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闺阁记-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裴家军骁勇,利用夜色之便反杀回去,这才将贼匪打散,但招远县那一晚还是危机重重,走投无路的乱匪到处杀人,直到清晨才被尽数剿杀。
  需要说明的是,便在招远大乱之时,蓬莱这边的何家、李家与韩家也在被几路贼人连番攻击,幸得李珩有先见之明,将大批家眷提前送出城外,又将何、韩两家余下的人等尽是收拢一处死守,终是等到了裴家军救援。
  此外,前往招远送信的马老四因见情况不妙,根本就没进城,当晚就赶回了蓬莱,与同样潜入蓬莱的马老二相遇。正因有他们及时送信,裴恕才会马上带兵赶来。
  陈浚传来的消息断断续续的,且也并不全面,至少太子殿下之事他便从未提及。
  陈滢猜测,除了她之外,李珩以及少部分官员应该得到了消息,至于其他人,想必半点不知。
  如今,陈滢大破三十铁骑之事,已然在蓬莱县城传开了,就连贩夫走卒亦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倪氏与李氏想瞒也瞒不住。实在是那晚亲临其境的人太多,各家仆役加起来好几十,这人多嘴杂的,根本就没办法封口。
  此事对两府的影响堪称巨大,没过几日,陈浚、李恪乃至于李恭,便各自找了教武技的师父,每日习武不辍。虽然他们不曾明言,但那种“可不能输给妹妹(表妹)”的劲头,却是叫人一看便知的。


第195章 死后哀荣

  再过不上几日,陈滢便又从陈浚那里得知,那晚死在贼人之手的招远县令的亲眷,俱皆得到了封赏,招远县令亡子更得了个“忠武校尉”的职衔。
  虽说用“死后哀荣”来形容并不确切,可是,在听闻此事之时,陈滢能够想到的,却也只有这四字。
  这荣耀再显赫,也是拿命换来的。比起这些虚幻之物,她还是觉得,亲人活在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幸好那天我们听了表姐的话,没去招远县。”坐在观雪斋西厢门外的凳楣子上,李惜这般说道。一面说话,一面便将手里的茶盏握紧了些,一脸地后怕。
  若非陈滢坚持前往鬼哭岭,此刻那些受封的冤魂里,怕是便要有他们之中的一员了,真是想想就叫人心悸。
  陈滢此时正在廊外练箭,挽弓松弦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嗖嗖”的破空之声中,夹杂着她安静的音线:“那些流民应该就是招远那些人调过来的,这是当时我唯一想得到的结论。不过,这些人又是怎么传递消息的?他们怎么就能前堵后截地拦住我们?难道有飞鸽传书么?”
  这是她想不通的地方,不明白这些人靠什么互通消息。
  李惜从旁边的小几上挑了块酥饴吃着,含糊不清地道:“我听大哥哥说,黑虎帮有训练好的鹰,飞起来比鸽子还快呢。”
  原来如此。
  陈滢微微点头,只觉得江湖上的手段真是堪称神奇。
  待射出最后一箭,今日的功课算是结束了,她拿起帕子拭去额角的汗,一旁寻真递过来一盏热茶,轻声道:“姑娘喝口热的,别冷着了。”
  陈滢接过茶盏,一饮而尽,旋即转身回到廊下,命人给李惜添了一只小炭炉,笑道:“你怎么就这样出来了?舅母也同意?”
