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媛摇摇头,有些无精打采:“我不是身子累,是心里累。”她愀然不乐,眉间锁一缕清愁,语声细细:“这场面我委实撑不下来,那些笑脸看着就叫人不舒服,不如清清静静地在山下呆着自在。”
  长公主向她面上细看两眼,心有所感,不由叹了口气,柔声道:“这也没什么的,你若觉着不自在,便只瞧着娘便是。”
  郭媛的肩膀往下一塌。
  虽无只字片语,然神情体态,无不羸弱娇柔,惹人生怜。
  长公主张张口,有心劝女儿撑到山上,想了想,终究打消了念头。
  郭媛体内毒素虽已除尽,但身子总归亏欠,偏上个月进宫时,亲见元嘉帝给裴恕并陈滢赐婚,真是一个大耳刮子打到脸上来,叫她如何下得来台?
  回府后,郭媛连弱带气,又病倒了,最近才稍见起色,若非今日盛事难得,长公主也不会叫女儿露面。


第456章 何处风来

  “罢了,我儿既是不想去,便不去吧。”长公主终是下了决断,语声柔和。
  郭媛马上抬起头,展颜一笑:“多谢母亲。”
  长公主叹了口气,心下很是无奈,又怜惜女儿,抬手替她理了理发丝:“这些日子以来,实是委屈我儿了。”
  她放下手,将郭媛的斗篷往前轻拢:“我一会儿叫人找太医先给你诊脉。”
  说话间,她转头往前张一张,眼见帝后仪仗已然渐远,神情便有些纠结。
  郭媛巴不得她快走,遂笑着推她:“娘且去吧,女儿无事的,万一陛下找您说话,您不在可也不好。”
  此言正中长公主所思,她拍拍郭媛的手,欣慰地道:“我儿长大啦,也晓得替为娘担心了呢。”又小声叮嘱:“下山后也别乱跑,好生在棚里坐着,别御医到了找不着人。”
  郭媛笑着应下,长公主又叮咛几句,方自去了。
  郭媛立在道旁,一直目送着她追上帝后仪仗,方转身往山下走。
  远在前方的陈滢,因被福清公主缠着说话,并未察觉此事。而在人群之中,却有一双冰冷的眼睛,死死盯着下山的郭媛,直待那大红的身影行至山脚,方低头敛眉,悄然退出人群。
  此番冬狩,乃十六年来才只一回的盛事,参与者极者众,而近千人的队伍里,少去这么几个人,实是如滴水离海,毫无影响。
  约小半个时辰后,在半山腰的一处平地,众人再度聚集,元嘉帝第二次擂动了战鼓。
  “咚咚咚”,一连串密集的鼓点,伴随着山呼万岁之声,传遍山野。
  大楚十六年的冬狩,正式拉开帷幕。
  鼓声一歇,人群立时散开,其中至少有一半儿尽皆随元嘉帝往山南温泉而去。
  那一带地气温暖,草木丰茂,野物想也不会冬眠,自是狩猎首选。
  而剩下的一半儿人,则多是低等官吏、不得志的勋贵,或是不肯随大流的清贵门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去了东麓,那里朝阳,温度较西、北两侧高些,野物也应不少。
  而陈滢,便属于最不起眼的极少数。
  举凡人多之处,是非亦多,这是她前世积攒的经验,因此,东、南两处她绝不会去,至于西面,因有一道小瀑布,陈劭并几名故交便相约前往赏玩。
  陈滢扫眼看去,便见这几位青衫落拓的骚人雅客,提书匣者有之、拿风炉者有之、抱琴携笛者有之,就是没见拿弓箭的,倒有一位短须儒生,腰畔挂着柄君子剑。
  可想而知,这柄剑绝不会用来斩杀猎物,仅仅只是件装饰物而已。
  陈滢觉着,她与这群士子,怕也走不到一起去。
  北坡,便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待陈劭等人走远,她便带着寻真、知实并两名侍卫,径往北去。
