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曦却是摇头拒绝,“赵大哥英姐的好意心领了,我们原本也打算长期在县城落脚的。”
听得程曦这般说,赵珂王英也不好再劝,程家众人除了程老太太刚开始有些心动,其他人也是没有留下的意思,别人的宅邸,住着总是觉得拘谨不自在,且人家留是一份心意,可大家心里也明白,即便关系再好也不能一直麻烦人家,否则这份情谊也就变了味儿了。
之后程辰给赵珂提了想让大伯四叔跟他们一起去府城做事的事情,赵珂府城那边本就缺人,看程大富和程大华说话做事也都利落,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说是过完年便可跟他们一起上路。
见两个儿子的活计有了着落,程曦许三郎在县城里也有事情做,还能照顾到二儿子,程老太太也松了一口气,日子总算是有了点盼头。
吃过午饭,在正厅聊了一会儿,赵珂见众人都很是疲惫,便让下人带他们去客房休息了。
程家众人被安顿在了离正厅不远的一座院子里,旁边是一排厢房,倒不愁住不下。
不过程家众人除了俩孩子困顿的送去屋里午睡了,其他人此时却是都没去休息,聚集在正院大厅里,商量着接下来的事情。
程大富最先开口,“一直在这儿叨扰赵东家也不是个事儿,明天咱就出去打听看哪儿有宅子出租,早些搬出去吧。”
程大贵赞同的点了点头,朝许三郎程曦道,“你们在县城里时间呆的久,明天带大家出去打听打听,早些搬出去,强子他娘,先把阿辰他们拿回来二十两银子拿出来吧,租个院子应该差不多了。”
程老太太听得程辰他们半年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倒是有些吃惊,没想到半年能赚这么多,想着老大老四以后也回跟着去,心里倒是又安稳了一点。
同时程老太太也从怀里掏出来一个荷包,“我这里也还有点儿,是今年卖了粮食换的点银钱,你们先拿去吧,阿辰他们拿回来的银子,你们先留一些,你的腿还要花银子治呢。”
程大贵忙道,“娘的先留着,余、大嫂如今有了身子,缺不了银子呢,我这腿早就费了,治不治还不是都这样。”
一旁一直低着头的余氏在心里犹豫了一会儿,也抬起头来,从怀里掏出来一张银票,说道,“您们的银子都留着吧,我这些年,还是留下了不少体己,原本,原本是留着打算给自己养老的,如今也不必了,这里是三十两银票,你们先拿去用。”
原本正将手伸进怀里的程大华,终是没了下一步动作,将手放了下来。
程大富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余氏,程大贵推脱道,“原本就是我们连累了大哥,怎么还能用大嫂的银子?”
之后屋里便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推脱起来,程曦看着这样的程家人,包括这个被人看不起的新晋大伯母,都拿了自己的私房出来,心里很是感动,并出声打断了众人,“这事儿本就因我跟许三郎而起,银子您们就不必出了,我跟许三郎这半年来也存了些积蓄,宅子的事情我们会办好的。”
程大贵斥道,“你们挣的点银钱都被许家刮了去,能存下多少,听爹的。”
一直沉默的许三郎开口说道,“这事儿本就是我连累了您们一家,我们手上的银钱,在县城里租个院子足够。”
程老太太原本就对许三郎存着很大的怨念,听得许三郎的话,不待其它人再开口,便阴沉着脸道,“即是这样,那这事儿你看着办。”
程大贵急道,“娘……”
程老太太沉着脸斥道,“怎么,我说的话不管用了?”
程大贵看自家老娘隐隐有发怒的征兆,只得闭上了嘴,不再惹老太太发怒,想着到时候偷偷的将银子给程曦他们也是一样。
余氏是个有眼力见儿的,看着程大贵都不说话了,便收起了银票,应道,“我听娘的。”
程老太太很是满意余氏的反应,总算将脾气压了下来,说道,“大家也都累了,散了吧,休息好了明天出去找院子。”
正文 第九十六章 烧饼摊
第二天一早,程家众人就分成几拨人出去找院子了,赵珂倒是有心帮他们介绍,不过被王老爷子拦着了,他考虑的比较周到,赵珂在县城里认识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即便帮忙找到宅子,对于现在的程家人来说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租金。
最后还是余氏跟程大富先找好了地儿,是余氏之前在县城里就认识的人,换了新宅子,旧院子便打算租出去,虽然有些破旧杂乱,但好在有那么大租金也算便宜,不过程家这么多人住进去,还是有些拥挤了。
院子在一条比较窄的小巷子里,正厅左右各一间耳房,两边各两间厢房,其中两间厢房,一间还是厨房,一间是柴房,即便是这样的院子,也是要五两银子一个月的。
程家人太多,便只能把柴房也收拾出来住人,正厅耳房老太太带着两个丫头住一间,程大富余氏住一间,另外一边程大贵和程大华夫妻各一间,柴房收拾出来程辰程财带着两个孩子住,程曦跟许三郎便只能先去酒楼里住了。
程曦跟许三郎半年存下来的银子也就只够付一个月租子,好在许三郎的姥姥还差不多留下了十多两银子,凑在一起付了一个季度的房租。
程家人多,也都是也些手脚勤快的,院子定了下来,花了半天的功夫便将院子收拾了出来,第二天便全部搬过来了。
县城里的店铺大多都过了初三才会开门,好在他们过来的时候,都是听程曦的,带的都是些吃的用的,家里的粮食也都带了过来,近期倒是不必担心吃用。
