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叩门,六娘的声音温婉而柔和,“弟子白容雅,前来拜见上官先生!”
    书房之内,上官脂端着甜白瓷的茶碗,略带了得意的跟槿娘笑道,“段家么?不知道谁能入了你的眼的,是三公子还是四公子?”
    槿娘一脸的愕然,马屁拍的极响,“先生好厉害,竟然知道段家有四公子?”
    叩门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在,上官脂眉头轻蹙,看了一眼槿娘,槿娘喃喃的道,“是六姐!”而后对着上官脂又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这个时候六娘过来做什么?她又如何知道这书房里是上官脂?
    上官脂沉下脸来,“什么人?”
    门被轻轻推开,六娘带着一脸无害的笑容出现在门外。
    “弟子白容雅,前来拜见上官先生!”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六娘的恭谨里却带着几分得意,似乎对自己很有信心。
    重重的将茶碗放回桌上,上官脂面色阴沉,“我好像没有收过你这个弟子!”
    六娘笑容依然,“是弟子鲁莽,听闻先生的大名,便忍不住前来拜见,这是小小礼物,请先生务必笑纳!”
    说着,便将手中抱着的雕花古木匣子放到了书桌之上。
    轻轻瞥了一眼那匣子,上官脂本来阴沉的脸上更带了几分厌恶,这种人总以为自己聪明,将别人都当傻子,其实在她一进门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看穿了,她不就是想借自己的名头么?自己还偏不会让她如意!
    只是没等上官脂开口,六娘已经自己自顾自的打开了匣子,里面竟是一件青白玉海水蟾纹笔洗,这是整块的和田玉雕制而成,器身饰翔浪花蟾蜍,栩栩如生。
    上官脂的眼神一下就吸引过去,口中忍不住轻赞,“果然是好东西!”
    六娘笑容渐深,一切都如她所料,上官脂,徒有虚名罢了,再怎么样厉害,也敌不过自己的算计!
    看着六娘得意的笑容,槿娘的心就如同桌上那茶碗里的碧螺春一样,一点点凉了下去,她不敢相信的看向上官脂。
    上官脂没有在意槿娘的表情,而是轻轻一笑,阴沉的脸上透出几分冷意,“好,东西我就收下了!”
第一卷玉屏风 第二十七章拜师(二)
    桌上的青白玉笔洗透着莹润的光泽,六娘的脸笑的如同盛开的花。
    上官脂抬起头来,笑容里带着几分冷意,“东西我收下了,不过人却不能收!”
    转眼间,六娘自以为是的脸变得极其难看。
    “当然,我也不能让你白来,东西收了,总要给你一个交待,那我就告诉你,收不收你做弟子,不是说我了算的,是白府的大夫人!”说完上官脂低下头去,拿起笔洗,仔细的端祥着,眼中的笑意渐渐敛去。
    六娘站在那里,只觉得脸烧的通红,费尽心思,又舍了这样一件好东西,就换来这么一句话?
    “还等什么呢?”上官脂的语气冷峻,眼睛不离笔洗。
    紧紧的攥着手中的绢帕,六娘咬咬牙,躬身一礼,转身退出了书房。
    槿娘站在一旁,将这出戏看的极其完整,心中大为赞叹,却又觉得六娘可怜。
    “你觉得她可怜么?”似乎看出了槿娘的心思,上官脂将笔洗放到了书桌之上,回过头来看着槿娘的脸。
    槿娘眨了眨眼睛,一双桃花美目流露出几分不解,跟聪明人在一起,真是要少说话才行,不然就会被人当成傻子。
    上官脂也不回答,只是信步走到了书架旁,将两盒棋子取下,转身放到了花梨木的四方棋桌之上,“过来,今儿不读书了,我还是先教你下棋!”
    将一颗白玉般的棋子落到了一角的星上,上官脂轻轻笑道,“双方对弈之时,不能只看己方,要多想一想,对方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棋?对方的下一步的棋会怎么走?”
    槿娘的眼睛一亮,“六娘直接来找先生是因为她断定了大夫人不会让她拜您为师?”
    “孺子可教!”上官脂看着槿娘提起一颗黑玉棋子落到了另一角的星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所以,你不用可怜她,我没有把桌上那个笔洗交到大夫人手中,已是放了她一马,要知道,我是大夫人请来的先生,在这白府之中怎么可能随便收弟子?”
    所以六娘前来拜师,本来就是不怀好意的?若是上官脂真的收下她,那白夫人可能面上不说,但心里定然会觉得上官脂不懂规矩!这件事情若传了出去,可能会说上官脂惜才,所以收了六娘,也可能会说,一个笔洗就收买了,真是徒有虚名!
    槿娘的心里兴奋起来,转眼又有些沮丧,自己前世好逮也活了三十年了,且昨日已经见识过六娘的手段,眼前这位上官脂,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又是第一次见到六娘,竟已经看透一般,让她不由自惭形秽。
    自以为把七娘和大夫人看的通透,却没有想到,来了个六娘,才发现这些都是些小儿科罢了!
    “你不用羡慕我,我自小生长在这种大户人家,来京之后又出入于侯门相府的内宅,什么手段没见过?”深深的叹息声让槿娘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无奈。
    眼前的这位上官先生,或者就是因为厌倦了大宅门里的争斗这才不愿嫁人的吧?
    难道自己不是么,若此间事了,她便去寻个自在的去处,不再与这些面上亲热和气,背地里不知道怎么使坏的女人们争斗!
    逃出相府的念头一刻也没有终止过,只要办完了方如萱的事情她便会离开这里!
