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怀袖泪眼模糊看着沈取,声音却很平静:“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身世的?”
“……”
沈取不言。
他也实在不知应该怎么说。
手指摩挲着茶杯的边沿,沈取弯唇一笑,似乎在安慰她,只道:“我父亲时日无多,待他去后,我再与师母细说吧。”
沈恙最近在办大事,或者说他一直都在筹谋,最近沈恙在书房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多,沈取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便越来越强烈。
他从不避讳死亡,因为他进过无数次的阎罗殿。
顾怀袖几乎都要听不清沈取在说什么了。
自打在年府做了那个梦,她便知道了,可不问,也不敢问。沈恙被她伤了之后没多久,又带着沈取走了,顾怀袖问也没意思,直到月前沈取来了,她才将刻意被她遗忘了许久的事情给记起来。
她在怕,一怕张廷玉当年骗她;二怕即便知道真相,也无法挽回。
如今竟然双双应验。
二十年夫妻,情何以堪?母子相隔十七年,又如何相对?
她缓缓撑着身子起来,忽然觉得自己老了好多,好多……
“既如此,你走吧。”
既如此,你走吧。
她身形摇摇欲坠,可冥冥之中又有什么奇怪的力量支撑着她往前,一步一步朝着珠帘而去。
沈取就在后面看着,又埋下头不敢去看。
他出来的时候,碰见下朝回来的张廷玉,在门口。
张廷玉顿住脚步,将顶戴拿在手里,看了他半晌,早就猜到他为什么出来了。
如今摆在张廷玉面前的,何尝不是一个困局?
沈取有些艰难开口,才给张廷玉问好:“先生……”
张府门第很高,沈取站在上头还没下去,张廷玉就在台阶下,石狮子边,注视着他,过了许久,只勉强笑道:“回去时候当心,下雨了,天转凉,记得多添衣裳。”
第二三四章 母亲
这么多年,顾怀袖一直不觉得秋天不好。
可眼见着外面树叶都掉光了,她现在才明白伤春悲秋皆有来由,无非是“触景生情”四字罢了。
她与张廷玉这许多年的夫妻,有的玩笑无伤大雅,有的事情问着,即便是不想说,也不会撒谎。至少他们都知道那不是欺骗,只是不想说罢了。只要哪一天肯说,事情都是平平和和。
顾三张二,两人都很聪明。
各自给对方留有余地,就像是顾怀袖不过问张廷玉在外出入什么声色场,那些都是无法避免的。而她相信张廷玉,就像是张廷玉相信她。张廷玉也从不问顾怀袖太多的行踪,她是四爷的奴才,要帮四爷办事,还有一些后院之中的权衡。
她愿意说的时候,他听着;他愿意说的时候,她听着。
彼此留有空间,才是能风风雨雨走这么多年的秘诀。
近则伤人,远则疏淡。
顾怀袖一直以为,他们两个人,就这样彼此珍视,能白头偕老。
可是忽然之间,她发现了这样一个谎言。
纵使它再漂亮,出发点再好,顾怀袖也觉得心下一片的荒凉。
她不是承受力很弱的人,那是她的儿子。
她曾经眼见着沈取在自己面前发病,眼见着他吃那些味道很奇怪的药,眼见着他在阎罗殿前面挣扎徘徊,在葵夏园的客房里呻喊痛吟……
可她那个时候在干什么?她只是以一个陌生人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怜悯自己的儿子。
那是她的孩子啊!
是她千万般挣扎,浮上岸,苦苦哀求江边老渔妇才保住的。
他们凭什么……
姑且不论沈恙此人之居心,生恩养恩之分已成事实。她选择尊重自己的孩子,也不愿让所有人都处于两难之中,她毕竟只是生了他,没有养他,更没有陪他走过这么多年惊险坎坷的路,她凭什么要孩子叫自己一声“娘”?
种种的情绪奔流上来,有对沈恙的怨恨和感激,有对沈取的心疼和心痛……
可是对张廷玉,她如今复杂得说不上话来了。
就是那么一句话而已,她还记得当初张廷玉是怎么告诉她的。
沈取说,张老先生难得糊涂。
他当然难得糊涂了,跟她装糊涂罢了。
顾怀袖想着,却慢慢把眼泪都擦干了,她不想哭,从来不想。
她就这么坐着,许久许久。
她曾经对张廷玉说,若他纳妾了,负心了,他们就和离,拉着自己的嫁妆云游四海去。她又不在乎自己的名声,若是世人惧怕的东西她都不惧怕,那世间也就没有什么好惧怕的了。可她如今是有孩子的人了,即便不算沈取,她也还有张若霭、张若霖、张步香,这里能束缚住她的东西太多了。
有那么一瞬间,她很想走,让张廷玉一个人过去吧,可又觉得舍不得。
他们走过来那么多年啊,从一无所有,从默默无闻,到如今声名赫赫,各自手里握着各自的能量。
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一步一步,当初有多艰辛,如今就有多心痛。
平心而论,那真是一件小事。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小事,让从来没有过的裂痕出现了。
顾怀袖埋下了头,屋里的丫鬟都已经出去了,这里只有她一个。
风把变红的枫叶吹到了她的窗棂上,可她看也不想看一眼。
走上前去,两手扶着两扇门,顾怀袖看见他来了,却还是缓缓将门给合上。
她听见大门吱呀的声响,很轻微,像是她心里的什么东西。
她埋头垂首,看着自己搭在木质门沿上的手指,苍白,纤细,手背上有青紫色蜿蜒的血管。
可是她依然老了。
整个人都没什么力气,顾怀袖背过身,贴靠在门里一侧,缓缓得滑坐下来。
张廷玉大概也是知道的,昨晚她问了什么,他一清二楚。
她甚至知道,张廷玉肯定已经猜着她今天要干什么,可他没有阻止。
因为顾怀袖一旦发现,就意味着无法挽回。
有的东西是遮掩不住的,他再用谎言来遮盖,又有什么作用?
