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自陈滢出现在眼前时起,她便已料定,陈劭与行苇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早就暴露了。
  只是,心中虽作此想,若要说她毫不意外,却也不是。
  陈劭失踪长达八年之久,目标太大,他的暴露几乎是必然的,是故,自他回京后,吴太妃几乎从不与她联络,一切皆交由行苇代转。
  然此际听陈滢所言,吴太妃才明白,原来,行苇也早就被发现了。
  “太妃娘娘‘病逝’后,结合此前查到的消息,以及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我推断出,太妃离开之时,应该会带上香山县主。”陈滢语声又响,平静一如往昔。
  吴太妃看了她一会儿,笑问:“何以见得?”
  “因为太后娘娘败得太干脆了。”陈滢说道,抬眸看向远方。
  夜色愈加浓稠,虽有月色相照,目之所及,亦唯有一片黑暗。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续道:“长公主突然倒台,以太后娘娘对独生女儿的宠爱,不可能毫无反抗地任人宰割。可偏偏地,她连一点像样的还击都没有,心甘情愿自禁于长禧宫。这很不像她的为人。”
  “所以呢?”吴太妃眉峰轻挑,接口问道。
  陈滢便道:“所以我就猜测,这里头,是不是存在着一笔交易……嗯……买卖,而香山县主,便是这笔买卖中的最重的一枚筹码。太后娘娘愿意臣服,条件便是,让香山县主活下去,且还是安全地、不受任何人胁迫地活下去,于是,太妃娘娘,便成了达成这笔买卖的重要一环。”


第708章 从何处来

  吴太妃闻言,“噗哧”一声笑起来,似是忍俊不禁:“你这孩子,越说越糊涂了。县主本就是幽禁冷宫,又不是斩立决,她那条命早就被陛下留着了,太后娘娘犯得着为这个委屈自己么?”
  “这话太妃娘娘也信?”陈滢转望吴太妃,笑容淡薄:“一个外皇城打杂的老嬷嬷,都能把毒下到县主身上去,太妃莫不会真的以为,这是老嬷嬷报仇之心感天动地,于是苍天保佑她得手了吧?”
  吴太妃的笑容淡了下去。
  陈滢不再看她,又道:“除此之外,方才太妃娘娘自己也说了,太后亲手切掉了县主六根手指,至于原因,您说不方便言及。这不也正表明了,太后娘娘痛下狠手,不过是为了以此求得……怜悯,同时亦表明其臣服的决心么?”
  水一般洁净的语声,因夜色之故,无端地便有了一丝冷瑟。
  回答陈滢的,是一声寂寂长叹。
  再数息,吴太妃方启唇道:“你真真是聪明得紧。若非令尊护你护得紧,我倒真想把你召来……”
  “抱歉,我不能答应您。”陈滢打断了她,面上没有一丝波澜:“我有我自己的路要走,那条路,并不与太妃娘娘相合。”
  “哦?”吴太妃挑了挑眉峰。
  描得极长的一双黛眉,挑转勾折,皆是风情。
  “你并不知我风骨会诸事,又焉知我与你所行之路,并不相合?”盈盈笑语,不带半分烟火气。
  随后,她又是一笑:“罢了,还是先由得你说完吧。你料定县主会随我走,遂事先叫人盯着长公主府,莫非,有人去长公主府做了什么?”
