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把早写好的休书给拍回纳兰府邸,两家人早没打算当什么亲家了。

    刚开春,休完妻,年羹尧便潇洒走人,留了纳兰府的人背后将他骂个狗血淋头也懒得搭理他们,素性竟也是个浑人,不管不顾。

    顾怀袖不由想着这些人的结局,又想想张廷玉心里藏着的那些东西,一时之间是有些分不清。

    她回了府,依旧料理府中事,隔几日便是会试,这一回主考官乃是赵申乔,张廷璐张廷瑑两个人竟然双双落榜,张廷玉在接了抄录的杏榜之后,便砸了茶盏。

    赵申乔敢这样做,背后没人才是见了鬼。

    可张廷玉暗自使人往康熙那边试探过口风,不像是他要追究赵申乔,想来是觉得张廷璐张廷瑑这里应该。

    从张英到张廷瓒,再到张廷玉,一门已经足够荣耀,要再有人,也得往后压。

    张廷璐与张廷瑑兄弟两人却没怎么在意,反过来宽慰张廷玉,说什么“大器晚成”,张廷玉差点被两位弟弟气笑了,左右无奈,只先给在六部里寻了主事位置来做着事,再等三年了。

    会试之中唯一值得高兴的,兴许只有顾怀袖此前着人拉拢的六十八个人,竟然全数过了会试,进了殿试,甚至六十八人之中有半数过了朝考,入了翰林。

    为着顾怀袖这难得的好眼光,四爷那边直接打发人拨了她两个铺子,又送了一座郊外别院,说是赏她办事牢靠的,顾怀袖心说他小恩小惠倒是难得出手大方。

    只是顾怀袖的事情顺,张廷玉这边的事情就不一定了。

    念叨乞休许久的李光地,终于在会试结束之后,被康熙放了两年的假,回福建去,大学士一时之间只有四个在京,张廷玉明明已经成了南书房真正办事的那个,可连个内阁学士都进不去,倒让他郁闷许久。

    终归这里还是讲个熬资历。

    一直等到年底,张廷玉办完了差事,扫了身上雪,把手按进铜盆里,看着漫散出来的朱砂红,声音沉沉地:“今儿写福字给群臣的时候,皇上说马齐办事得力,你猜怎么着?”

    顾怀袖用银箸拨着手炉里的炉灰,闻言一顿:“马齐?”

    八爷党心腹重臣,不过如今转而支持十四爷了。

    年初的时候,李光地便说要走,忙完了会试,人终于离了京城,休假两年回南边养病,满以为是时候了,可哪里想到啊……

    张廷玉看着指甲缝里已经洗不去的红,看着小指略长的指甲,竟然笑了一声:“明年他又是内务府总管,兼户部满尚书,被皇上塞回武英殿了。”

    四十八年因为顾怀袖当初使计,令马齐轻易举荐八爷上位,最终马齐被革;如今是五十四年年尾,五十五年,马齐爬回武英殿大学士的位置,真不知是谁算计了谁。

    顾怀袖也皱了眉,索性扔了银箸,看张廷玉背影,走过来给他递帕子,只道:“你心里不舒坦?”

    要能舒坦才是见鬼了。

    入翰林便是储相,当初走的便不是阳关道,而是独木桥,可再艰再难,也已经成为皇帝近臣。

    可现在的康熙提拔的都是什么人?

    张廷玉同科进士之中,年羹尧去岁回来,兴许以为能加官进爵,结果还是带着巡抚大印回了四川;张廷玉这里除去丁忧的三年,在南书房也有快八年了,林林总总算下来,弹指一挥十年间。还有个隆科多,何尝不是郁郁不得志?

    如今康熙就喜欢那些个老头子,偶有年纪轻被重视的,也只是前两年,兴许唯有一个十四阿哥得他喜欢,旁的都疏远了。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熬出来?

