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一直低头看卷宗的叶痕闻言也突然抬起头,与百里长歌齐声问出口。
“是这个。”魏俞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缓缓打开来。
百里长歌凑近一看,顿时皱了眉。
------题外话------
三更四更六点后继续(╯3╰)
第七十五章 深入查探(三更)
盒子里装的,是一根被盘成圈用丝带扎紧的琴弦。
“这个东西真的是从青铜鼎里拿出来的吗?”百里长歌指着那根琴弦,眉头皱得更深。
“是啊!”魏俞仿佛看到了希望,“阿瑾你赶快好好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替秦姑娘洗刷冤屈。”
百里长歌接过小盒子,将保存完整的琴弦取出来打开看了一眼后又递给叶痕。
叶痕随意瞟了一眼后挑眉道:“竟然烧不断,倒也新奇。”
烧不断……
这个概念一直回旋在百里长歌脑子里,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手上那串诡异非常的手链,她曾经不小心将它打落到火焰中心,但取出来后依旧完好无损,同样是烧不断的东西。
让哑女将饭菜留下,又遣退了魏俞,百里长歌关上门回来后,走到叶痕跟前,低声问:“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琴弦有些眼熟?”
“哦?”叶痕眉梢一动,取过那根琴弦细细端详片刻又放回盒子里,问她:“哪里眼熟?”
百里长歌仔细回忆了当日不小心打翻烛台烧到手链的情形,才缓缓说道:“这个手链,我其实放在火上烧过,就跟这跟琴弦一样,怎么烧都烧不断。”
“那看来这两者之间有些联系。”叶痕如是说着,似乎忆起了什么,又道:“我在帝京城认识一个养蚕的农户,等回去以后我们专程跑一趟去问问他这是什么东西,兴许还能把手链上方块变红的秘密一块儿解了。”
百里长歌点了点头,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别想了,先过来吃饭吧!”叶痕对她招手。
二人这一顿饭吃得极其安静,百里长歌一直在想着这跟琴弦难不成就是致使秦黛和许洛奋不顾身冲进祭坛的原因?
那么,这跟琴弦除了烧不断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吃了饭,百里长歌又将手链放在灯下看了许久,瞥到红色方块中间的那些黑点时,她脑海里灵光乍现,立即问叶痕:“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少卿死的时候第二个方块变红,上面的黑点轮廓是浮藏花?”
叶痕抬眼看着她,不置可否。
她将手链递到他跟前,道:“既然浮藏花是致使少卿死亡的间接凶器,那么我想第三个方块上这些黑点暗示的内容必然与秦黛和许洛的死有着莫大的联系。”
她说完,从旁边笔架上取下一支毛笔添饱墨,又将白纸摊开来铺到桌案上,照着方块上的样子将黑点点在宣纸上,再按照她之前拼凑浮藏花的画线方法将黑点全部连起来。
“竟然还是花!”全部连起来的时候,百里长歌有些惊讶,她指了指宣纸上那个模糊的轮廓道:“看这样子,有些像梅花,又有点像桃花。”随后不解地说道:“可是这两种花跟那两个人的死有什么关系?难道方块的暗示不应该是一根琴弦或者是青铜鼎里的圣火吗?”
叶痕看过后摇摇头,同样表示不解。
==
第二日一早,百里长歌与叶痕和嘟嘟一起用过早膳后坐着马车直接去了西市松花巷。
滁州的居民建筑与帝京城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通常都采用正面朝向太阳的形势来建造,帝京城里大多是进深大的院落,滁州这个地方则是墙壁上厚下薄,门窗小的平顶房。
马车行走在松软的草坪上,放眼望去,清晨的阳光将远处山巅上的皑皑白雪折射出金色的光芒,即便有太阳,风中还是夹带着冷意。
百里长歌放下帘子,轻叹一声:“这地方真美,就是冷得很。”
叶痕莞尔,“你要是喜欢,等案子结束以后再待一段时间四处游玩。”
“还是算了。”百里长歌赶紧摆摆手,“我现在就期盼着赶紧了结案子回帝京城,这么冷的地方,我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不多时,二人根据打听到的方位找到秦黛家的位置。
百里长歌跳下马车前去敲门,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老头一身灰袄,袄上绣着极具满族特色的纹路。
见到百里长歌,老头胡子一翘,眯眼问:“你找谁的?”
“这位老伯,我奉刺史大人的命令前来查案,关于你的女儿秦黛……”百里长歌话还没说完,老头砰地一声将大门重重关上,愤怒的声音隔墙传出,“我没有那样不知廉耻的女儿,你们赶快给我走,这里不欢迎任何衙门的人!”
“老伯,我可是有府衙的令牌,你若是固执至此紧闭大门的话,刺史大人深究下来,可是一桩妨碍办公的罪名呢!”百里长歌听得出老头还没走远,她站在大门边,朝着里面大喊。
老头一听,颇有些无奈,只得去而复返将大门打开,百里长歌示意马车里的叶痕下来,二人这才抬步走了进去。
从大门进去,是一个三丈长宽的小天井,天井里种着一棵水青树,常年青翠的绿叶上挂着些许晶莹的露珠。
老头自进去后就一直坐在水青树下的石凳上抽着旱烟,烟雾一圈一圈从他口中吐出来,刺鼻的味道迫使百里长歌将头歪向一边。
她看了看眼前的小平房,问老头:“老伯,秦姑娘的尸体至今还在义庄,你不打算去把她带回来安葬吗?”
“哼!”老头冷哼道:“都要大婚的人了,还做出那种见不得人的丑事,将祖宗颜面都丢尽,我秦开明没有那样的女儿!”
