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知道错了,下次出门一定提前告诉您。”
李雪儿带回了花椒,这个东西以前可没人知道有什么用,雪儿还是老样子书上看的就糊弄过去了。
花椒一个个摘下来分开,放在锅里翻炒,水分全部蒸发掉,也有花椒的香味传出。这花椒碾成粉末,到时候肉干就能多一个口味了。
孙慧娘负责切肉片,李泽洋配合着将这些肉片用盐和花椒粉、葱腌制一下。另外一边李雪儿指挥着李二郎将整个的一个猪腿放在案板上,用盐把它包裹起来并且要反复的上盐揉搓,这样盐分才能更多的渗透到肉里去。
制作金华火腿是很复杂的,这步上盐也是很关键的,李二郎对着两个大猪腿不停的用盐揉搓。
到了下午腌制的肉片已经入味了,把这些一一摆好放在开始烤肉。很麻烦而且味道有好有坏,李雪儿想着要是有个烤箱就好了,可惜也只能想想。
做好的肉干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晾晒一下,蒸发掉最后的一点水分。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大部分的猪肉都能存储起来慢慢吃了,金华火腿、腊肉、肉干。至于剩下的小部分一家人会尽量这几天吃掉,不然就浪费了。
这一次猪的内脏,李雪儿把猪肝和猪心加上各种作料炖了。煮熟的猪肝猪心切成薄片然后加上辣椒,味道真的不赖。李二郎大呼以前没有口福,猪内脏都是直接扔掉了。
这一次其他的猪内脏也没有扔掉而是喂鸡了,对于这样的大餐小鸡们是很是欢快,当天更是很给面子每只母鸡都下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里的麦子该收割了。看那麦穗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如往年,但是比其他人家好很多。李家屯因为李二郎的带领不少人家也挑水浇地,所以旱情严重但是基本每户还能有点收成,其他村庄那几乎是颗粒无收的。
顶着炙热的太阳,李二郎一家四口在田里忙活着想要赶紧的割完麦子回家。拿起麦穗瞧瞧,因为干旱还是有很多颗粒不完整的麦粒或者麦粒空的。如果今年衙门照常收税,那这地里的粮食也就不剩了。
第五十三章 免征税
家里的地本来就少,一家四口人愣是咬着牙一天割完了运回了家。实在是不放心,最近村里有几户人家地里的麦子被人晚上偷偷割走了。小麦运回了家再慢慢脱粒晾晒就放心很多了,不着急。
等小麦晒干要存起来的时候,李二郎特意称了一下。比起往年产量能少两成,但这样已经是不错的结果。村里的其他人家能有往年一半的收成都算不错的。
原本应该是丰收欢喜的季节,但是因为收成都不一定够上交官府的实在高兴不起来。甚至附近很多村庄地里颗粒无收,用愁云惨淡来形容都不为过。
就在这时,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朝廷派来了钦差大臣前来赈灾。李二郎一家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很高兴,晚饭时特意多加了两个菜。
腌好的咸鸡蛋和腊肉对于李家人是新的美食,很是受欢迎。
没几天的时间,村里有人传回来消息,钦差大人已经到了县里正在县衙。猜想可能会开仓赈灾,很多家里断粮的人家都去县衙门口去等钦差大臣。
李二郎一家呆在家里没有去县城,只是听说县衙的门口架起一口大锅在煮菜粥,百姓可以排队领到一碗。有些家隔县衙远的百姓就干脆不回家,简单的铺盖在附近就找地方住下,路边、破庙是哪里都不嫌弃。好在现在温度高,晚上不至于冷的受不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官府发了告示。因为旱情,今年一年的税收都免了。百姓感激不已,大呼好皇帝啊。其实今年就是收税也是没有,百姓根本就没有余粮。
因为免税的关系,李二郎一家的存量坚持到明年的春天没有问题,如此一家人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一些。李泽洋在家里自己复习学堂学到的知识,李二郎没事的时候也跟着儿子重温年少时做学问的日子。