如意酒楼要初十过后才会开工,程辰他们却是初六便要跟赵珂一起离开了,现在才初三,这个时候大家倒是闲了下来。
程曦想着虽然二哥四哥和大伯四叔要离开了,但女眷都会留下,手脚也都是勤快的,便考虑先摆个摊子看看,刚好大家都在,可以先做好准备工作。
家里人听了程曦的计划,也不要多少成本,倒是没人反对,如今也没了地种,都在家里闲着,手里的那点银子花完了,以后的日子也没有着落,这肯定不是个事儿,大家也都知道程曦在酒楼里呆了半年,会捣鼓吃食,倒不如听程曦的试试。
这边院子里倒是有些桌椅板凳,但都很是破旧了,程曦便让二哥他们再跑了一趟,将家里的桌椅板凳搬了些过来,有按照程曦说的,准备了炉子等物。
过了初三,那些店铺也都陆陆续续开始营业,只菜市场还没有开门,好在家里地窖原本都有准备过冬的白菜,老太太家里年前杀的一头猪,猪肉也都没来得及卖,全部都搬了来,程曦便想的是先搞个烧饼摊试试,等到菜场开始出摊,再弄别的。
将摆摊的东西差不多准备齐全了,程曦便跟着许三郎去了米面铺子,买了些白面回来,买完之后,程曦看着手里还剩下的不足一两银子,只叹气,他们手里的那点银子,转眼间就花完了,程大贵之后倒是偷偷的给她硬塞了十两银子,不过程曦却是打算留着,暂不动用。
家里的那点肉和白菜,都是以后的口粮,家里还这么多人,程曦要拿去折腾,老太太心里肯定是不放心的,只到吃过了程曦在家里捣鼓出来的烧饼,老太太才算稍稍放心,答应试试。
这一番折腾下来,还没来得及出摊,程辰等人就要跟着赵珂离开去府城了,初五的晚上,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初六一早就送走了程辰程财,跟着离开的还有程大富程大华。
因为程辰程财都去过了半年,回来还挣了这么多银子,程家众人虽有不舍,倒是也还算安心。
送走了程辰等人,程曦便想趁着过年别人都还没出摊,抢占个先机,先张罗着出摊了。
烧饼的炉子是程曦按照自己的想法,趁着大家都在家的时候捣鼓出来的,一个大大的圆筒炉,中间放着铁皮炉心,里面烧木炭,炉子中间的四周,也用铁皮包了起来,能更好的传热,炉心四周的一圈,是烤烧饼的斜台,上面再弄了一个铁皮盖子,能更好的聚热。
程曦先是在家烤好了一圈烧饼,才用板车让许三郎推着车去了街上。
等到了街上有人的地方,程曦便开始吆喝了,“卖烧饼,热乎乎刚出炉的烧饼了。”
一旁的吴氏跟马氏都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卖烧饼还要这样吆喝,她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妇人,进城的次数手指头都能掰数过来,哪儿想着以后卖烧饼还要在大街上这样吆喝,实在是没这个脸皮开不了口,只听着程曦一个人大声吆喝着。
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大多都是欢欢喜喜出门走亲戚的,且好多都是带着孩子,过年很难买到什么零嘴儿,那些孩子一听有人卖烧饼,便拉着大人开始要,于是渐渐就有些拗不过孩子围了上来,暂时一副犹豫的样子。
还一会儿才有人询问,“你这是什么烧饼?”
程曦热情的笑着应道,“老伯,咱这烧饼可是祖传秘方,好吃的很,您先尝尝,好吃再买。”
边说着,程曦边揭开了炉子上的盖子,一股子带着肉香的烧饼味儿飘散了出来,周围不打算买烧饼的路人,闻着香味儿都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那客人吸了吸鼻子,“这烧饼还有肉味儿呢?还可以尝?”
程曦笑着应道,“咱这烧饼可是放了足足的肉馅儿呢。”
边应着,用自制的木夹从炉子里夹出来一个烤的金黄的白面烧饼,放在之前准备好的木盘子里,一旁吴氏忙按照程曦说的,用刀子将烧饼切成小块儿。
程曦用签子插了一块递给客人,“您先尝尝。”待那客人接过来,又插了一块儿递给一旁吞口水的孩子。
那客人吃的只点头,滑嫩的肉馅,里面还混着些冬白菜,一点不腻,混着烤的绵软的面皮,满口生香。
吃完那客人有些意犹未尽的道,“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烧饼,原听你说是祖传秘方,我还不信呢,多少钱一个,给我来两个。”
程曦应道,“十五文一个。”
那人吃惊的道,“这么贵?”
程曦仍旧带着笑意应道,“您看看这足足的肉馅,可比吃一碗肉丝面的肉都多多了,十五文可不贵了。”
一旁的孩子吃完了嘴里的烧饼,却是拉着大人的手,“爷爷,我要吃,我要吃。”
那客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怀里掏出了荷包,数了三十文钱出来,“给我两个吧,你这烧饼够大,还这么多肉馅,倒真是比一碗肉丝面划算。”
程曦笑眯眯的收了钱,从炉子里夹了两个烧饼出来,用干梧桐叶子包好递给客人。
有了第一个客人,便有第二个客人上门,这大过年的倒也挺舍得,尝过了味道,便是两个三个的买,渐渐的烤好的烧饼就卖完了,居然还有客人等着炉子里下一波烧饼烤好。
之后程曦等人的木推车就在这个街边没有移动过,没多久,准备的一百多个烧饼就这样卖完了。
程曦原本是想多准备一些的,无奈老太太担心卖不出去,不让多准备,不想这么一会儿就卖完了,还远远没卖够。
好多人听说烧饼没了,都是一脸遗憾,程曦笑着招呼道,“明儿咱还在这街上卖,各位有想买的,明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