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字辈的前辈,正比老奴长了一辈。”包玉春终于痛得流下了眼泪。
  谁能想到,国公府家娇滴滴的小姑娘,居然这力气大得吓人,他这辈子也算经过些风浪,想不到临到老来,还被个小姑娘狠狠治了一回。
  “老奴错了,姑娘饶了老奴吧。”包玉春终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老橘皮立时成了发泡橘皮。
  陈滢放开了手。
  别的她都能忍,唯脏不能忍。
  “带路吧。”伸手推开屋门,陈滢吩咐了一句。
  包玉春立时应是,声音已经恢复了正常。
  陈滢回头看去,见这老太监一身整齐,眼泪鼻涕不翼而飞。
  宫里的人,果然都很有一手。
  接下来的一路,包玉春表现得十分小心殷勤,再没出过半点儿幺蛾子,顺顺当当地把她送到了又一处宫门前,便停下了。
  一个看上去很体面的年轻太监正在门边儿守着,见他们过来了,便上前皱眉斥道:“怎么这么久?再晚就该迟了。”
  包玉春点头哈腰地道:“吴总管见谅,吴总管见谅。”
  那吴总管明显比他身份更高,也不理他,只恭敬地向陈滢要过腰牌,验看过后双手奉还,恭声道:“陈三姑娘请随奴才来。”
  他的身后跟着两个提灯的小宫女,吴总管在前引路,两个小宫女挑灯随侍,将陈滢引进了门中,而包玉春则躬立在门外,大气不敢出。
  陈滢越发觉得有趣。
  香山县主找来的帮手,居然连禁宫的第二道角门都挨不上。从这个角度来看,许老夫人有句话还真说对了。
  今时不同往日,永宁长公主在陛下心里的分量,很可能没那么重。
  天色渐渐地亮了起来,这一路花木扶疏、亭台轩丽,让陈滢真正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气派。
  过了御花园,再走了一小段路便是长乐宫,太后娘娘便住在此处。据许老夫人介绍,长乐宫是皇城最大的一所宫殿,由此可见,元嘉帝是个孝顺的皇帝。
  陈滢来得很准时,才一到长乐宫的门口,便有一个面熟的太监迎了出来,正是去陈家传口谕的那一位,陈滢记得他叫蒋玉生。
  包总管停在宫门外,那两个小宫女更是退到了后头,蒋玉生向包总管略点了下头,便转身在前亲自带路:“太后娘娘已经起了,正等着陈三姑娘呢。”
  他生得浓眉大眼,形貌英武,还有一把很好听的声音,吐字间有若清泉般动听。
  陈滢打起精神,微微垂首跟在他身后,走过宽敞的宫道,踏上高阔的台矶,进得殿中。
  宫殿里点着许多灯笼,照得四下里如白昼般一般,脚下是绵延的薄锦青毡,视线的两侧时而掠进来月白色的纱罗,一缕淡淡的香气在鼻端回转。
  那是月支香的气息。
  陈滢又有些恍惚起来。
  现实中的她,理应并不知道这种香。然而在梦里,在侦探先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她却对这种香了若指掌。
  原来,月支香的来处,是在大楚朝。
  据陈滢所知,这种香产自边陲小国月支国,因产量稀少,极为珍异,“烧之百里,九月不散”,其香幽、沉、静、深,最宜于消夏。
  思绪辗转间,脚下的青毡便到了尽头,陈滢停下脚步,在蒋玉生“跪、叩、起”的声音里,完成了拜见太后娘娘的大礼。
  “哀家当是谁来了,原来是陈三姑娘。”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上了年纪的美人的声线,带着些微的沙哑,尾音拖得长而婉转,好似美人描着长而弯的黛眉,那似有若无的停顿,便是转盼多情的回眸。
  陈滢起身,恭恭敬敬地道:“臣女见过太后娘娘。”
  “抬起头来给哀家瞧瞧。”太后的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陈滢遵照礼仪抬起头。
  短暂的安静过后,太后娘娘轻轻“嗯”了一声:“罢了,不过如此。”
  陈滢又垂下了头。
  “听说你会断案?”萧太后看起来是个直脾气,说话也不拐弯儿,直来直去的:“哀家还听说,你还会审问人犯?”
