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民女认得她,她就是明心,这贱人昧了东家的钱,害得民女替她还亏空!”绿漪两眼喷火,挣扎着要冲过来,被两名小监死死按住。
  看得出,方才那阵喧哗,便是她弄出来的。
  裴恕神色未动,只淡声问:“明心昧下了什么钱?”
  “香云斋前年的利钱,整七千两!”绿漪立时答道,一面咬牙切齿地瞪着明心,若无人拉着,只怕她就能扑过去咬下对方几块肉来。
  裴恕负手而立,心下却觉出几分异样。
  据他所知,疑似香云斋流出去的银两,亦是这个数目。
  何其凑巧?
  莫非,那流出去的银子,竟与明心有关?
  他眯起了眼睛。
  若果然如此,这个明心,便要好生审上一审了。
  “大人,刘姨娘……明心好像有点不大对劲儿。”身旁忽地传来何廷正的声音,低且沉:“大人请看她脚下。”
  裴恕回过神,凝目看去,面色微变。
  明心脚下竟聚着大滩血水!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再看明心面色,白中带灰,竟透着一股子死气,胸口几乎没有起伏。
  “快去叫太医,把人抬去外头,找个空屋子给她躺下。”裴恕厉声吩咐,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疏忽了。
  方才见明心晕倒,他还以为是被绿漪扭打所致,谁想她竟是有病在身?
  若再仔细看,便能发觉,地面上有一道新鲜的血迹,斑斑点点,从院门处一直延伸到明心脚下,可见她不是才犯的病,很可能早就犯病了。
  怪只怪这司刑监味道太大,明心身上的血腥气便被掩去,竟致无人察觉。
  裴恕踏前两步,忽转首,沉声吩咐:“来人,把绿漪单独关起来,派几个人守好,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离。余下人犯,尽速收押。”
  众人俱皆应诺,分头领命而去,司刑监那满是怪味的院子里,登时便是一阵忙乱。
  浓夜笼罩,天空中一片昏暗,不见星月。
  阔大皇城中,这些许的混乱,便如细篙入水,只搅动起一丝微澜,很快便又被浩荡水波淹没。
  或许,会有那么几个人,记得发生在今晚的这些事。
  然于更多人而言,这也不过就是个平凡的中秋之夜,冷月尽、夜色浓,天凉好个秋。
  而若再放眼尘世,譬如草木之荣枯、命运之穷通、生灵之来去,这些于个体而言大到无边之事,亦不过一粒芥子罢了,微不足道得很。
  当曙色冲破阴霾,将一线碧空展露于天际时,应元嘉帝急召而来的陈滢,见到了明心的尸体。
  彼时,她的脑海中,便作如是想。
  她出神地看着眼前的尸身。
  明心,这个野心勃勃、每一分钟都在算计的女子,此刻苍白得如一张薄纸片儿,平躺于木榻,神态安详,似陷入沉睡。
  一尸两命。
  明心身怀有孕,死于突发性小产并大出血,太医赶到时,她已然陷入深度昏迷,虽经施针灌药,到底没救得回来。


第638章 衰草连天

  “如此大量的出血,我记得前些时候也曾见过。”陈滢抬起手,将白布覆上明心的脸。
  尸检已经完成,没有发现致命外伤,可是,也不能排除他杀的可能。
  毕竟,这世上有如此多致人死亡地方法,外力侵入只是其一。
  裴恕抬头望她,剔透的瞳仁里,沉了一丝疑惑。
  “你说的是哪一宗案子?”他问,上前两步,替陈滢拉开殓房的大门。
  菲薄的曙色扫进檐下,青石板路上结了霜,道路两旁种了几株木芙蓉,如今早是残叶凋萎,枯枝上亦挂着霜迹。
  陈滢跨出门槛,转上朝东的那条石径,清清冷冷的声音,似亦沾着秋日晨露:“是香山县主中毒案。当时,香山县主也是大出血,初时我们都以为是天葵,后来经高人查证,方知是有人投毒。那投毒者至今未曾查明。”
  停了一息,她又补充道:“如果可以的话,这案子也大可以请那位高人帮忙,他是东宫僚属,叫做管耀,你可能也认识。此外,我们或许也该去问一问长公主。我猜她可能查到了些什么。”
  否则,也不会一夕之间,便死了那许多宫女丫鬟。
  陈滢在心中续下余言,抬起头,望向东边的天空。
  晨雾正渐渐散开,鸭壳青的天幕下,压着一角蓝灰色的云,掩住半轮红日。
  “太阳要升起来了。”她转首,看向身后的停尸房。
  灰白色的石屋,平实朴素,即便朝阳洒下,亦不能洗去它骨子里的阴沉。
  陈滢有片刻的恍惚。
  却不知,在离开人世的那一瞬,明心在想些什么?