对于李雪儿来说也是轻松了不少,不过每天还是要去一趟山上。取点山泉水拣点树枝回家当柴火,偶尔也往林子深点走,抓几只小动物。
天气开始转凉了,县衙前的免费粥也没有原来浓稠了。衙役走街串巷敲着锣,人们这才知道朝廷要征兵。
几天前在京城,文武百官早朝时,大楚皇帝赵青霖大发雷霆。今年的大楚算得上是多灾多难,刚开始是河内地区大面积洪水。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朝廷筹集钱财赈灾。可是刚有点起色,河西地区也就是包括万马县在内的很大一个地区旱情明显。朝廷只能再次派出钦差大臣到地方救灾。
这两次大的天灾已经让朝廷的国库大出血,可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与大楚接壤的吴国突然出兵攻打边境小镇,烧杀抢掠。
在朝堂上一翻争论之后,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帝陛下宣布派兵迎战。可是经过了水灾旱灾之后国库已经空虚,打仗又是一个烧钱的事,因此朝中不少官员建议谈和。可是皇帝态度坚决,百官只能全力做战争准备。
朝廷下令每家要出一个壮丁入伍或者是缴纳二两银子的免征税。离边关战场较近地区的粮仓被征为军粮。
李家屯所在的万马县再往北的宁新郡就与吴国接壤,战争也是从那里开始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万马县离战场还是挺近的,所以正在遭受饥饿的百姓又听闻有战争还要征兵,有不少人家连夜去其他地方乞讨去了。
李二郎一家听闻这个消息也很难接受,李雪儿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灾年国力下降人心不稳,的确是他国出兵占领底盘的绝好时机。
孙慧娘拿出了家中的所有的积蓄盘点,结果还算乐观。虽说今年天公不作美再加上花销多,尤其是一口气买了一车的粮食值钱,可是即便如此家里还剩下五两多的银子。
从其中拿出二两银子准备作免征税送到官府,一家四口要团团圆圆的,谁也不能少。李二郎有没学过舞刀弄剑,到了战场上很容易就把命丢了。
家里有些积蓄的大多都往官府交二两银子保个平安不用上战场,可是经历旱灾之后,更多的百姓家中已经没有了积蓄,无奈家中只能选出一人上战场。带着全家舍弃家乡逃跑去乞讨的也有。
这一天,芳娘过来了,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的,孙慧娘就觉得不对劲。
“芳娘,有话就直说,你也知道我是实在人,要是遇到困难能帮的一定帮。”
孙慧娘心里寻思着多半是因为免征税的事借钱。
“那…那我就直说,我是来借钱的,借二两银子交免征税,俺不希望相公或者小叔子上战场。”
芳娘说完这些话脸通红的,她不好意思。来人家家里偷过粮食大人大量没有追究责任,这几个月李二郎一家也是资助颇多。如今尽然还厚着脸皮来借钱,芳娘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二两银子对普通的农家人是不小的一笔。
多不希望家人去战场的心情孙慧娘了解,这回也想帮芳娘一把。可是今天一大早李二郎拿着二两银子去孙慧娘的娘家,因为担心孙家积蓄不多不够交免征税。如此一来家中剩下一两多的银子,不够二两。孙慧娘在自己心里盘算了一会,就这一会的功夫就让芳娘内心忐忑不安。
“我相公和小叔子在家争着去战场,可是刀剑无眼哪能让人放心。借我二两银子一定还,我可以签字画押的。”
“你别急,我不是不借。可是我的积蓄也不多,现在家里剩下的不足二两了。你大哥他去我娘家了,看看是否有钱交免征税。要不你再等一会,或者我陪你去别人家再借点跟我这剩下的合一起应该就够啦。”
孙慧娘拿出了家里剩下的一两银子,准备两个人再去周牙侩家里再借一点。刚走出大门,一眼看见李二郎回来了。因为担心娘家的情况,孙慧娘赶忙上前询问。