    “最近四爷那边也没动静,十四爷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张廷玉慢慢擦着手,说着话。

    他听见外面有爆竹声,又是一年过去了。

    “还记得方苞吗?李光地荐上来的,也不堪什么大用,现在几个大学士年纪大了,事情都是我在办……长此以往下去,我怕是要忍不住了。”

    办的是四个大学士的事,得的是一个南书房行走和奉直大夫的名,张廷玉想着总是不平衡啊。

    他也不过是个俗人。

    顾怀袖情知他庸俗,只道:“憋着吧,忍着吧,总有出头时候。”

    “人是看着我面上风光,心里的苦我自己知道。”

    接了帕子,张廷玉借着烛火一看自己手,微微眯眼,思索良久。

    “我寻思一下,皇上还是早日驾崩的好。”

 第二四二章 内阁学士

    除夕夜里,四面灯火通明,内城之中还听得见欢声笑语,顾怀袖与张廷玉好生生地过了年,又给了孩子们压岁钱,商量了一下什么时候给两个孩子开蒙,没注意竟然也过夜了。

    因着守岁的事情,顾怀袖睡得很晚,不过初一天还是起来得很早。

    新年头七天里给各府的礼物已经流水一样散出去,宫里正热闹,是皇帝难得的休息日子,张廷玉琢磨了一会儿,一面沏茶,一面跟顾怀袖说:“过了今天,马齐肯定又成了大学士,我这里也该休息休息了。”

    “这是何意?”

    顾怀袖拢眉,竟然是一时之间没明白。

    张廷玉也不解释,他只在屋里陪着家人赏雪看梅花,根本不再提这茬儿。

    只是没想到,才过了新年,到了新年头一个叫大起的日子,顾怀袖习惯性地睁开眼,便瞧见张廷玉躺在自己身边睁着眼,却是一动不动。

    “不去上朝?”

    “我病了。”

    张廷玉慢慢地说着,嘴唇弯起来,看着外面零星的灯火,只隔着屋子对外头道:“阿德收了行头,去宫里通禀一声,新年里受了凉,我在这里高热起不来,今儿不上朝了。”

    这一番话,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真真儿把顾怀袖给看愣了。

    不过仅仅转眼之间,顾怀袖就已经明白了张廷玉的意思。

    是个狠人。

    这节骨眼儿上,也敢撂挑子。

    平日里张廷玉真可谓是兢兢业业,身子虽然还强健,可难免有个什么头疼发热的时候,也都是撑着病体去宫里办事,只要皇帝有事儿,张廷玉就没个闲着的时候了。现在是张廷玉办事牢靠,李光地一走,四个大学士里没人办事,马齐回来又因为曾经支持过八爷,皇帝未必肯完全信任他。这样一来,还有谁能办事儿?

    可以说,张廷玉把挑子一撂,朝堂上尚不会有什么变化,可是南书房那边难免要手忙脚乱一阵。

    考虑清楚这其中的关窍,顾怀袖难免觉得张廷玉心机深重:“我怎么觉得……你这个计谋,已经酝酿了许久?”

    要直接拜相基本是不可能,不过正月里传出内阁学士彭始搏要回家丁忧的消息,如今已经卸任。

    内阁乃是沿袭明制,不在三殿两阁之中,不过自有自的地位,也是文官之中难得的高位,内阁学士为从二品,定制一般为十人,满人六个,汉人四个。现在缺出来的,正好是一个内阁汉学士。

    不过张廷玉也不算是自己主动要谋这个学士的位置,他是想试试皇帝的态度,顺便哭哭,以显示自己的劳苦。

    张廷玉就是不舒坦了,这一回,他非要折腾折腾不可。

    反正我就是病了,拿我怎么着吧!

