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羹尧竟然笑出了声来,仿佛见着天底下的荒谬事情了。

    “也不必宣什么圣旨了,你张廷玉若没这个本事,连来宣纸的资格都没有。”

    听了这话,张廷玉终究是一转头,对自己身旁人道:“我与年大人有同科之谊,虽他是个罪人,却还是依着万岁爷的意思,给他留最后的体面吧。一会儿你们再过来便是。”

    众人不疑有他,更知张廷玉乃是一等一有名的“抄家专业户”,没有一个出来质疑,便都退下了。

    于是,这一处地方只有这两个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殿试金榜进士。

    那牢门开着,年羹尧也跑不出去。

    束缚着他的,不是脚链,也不是枷锁,而是皇权。

    他看着张廷玉走进来,竟然是一声长叹:“我年羹尧英雄一世,实则从不喜你张衡臣的作风,阴毒小人,跟你那婆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刁钻毒辣,再没有你们夫妻俩不能做的。比如……”

    “什么?”

    张廷玉一眯眼,手里还抬着圣旨呢。

    年羹尧道:“比如弑君。”

    那一刹,张廷玉嗤笑:“年大人做梦呢,杀头之罪,张廷玉担待不起。”

    “你是担待不起,所以我在下头等着过不久,隆科多大人下来陪我。”

    年羹尧实是个聪明人,心里从来揣着明白,即便当年没怀疑,如今也悉知一二。他觉得异常有意思。

    “只可惜,年某看不见张大人呼风唤雨又翻云覆雨那一日了。”

    “呼风唤雨的从来都是万岁爷,我啊……”

    张廷玉随手一抖圣旨,动作熟练到家,多年来摸圣旨太多,以至于这凡人眼底贵不可攀的东西到了他手里,竟似乎一文不值。

    他顿了那么一下,才道:“我站在后头就成了。”

    年羹尧在狱中也听说过外面不少的风言风语,他听见张廷玉这冠冕堂皇的话,便冷笑:“狼子野心!”

    “年大人自个儿嚣张跋扈,如今竟然也有脸来说旁人狼子野心……”

    或恐,他忘记当初他在文武百官面前是何等气势逼人了。

    张廷玉一下想起了夏义。

    他眉梢微微一挑,整个人精气神还不错:“你犯了为君者的大忌,怨不得旁人给你如今的下场。”

    功高震主,从来没有好下场。

    想想当年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何其悲凉?

    “我年羹尧,英雄盖世——”

    他笑,看着张廷玉朝他扔下来一把长剑,便捡了起来,口中话语不断。

    “没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待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之日,却被背后主子爷一刀抹了脖子……可悲,可叹!”

    “复可怜。”

    张廷玉略接了一句,很快就看见年羹尧转头看他。

    年羹尧看着雪亮剑光,想起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梦回吹角连营之时,闭上眼,是铁马冰河……

    可在这牢狱之中的日子,格外荒长。

    夜阑卧听再没有风吹雨,更没有弓弦震动、万马嘶鸣……

    “人总有利欲熏心的一刻,早年我出生入死不曾想到这些,可功成名就了,又身败名裂了,才知帝王二字,怎么写。你张廷玉,说我可怜……可在我年某人看来,你比我——更可怜。”

    这话说得不明白。

    张廷玉站在前面干净的牢房地面上,看箕踞而坐的年羹尧,哪里有昔日金榜题名时的文气?

    他是文士,也是武夫。

    如今,不文不武,一介阶下之囚而已。

    “罢了,谁知道呢?年大将军,上路吧。”

    年羹尧大笑起来,状若疯狂。

    他猛然望进张廷玉眼底:“我死,衡臣兄加官进爵,能添块砖加块瓦,年某人幸甚!今日我年羹尧将死,看张大人青云平步,不若让您回不了头。您面前,是条不归路,我推您一把——”

    那是很多年,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年羹尧跟着胤禛的时间,固然不如顾怀袖久,可有的秘密,胤禛永远不能告诉那个刁民。

    而年羹尧,偏偏知道。

    他脸上带着笑,将死之人的笑,只言片语,便将前朝之事道出。

    而后,抬手一剑——

    自刎!

    血溅了三尺,也溅了张廷玉官服一身,更溅上他手里明黄色的圣旨,一片片一点点,触目惊心!

    年羹尧的眼睛,兀自瞪得老大,而张廷玉手背上则青筋暴起,攥紧手中根本没宣读过的圣旨,一根根手指都似成了枯骨。

    那一瞬的扭曲和狰狞,让他整张脸都显得阴森可怖,站在牢房之中,似又一层浓重的阴影将他湮没。

    “张大人?”

    “……无事。”

    张廷玉僵直的脊背,缓缓地松了。

    侍卫们等了许久,没见着人出来,终是有些担心,过来问询。

    背对着人,张廷玉漠然垂眼一看,缓慢而凝滞地,将圣旨朝着牢房书案上一放,才觉出自己手指有一些奇怪的僵硬。

    然而,他声音温然如旧:“年羹尧,已奉旨自裁。”

    转身时,张廷玉眉目间清朗温润一片,仿佛身上不曾沾血,

 第二五二章 名教罪人

    年羹尧刚刚被赐死,张廷玉去胤禛处复命,面色如常。

    随后,还有年家抄家之事需要忙碌,所以在宫中逗留许久,眼见着夜快深了才回来。

    可他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顺着宫中长道出来,一路经过长安街,昏昏暗暗之中一绕,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便是曾经的雍亲王府,如今雍正爷将之改成了行宫,名之为“雍和宫”。

    似乎只是随意从外面经过,张廷玉并没有停留多久。

    他回府的时候,府门外头挂着灯笼,也许当年的张廷瓒强撑着从那条路上回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形吧?