“我爹娘,还有弟弟、弟妹小外甥他们怎么样了?有没有把银子给我爹娘。”孙慧娘的声音里都带着激动。
“大家都挺好,今天送钱很及时。家里总共剩下一点银子还不够交税的。岳父岳母留下了一两银子,剩下他们说什么也不肯留下。”
第五十四章 参军
听闻娘家的免征税凑够了家人不用去战场,孙慧娘心里踏实了。至于吃的粮食娘家肯定还有的,李二郎这次去又带去两串腊肉和蔬菜,暂时不用担心。
李二郎回家了,孙慧娘心里也没了对娘家的担心。加上李二郎身上的银子,凑够了二两银子给芳娘,芳娘高兴极了。
芳娘执意写了借条按上手印交给孙慧娘,孙慧娘则宽慰她。“先把这税交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这银子也不急,以后日子过好了慢慢还。”
芳娘高兴的流着泪离开的,孙慧娘心里也不好受。要不是今年家里运气好又起早贪黑的忙碌赚了点银子,这会自己家里恐怕也在为免征税发愁。或者在更早的时间就因为没了粮食饿死了。
原本以为芳娘家里的事情解决了,可是没几天的功夫听说,李飞去参军了。
原本芳娘从李二郎家借到钱回家,李帅也很高兴。只要人在,还上二两银子迟早的是,况且以李二郎的为人不会逼着还债的。
李帅夫妻二人决定去衙门交税,可是李飞却是执意参军。李飞没有保家卫国的宏远志向,他的希望很简单。只是希望自己能在军队立住脚,能拿到军饷,家人能有钱花。如果运气好还能当个百夫长什么的,家人也能沾光过个好日子。
“依着现在的情况,等天冷了更没吃的,咱们就没活路了。我去了军队能吃饱饭还有钱拿是好事。”
李帅知道弟弟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再困难也会有办法的,小时候那么难咱们两个不是也过来了吗。”
芳娘在一旁也极力的劝阻,“听你哥的留下吧,嫂子把银子都借来了,咱们有钱交税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
战场上刀剑无眼,受伤都是家常便饭,更让人担心的是战场上丢了性命。李帅的弟弟李飞两个人从小相依为命,现在无论如何不同意李飞上战场。可是李飞是个执拗的性子,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非要去战场。
就这样僵持着,最终还是同意李飞去参军。因为李飞说:“就算去交了免征税我也去报名参军。”
借的银子暂时用不上了,芳娘过来找孙慧娘还钱,说起小叔子要求参军的事情,担心的眼泪噼里啪啦的掉。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孙慧娘没有料到的,也只能安慰芳娘吉人自有天相会平安的。
临近离家的日子,李飞悄悄来了一趟李二郎家。见着李二郎一家就跪下硬是磕了三个响头才肯起来。
“二郎大哥、嫂子,这段日子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一家人都变乞丐了。我马上要去打仗了,临走前想拜托二郎哥和嫂子在帮我哥和嫂子一把,熬过今年冬天。”
李飞清楚今年自家地里的收成不多坚持不了多少日子,等到冬天天寒地冻的,家里要是没有存量就是等死。李飞是因为知道李二郎家今年收成算好的又有存粮,这才厚着脸皮来求人。
“能帮的我们一定帮,倒是你可要平安的回来。”
得到了李二郎的答复,李飞心里也就放心许多。李二郎是个正直的人,说帮就一定会帮的。
“谢谢二郎哥和嫂子的大恩大德,要是我李飞能活着回来一定报答恩情。”李飞也是想报恩,但是他心里很清楚未来的命运是未知数,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平安。
李雪儿从山上捡树枝往家走,路上遇到了李飞,明显是那专门等着的。
“雪儿妹妹,今天来是有事要求你。”
李飞的态度很诚恳倒是让李雪儿纳闷了,实在是不清楚李飞有什么事能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