大事,本朝并没有女子不得干政的说法,但是,自来也很少有女子对这些有兴趣。
他们一个太监、一个女人,又不熟悉。倒是也谈不到这么深入的话题,只是从一些小事上,就能看出这个女人的不同来。
德喜走的时候,已经是四个孩子满月宴办过之后了。有这么些大人物在。韩村长自然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后来还是由广济府的知府打头,给四个孩子大办了一场。
德喜回金都的时候,已经和程兆儿很有些相熟了。
程兆儿亲自把他送到车边,德喜看了看周遭,对着程兆儿笑道:“咱家这就要走了。慈心夫人留步,咱家这次来,实际上是为了万岁爷打个前锋,等战事了了,万岁爷必然要亲自来看看这里的流民所的,慈心夫人还是做好准备的好。”
又靠近了程兆儿一点,压低声音道:“咱家来之前得了消息,夫人的夫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甚得上峰的赏识,十来天前得了信,他们夺了突厥的粮草又立了功了,想必升官指日可待!”
程兆儿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在民间如此的风生水起,新皇既然知道了此人,不可能不把她的一切生平经历打听清楚了。
自然知道程兆儿的丈夫姓甚名谁,是做什么的了。
资料是德喜汇总呈报给皇帝的。
当时,德喜其实就对程兆儿起了惜才之心,一个女人,在短短的四五年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帝国不说,还能胸怀社稷,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当然,她也有极为柔情和傻气的一面,义无反顾的为一个在战场上时时有生命危险的人生儿育女,撑起一个家来。
这些都让人钦佩!
因而,他得到皇上的授意,其实是极其愿意去找一下她那在战场上生死未卜的丈夫的消息的。
本以为一个小将,湮没在茫茫的将士之中,必然是很难找的,没成想这男人还挺有名气的,不仅自己个儿争气,有谋略有胆识,知道拼搏。
还有一个增加了他的名气的原因居然是他有个好妻子!
这让德喜为了程兆儿高兴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莫不是程兆儿此人真是老天爷的宠儿,无论在哪儿都能美名远播?
程兆儿一顿,低下头控制不住的红了眼眶,什么虚名这些个都是不需要的,只有他还活的好好的的消息,才是对她最大的赏赐。
心里的感激溢于言表,她也压低声音,真诚而恳切的道谢道:“公公大恩,民妇实在是无以为报!”程兆儿自然知道,德喜能说出这话,是皇上的授意,只是,这事儿既然皇上不提,那她也聪明的没有提及,只能感谢德喜公公了。
德喜微微点了点头,立刻转过身上了马车,一边还道:“慈心夫人家的菜肴甚让咱家喜欢,赶明儿得了空,定要再来一回的!哈哈哈……”
伴随着颇为畅快的笑声,马车溜溜的远去了……L
PS: 大家再和作者君坚持一会儿,实在过年前太忙碌了,作者君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啦,所以每天只能双更~等过年的时候,作者君一定乖乖的一直三更到本书结束,么哒~
☆、279 责任?!
程兆儿目送一众人浩浩荡荡的离去,心里却是无比的舒畅的。
耿以元的消息就宛如一针强心剂,让她觉得多日来的辛苦和疲乏都有了依托的对象!
回了村,程兆儿觉得自己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准备再休息个几日,就往长顺城去了。
如今孩子也生完了,是时候重整旗鼓,把她的事业好好的捯饬一番了。
这回,德喜公公走之前,程兆儿可是给他送了好些蜂蜜之类的好货,想必通过德喜,以后会给她带来更大批的隐形的客户群。
程荣瑞公事挺繁忙,这些日子倒是也并没有在和平村,她生完四胞胎洗三过后,他就回城去了。四胞胎满月的时候,程兆儿又见了程荣瑞一次!后来,由知府封大人领着,他们一众人送了德喜公公,程荣瑞便请了半日假把程兆儿送回村里来。
没成想,路上,就听说自家妹妹做了如此的决定。当下抿了嘴唇,很有些不同意。
不仅程荣瑞,一家子的爹娘和兄姐都不同意。
李氏急了,道:“你这一下子生了四个,身子亏的这么厉害,怎么着也要坐满双满月才行!”
程雪儿也道:“你急啥急,现在你那铺子,大哥给你物色的孙掌柜做的挺好的,你姐夫也能帮衬帮衬,你这是要银子不要命了是不?”
程长庆也肃着一张脸,好似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程兆儿也只能作罢了。
其实,程兆儿也不是就非要去铺子里待着不可,只是她甚少过这么“闲”的生活,“闲”的她自己个儿都有些不习惯了。
忽然之间,除了吃、睡和带孩子。她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了,一切事情,都有程长庆和李氏分担了去,她自己什么都没有。
她忽然觉得自己无所适从!
她甚少过这样的生活,好像她从来到这里,就是在拼命的求生存,努力的做生意赚银子。
可是。当银子赚的够多了。她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陪伴自己重要的亲人了。
这是程兆儿在家待了好些天以后,忽然发现的。
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骗局里,自己骗自己说赚银子是为了让一家人更好的生活。可是,当银子赚的多了,会想要更多,不仅如此。好像不自觉间,已经不能停下自己赚银子的脚步。这样的循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就算程兆儿想停下来。但是,周遭的一切也让她停不下来。流民所需要她的供养,那些个深宅后院的贵夫人还等着她的方子去救她们,调理她们的身体……
一切的一切。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程兆儿再也甩不掉、走不脱。
为此,程兆儿忽然觉得挺愧疚的。连续好些天情绪不佳,她觉得有些对不起爹娘。没有让他们过上悠闲的有子女陪伴的生活。
大约过了几日,李氏就觉得不对劲儿了,问了程兆儿原因。
程兆儿便把心里的想法和李氏说了。
李氏却笑了,笑骂了自己的闺女一句傻,然后便道:“你怎么知道我和你爹就需要你们陪伴了,我们的年纪还不大,听竹轩如今是我们的事业寄托,你没看你爹一天到晚的忙的多高兴吗?”
“等到我们老的不能动了,你哥还不养我们吗?或者你两个弟弟,他们也不敢不养着我俩!我们活的别提有多潇洒了,悠闲和快乐不在于地方,而是在于我们心里愿不愿意,你们兄弟姐妹五人,真个要是什么事不做,在家陪着我,我和你爹也啥事不做,那我和你爹才不开心呢,如此拖累孩子,我们不如死了算了。”
虽是这么说,李氏心里还是觉得熨帖无比,这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就是没说错,知道体贴爹娘,儿子就算是很孝顺,哪里就能在乎到这些细节了。
李氏兀自开心,回头还跟程长庆一通嘚瑟不提,程兆儿却是受了冲击!
这话如醍醐灌顶,倒是让程兆儿恍然清醒了过来,事实确实如此,如今虽然聚少离多,但是,相隔距离并不远,李氏和程长庆如今能跑能跳能做事,他们也活的开心,想儿女了就自己来看看,倒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悠闲”了。
程兆儿觉得自己有时候是不由自主的魔怔了,所追求的东西明明就在身边,却不一定能够看见。
这下子,程兆儿是彻底放开心怀了,她依然做她想做的事业,该怎么样还怎样,如今既然有机会在家休息着,倒是难得的陪爹娘的机会,程兆儿也没有浪费了。
其实,说是清闲了大半儿,也没什么人拿养生蜜粥工坊以及流民所的事情来烦恼她,但是,这不代表她没事可做了。
家里五个孩子,简直让程兆儿忙的快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圆圆正是好动的年纪,让她每天跟四胞胎互动一会儿还行,但是,让她一直跟四胞胎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