  陈滢垂首回道:“是,臣女确实会。”
  萧太后没说话,但陈滢却能感受到落在身上的视线。
  很迢遥、很辽远,仿佛与她隔了千山万水,让人觉出一种永远不能企及、只好仰望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赫赫皇权之威。
  陈滢这样想着,嗤之以鼻。
  皇权果真这样强大吗?
  个人的权力,真的能够大到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
  陈滢不敢苟同。
  社会主义价值观告诉她,皇帝也不过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罢了,权力大了些,但绝没大到那种程度。
  再是雄才伟略的皇帝,也离不开朝廷的支持,更无法独自转动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
  萧太后想要靠这么点儿声势让人生出敬畏之心,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也是皇权本身并不自信的结果。
  “用过早膳了么?”萧太后终于又发话了,这问题倒是很接地气。
  陈滢便点头:“谢太后娘娘垂爱,臣女用过早膳了。”
  耳边传来了太后的一声轻笑:“你们国公府早膳可用得真早。”
  既不像是讽刺,也不像是开玩笑。


第028章 朱漆月门

  陈滢想了想,仍旧实话实说:“今日因要来拜见太后娘娘,祖母便叫早早预备早饭。平常却不是这时候用的。”
  萧太后静默了一会,懒懒地下了句评语:“你这孩子,怎么一板一眼的,无趣。”
  陈滢低垂的嘴角拧了拧。
  她从不认为诚实是不好的品质,但萧太后显然并不认同这一点。
  “摆膳。”萧太后丢下了这么句话,便起身离开了。
  陈滢并没有亲眼看见她的背影,但殿宇中明显不再压抑的氛围,以及裙裾拂地的沙沙声响,还是告诉她,萧太后走了,去用早膳去了。
  没有一句话的交代,就这么把陈滢晾在了大殿。
  陈滢保持着站姿的挺立,在脑海中架起长弓、搭上羽箭。
  以意念进行练习,这也是个不错的法子,至少不会让这大把的时间虚度。
  至于站着,那也不是难事,她每天都会这样站上许久,早就习惯了。
  晨风习习,携来夏日特有的气息。有小宫女迈着静静的步子,一盏一盏熄灭了灯笼。
  天光已然大亮,敞开的殿门就在陈滢身后,阳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一点探进这幽深的殿宇。
  这一站,陈滢就站了一个多时辰。
  在此期间,没有一个人过来跟她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萧太后还会回来,就连那几个熄灯的小宫女,也再不曾出现过。
  空荡荡的大殿里,只有陈滢一个人。
  不过,陈滢一点也不着急。
  她的耐心向来很好,毕竟写大字与练箭都需要能够静得下心来。
  再等了约莫一刻钟之后,陈滢渐渐开始相信,萧太后的惩罚可能也就这样了。
  把人晾上两、三个时辰甚至更长,给个没脸,然后再把这事儿往外一说,让国公府难堪上几天。
  如果仅止是这样的惩罚,陈滢觉得,她有必要重新考虑对萧太后的定位。
  可是,就在她如此想着的时候,身后忽地传来了一个很低的声音:“陈三姑娘,太后娘娘请您过去。”
  陈滢怔了一刹,嘴角便拧去了一个奇怪的角度。
  她回过头,便见门边儿站着个穿绛色比甲的宫女,梳着宫中统一的发式,许是离得远的缘故,面目有些模糊。
  “太后娘娘召我么?”陈滢问道。
  那宫女屈了屈膝:“是的,陈三姑娘。太后娘娘吩咐了,叫姑娘去一趟。”
  她的声音一如她的人,也有一点模糊。
  陈滢看了她片刻,问:“太后娘娘要我去哪里?”