  小行山的北坡,外临平川,自坡上望去,阳光之下,阔野连天、苍穹如盖,远处一带水波泱泱浩浩,似一条流动的金色腰带,盘绕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陈滢立在坡顶,遥望远处点点金波,忽生出俯仰天地之感,心怀大畅。
  就算什么也猎不着,出来走走,也自逍遥。
  她在坡顶玩赏片刻,便又返身步入深林。
  北坡林木众多,只此时正是深冬,入目处,也唯有枯枝残桠,深褐色的叶片打着卷儿,缩在枝头,更兼树木杂生、乱石堆叠,路并不好走。
  未走几步,一阵北风呜咽着掠过,寻真忍不住抱起胳膊哆嗦了两下:“好冷啊。”
  知实亦左右看着,不时替陈滢拂去头顶枝叶,担忧道:“这么冷的天儿,又是这么个冷僻地方,怕是没有野物。”
  语声方落,前方密林间,忽地响起窸窣之声。
  “有动静!”一名侍卫眼冒精光,弯弓搭箭。
  众人皆静,陈滢也捉弓在手,细细观察。
  那阵动静却消失了。
  众人又待片刻,那侍卫便放下了弓箭,朝地下啐一口:“像是跑了。”
  话声方落,忽地,前方枯叶又一阵乱响。
  那侍卫立时张弓,又向另一名侍卫打眼色。
  另一人会意,弯弓搭箭,猫腰绕去一旁,成包抄之势。
  这是打猎惯常伎俩,他二人常自配合,十分纯熟。
  也就在这个瞬间,陈滢忽地后心一寒。
  那一刹,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陡然袭来,她不及细想,拧腰腾跃,顺势向寻真身上一撞,反手掣箭,弓如满月。
  多年苦练,在这一刻发挥到极致,身在半空,指尖一勾一放。
  嗡——
  弦松、箭出,铁箭带起一阵尖锐的啸声,直击后方一块大石。
  几乎与此同时,一支冷箭挟朔风、裹深寒,将将擦过陈滢腰侧。
  “啪嗒”,她腰畔流苏结被一箭射断,玉珮坠地,摔作两半儿。
  而那一箭去势犹自未竭,“笃”一声,深深扎入枯木,箭尾“嗡嗡”颤动不息。
  好厉害的一箭!
  “爬下!”陈滢大喝,伏地一滚。
  “嗖”,利箭忽至,“夺”一声,正钉在她方才出声之处,陈滢堪堪避过。
  她翻身而起,半跪于地,弯弓搭箭,满月弦上,三支乌沉沉的箭簇,泛出冰冷的光芒。
  “嘣”,一箭出,去势绝然,义无反顾,直奔大石。
  “嗡”,二箭出,后发先至,竟先于第一箭“嚓”一声擦过石块,霎时间,石上迸出大片火星。
  然,火星未熄,前箭竟到,箭尖正自火星中穿过,直落于地。
  “轰”,地上瞬间窜起火苗。
  那落地的一箭,被火星擦然,竟成火箭,将满地枯叶点燃。
  冬天本就干燥,一息后,火苗竟窜至半人高。
  大石后传来轻细的脚步声。
  然,此声初起,“嗖”,三箭出。
  这一箭,竟远远抛出一条弧线,似是箭手力有不逮,竟至射歪。
  那两名侍卫直到此时,方才张弓搭箭,心下大呼可惜。
  方才这几箭,实是兔起鹘落,他二人几乎看傻了,此时方才想起助陈滢一臂之力。
  只他们又不免感叹,都说他们家姑娘箭法如神,今日一见,大开眼界,可惜最后一箭没了准头,射偏了。
  然而,此念方生,大石后方忽响起“噗”一声,正是利器入肉之声,随后便是一声闷哼。
  林深叶静,这低微的声息,杂在火苗毕剥声中,仍旧十分清晰。


第457章 火攻传闻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中看出震惊。
  这一箭竟没射空?
  怎么可能?
  就在他们如此作想之际,石后脚步骤急,“蹬蹬蹬”数声,须臾已在远处。
  二卫再度对视,一息后,不约而同掠去石后,见地上洒落着几点血迹。
  居然真被射中了?
