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换个称呼、换种法度而已。
  想明此节时,陈劭便有种被欺骗的屈辱感。
  以一个似是而非的所谓至理,诱得他成为爪牙,这是他在八年前对“主子”的认知。
  因此,他故意放弃东宫侍讲一职,这让“主子”十分失望。
  可是,“主子”接下来的举动,又让他看不懂。
  不谋逆、不反叛,视康王、安王之流如乱臣贼子,这许多年来,“风骨会”也从不曾做出干扰朝堂之事。
  为什么?


第528章 再见叶青

  重返盛京之后,这种疑惑,便时常萦绕于陈劭心头。
  一个欲“以制治天下”的组织,其志必不小,可偏偏地,它对大楚又似全无兴趣。
  而纵观加入“风骨会”之成员,据陈劭所知,或为如陈励这般的热血士子、有志青年,又或是有真才实学、却生活落魄的穷秀才。普通庶民却鲜见。
  便如“成记故衣”的老板。恐怕他至死亦不知,他曾在无意之间,为某个组织效过力。
  而陈劭的茫然,也就此越发浓厚
  究竟是那番“至理”太过神圣,神圣到以一国之利亦不可诱之;还是他自己太过小人,将“主子”的至理给想歪了?
  这两种念头日夜交战不息,令陈劭的态度,亦摇摆不定。
  为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倾尽所有地前行,到底是对,还是错?
  更何况,这所谓的目标,可行与否?是真是伪?是徒有其表,还是早已超然于众,亦叫人百般揣摩而不得法。
  “嗒”,门外忽传响动,陈劭如梦方醒,他微转首,却见行苇捧着笔墨等物走了进来。
  “老爷请稍候,小的这就研墨。”小心地关门阖户,将门帘塞得严实,行苇方来至案边,躬身语道。
  这一刻的他,谦卑而又恭谨,如同这世上所有的仆役,不再像是一个人,而是成为了一件工具、一样器物,供主人使用,且随时可以舍弃、替换,乃至于抹杀。
  陈劭低低地“唔”了一声,将披衫向身上拢了拢。
  那一刹儿,那一道孤峭身影立于案前,清润面庞被烛火映出轮廓,明明灭灭,似将融入夜色。
  行苇以眼尾余光扫他,心底微哂,面上却无表情,将蝉翼笺平摊案上,执起墨锭研墨。
  房间里响起细微的金石声,清冷而又寂寥,似一尾独舟,缓缓破开这浓墨般的夜。
  这一夜,掬水轩的灯火整宿未熄,李府巡夜的婆子远远见了,也并不敢来打扰。
  知府大人李珩早便交代下来,所有人不得扰了姑老爷的清静,违者重责,一干下人自无违逆。
  陈劭的病,三日后便已痊愈,行动坐卧直与常人无异。
  依他的本意,那些药便不必再吃了,因为吃也无用。
  不过,李珩却怕他有个好歹,还是请那位名医开了单方,是一剂温补的汤药,每日吃上一碗,效用却是不凡,陈劭的面色一日比一日红润,倒是比在京城吃太医署的丸药更好些。
  待他的病情完全稳定下来,已是半个月后,陈滢征得诸位长辈同意,方得重返女校。
  初夏时节的济南,风物倒也秀丽,那城门边的桃花兀自开着,虽只零星几朵,更兼细雨如雾,恰是春意阑珊,情味不减反增,别有一番意趣。
  陈滢是理性至上主义者,眼中所见,自绝非伤春之景,而是叫人欣然的夏日生机。
  当初离开济南时,她没想到会走得这样久,再回女校,竟已在一年之后,那种期待与切盼,于她而言,亦是久违了的。
  不过,她并未教这欢喜冲昏了头脑,尤其当马车驶出城门后,她的神情,便已是一派肃然。
  “先在此处停一停,我与人有了约。”栽满垂柳的小路旁,烟雨轻拢,风动如幕。
  陈滢命郑寿停了车,复又吩咐寻真并知实:“我要下车见个人,你们两个便留下吧。”
  寻真闻言,立时便不乐意了,鼓嘴道:“姑娘,这可不成,罗妈妈之前特为叮嘱婢子,不叫婢子们离了姑娘。上回姑娘跟着小侯爷先走,老爷可是罚了婢子们抄书来着呢。”
  说到最后,她一张脸已是皱成苦瓜,可怜巴巴地看着陈滢:“老爷一罚就罚了一百张大字,婢子点灯拔蜡地写了半个月,到现在还没写完呢,姑娘可饶了婢子们吧。”
  陈滢忍不住笑,又有些歉然:“你怎么不早说?我手上积了好些大字呢,你拿去交差不就得了?”