百里长歌抿唇,想着秦黛也真是够可怜的,人都死了还被自家老爹冷眼相待,“那老伯你可知道与秦姑娘一起被火烧死的那个男子是何人?”
“不知道!”秦开明没好气地扔给她三个字。
“这丫头就是下贱,跟她娘一样,只会跟着野男人跑。”秦开明憎怨地狠狠呸了一句。
这老头火气太大了,若是再这样问下去,今日估计得打上一架。
与叶痕对视一眼,百里长歌赶紧问了秦黛的房间。
二人将老头扔在院子里,抬步进了秦黛的房间。
------题外话------
八点四更继续(╯3╰)
第七十六章 山居墨画(四更)
秦黛的房间非常干净整洁,一进门便能闻到属于女子闺阁的独特馨香,百里长歌四下扫了一眼,堂前挂着一幅山居图,图中层峦叠嶂之下,烟水浩淼,青松林立绕古宅。
滁州这个地方的房舍多以朝阳的平房为主。
是以图中那古色古香的亭台阁楼便第一时间吸引了她的视线。
空白处题了字:斜阳柒树满山锦,绿水飞崖一幅帘。
洋洋洒洒几个字,铁画银钩般,凸显了执笔之人对其珍视程度,水烟缭绕的娴静山居图顿时因这几个字增添了几分恢弘气势。
百里长歌盯着画看了良久才偏转头问叶痕,“你看不看得出来这幅画出自哪位大家的手笔?”
叶痕抬眼随意看了看,然后摇头,“看不出。”
百里长歌轻笑一声,“连你都看不出,想来作此画的定然是位隐士高人了。”
收回视线,百里长歌径直走向卧房。
精致的床榻上,锦褥叠放整齐,床头小几上放着一只花瓶,花瓶里插的正是滁州特有的点地梅,花瓣粉白,娇嫩可爱,想来定是刚摘下来没多久。
百里长歌走过去站在梳妆台边。
台上的脂粉盒子是打开的,口脂上有一个浅浅的唇印。
百里长歌拈起口脂一角拿起来放在掌心端详片刻,又看了看摆放在一旁的银角梳,眉头微微皱起。
随后她走了出来唤叶痕,“王爷你来看一下这个。”
叶痕本坐在外间翻弄着桌上的一本诗集,听到百里长歌的声音后站起身走了进来。
“你看这个口脂和这些打开过的脂粉盒子。”百里长歌指着梳妆台,“很明显,秦黛在出去之前是坐在铜镜前梳妆的,而且梳的还是新娘妆。”
“既然是新娘妆,当时在场的人自然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叶痕扫了一眼梳妆台,语气颇淡。
“嗯。”百里长歌点点头,又道:“其实换个角度想,我要是想跟哪个男人私奔,必定不会等到喜婆婆来给我梳妆然后穿着笨重的嫁衣去找情郎,我定然会找个极其恰当的时间轻装简行,越隐蔽越好……你这是什么眼神?”
她还没说完,就感觉到叶痕的视线一直定在自己的脸上,仿佛要将她的脸看出两个窟窿。
“你真这么想?”叶痕似乎忘记了此时此刻两人正在查案,只一双幽潭般的眸子盯着她。
她翻了个白眼,“不然你以为呢?”
叶痕眉宇间一缩,拧出极不好看的弧度,刚才还沉寂的眸子里瞬间燃上火。
“晋王殿下,您老开小差这毛病可不好。”百里长歌一个侧身闪到一旁,指责道:“我只是站在一个正常女人的角度去试想一下。”
“正常的女人会想着跟别的男人私奔给自己的夫君戴绿帽子么?”叶痕似乎跟这个话题较上劲儿了,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继续盯着她。
“你说的很对,敢私奔的女人都不是正常人,她们是我心目中的女侠。”百里长歌翻弄着梳妆台上的抽屉,语气说不出的随意。
“……”
“你们要查的东西查到了没有?”秦开明突然从外面进来,阴沉着一张脸,说话的时候又从嘴里吐出一串串烟圈。
“老伯,您看这……”百里长歌望着门口处背有些佝偻的老人。
“我要出门了,你们要查什么,改天再来。”秦开明一脸不悦地扫了二人一眼,冷着面色又走了出去。
“走吧,晋王殿下!”百里长歌耸耸肩,“看来我们两个很不受欢迎。”
叶痕没说话,目光四下扫了一眼,最后在烛台边锁定,神情一动,他走了过去。
用指尖轻轻拈起一张已经被烧得看不出任何字迹的残纸问她:“可有办法恢复上面的字迹?”
百里长歌有些无奈,要是在现代还好,凭借各种高科技要想知道这张纸上的内容还不是小儿科,可现在是在滁州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别说恢复字迹,能不能完整将这张纸带回去都是个问题。
她摇摇头,“倒也不是没办法,只是需要很长时间提炼能让这个纸褪色的汁液。”又道:“不如我们去卖笔墨的铺子问问,兴许有人知道能让烧毁的纸显出字迹的方法也不一定。”
叶痕点点头,找了一张空白纸将那半张烧毁的纸小心翼翼包起来,二人这才出了秦黛的房间。
老头秦开明依旧坐在水青树下,嘴里似乎有吐不完的烟圈,他靠在身后粗壮的树干上,微微眯着眼睛,正午微暖的阳光照出他鬓角的一缕白发。
百里长歌本想上前再问些有用的信息,却被叶痕拉了拉衣角,她索性作罢。
出了秦黛家的院子,二人经过来时的大榕树,见一个妇人蹲在草坪里,手里拿着一个小铁楸在挖坑,时不时将旁边竹篮里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