    逃出去之后的日子她没有想过,但眼前又浮现出段之祺的身影。
    “段家的四小姐也是我的弟子,所以我知道段家有位庶出的四公子并不奇怪,只是据说那人一直呆在西北,来京城的时日不长!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想了,最好打听一下徐家,对你会更有好处……”上官脂的眼睛里又是一片平静,脸上的阴冷渐渐散去,一面说着似乎无关的话,一面指点着槿娘。
    槿娘手里轻搓着凉滑的棋子,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落子,眼睛里流露出犹豫与不舍。
    上官脂放下手中握着的棋子,正色道,“要知道,棋局之中,若没有看到后面几步就冒然落字,虽眼前可能得了益处,却可能输了大局!段家虽无爵位,却受皇恩多年,非新贵可比,不似徐家,根基尚浅,与白家联姻极有好处。何况,如今两家已经口头约定了亲事,大夫人舍不得嫡女,你和六小姐就必须嫁过去一个!”
    跟自己猜的一样,大夫人想找个人顶替七娘嫁去徐家,自己和六娘都是为此而来!
    看着槿娘的脸色越来越冷,上官脂却是微微一笑,靠近槿娘的脸,低声道,“你觉得你那个六姐姐,会心甘情愿的嫁去徐家么?”
    槿娘猛的抬起头来,对上上官脂充满嘲讽的眼神,六娘心高气傲,连七娘都随便耍弄,又怎么会乖乖听话嫁去徐家?最终嫁去徐家的只可能是自己,而六娘便是她找来牵制自己的!
    转眼,上官脂已经从棋盒里取了一颗漆黑透亮的棋子,随手落到了边位之上,“你好好想想我的说的话,后天我会再来,到时候有什么想问的再问我不迟!”
    走到门前,上官脂回过头来,“那笔洗就留在你这儿吧,我看着碍眼!”
    窗外的阳光已经升的极高,院子里不时飘进饭菜的香味,槿娘却是没有半点胃口。
    绿柳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九小姐,厨房已经送了食盒过来,您是回去用还是在这儿用?”
    “进来吧,就我一个!”
    槿娘的话音刚落,绿柳便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几分喜气,“早不就你一个,我还在门外问了半天!”
    “什么好事儿,这样高兴?”槿娘懒得跟绿柳逗嘴,她现在的心情极为阴郁。
    绿柳并没有发觉,而是笑嘻嘻的收拾起棋桌上的棋子,“自然是好事儿,戚妈妈说过几日老太太要带着你和两位小姐去郑家赴宴呢!”
    槿娘皱了眉头,“这有什么好的!不过是坐了马车出门,又不是去逛街!”
    “坐了马车出门也好,我这回是作为你的贴身丫鬟出门,当然不一样!”绿柳收拾好棋盒,又看到桌上的笔洗和雕花古木匣子,好奇的拿起来端祥。
    “坐马车出门……”槿娘喃喃的重复着,却是眼前一亮,是啊,她本来就没打算嫁给谁!
    只要把方如萱的事情办完了,她就脚底抹油,有绿柳这个贴身大丫鬟跟着,大不了带她一起溜!
    到时候去找段之祺也好,去找那个五皇子的西席也罢,或者是找个镖局一样的地方混着,反正自己前世是学过跆拳道的,再锻炼一下,未必就不能混饭吃!
    徐家的那几位公子,跟她白槿又什么关系?!
第一卷玉屏风 第二十八章请帖(一)
    荣锦堂里一片静谧,大夫人将手中的甜白瓷茶碗重重的放到炕桌之上,“哼!自以为是!我就看看,没有我,凭她的能耐,能嫁到什么样的人家!”
    虽然上官脂没有把六娘私下送礼的事情说出去,但大夫人还是在傍晚的时候得到了消息。
    六娘也太不把她这个白府的主母放在眼里了,还以为是在江南的自个儿家?别的不说,就是过些日子郑家的宴席,只要她这个主母一句话,就能让她出不了白府的门!
    戚妈妈低眉顺眼的站在一旁,见大夫人动了气,便劝道,“夫人不用跟六小姐一般见识,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不懂规矩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懂规矩?我就让她学学什么是规矩!明儿让钱妈妈去教教她,省得她闲的慌!一个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若不是为了七娘,自己何必把这两个扫把星招过来,想到七娘,大夫人脸色微霁,转头低声对戚妈妈道,“你刚才说,那个拦住惊马的是段家的四公子?”
    在京城呆了这么久,也没听说过段家有位四公子!
    戚妈妈听了笑道,“是,老奴打听的清清楚楚,确是段家四公子,说是一直在西北,近几日方到的京城,只是……是庶出!”
    大夫人面露惊异,“庶出?不是说段家的家规极严,除非四十无子,否则不许纳妾的么?”段家是西北大族,如今虽没有爵位,却谁也不敢小看,只因着家规极严,不能随意纳妾便是其一。
    戚妈妈不以为然,“夫人,那只是外面传的,哪个猫儿不偷腥?不过是明面上做的好看些罢了!”
    “上回见那段四公子倒还算老实,长相虽差了些,但能制住惊马,定然是有本事的,可惜是个庶出……”七娘的婚事,真真愁人,本想多留两年,结果让徐家的事儿一搅和,不得不早些定下亲事。
    大夫人叹了口气,想着过几日郑老夫人的宴席上,说不定能相看一番,便又问道,“给郑老夫人的寿礼可准备了?”
    戚妈妈听了连忙笑道,“夫人放心,奴婢早就备好了,还像往年那般,四色礼盒,再加一柄白玉雕的如意,您看可好?”
    大夫人满意的点点头,“让人给几位小姐做两身衣裳,万一要出门做客省得让人笑话!”
    戚妈妈笑着夸赞,“还是夫人仁慈,什么事儿都想得周到!只是郑家那边办事儿太慢,这没几天了,帖子还没送来!”转而脸色又有些难看,“还有一事……奴婢不知道当说不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