    正所谓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做官也不能默默无闻太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则要会办事,二则还要懂得展示自己的本事。

    所以张廷玉光会办事儿不行,他要让康熙知道他还是个很要紧的人,若是他撂了挑子,康熙也还是那样……

    得,咱还是跟着谋反去吧。

    张廷玉心里算盘扒拉得啪啪直响,躺在床上困觉的日子,难得悠闲。

    顾怀袖对他的想法算是一清二楚,也就没管那么多。

    只是张府这边风平浪静,宫里就有些骚动起来了。

    天还没放亮,宫灯也都还没熄灭,紫禁城重重的屋宇掩映交叠,上至亲王下至芝麻小官,无不容服整肃地分列两边。

    康熙在御门前头,只扫了一眼,看见文官中间空了个位置出来,便问:“这谁没来啊?”

    叫大起是文武百官都要来的,素日里各人有各人的位置,没得怎么空了个出来?

    康熙心里纳闷儿啊,他手一抚自己花白的胡子,便看向了下面群臣。

    李德全扫了这么一眼,心里咯噔一下,悄悄上千禀道:“回万岁爷话,似乎是张廷玉张大人没来。”

    “张廷玉哪儿去了?”

    康熙一想,还真是,这张廷玉素日里最是风雨不断,管你是个什么天儿,该来的时候必定端端整整,如今怎的没来?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只因着张廷玉素日勤勉,从来没有缺过的时候,这会儿谁不想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一般大臣都还要想想是不是跟哪个小妾胡搞乱搞,或者是什么年老体弱出了事……

    可是放在张廷玉身上就没有,谁叫这一位简直太能办事儿呢?

    如今皇帝一问,便有与张廷玉关系还不错的内阁学士蔡升元上来回道:“回禀皇上,方才进宫时候,张大人身边长随来与臣说,张大人冬日里受了寒,如今高热起来,人都迷迷糊糊,病得起不来了。这是其府上人代呈的请罪折子。”

    此言一出,朝野之中顿时有一片唏嘘之声。

    蔡升元也递上了折子,李德全接了过去,转交给康熙,康熙一看那字:这不是他那夫人的笔迹吗?

    末了落款上还写“臣手不能书,仅口述以使拙荆代录,望皇上见谅”,想来果真是病得有些重。

    康熙看折子看得眉头紧皱,下面几位大学士一听,有的心里就咯噔了一声,要坏事!

    张廷玉不来,南书房里怕是要乱一阵了。

    文渊阁大学士马齐这会儿还没回过神来呢,只觉得不就是个张廷玉没来吗?

    他道:“听闻张大人常年无休,劳累甚重,想必也有积劳成疾之故,前些日子里见着还好端端的,怎的说病就病?”

    “是啊,怎地说病就病?”

    康熙也嘀咕呢。

    不过这病来如山倒,谁知道抽丝去时得什么时候?

    现在朝议还有大事要谈,转眼就已经是康熙五十五年,康熙想着自己指不定还能等到六十年。

    他跟朝臣们谈了话,想着天儿冷,也不多留他们,各自往各部衙门办事去,马齐刚刚回到自己大学士的位置上,一下朝却还不忙着走,要往南书房议事去。

    才过完年,折子也没堆积多少,进了南书房倒是暖和了许多,康熙朝着宝座上面一落座,便叫下面人办事。

    折子堆在长案上,说是少,其实也很多,下面有几个内阁学士和南书房翰林在整理。

    一个问:“这个折子放哪儿来着?”

    “往日张大人不是放在这个角儿的吗?”

    “我方才放错了地儿……”

    “嗐,混了混了,赶紧拿纸笔来……”

    那边有些乱,往日张廷玉来得早,早已经指挥着人把折子给分好了,没想到现在张廷玉没来,这些人倒是手忙脚乱起来。

    康熙冷哼了一声:“都是没用的东西,瞧你们慌忙得那样子,慢慢来就是。”

    他端茶起来,又想起张廷玉,只道:“张廷玉病了,着个太医院的太医去给看看病,另则叫内务府那边弄些补身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