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憨福-旱地鱼-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父女二人打趣,一旁的葛丽娥心思恍惚。
  葛凯文和王鸿彬同在一个课堂,葛凯文已学业合格离校,王鸿彬却不知怎么样,入冬后她孝期将满,不知王鸿彬会不会真的来娶她,当日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并没定下婚事。
  和葛丽娥一样当姑姑的葛丽屏。没有露面。
  几年来,葛凯文对葛丽屏一直不理不睬,葛丽屏也知道她自己往日可恶,侄子临行在即,她怕侄子看着她不顺心,没过这边来,却也没出工放羊。而是呆在她自己院里。
  葛家庄建成。葛天俞真的给葛凯琳建了羊场,买了一大群羊,葛丽屏自愿替葛凯琳放羊。
  葛睿豪是做叔叔的。本来是要来送的,可刚好今天是要往镇上送货的日子,葛天俞去不了只有他去,他一早已来过。
  葛凯武年初去了盛城读书。因路途太远,即便满两月时有三天休息时间。来回时间还是太匆忙,他说好放暑假时再回来,却没想到竟然错过了给二哥送别。
  “伯父伯母,祥儿来了。”
  自从搬到小山隔壁住。绪祥对葛家诸人称呼也变了,改称葛天俞和吴丽梅为伯父伯母,对葛凯文三兄妹也是直呼其名。
  他也请求葛天俞夫妇唤他祥儿。要葛凯武和葛凯琳唤他祥哥。
  绪祥这是来接葛凯文出发的,他会直接将葛凯文送入军中。自己再回盛城读书。
  “伯父伯母请放心,凯文在军中只做文书,还能带小厮一起,不会太辛苦,周若发的驻地离凯文那里不远,也能照应凯文。”
  这两年他的明显变化,就是话多了些,偶尔还会说几句安慰人的话,尽管仍是言简意赅。
  只是不知他在别的地方是不是也这样。
  绪祥手里还有一个小篮,递给葛凯琳:“这是我路上摘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是野葡萄,有青有红,还有那么几个快要变紫的,葛凯琳心叹,可惜了,没几个能吃,要是再过一段时间,兴许就是美味。
  伸手去接,绪祥却将手缩回,问:“是不是不能吃?”
  这家伙,难不成他会读心术,葛凯琳心里嘀咕。
  “你的想法都写在脸上了。”绪祥轻笑。
  哦,有这么明显吗,葛凯琳摸摸脸,笑道:“这果子摘太早了,还没成熟,味道酸涩。”
  二话不说,绪祥转身就往外走。
  葛凯琳知道绪祥要作什么,赶紧唤住:“哎,不要连篮子一块扔掉。”
  那篮子编得细密小巧,看起来着实可爱。
  绪祥回头:“你是在叫我?为什么不唤我祥哥,我当不得吗。”
  呃,唤你面瘫我能张嘴就来,可唤你祥哥,我确实张不了口。
  见葛凯琳只是盯着他看,神情变幻莫测,绪祥扭头出院,摆手将篮子扔进不远处的河里。
  也没再进院,从那个永远不会变样的稚脸小厮手里接过马缰绳,木着脸在院外等候。
  刘墨早已收拾停当,也牵着两匹马等在院门外。
  葛天俞和吴丽梅没表现出依依不舍,而是像往常葛凯文上学时一样,只嘱咐他记得吃饭。
  葛凯文读书太刻苦,忘记吃饭是常事。
  直到几人打马飞奔而去,绪祥都没再看葛凯琳一眼。
  葛凯琳感觉莫名其妙,绪祥一个已十八岁的人,怎么跟个得不到糖的小孩子一样,竟跟自己一个八岁孩童制气,真是。
  二哥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五哥近半年才回家一次,爹娘身边只剩她一个,往后更要多多逗爹娘开心,不是说女儿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吗。
  葛凯琳正准备出门,有个妇女来到院门前,看见葛凯琳,赶紧把双手在身上搓擦几下,伸手想扶葛凯琳,又有些畏缩,葛凯琳主动把手伸给她,妇女才大着胆子来扶。
  “张嫂,你来有事吗?”葛凯琳问。
  “上课时间已过了半个时辰,没见小夫子到,大伙让我来看一下。”张嫂嗓门不低。
  这张嫂才三十出头,因常年在地里劳作,风吹日晒,看起倒像四五十的人。
  这个水珏,老也改不了记性,昨晚就吩咐她,今天一早去学堂给蓝婆子交代一声,说我会晚点去,看来她又给忘了,得赶紧给她弄个紧箍咒。
  葛凯琳一路和张嫂聊天。
  “张嫂,认字是不是有些费劲?”