  “啊哟,这可使不得。”寻真越发苦下了脸,像嚼了满口黄莲:“老爷的眼睛可厉害着,是不是婢子写的字儿,他老人家一眼就能瞧出来。婢子可不敢。”
  这话引得知实亦跟着点头:“老爷真真那眼睛里跟点了蜡烛也似,且婢子们也断不能欺主。姑娘此次便还是带着婢子们吧。”
  陈滢不愿为难她们,只得应下,主仆三人略收拾一番,各撑着一柄竹伞,下车沿那小路。
  柳烟砌绿,雨丝便若银毫,随着那柳条儿到处飘,似浑不着力。
  许是落雨的缘故,小路上行人极少,却也清静。
  约一刻后,前方现出条丁字路口来,一株青碧碧的大柳树迎风飘摆,树下立着一人,鹰灰箭袖、发束高髻,平凡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正是叶青。
  “叶统领久等了。”陈滢含笑打了个招呼,举着伞走了过去。
  叶青却是并未打伞,只神情淡然地一拱手:“有礼。”
  标准的叶氏短语,陈滢听在耳中,莫名地觉得亲切。
  “此处可方便说话?”她问,倒也没多拐弯儿。
  叶青点了点头,算做回答。
  一旁的寻真与知实,此时却是松了口气。
  虽身着箭袖,可叶青却是实打实的女子,她们姑娘与女子相约,自然是合规矩的。
  “来都来了,那就有劳你们替我把个风吧。”陈滢亦想起了她两个,便吩咐道。
  有叶青在此,委实无此必要,只她接下来与叶青所言之事,还是不必让这两个小姑娘知道为好。
  知实与寻真皆应是,自去守在两边道旁。
  陈滢便上前,与叶青漫步至柳烟深处,四顾无人,方轻声问:“这几日来,行苇可有什么动作?”
  请人盯行苇的梢,这是在来山东之前,陈滢便计划好了的。
  而在陈劭突然晕倒后,她便干脆将此事告知裴恕,由他给叶青带了话儿。
  叶青手头有一批人,乃混迹于济南府的小帮小派,这些人是地头蛇,由他们出面,行苇的踪迹自是一查一个准儿。
  而今日,陈滢特意避开所有人,正是来听取叶青的汇报的。


第529章 书院夫子

  “泉城书院汤夫子与其会面,不知何事,已派人盯。”听得陈滢有问,叶青便回道,仍旧是极尽简短的语句。
  言毕,一束衣袖,提步就走。
  “等一下。”陈滢早有准备,飞步上前相拦,一面语速极快地问:“泉城书院的这位汤夫子是何来历?他与行苇会面的详情又是如何?行苇日常去向又是如何?”
  一连串的问题,生生阻住了叶青的脚步。
  她举目看向陈滢,面无表情,低沉语声若铁器摩擦,只音量略略抬高:“来人!”
  话音落地,一人忽地自路口冒出,探头探脑地往这里张望。
  陈滢凝视望去,见那是个身量矮小的少年,不过十余岁模样,生得精瘦,穿着灰布衫子,腰后系着个褡裢,瞧来像是账房学徒。
  陈滢微有些好奇。
  这少年定是叶青手下,却不知他来此何意?