    一个人跌跌撞撞进来,就这样一头栽倒在了自家熟悉的路上。

    那一刻,没有人为他打灯笼。

    张廷玉抬眼望去,府里隔几步路便有一盏灯,比许多年前张英在府里的时候,其实也亮堂许多。这些灯,都是顾怀袖怕孩子们晨昏定省看不见路,灯笼也不亮,所以叫人给加上的,如今落在张廷玉眼底,便是温温然一片。

    可是他还是没有往上房去,而是转身去了东院。

    府里通传的小厮觉得奇怪,可也不敢上去问。

    阿德最了解张廷玉,这会儿埋头想想,便叫人回了顾怀袖去。

    而张廷玉,已经很快到了东院。

    这里原是大房的院子,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样,早年大嫂已经回了桐城,她去后便只有慧姐儿一个,已经嫁给了当地一个秀才,虽不见得荣华富贵,可至少也衣食无忧。

    慧姐儿算是高门大户出去的,却对自己的姻缘没有什么怨言,她父亲和嫡母是怎么去的,想必她本人也有所耳闻。

    日子简单一些,未必不好。

    院子里的青草,还埋在泥土里头,没有痕迹,瞧着荒芜冷落的一片。

    他闭上眼,恍惚之间又想起那一日,进入张廷瓒房里,看着大嫂站在他榻边,一副惊慌失措模样,还有张廷瓒的脸。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当年纵身一跃,自己不怎么会水,还跳下来救他,张廷玉没出事,反倒是大哥犯了重病,九死一生。

    长兄如父,这个家若没张廷瓒,也早就散了。

    他都不知道张廷瓒是怎样斡旋周转,帮着张英处理着府中的事情。

    空气里,似乎浮着淡淡的血腥味儿。

    张廷玉没有走进去,只站在庭前,台阶下头。

    他大哥,光风霁月之人,其才甚高,动心能忍性,素来惊才绝艳。

    却未料,天意太弄人。

    就在出事之前,他们还在翰林院里头下过棋,他大哥最爱的便是那一局“围杀”,步步为营,招招算计,异常考验心力耐性,可若此局一成,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张廷瓒其实也是很好胜的人。

    只可惜,一招棋错,满盘皆输。

    早先众人都以为张廷瓒乃是太子一党,实则乃是四爷心腹,那个时候他问大哥,试探他与太子一党的事情,那个时候太子已经渐渐有了放浪形骸的模样。

    张廷瓒说:押错宝。

    那一句话,乃是针对着太子说的,意即“太子并非良主之选”,张廷玉那个时候约莫是懂的。

    可在他生命里最后的那短暂时间里,他竭尽全力,也不过是用自己嘶哑的喉咙道了一个“押”字。

    张英不会知道这个字,听见的也唯有张廷玉一个。

    旁人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明白这一个字的含义。

    可听见,不代表知道。

    一切的一切,直到今日,才慢慢见了分晓。

    月光落满庭院,阶前霜白。

    张廷玉一掀袍,便这样跪了下去,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整个心口都疼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在血液里烧焚,可他脑海之中还是清醒的一片,清醒极了。

    在磕头下去的一刹那,张廷玉已经想好了自己百年之后的墓志与墓铭。

    若有一日,他还未被挫骨扬灰,有幸留得青冢一座,便将之刻上。

    远远地,顾怀袖提着灯笼,朝着东院这边走过来,经过如今还没来得及发芽出花苞的花架,平白生出一种奇异的宁静感。

    她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

    她自个儿送走了年沉鱼,张廷玉送走了年羹尧,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却跑去东院。

    一路行来的时候,张廷玉已经出来,站在了院门口,见前面一盏暖黄光亮,方才还冷凝着的眼眸,终于渐渐柔和起来。

    “叫丫鬟小厮们来就是了,更深露重,你气血有些亏,当心受了寒……”

    况她腿疾终究有顾虑处,这时候出来,真不怕损了根基。

    张廷玉说着,已经走了上去,一下又站到了亮堂的地方。

    纤细手指提着灯笼,顾怀袖离他很近,只闻见他身上有浅淡水沉香的味儿,知道这是养心殿里带出来的,还有一种便是那去不掉的隐约血腥,被藏在水沉香的下头,蛰伏。

    明眸望他,却不问他,顾怀袖道:“只走几步,也没什么大不了。回去吗?”

    “回去。”

    他执了她的手,又接过她手里的灯笼,牵着她朝前面走,穿过花径回廊。

    顾怀袖就这么任他牵着,影子明灭晃动之间,才恍然觉出这里面难以触觉的温情来。

    连言语都不需要,只彼此一个眼神,已然足够了解。

    到底这一日,是出了什么事情,张廷玉也没说。

    他始终会告诉顾怀袖,可现在只想一个人慢慢地想。

    为帝王者,素来该如此。

    路也是张廷瓒自己选的,有此下场似乎也无可厚非。

    即便是两面三刀忘恩负义之事,也是他张廷玉与顾怀袖时常玩弄的手段,说不得谁对谁错。

    在这样难分的对错之辨中,张廷玉却不想管那么多了。

    他做事,向来没有对错二字,只算是否得利。

    转眼之间,原本权势滔天的年氏一族大受打击,支族却没怎么受牵连,可年羹尧这里却是去尽数灭去,连着子孙后辈都流放充军。

    与之相对的,却是三月里雍正对张廷玉的加封。

    原文渊阁大学士高其位已近乞休,原署大学士张廷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