  她有没有想过,她将会死在一个陌生的、充满腐烂气息的地方,周遭连个亲人也没有,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甚至没有机会留下遗言?
  如果有,她又想说些什么呢?
  她不曾达成的心愿?还是腹中尚未成型的胎儿?抑或是对这尘世的眷恋?又或者,她会说出某些事的真相?
  这一切的一切,皆随着她生命的消亡,而成为永远的谜题。
  陈滢无声地叹了口气,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坦白说,她并不喜欢这个野心极盛的女子,对其做法亦很不认同。
  然而,那到底是一条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倏然逝去,总不免引人感喟。
  陈滢犹记去年秋天,明心过府送信,着一身鲜丽的红裙,意气风发,好似将一切握在掌中。
  彼时的她们,又何曾知晓,那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
  生命诚伟大,它孕育文明、赋予这个星球活力与希望。
  然而,又有些时候,你却清晰地知晓,生命,很卑微。
  卑微到一个转身,故人便已不在。
  裴恕半侧着首,看向陈滢。
  他头一次发现,那双清澈的、始终平静的眸子里,其实,也是有情绪的。
  虽只是微末的一点点。
  但他能看出来,她并不好受。
  他走去她身旁,轻轻牵起她的衣袖,垂眸望她。
  “我在。”低且柔的声音,如经年沉酿以火微温,便有酒意蒸发弥散,教人微醺。
  陈滢回望着他,“嗯”了一声,将手伸进他掌中,由得那只大手包裹住,语气很笃定:“我知道。”
  是的,她知道。
  一如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
  明心之死固然令人伤感,而其背后所牵动的,却绝不简单。
  明心与郭婉、郭婉与香云斋、香云斋与陈滢、陈滢以及手头的各项产业或事业。
  这是一条清晰的关系线。
  一旦其中某个点出了问题,则无人能够独善其身。
  “我现在就需要去见陛下自辩么?”陈滢问。
  她接到的旨意是“着速进宫查案”,随后便被带至皇城殓房,除此之外,并无别的旨意。
  目前看来,元嘉帝也没有单独召见她的意思。
  不过,她还是提前做了些准备,带了几份年度财务报表。
  裴恕此前给她递过消息,提到过香云斋资金流向的问题,她也是未雨绸缪。
  裴恕向她一笑,因见四下无人,便抬手向她鬓边触了触。
  这在他是“摸头以示安慰”,随后柔声道:“陛下既然没旨意下来,你就不必去。”
  陈滢忖度片刻,点头道:“这话也是。不过……”
  她望住他,清水般的眼瞳里,流动着一点点的忧虑:“你给我递消息的事儿,陛下会不会已经有数了?”