  “这难道不是一定的吗?”陈滢反问,神情淡静:“既然留下县主之命乃是太后娘娘一心所求,那么,她就绝不会委屈了自己的外孙女儿,必定要将一切安排妥当,比如金珠首饰、古玩玉器等,以使县主一生无忧。”
  言至此,她信手一抛,掌中柳叶随风辗转,缓缓落地:“只是,太后人在长禧宫,行事诸多不便,且也不可太过张扬,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她所能选择的地方,便也只剩下了被封存的长公主府了。”
  她的唇角动了动,笑容仍旧极淡:“长公主府被封了大半年,早已无人关注,左近又只几户人家,以此地做为存放金银的地点,再合适不过。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盯牢此处,何时他们有动作,何时便是启程之期。”
  她自袖中取出一张小纸条,拿在手中晃了晃,笑道:“今儿一早,这字条儿便送到了我手上,我便想着,还有比今晚更合适的离京的吗?城门大开、宵禁推迟,无数赏灯的游人来去,此时离城,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待知晓娘娘是自东门而出,我便追上来送您一程。”
  “原来如此。”吴太妃了然地点了点头,看向陈滢的眸光中,大有欣赏之意。
  这话说来简短,实则却是对整个局势的缜密分析,且这其中更有许多不可言说之处,吴太妃身在局中,自是心知肚明,而陈滢却是凭借着出众的情报整理能力,方将这一切厘清。
  林中有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月亮又升高了些,薄云渐起,将月色掩映得越发黯淡,柳烟如雾,远近一切皆变得含混不清。
  陈滢转首望向来处。
  盛京城的灯火,已然不复方才灿亮,微月之下,高大的城廓无声耸立,稀疏光影投射其上,也只能照见一个大致轮廓。
  繁华散尽、喧阗不再,大楚的都城,正在陷入沉睡。
  然而,柳烟深处的两个人,却无一丝倦色。
  吴太妃一直在打量着陈滢。
  并不见得锐利的视线,且,那双美丽沧桑的眼眸,亦不具备攻击性。
  可是,这样的视线,却让陈滢微觉不适。
  她有种被人透视之感,而看着她的那个人,似是与她极熟。
  那并非是熟人的那种熟悉,而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熟稔,就仿佛,在许久之前,她们曾生活在同一片土地。
  “你可知,我为何创立了风骨会?”吴太妃的语声突地响起。
  极低沉的声音,仿若微风拂动枝桠刮擦出的余音。
  “我猜不出。”陈滢坦然地道。
  她想了许久,却始终想不明白,以吴太妃之尊,为何会想起兴办一个这样奇怪的组织。
  为名?为利?为权?
  都不像。
  若为名,则风骨会行事不会如此低调。
  若为利、为权,则他们当年就该加入皇权之争,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更高权势。
  可正相反,他们不曾投靠任何一方,甚至还因此招致康王记恨,数次展开报复,比如发生在陈劭身上的几件事,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此外,这个组织的武装力量,亦弱到了极致,便连吴太妃这个首脑离城,亦只区区五名剑客护送。
  这完全有悖于一个有野心、有企图的组织该有的模式。
  至少,他们对大楚朝,没有半点染指的意图。
  可既然如此,吴太妃创立此会,又是为的什么呢?
  “你一定很奇怪,不明白我创立风骨会的目的是什么,是么?”吴太妃蓦地开了口,说话时,眉眼仍旧含笑。
  陈滢点头:“是的,我搞不清娘娘的意图,你们这个组织给我的感觉,很是与世无争。”
  吴太妃“呵”地笑了一声,掩袖弯眉,颔首道:“嗳,你说得还真是对得很,我创办风骨会,本就不是要在大楚施展拳脚。”
  陈滢一下子抬起头,如水眸光,清可见底:“所谓‘不是在大楚’,是不是表明,你们此次便是要离开大楚,找一个能施展拳脚的地方,从头开始?”
  “好孩子,你又猜对啦。”吴太妃笑看着陈滢,似是对她的表现极为满意:“大楚这地方,一则我呆得腻了,二则,这里乃是我的故土,如今好容易它才得几日安宁,我可不希望老百姓再吃那打仗的苦,也舍不得搞乱这太平盛世。”
  陈滢安静地听着,心底却生起一丝异样。
  便在此时,吴太妃的语声再响,甜腻沙哑的语声,嵌入夜风,竟有几分凉意:
  “好孩子,告诉我,你从何处来?”