  “哎哟,我这个年纪才学着认字,怎么能不费劲,不过费劲也不怕。前天去镇上卖鸡蛋,有人喜欢我的鸡蛋个儿大,说只要往后去卖,直接送去她家门房就行,还给我写了地址,哈哈,有了字条。我就不怕脑子忘记了。认了字这么方便,费劲就费些劲吧。”
  “那地址上的字你都认得?”
  “大半不认得,问我家茅草。我家茅草也认不全,这不,今天想请教小夫子,小夫子却是迟迟没到。我就自告奋勇来了。”
  “今天我家有事耽搁了些时候,我家水珏恐怕忘了去学里说一声。张嫂莫怪。”
  “不怪不怪,葛家都是好人,不欺负人还教认字,不像镇上的老爷夫人小姐少爷。见了我们就像见了野狗一样,随便处置。
  “那天我卖鸡蛋时,看到一个和小夫子一样大小的女孩子。随她爹娘在街上卖东西,有个少爷说那女孩子是她家逃奴。硬生生给抓走了,哎哟,那孩子爹娘哭得哟。
  “我家茅草求我几回要去镇上,我都不敢带他,怕也像那孩子一样被抢走。”
  “这不是强抢吗,官府不管?”
  “小夫子心善,不知外面的险恶,那家少爷既然敢抢,可见是不怕官府的,像小夫子这样好看的小姐,可千万不要自己去镇上玩,那个女孩子就是因长得好看才遭受厄运。”
  水珏收拾好东西出来,自家六小姐已经由张嫂扶着往前走,她就跟在后面。
  这种事天天都有,自家六小姐随和,说话做事又像个大人,不仅家里下人喜欢,周边乡民也喜欢和六小姐攀谈。
  刚搬来这里时,家里不管主子还是下人,早起晚归,各个都很忙。
  由于太忙,竟没人注意到六小姐的变化,还是因为六小姐生病,大夫人才发现,六小姐脸上的血瘤已快消失殆尽,只留有粉红色印子。
  年前,六小姐脸上的血瘤已全部消去,嘴鼻变得精致起来,水珏还记得自己刚进葛府时姑小姐的模样,六小姐现在越发像姑小姐那时的样子。
  还有,大夫人双眉间的绒毛也完全脱落,面貌好看了许多。
  来到这里,风吹日晒,像大老爷那样英俊白皙的美男子都晒得黑了许多,大夫人竟然越来越白,看起越来越年轻。
  刘妈说,大夫人和六小姐是好人,得上天眷顾。
  水珏内心点头,刘妈说的没错。
  葛凯琳快到学堂时,看到已有人忍不住在路上朝这边观望,看见葛凯琳由远而近,观望的人快步跑回学堂,嘴里喊着:“小夫子来了,小夫子来了。”
  在外面玩耍的人瞬间全部进入课堂,葛凯缘落在最后,还是被人硬拉进去的。
  进入课堂,眼前的景物令葛凯琳一愣。
  呃,讲桌上这是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只是湿漉漉的,篮子低下还有一滩水,篮子已泡起有些变形。
  难不成,真是绪祥丢进河里的那个篮子,他不是走了吗?
  葛凯琳问台下学生:“这是谁放在这里的?”