  此际已是八月中旬,天气渐寒、遍地萧索,山东又比盛京冷些,李惜今天出来却连件大衣裳都没穿,还是一身夹的,陈滢怕她冻坏了。
  此时,李惜正好又挑了块点心吃着,没顾得上回陈滢的话,只弯着眼睛笑。
  陈滢摇摇头,在她身旁坐了下来。
  从一线天回来后,他们便一直住在蓬莱县的韩家大宅里,等待李珩做好收尾工作。
  登州灾情造假案发,登州府从上到下挖出来一串儿贪官,衙门几乎陷入瘫痪。好在有太子殿下暗中坐镇,裴恕受命于他,颁下了元嘉帝的一道密旨,命李珩暂代登州知府之职,理顺当地各项事务,九月底前会有新任知府到位,届时李珩便可启往前往济南府就任。
  得知此事后,倪氏当场就激动得红了眼圈儿。
  这道旨意体现了元嘉帝对李珩的重视,竟是情愿空着济南府知府等他上任,也没叫人顶这个缺,可见其简在帝心,李氏自是欢喜。
  “表姐你自去忙便是,我坐一会儿就回去了。”李惜终于吃完了点心,懒懒地说道,两手支颐伏在小几上,有点百无聊赖的样子。
  陈滢便问:“前几日你还说要出门做客的,何二姑娘没请你?”
  说起来,自从一线天归来之后,何、韩、李三家便正式走动开了,郭婉、何绥等人时有书信往还,李惜也一直说要去何家玩儿,却始终没能成行。
  听了陈滢的话,李惜的肩膀便往下塌了一截,闷闷不乐地道:“我也想出门儿呢,父亲却不许,说外头还不太平。”
  登州府的官场算是给李珩连根儿捋了一遍,得罪的人不计其数,难保里头没人怀着报复之心,他也是怕家眷遇险。
  招远县令的事情摆在那里,不由得人不小心。
  “舅父这是为了我们好,过几日等安静下来了,自然便能出门儿了。”陈滢劝慰地道。
  李惜有气无力地“哦”了一声,整个人还是有点无精打采的,在陈滢这里略坐了一会,便自回屋不提。
  虽然不能出门,陈滢的日子却很充实,她向裴恕借了匹马,利用花园里的一片空地,每天都会练上一个时辰的马术,此外,功课的事情她也没落下,还有她一直想要做的事,如今也在计划之中。
  除开这些例行之事,裴恕偶尔也会过府叙话。
  别庄密室、康王妃绝笔信以及那三副骸骨之事,裴恕无一隐瞒,尽皆告诉了陈滢。如今,他已经把那封信拓了下来,连同正本一同呈交元嘉帝,打算找些当年熟悉康王妃的人甄别字迹。
  至于那笔不翼而飞的款项,以及其余诸事,裴恕也漏了一两句,却不肯细述,陈滢也只是管中窥豹,并不知详情。
  寒露一过,天气便真正地冷了下来,韩家大宅里的各院儿各房,都用上了炭盆。李氏并倪氏此行带的衣物不多,好在有个韩家,那郭婉委实是个知情知趣的人物,早早便叫人送上好些皮货料子,只说“谢两位夫人救命之恩”。
  这个理由十分充分,倪氏她们根本无从拒绝,只得收下,而李珩也默许了这种行径,由此可知,韩家往后怕是要和李家走得越发近了。
  这一日午后,陈滢陪李氏用罢了饭,眼瞧着她喝了药睡下,便辞出正房,打算回屋看会儿书。
  谁想,她这厢才一掀门帘,便见绛云匆匆走来,屈身行礼道:“姑娘,裘四奶奶过来了,舅夫人请姑娘去前头坐。”
  “我知道了,这就去。”陈滢应了一声,转回西厢略作收拾,又唤来寻真,吩咐道:“你带人去把那后花园的小亭子收拾出来,将表妹予我的那罐好茶也备着,我一会儿要待客。”
  寻真忙应是,自去分派人手做事,陈滢便带着知实去了上房。
  事实上,此番是陈滢给郭婉去的信,约她近几日过府叙话,只她没想到郭婉来得这样快。
  看起来,她拜托郭婉办的那件事,应该是有些眉目了。
  陈滢不由有几分雀跃。
  她要做的那件事,很大程度上需要郭婉这个专业人士相助,原本此事该当她登门拜访的,只是李珩管得很紧,陈滢也不欲在这种小事上跟他唱反调,便只能请郭婉来做客了。


第196章 一锤买卖

  进得上房,陈滢便见倪氏穿着见客的衣裳,居中正坐,郭婉则打横儿相陪,笑语嫣然。
