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奶奶是越看乖孙女越顺眼,怎么瞧怎么觉得可人疼,她孙女漂亮又可爱一看就是聪明人的长相,至于以前那个黑黑胖胖埋头干活的小傻妞已经被她抛到脑后去了,满心满眼就觉得孙女又白又嫩好看有福气特出息!
男人一桌子,女人小孩一桌,正吃得热闹,那边公社就来人了,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进门就喊:“上塘村唐心是谁啊?”
唐心咽下嘴里的菜,跟着应了声。
年轻男子兴高采烈地喊:“书记说您考了全国第一咧,上面给了奖励,下午就送过来。”
唐心蒙住了,哪怕知道自己考得还不错,但也没料到能考上全国的状元。
她还没说话,七大姑八大姨地就迎上去将那男子围住,七嘴八舌地问。
老队长也在旁边,“同志,这消息是真的假的?没弄错?”
“还有啥假的啊,书记接电话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听着呢,保证错不了。”
“听说上面领导还要给表彰,还要跟唐心同志合影留念。”他羡慕地看了眼主人公,唐心正好转过头来,下意识冲人礼貌微笑。
男同志脸红了,垂着头应付大爷大婶子们的好奇心,才匆匆走了。
唐心其实是没多大感觉的,她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没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冲系统叨叨的时候,只感慨自己宝刀未老,还是有点实力的,毕竟穿越了几个世界,即使再不上心也有点长进了。
在这之后,公社书记领着县里市里省里教育局领导来了趟,跟着来的还有几个记者,趁着第一届高考恢复的东风,准备好好宣传一把教育。
一家人凑一块儿合照了一张全家福,老队长也厚着脸皮站边上蹭了个照片,那记者拍了好几张,也有唐心自个儿的照片。
站在朴实的农家小院门前,女孩儿穿着一身布吉拉素衣白裙,脚上一双黑色圆头布鞋,双手交叠握于身前,不同于平时活泼,带着一丝端庄的书卷气。
院前一阵风吹来,素白的裙摆和墨色发尾微微摆动扬起阵阵波浪,记者找好了角度,比了个手势,唐心露齿一笑,画面便鲜活了,照片定格在这一瞬间。
等这一**人都走了之后,一家人围在一起拆红包。
上面一层一层的都给了奖励,公社的,县里的,市里的,还有省里的,据说没准学校也会给一些奖金和福利。
唐心一封封的拆,总共四个红包。
众人一阵阵惊叹,公社给的红包里头装了五张十块的,县里市里省里分别是八十、一百、一百五。
“心啊,你给再数数,是三百八没错?”
“乖乖,考个试还能发财!”
她三叔和大伯娘看着红包眼睛都红了,唐妈将钱都收回来,捂在掌心里,道:“这钱就给咱家心心上大学用,家里没本事给她多少钱,我掏空家底再补贴五十块,听说大城市吃啥都要钱,连喝口水都得花钱!”
她眼睛从一圈人划过,重点划过大房黄桂花和她小叔子,“孩子考得这么好,我们家咬牙也得供应,她大伯三叔,按说不应该,可咱家孩子这么出息,我也就厚着脸皮跟你们说了。”
黄桂花一脸惊悚,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刚刚恨不得将那钱据为己有,现在垂下头,恨不得消失。
大伯乐呵呵的,“弟妹你说,再咋说也是咱侄女。”
“还是大哥厚道,不知道你们手上有没有余钱,先借点心心上学用,回头我跟她爸不吃不喝也得攒上还你们。”
黄桂花脸都僵硬了,跳起来就指着唐妈骂:“好你个不要脸的,敢惦记我家的钱,呸!老娘没找你要养公婆,你还敢开口?”
“一个小丫头片子考得再好有啥用,这个年纪就该嫁人了,不要脸还要出去上什么大学,回头读出来了还不是要嫁给别人家!”
黄桂花嘴巴刻薄又小气,说到钱她能跟人拼命,前头她还在盘算着要跟二房的怎么开口,要点钱花,已经想好了用公婆做借口,没想到唐妈先开了口堵住了这条路,立即火了起来。
唐妈垂着头任她在那里骂,不言不语。
唐奶奶看不下去,呵斥了一声,“老大家的你给我消停些!咱家心不指望你这个当大伯娘的,以后出息了你也别来沾光!我和他爷爷做主,将我们老俩口的棺材板给出一点。”
她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旧旧的边角都磨损了,看得出来存了很久。
数了十张,“乖孙女,奶给你钱,该吃的吃别饿傻了。”
唐心当然没收这个钱,等大房三房的人走干净了,生怕被借钱,唐妈就将钱还给老两口了。
唐奶奶人老成精能不知道儿媳妇在做戏?这两年隔三差五的二儿子家中送点吃的用的来,她是知道一些情况的,老二家的不像表现在外的那么困难,一点积蓄还是有的。
。。。
第二天,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状元新闻报道总算出来了,先是市里省里报道,后来全国日报也登上了。
边境军区虽然驻扎在原地不能挪窝,唯一的外界信息渠道就是报纸了,军区办公室里其中一张大书桌上放着今早送来的报纸。
上午训练结束后,按照习惯,邹年从食堂吃完饭后,会在办公室里坐一坐,翻翻文件和报纸,看上头有什么指示。
“首长好!”
一路走来站岗的士兵一一行礼,声音浑厚精神气十足,邹年点点头,他带了尖刀队一年,随后在八十二军任师长,身旁跟着指导员和副手。
“邹——首长……”杨鎏三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的,看着不大像一个军人,反而更像一个大学生,等到走进了办公室,左右没人了他怪笑地环住邹年的脖子,整个人挂在他身上,被邹年黑着脸嫌弃扒开。
“哥,你见天的这么严肃干嘛?我告诉你个秘密消息,听说今年过年上面安排了文工团下来表演给咱们解压振振士气,这文工团的妹子个顶个的漂亮又多才多艺,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考虑考虑?”