  台下叽叽喳喳很多人说话,有的说没注意,有的说进门时就有,没人承认是自己放的,葛凯琳让水珏把篮子收起,先上课要紧。
  当院里蓝婆子摇动特质的铃铛响起来时,这表明今天的课时已结束。
  学生们给夫子行过礼,下课回家,有事的趁着这会儿说给夫子。
  “小夫子,明天我家地里活忙些,可能会晚些来。”
  “好,记着将今天学的字多写几遍。”
  “小夫子,我娘后天寿辰,我明天就得和我家那口子赶过去,恐怕得耽搁几天。”
  “没事,你今天学得不错,回来后再接着学就是。”
  “小夫子,这字条已被我弄坏,麻烦小夫子再帮我写一张。”
  “张嫂,你这字条怎么变成这个模样?”
  “我太紧张,不小心就弄坏了。”
  “我这就给你写,张嫂还记不记得是哪几个字,水珏,拿识字本来。”
  “哦,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还有,哦,记不得了。”
  “是不是这个?”
  “对对对,小夫子记性真好。”
  葛家私塾的这些学生,跟正式学堂的学生不一样,都是抽时间来上学,有空就来上课,要是有事,为生计起见,只能先把上学放在一边。
  葛凯琳编了统一的识字本,都是过日子用得着的常用字。
  她因人施教,有已学完识字本上字的,就另外给编教材。
  而且,每人有什么特点,哪个人哪天学到了哪里,哪个字学起来费劲,葛凯琳都记得一点不差,从没弄混淆过。
  所以,她虽只是个八岁的女娃娃,她的学生对她却都很佩服,上课时各个认真听,除葛凯缘外很少有调皮的。
  别看现在学堂热热闹闹,当初别说有学生了,就是想看到除葛家以外的人都很难。
  两年前刚来这里时,附近几乎没有人烟,偶尔有几户居民,也像那月朗时天上的星星般,稀稀拉拉,相隔很远,建设葛家庄招募民工,还得去远处才能招到人来。
  随着时间过去,渐渐有人开始注意这里,继而有人搬来附近,葛家庄初具规模时,有人来打听能不能租种葛家庄的耕地,怎么分成。
  新开的荒地是谓生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最少要三年时间生地才能变成熟地。
  当初买地时,官府准葛天俞的荒地开垦好后才算时间,头三年免除赋税,葛天俞本身有功名在身,可再加三年,六年后收的税也是平民的一半,因此,葛天俞收佃户的租子较低。
  头三年只收佃户产量的一成,三年后收取两成,六年后,官府开始征收地税,葛家就再加收一成,收取三成,无论以后官府的地税是不是加重,分成都不会再变。
  而且,葛家有牲口和农具可提供给佃户租用,佃户要是卖粮给葛家粮铺,收购价比别处的粮食价钱稍高,还能直接在庄里成交,葛家自己运去镇上的粮铺。
  也就是说,买家负责运费。
  比起其他富户,葛家头六年索要的租金实在够低,六年后租金也比别人家低一成,还提供额外的便利,有人就动了心,搬来附近租种葛家的耕地。
  渐渐租的人多起来,搬来的人也多起来,久而久之,两年下来,就形成现在的葛家庄。
  确如葛凯琳说的那样,家人各个忙得不可开交,只有她因长着双小脚,又是个孩子,农事上帮不了忙,家事上她也没什么可忙,闲极无聊,想起教人认字。
  当时只是在葛家授课,人也不多。
  开始时没人来学,慢慢有人来试探。
  葛凯琳上课不像学堂夫子那样讲究很多规矩,讲的课也通俗易懂,又因人施教,来学的人各个觉得小夫子很重视自己,慢慢开始有更多人想学。
  有一次葛凯琳开玩笑说,干脆开个学堂,她来当夫子。
  她本以为又像五岁时对葛凯文说起时那样,会被当做孩子话没人理会,没想到爹娘还真给她盖了学堂,还派了专人打理。
  不在葛府里上课,学生自在许多,原本还在犹豫的人也来正式上课。
  来上学的人只管来,葛家并不收费,葛家也没指望赚这份钱,学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