  那宫女继续屈膝,语声越发模糊:“姑娘跟着奴婢走就行了。”
  陈滢点了点头,嘴角一拧:“这位姑姑怎么称呼?”
  “奴婢郑朝珠,见过陈三姑娘。”那宫女回道。
  陈滢的嘴角再度拧了拧:“原来是郑姑姑。”
  这郑朝珠瞧来也就二十余岁,没想到竟是朝字辈儿的,看来她的师父一定辈分颇高。
  陈滢不再多言,跟着郑朝珠走了出去。
  阳光已经跃上了屋脊,照在身上颇有些温度,天空碧蓝,浮着几片云絮。
  真真是个好天气。
  陈滢一面走路,一面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清润而朝湿,草木在夏风里兀自芬芳。
  直到走出来陈滢才知道,长乐宫原来如此之大。
  她一面走一面四顾,心中不住赞叹。
  在许老夫人并许氏的口述中,长乐宫虽大,但却并不能让陈滢拥有直观的感受,如今身处其中,才能深深体会到它的宏伟。
  眼前是一片连绵的建筑群,重叠的屋宇叫人一眼望不到头,琉璃瓦在灿阳下闪着光,朱漆廊柱、玄漆门扉、青砖叠出的高墙,这些色彩组合出了一个庄重而又肃穆的世界,让人生出浓浓的敬畏。
  陈滢跟着郑朝珠步下台矶,踏上了一条平直的青石路,一路上郑朝珠只字不语,只埋头走路。
  陈滢也没说话,不过她的脑子里却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计算路程、预估方位,以及猜测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
  约莫一刻钟后,她觉出了不对劲。
  长乐宫的建筑群虽然多,但应该不至于大到这种地步。
  按照陈滢的估算,她们早该在半盏茶前就走出了长乐宫的范围。可此刻,她的眼前却是一所挺大的花园,夏花盛放、绿树葱茏,不远处还有假山与亭台。
  她极目远眺,却见在亭台尽处,隐隐约约露出一道月洞门,两扇朱漆门虚虚掩着,并看不见里头的情形。
  陈滢心中警铃大作。
  她们早就离开了长乐宫,可郑朝珠一没有半句解释,二仍旧埋头向前。
  而更奇怪的是,这一路上,她们没有碰见一个人。
  在长乐宫的范围之外,无论陈滢出了什么事,太后娘娘想要推托,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事情并没发生在她的宫里,她自然无须负责。
  那么,这两扇朱漆门之后,又是谁的地盘呢?
  那个该为此事负责、且必须承担国公府的怒火的人,又会是谁?
  陈滢有半息的犹豫。
  在这半息的时间里,萧太后的一言一行在她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连同她听来的那几个似是而非的传说。
  随后,陈滢便探手解下了腰带。
  在已知的阴谋面前,她不可能没有一点准备。
  她今日穿了一条便于奔跑的六幅湘裙,裙子的质料非常轻盈,不会在疾风中形成阻力。此外,这裙子的腰部设计比普通的裙子更宽,让她能够隐蔽地系上两根腰带,深绿的纱罗腰带在外,里头则藏着一根更细、却也更具韧性的同色锦带。两种腰带颜色相近,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
  陈滢抽出来的,便是底下的那条锦带。
  这锦带极长,陈滢将之重叠盘起,只在腰间绕了一匝,解下极为容易。
  她紧紧握住腰带的两端,猛地跨前一大步,兜头便套住了郑朝珠的颈项。
  郑朝珠猛不防被勒住脖子,脚步踉跄了一下,身子不受控制地直朝后仰。可奇怪的是,她并没发出惊呼,只沉默地挣扎起来。
  陈滢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两手上下翻飞,速度极快地围着郑朝珠绕了好几圈,数息后便将她捆得结结实实,随后拖着她钻进了早就看准了的山石子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