  她今日穿着一身灰青色绣兰草袄裙,发上插戴着一枚水头极好的玉簪,除此之外再无旁的饰物,却有着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明丽。
  陈滢不由再次感叹,生得美的人,就算穿得再朴素,亦能美得叫人挪不开眼,这位裘四奶奶若是盛妆起来,满盛京的佳丽们怕是都比不过,就连陈漌也要退出一射之地去。
  所谓艳冠群芳,不外如是了。
  上前见过倪氏后,陈滢依着礼节坐了,与她们略叙了几句闲话,待茶过半盏,她便起身向倪氏告罪,请郭婉去院中小坐。
  倪氏知道她们小一辈儿交情甚厚,便笑吟吟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事情,我这个长辈就不掺乎了。”语罢又开玩笑地看着陈滢:“听说你把那小亭子都给整饬好了,那地方赏竹最佳,倒是个好所在。”
  陈滢忙谦了几句,又与倪氏说笑一番,方与郭婉双双告退,待踏出游廊时,她便笑道:“裘四奶奶想是已经听见我舅母的话了,我确实在小亭子里备了茶果,还请裘四奶奶小坐。”
  郭婉自是笑着应下,二人相携着来到了后花园。
  此际万木萧然,园中并无花草可供一观,唯那修竹森森,衬着漫天薄薄的瓦块云,正是天高云淡的好天气。
  便在这云影竹风下,那花园里现出一角朱漆小亭,六角飞檐上悬着铜铃,每当风过,“铃铃”吟唱,着实有趣。
  郭婉走到亭边,左右四顾,面上便现出许缅怀之色,笑道:“承蒙你们喜欢这亭子,三姑娘慧心,将这园子里最好的地方挑了出来。”
  这本就是她韩家大宅,这园中的一草一木,于她而言皆意味着那些再也无法追回的旧日时光,此刻提及,心下自是有种难以名状的滋味。
  不过,她很快便控制住了情绪,回头向陈滢一笑:“叫三姑娘见笑啦,我这也是触景生情,三姑娘莫要见怪。”
  陈滢自然不会见怪,摇头笑道:“这又有什么?这里本就是您的家,等韩家复兴家业,你们就能再住回来。”
  “承三姑娘吉言。”郭婉面上的笑意加深了些,眉眼间有喜意浮动:“今日我前来拜访,也正是为着此事。”
  听了这话,陈滢亦是面上含笑,道:“好,我们进去说。”
  二人进得亭中,陈滢便挥退众人,一面拿着把竹扇子引火煮水,一面便问:“那个东西,你们做出来了?”
  “确实是做得了,我把图纸带来了,请三姑娘过目。”郭婉也是个爽利性子,马上便自袖笼里掏出图纸来,摊在石案上请陈滢细瞧。
  如果有来自现代、对蒸馏法DIY提取精油感兴趣的人在此,便一定能够看出,那图纸上画着的,就是一组简易的蒸气蒸馏锅,其中左右两侧的补水器以及冷却筒,皆是以手压式简易水泵代替了现代的自动装置,橡皮软管也以这个时空的材料代替。图纸类似的改动还有很多,但大致的形状却还在。
  这是陈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死命回忆前世高中时学来的那点儿物理学知识,方才画出来的。
  不过,彼时这图纸还并不完善,陈滢最初将之交予郭婉时,也只是一个雏形。
  而郭婉这时候拿出的,则是经过数度书信往还、补充整合,再由韩家名下的匠人实地制作调整,最终完成的图纸。在拿出这份图纸时,韩家其实已经拥有了制作蒸馏器的技术。
  彼时,在看到那件样品后,韩端礼便大赞其精妙,且以他商人的嗅觉察知,此物很可能为韩家带来可观的进项。
  但是,他却并未将这个意愿强加于郭婉,只叫她与陈滢交好,旁的不必再提。毕竟,与眼前这些许利益相比,成国公府才是最值得结交的对象,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以往他就算花再多的钱也巴结不上,如今现成的有了个陈滢,他自是要尽一切所能地讨好。
  “却不知陈三姑娘做出这东西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