  元嘉帝再精明不过,陈滢不相信裴恕能瞒过他。
  她有点担心裴恕。
  裴恕闻言,嘴角又斜去一旁。
  那是一个匪气十足的笑,正是他惯常的笑模样。
  他屈指一弹剑柄,不以为意地道:“无妨。陛下若不知,则万事休提;陛下若明知此事却没拦着我,又没叫人盯我的梢,那便表明,在陛下的心里,你是值得信任之人,我透点儿消息给你也没事儿。”
  他忽抬手,长而有力的指尖,再度轻掠过她鬓边发丝,一触即放,笑道:“你在康王诸案中不遗余力,多次助我、助太子殿下、助陛下破获大案,还查出了很多重要线索,陛下乃天子圣君,自有识人之明,你不必太过担心。”
  陈滢被他说服了。
  的确,她此前所做的一切,皆已表明了立场,以元嘉帝那务实的性子,他只会看人怎么做,至于口头说的话,他倒未必会信。
  两个人遂又行一段安静的路。
  晨光熹微,淡金色的一层,照在身上时,亦觉不出丝毫暖意,他们缓步行出殓所大门,眼前骤然一阔,连天衰草、空青云淡,白石铺就的笔直的宫道向前延伸,如一尾抛向远方的白线,渐细渐隐,终被野草没去。
  “这地方荒凉了些,到底也是放尸首的地方,阿滢头一次来,想是不惯。”裴恕解释了一句。
  虽说仍在皇城,但这一片儿却极僻静,周遭寂无声息,连鸟鸣都不曾闻,唯风吹草低、四野空寂,肃杀得紧。
  “没关系的,我觉得这地方挺好,又有闲杂人等,又很安静,说起话来很方便。”陈滢笑了笑。
  如此旷阔之地,的确很宜于聊天,尤其宜于谈及与案子有关之事。


第639章 陛下口谕(修)

  待踏上白石宫道,静静地走了一会儿后,陈滢方道:“明心的来历,郭孺子以及更早些的何家,应该都能查到,不过,我还是先把我知道的都说了罢。”
  她将线投向远方,似被那片荒草吸引,语声轻且舒缓:“明心原也是良家女,他的父亲乃是康王僚属……”
  她尽量以简短的语言,将她所知晓的关于明心的一切说了,最后又道:“……来此之前你曾说,昨晚绿漪一直在骂明心昧下了七千两银子,还说这事便发生在前年,这倒让我想起一事。前年冬天我还在济南时,有一回去找郭婉,因郭婉外出,是明心接待我的,我看到她确实在管账,还曾把一堆账本儿交给我看。此事我可以证明,跟我同去的几个陈府丫鬟婆子,也可以出具口供。”
  那个飞雪漫天的黄昏,于陈滢而言,很特别。
  因为,就是在那一天,她发现了郭婉与太子殿下往来。
  而今细想,或许,便是从那一天起,她与郭婉,便踏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且,循着各自秉持的信念,渐行渐远。
  陈滢再度无声地叹了一口气,旋即,又有几分自嘲。
  许是时节萧瑟,又许是景物疏旷,她今天的感慨有些多。
  裴恕并未察觉她的情绪,只讶然挑起一根眉毛,“嚯”了一声,上下打量她几眼,目中含着新奇:“这可真奇了,从来只有你问别人要口供,此番倒是你自己说出口供,少见,少见。”
  说着便当真笑起来。
  陈滢倒是一派平静。
  她对明心所知不少,理当提供相关信息,这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唯一遗憾的是,她与此案关涉甚深,元嘉帝纵使心无芥蒂,怕也不会让她来破案。
  至少这谋逆之案,不会经由她手。
  事实亦果如陈滢所料。
  三日后,元嘉帝降下圣旨,着三法司彻查长公主、兴济伯谋逆案,此外,明心死亡的真正原因,亦已查明。
  她死于中毒。
  查明此事之人,正是管耀。
  裴恕听从陈滢建议,向元嘉帝求来圣旨,请这位医术圣手查验明心尸身,并得出最终结论:
  明心系被人投毒所杀,而其所中毒物,与当年香山县主郭媛所中之毒,极为相似。
  只他也不能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