  叶青亦正遥看那少年,不发一言,只勾了勾手指。
  那少年立时眼睛一亮,响亮地应了个“是”,拔脚便跑了过来。
  “马猴儿。”少年尚未跑近,叶青便向陈滢一抬下巴。
  陈滢于是会意,这是那少年的名字。
  便在她如此思忖之际,叶青已然转身,背对陈滢便往回走,一壁竖起拇指,往身后一点:“陈校长。”
  “陈校长好!”马猴儿很机灵,立时单膝点地,叉手行礼。
  这一停、一礼,恰得叶青与他错身,而后,一句短语随风而来,正入陈滢耳畔:
  “他来说,我望风。”
  最后一字余音未散,叶青的身影已然消失在了路口,真是走得比飞还快。
  陈滢简直不该做何表情。
  敢情叶青这意思是,她只负责把说话的人介绍给陈滢,然后走人了事。
  这种“这事儿你以后别再来问我”的态度,还真是标准的叶式作风。
  “陈校长,您有什么想知道的,问小的就是。”马猴儿笑嘻嘻跑过来,一双眼睛滴溜乱转,聪明皆在脸上。
  陈滢颇无奈,却也知道,以叶青的性子,要她多说几句话,比登天还难,遂只得问道:“叶统领叫你盯着的人,你可还记得?”
  “小的记得。”马猴儿连连点头,比手划脚地道:“那人有点儿少白头,走路专喜欢绕弯儿,盯着他可不容易。”
  陈滢颔首不语。
  行苇来历古怪,这等行径,倒也与他合衬。
  忖了片刻,她向马猴儿招手:“我们往里头走些。”
  马猴儿自忙应是,随在陈滢身后,再往前行了十余步,二人方驻足。
  “那位汤夫子,到底是何来历?”陈滢问。
  马猴儿想也未想,立时道:“回陈校长的话,那汤夫子原是个落第秀才,为了应考把家里的钱全都花光了,他老子娘早早病死,因他生性古怪,亲事总说不成,拖成了老光棍儿,后来还是他一个同窗瞧不过,将他引荐去泉城书院教书。”
  “他既然落了第,如何又能教书育人?”陈滢蹙眉道:“那泉城书院可是首屈一指的大书院,在济南很有名的,汤夫子如何在其中立足?”
  马猴儿便嬉笑道:“小的听人说,汤秀才虽然一直考不中举人,学问倒是挺好的,况那书院里头的夫子也分了三六九等,汤秀才教着最末一等的学生,小的估摸着,他那学问想必也尽够了吧。”
  “原来如此。”陈滢缓步朝前,马猴儿亦步亦趋跟在后头,倒是一副老实样。
  片刻后,陈滢又问:“汤夫子与那少白头见面的情形,又是如何?”
  行苇的名讳,能不提则不提。
  马猴儿闻言,先是皱眉想了想,忽地一拍脑门儿,伸手就往褡裢里掏,一壁道:“陈校长一问,小的倒想起来了,小的这儿有个切口儿来着。”
  言语间,他的手终是从褡裢里拿了出来,手里擎着张纸,折得工工整整地,双手递了过去:“六天前,少白头出门儿的时候,在黄柏巷东首第三块大石上画了个记号,小的知道这也是切口儿,小的就照着描了下来。”
  陈滢展开纸页,但见其上描着支箭,箭身则画着几道竖线,有长有短,位置亦是有上有下。
  陈滢便问:“你还记不记得,这箭尖儿当时是朝着哪个方向的?”
  “是朝上的。”马猴儿的语气很肯定。
  “那上头的线就是这几道么?”陈滢又问。
  马猴儿抓抓脑袋,声音很小地道:“小的……小的不识数儿。”语罢,又将小胸脯一挺,满脸自信:“陈校长放心,小的是照着花样子描的,一点儿没描错。”
  陈滢“唔”了一声,又问:“他们是何时见的面?时辰和地点又在何处?”
  马猴儿道:“回陈校长,三天前未初时分,少白头去了城北‘同春茶馆’,和汤秀才见了面儿。”
  陈滢未曾言声,心念却飞转。
  箭头朝上、城北会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