邹年没理他,径自坐到书桌前,拿起下发的文件细细看。
杨鎏就不是个闲得住的,他也是托了邹年的福,自小一块儿长大,被老爷子送到他身边历练。
左看右看,余光瞥见今天的新报纸,杨鎏漫不经心地翻了翻,待翻到第二页,眼睛一亮。
黑白照片上的女孩儿素衣白裙,带着一丝百合花的清新,虽然照片印在报纸上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女孩精致的五官和脸上鲜活的笑容还是从平面上穿透而来,杨鎏眼里划过一丝惊艳,细细读了几句。
“H省。。。文县第二公社幸福生产队上塘村高考状元?”
邹年耳朵一抖,抢过报纸,目光第一时间定在女孩儿浅笑的脸上,再没动过。
这一刻仿佛时光倒退,昔日里细细品尝过的回忆再一次刷上了新的色彩,这一回活泼可爱的人儿音容相貌在时间的模糊下有了具象。
男人神色有些恍惚,在军队里惯来严肃的眉眼不自觉地变得柔和温软,好看的唇形无意识微微翘起,抓着报纸两端的手捏得紧紧的。
杨鎏盯着他好一会儿,见好友还是维持原来的样子,扑哧一声乐了。
“嘿,好看?不好看你发啥呆啊?看上了?”
“哈哈,我要告诉阿姨去,你个臭不要脸的老男人还想老牛吃嫩草看上了小姑娘!”
邹年:……
——
——无缺——
杨六子说得对,看上了。
可能第一次见面就看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还有,哼哧哼哧码字中……
第73章 大佬的小娇花
遥远的东南方向; 一列绿皮火车在轰鸣中启动前行; 一如当年某个男人从这里离开一样。
被老牛吃的小嫩草正坐在车厢里,身旁放着一个麻布缝成的大包裹,里头放着几身衣服; 剩下的全是吃食多,
家里啥都没有; 唐妈也不知道别人家小孩上大学是怎么样的,只能摸索着给准备了各种吃食。
狠狠心切了好大一块瘦肉,做成了酱肉干,又腌了萝卜酸菜什么的; 小坛子足足装了三个,她别的没多带; 被子什么的准备去了再买。
这年头的火车厢里什么人都有,唐心独身一人虽然穿得朴素些,但长得漂亮,不乏一些人过来搭讪。
还有的说唐心长得面善; 说这句话的大婶子旁边的中年男人正翻着报纸,又抬头看了唐心好几眼说:“可不是面善?这报纸上的状元跟这女娃娃长得多像啊!”
唐心这会儿还不知道那报纸上的是她; 只礼貌地微笑,然后低头玩着指甲。
大婶子以为人女娃害羞了; 将男人报纸拿过来; 细细看了好几遍,然后一拍大腿,“嘿; 还真是!”
唐心被吓了一跳,茫然地看她。
大婶子热切地凑过来,声音很大,“你这女娃子就是报纸里这个高考状元?”
她将报纸递到唐心面前,上面熟悉的人名和地名以及照片,唐心眨眨眼,木然点头。
“可真本事,状元哩!”
这年头上个大学都稀罕,更别说还考了个全国第一了。
大婶子嗓门大又激动,这节车厢里的都听到了,接下来时间里唐心被热情的群众所包围,不仅七嘴八舌跟她搭话,还拿各种吃食过来给她。
大叔大婶们很热情,碰巧车厢里只有她一个年轻人,还是女孩。
“甭客气,多吃点才聪明!”
唐心:……
好不容易下了车,唐心背着包裹哼哧哼哧地搭上去京北大学的公车。
招生办的人很热情,得知唐心一个人大老远过来,又是引路又是指点上哪儿买生活用品。
京北大学内有个供销社,校园外也有旧货市场,缺什么都可以去淘换,只要不嫌弃二手的都不贵。
招生办林老师还热情地给唐·优秀分子·心提供了一床厚实的被子,棉被家床单齐活了,不用担心晚上冻成狗。
唐心是提前来报道的,距离开学还有七八天左右。
这几天内林老师不止一次地问她是不是确定这个专业,不改了?毕竟好多个教授都很看好她,这届高考大约有三四百万人,能从其中突围的还能排第一的智商肯定不低,这样一个人才最适合搞科研发展,再不济一些需要高智商的理科专业也不错。
护理专业门槛算是所有专业里面较低的,对她这么个人才来说委实屈才了,如果不是现在提倡人才自由发展,教授们恐怕都要提着她耳朵吼快改专业了。
林老师:“只要你在开学前改,这边可以破例给你改。”
唐心挠挠头,怀里揣着票票出门采购去。
现在是二月份,京北大学还冷着,比她在家时冷多了。
唐心换了身衣服,夹棉的黑色裤子配衬衫假领子的毛衣,这衣服是唐心自己做的,她妈手糙审美又不在线,唐心只好有事没事自己动手缝缝补补,用她妈的话来说,比供销社卖的还好看!
外套是一件米色长款棉服,款式简单大方,袖口和领口绣了精致的花纹,唐心往身上一穿,暖和还好看。
这年头大家都穿得低调,唐心也不例外,衣服是去供销社买的布料,村子里有弹棉花的大爷,一袋玉米棒子就能弹好几斤,往里面塞棉花再细细弄均匀了缝制,做一件棉服也就五六天的事。
宿舍里有带锁的铁皮柜子,唐心选了最上面那个,将重要的东西全塞进去,完了之后取出两百八十块钱三毛放身上,剩下四百整数的就放柜子里。
这是她全身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