第709章 几度人生

  月牙儿攀上柳俏,夜风轻咽着拂过四野,长草如烟,远远散去天际。
  陈滢面色不动,唯望向吴太妃的眸子里,隐了一丝震惊。
  你从何处来?
  这是吴太妃明言问出的一问。
  可是,这一问,又是因何而生?
  陈滢相信,吴太妃绝不是与在她探讨哲学问题。
  她问的,是陈滢的来处。
  真正的来处。
  “啊哟,我这么问,怕是过于唐突了。”吴太妃忽然笑了笑,面上是自知失言的歉然。
  语毕,她复又将衣袖一展,含笑道:“这一问委实还可以换个问法的,譬如,你自何时而来?”
  陈滢怔忡地听着,并不言声,却缓缓抬头,望向天上月。
  月悬空、风卷云,星粒子贴在云后,随风云聚散,若隐若现。
  她觉出一种茫然。
  时间与空间,前世和今生,在她的身上,早就不再是经纬分明的线,而是绕作一团的乱麻。
  她的来处,是她最大的秘密,亦是她最大的迷惑,每每思及,总不免要发出那千古一问:
  我是谁?
  是二十一世纪福利院中的孤单少女?
  是上一世逼仄小院儿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富家千金?
  还是抽着烟斗破案无数的侦探先生?
  抑或是此际于十里长亭之外、与人夜话的侯门贵妇?
  这许多个她里,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陈滢不知道。
  那一瞬,她如同置身于浩瀚宇宙,苍茫、辽远、空寂,俯仰之际,不知来处,亦不见去所。
  一粒微尘而已。
  “我吓着你了么?”吴太妃端详着陈滢的面色,轻声问道。语声中,多少含了一分关切。
  一刹时,眼前场景忽变,弯月当空、烟柳芳草,足底是坚实的大地,承载着、托举着,让陈滢自轻微的失重感中回过神。
  她敛住视线,侧首向吴太妃投去一瞥。
  极淡的一缕眼风,不见情绪,一如她平素的模样。
  吴太妃见状,低低一叹:“唉,这却是我的不是,这人年纪一大,说话就有些颠倒,不怪你如此,我自己也觉得面目可憎。”
  口中说着致歉之语,然她看向陈滢的眸光却极深,似在试探、又似笃定:“我就是觉着有点儿奇怪罢了。那什么女校啊、女医馆啊、庇护所啊,还有你的那些课本儿,我活了这么久,真是头一次见。”
  陈滢向前踱了两步,面上神情淡极近无:“只是突发奇想罢了,我做这些的目的,也不过是想为这世上受苦受难的女子们,寻一条活路。而娘娘问的那两个问题,请恕我愚笨,我没听明白。”
  “哦……是么?”吴太妃喃喃地道,转开眸子,面上有着一闪而逝的失落。
  陈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于是,心底再生异样。
  而随后,吴太妃便又擎出笑来,挥了挥袖,好似挥去心底的某些念头:“好罢,还是我过于穷根究底了,倒真成了那碎嘴的老太婆,你们年轻人自是不喜的。”
  “我并没有。”陈滢温和地道。
  吴太妃轻笑,自袖中抽出一方镶银边儿的锦帕来,掩了半面道:“你这孩子,惯会说话哄人,我可不信。”
  这一刻,她又是方才那洒然从容的模样,再无丁点失落,只笑问:“虽则你不愿说,我却还是想与你多聊两句,却不知你可愿听?”
  陈滢点了点头:“我自然很愿意倾听。”
  “那就好。”吴太妃眯着眼笑,指尖摩挲锦帕上的银边儿,轻声地道:“这话憋在我心里好些年了,如今见了你,倒觉得一见如故,好像认识你很久了似的。”
  陈滢默然无语,吴太妃似也不需她作答,弯眸问她:“好孩子,你且猜一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