  难不成竟歪打正着?
  又或者,这根本就是……
  二人陡地醒悟,相顾骇然。
  这岂是射空?
  这根本就是他们姑娘一早算准了的!
  此三箭,首箭拖后,意在惑敌;后箭前至,旨在惊敌。两箭打了一个交叉,错乱顺序,而石上火星,才是关键。
  敌之惊遽,便为我之良机。两箭一擦一点,终致枯叶燃起,惊敌败走,到此时,第三箭方出,射杀敌手,锁定胜局。
  思及此,二人同时露出恍然之色。
  听说,他们家姑娘在山东之时,靠着火攻,硬是把好几十山贼杀得几乎死绝。
  如今看来,传闻只怕是真,他们家姑娘果然很擅长火攻,今日这三箭,委实神乎其技,令人叹为观止。
  “先灭火。”干净的语声忽地传来,若水泛柔波,使人耳清心净。
  语声落下,陈滢已是当先去向石边,左箭右弓,扫开未曾烧着的落叶。
  她要先清出一段隔离带,以免引发山火。
  寻真并知实皆半蹲着身子,此时闻声,方才回神。
  寻真“哎哟”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冷汗涔涔而下,整个人都吓傻了。
  知实亦是面色泛白,不过,她比寻真冷静些,扶着树定了会儿神,便跑去帮陈滢灭火。
  一名侍卫立时上前叉手:“姑娘,属下去追……”
  “先灭火。”陈滢打断他,面上露出很古怪的笑容:“火比人强。”
  此言诡异,那侍卫不明所以,抓抓头,下意识地便听从了她的指令,而另一名侍卫动作更快,解下佩剑,快速扫去另一侧的落叶。
  再过数息,寻真也终于缓过来,虽手足俱软,却还是强撑着起身,过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火很快便被扑灭,陈滢命知实将落箭、玉珮等物收起,提步便往外走,一壁向密林西侧指了指:“那人是往这个方向去了,你们若是想追,可以追追看,再高喊有刺客。”
  她脚步不停,语声仍旧平静:“我要先去瞧瞧父亲。”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这所谓的刺客,实则针对的只她一人,但她还是很担心陈劭,怕他有个万一,李氏伤心。
  两名侍卫早为陈滢箭术所慑,实是心服口服,此际全无异议,领命而去,不多时,山林间便回荡起“有刺客”的叫声。
  陈滢神色淡淡,没有一丝不安。
  只要元嘉帝人在山中,她被人暗算便属行刺范畴,陈滢自觉并无夸张成分。
  两名侍卫的鬼哭狼嚎,果然作用非凡,待陈滢赶到路口时,迎头正碰上陈劭,父女二人甫一见面,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父亲(阿滢)可还好?”
  此问一出,二人皆怔了怔。
  陈滢抬眼望去,见陈劭衣衫整洁、面色红润,显然无事,她不免放下心,同时越发肯定此前判断。
  这所谓“刺客”,果然是冲着她一个人来的。而有能力、有动机、更有闲心行此无益之事者,除香山县主郭媛,不做第二人想。
  长公主并兴济伯府,如今正忙着搞精油生意,如今在京中声名鹊起的“风晚楼”精油,便为两家合办。按此势头,他们要对付的是韩家与郭婉,陈滢还要靠后。
  念及此,陈滢上前两步,欲向陈劭细述详情,不想那头元嘉帝到了。
  陈滢只得先捺住话头,与陈劭同去见礼,随后求了个单独面陈之机,将此事合盘托出,并将拾得的两支“刺客”之箭呈上,又言明其已受伤。
  元嘉帝面色沉寂,不辨喜怒,命人将证物接了,分派人手搜山,并封住了几条山道。
  陈滢退下后,左右四顾,忽觉心头异样,像是少了点什么。
  她很快便知这感觉从何而来。
  香山县主郭媛,不在山上。
  陈滢忙寻了个宫人打听,得知其半途便下了山。
  得知此事后,陈滢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