无非是将这一条裂缝,撕得更大罢了。
前所未有地冷,也前所未有地寒。
她缩成了一团,看着冷落的内室,只是想着,让她静一静。
现在,顾怀袖谁也不想搭理,谁也不想看见,她只想自己一个人想想。
一只手掌,已经搭在了门上,可又终于缓缓地收回。
张廷玉站在外面,喉结上下动了动,手指蜷曲成一个怪异的弧度,终于抖了一下,缓缓地收了回来。
他就这样看着这一扇门,忽然有些无所适从。
事到如今,再追究对错都已经没有意义。
沈恙到底是怎么想的,张廷玉约莫也明白一二,虽对此人起了杀心,可现在有不能杀他,更何况沈取要怎么办?这孩子太聪明,一副与沈恙一样的游戏人间的态度,何尝不好?若是他在这世上,活得太认真,便是太辛苦。沈恙那种活法,兴许更适合他。
张家的事情,张廷玉自己很清楚。
一个一个,又哪里有沈恙潇洒?
虽则,沈恙背后也……
他隐瞒沈取的事情,一则因为事情已成定局,二则因为那个时候的沈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去。
张廷玉也承认自己狠心,可他不愿见着顾怀袖为此担惊受怕。
若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兴许他还是不会告诉顾怀袖,甚至干脆一些,不那么妇人之仁,他会让这个孩子消失。
消失……
想着,他忽然轻笑了一声。
虎毒不食子,他张廷玉到底毒到什么地界儿了?
已是一盘坏棋,感觉怎么走都不会有出路。
张廷玉在门外站了许久,门里也没动静。
一扇门,两个人,分明是同样的世界,可什么时候就已经远了?
抬眼,京城秋色已浓,萧条之中唯一的一抹艳色,乃是枫叶红。
他不照镜子,都知道自己头发霜白不少,只有转身顺着走廊而去的时候,脊背不曾弯折。
一路风雨二十年,竟要毁于一旦?
张府的秋天,京城的秋天,忽然就变得很冷。
沈取那边则已经回到了万青会馆,沈恙坐没坐相地翘着脚,端着一只紫砂壶,对着壶嘴喝茶,还时不时用牙齿磕磕壶嘴,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可沈取一见着他,便已经瞧见他父亲眼底藏不住的忧虑。
沈恙见他回来,看他许久没说话。
“父亲?”
“我不……”
话说到一半,沈恙又说不下去了。
他两手捧着紫砂壶,指腹摩挲着壶表面粗糙的痕迹,似乎在想事情。
他现在都不敢开口,因为一旦开口,那笔让他亏本的生意,就真的要成了。他只希望这个时间迟一些,再迟一些……
沈取也不想说什么话,只随口道:“如今这局面,父亲不该高兴吗?”
高兴?
是啊,至少他沈恙应该高兴。
张廷玉早就知道这是他儿子,不然不会收沈取为学生。甚至在当年沈恙设局欺骗顾三,让她以为沈取是张望仙的儿子之后,张廷玉就回来问过张望仙了。张望仙恨他入骨,即便是答应过他要保守秘密,也没可能不对张廷玉透一点口风。
可是狠心的张廷玉啊,就这么将儿子拱手送给他。
他兴许宁愿没有这个儿子,也不愿意让他的顾三受一点的伤害。
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
有时候沈恙都在想,一个儿子到底算得了什么。若他得到顾三,会比张廷玉千倍百倍地疼,亲生骨肉而已……割舍就割舍了。
可是越这么想,沈恙心里越觉得顾三可怜。
两个男人,一个因为种种所谓的“不得已”偷养了她儿子,一个又能狠心绝情,在孩子安危不知的情况下隐瞒孩子的身世。
从始至终,张廷玉大约都知道,只是在葵夏园取哥儿发病那一次,沈取才看清楚罢了。
张廷玉拿准了他不会告诉顾怀袖,因为他养这么个儿子的原因与张廷玉差不多。因为知道,张廷玉能当他没有过这个儿子,或者说至少压抑着不表示出来。其实大夫一直说,取哥儿是活不久的,只是碍于沈恙时不时要发疯,都不敢说。张廷玉若是私下找人问过,谁不说取哥儿还是要死?
可是天意难测,人力之所为能到什么地步?
沈恙也不清楚。
至少现在,取哥儿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他虽然还是把人参当饭吃,每年敲碎上千文玩核桃,可还不是拿银子把命砸回来了吗?
这是张廷玉不要的儿子,沈恙为什么要将沈取推出去?
他不知不觉地冷笑了一声,可是终究还是心疼顾怀袖。
于沈恙而言,这是一步错,步步错;于张廷玉而言,这是早已经在预料之中的结局。
沈恙设局骗顾怀袖的时候,取哥儿已经大了……
平心而论,张廷玉也没错。
因为那个时候的沈取,已经口口声声叫他为“爹”,还生死未卜了。
只是,兴许只有顾怀袖觉得寒心吧?
“如今这局面……我确是应该高兴啊……”
沈恙笑了一声,闭上眼睛,弯唇。
“如果今日出现得更早,我会更高兴……只可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