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王道:“清者自清,豫让你在宁王府的时候,本王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本王和兴献王谋反?”
  “现在还想诬陷本王不成?”
  宁王是肯定陷害不成的,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都可以当真人。
  豫让也并没有这个心思。
  但是豫让突然间跪直了身子:“要不是你抛弃我,出尔反尔,背叛我们的誓言,我用去投靠兴献王吗?”
  宁王:“……”
  他没有生气,因为这些话,都是以前宁王跟豫让说过的,也算是他这个身体造的孽。
  但是要谋反的可不是他的。
  宁王道:“豫让,不管你如何攀咬本王,事实上本王是无辜的,你投靠了兴献王,和兴献王谋反,这是事实,所以你还是招了吧。”
  “本王待你不薄,你在宁王府也十分有威望,为何一定要谋反呢?”
  沉吟下又道:“兴献王谋反,若是成了,能位居高位,成九五之尊,他不惧生死,我还能理解,但是你呢?你为何如此执着。”
  “没有谋反的条件,宁可背主,都要去谋反。”
  没有宁王,投靠兴献王都要某法。
  豫让脸上还是那般的深沉,他抬起头看着宁王道;“你不知道?难道王爷不知道吗?”
  宁王道:“就因为你之前遭遇过不幸?所以你就要谋反?”
  豫让突然大声道:“不是不幸,那是人祸,并不是不幸。”
  宁王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引豫让发泄出心中的不满,这是皇上给的。
  豫让已经上钩了。
  宁王哼道:“你父母病死,弟弟妹妹被卖掉,你就要去抢劫富户,这明明是刁民所为,现在你已经摆脱了那种生活,竟然还倒打一耙说不是不幸,是人祸,你是死性难改。”
  “你说说,哪里的人祸?难道是有人让你父母生病,所以你拼命的报仇?”
  “那这个人是谁?总不能是皇上,皇上不可能认得你父母吧,那你反的可是皇上,你自己说说,哪一点讲得通。”
  最后用讽刺的语气道:“你就是有着狼子野心,但是处处找借口的人。”
  豫让的名字,就是正直,忠诚的代表。
  豫让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不正义。
  宁王就几个字,豫让激的脸红耳赤。
  他高声道:“我父母的死因不是不幸,就是人祸,本来是小病,找了大夫看病,今天问你家里还有多少银钱,明天问你还有多少粮,有钱就用贵的药,没钱就用便宜药,等你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时候,他们将你扫地出门,而我父母的病情,却一点也没见好转。”
  宁王道:“那你是碰到了庸医。”
  豫让摇头道傲:“不是庸医,是满城的药铺都是那几个大家族开的,你跟他们理论,他们只会说,你又不懂医术,如果你懂,那你自己看,还找我们干什么?”
  “眼睁睁看着钱财被掏空,又不甘心不治,最后越来越严重,钱也花光了,只能等死。”
  宁王道:“你的意思,全城都没有好大夫了?”
  “岂止是好大夫,没有一个好人。”
  豫让看着前方冷笑,随后又打量那些文官,他问道:“在坐的诸位中,有多少是世家大族的人?”
  “你们在外面放高利贷,开赌场,医馆,城里的铺子,若不是有点关系,谁开的起来,不都是你们这些人做的?”
  “穷人不能生病,不能有一点马虎,不能有半点不勤劳,不然躲过了坑蒙拐骗,躲不过生老病死,躲过了生老病死,也躲不过苛捐杂税。”
  “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们高利贷一放,土地收了,这家人也就再无后人了。”
  “你们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连活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为什么不反,只有反了,这些人才会被清洗,才会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
  高利贷的事,其实朝廷一直是禁止的,而且朝廷一开始在各地,都设有储粮仓,目的就是丰年的时候,多收些粮食,万一年头不好,或者谁家需要,可以用很少的利息贷给百姓。
  但是这个储粮仓只流行了两三年就坚持不下去了。
  首先借粮的人,不一定是最需要的人,但是他们跟看管的人有关系,就能借出去,公家的钱不还,所以粮仓留下很多烂帐,后来就没有粮了。
  第二,触碰了当地世家的利益,没人用钱了,高利贷怎么放?
  放不了贷,就没办法圈地圈钱。
  原始资本的积累,就是充满血腥。
  归根结底,在于贪官污吏,但是贪官污吏,还是在坐的这些文官组成,所以豫让说得对,不反他们反谁。
  宁王这时道:“豫让,你的意思,你无心反皇上,是反在座的诸位大臣了。”
  大家脸色不怎么好看了。
  豫让冷笑道:“他们还不是皇上一手培养起来的,皇上高高在上,不是说处理谁就处理谁?这些人都是皇上养的,都是一丘之貉。”
  老百姓当然以为官吏都是皇上纵容的,只有文官们自己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跟皇上是一边的。
  所以豫让这句话说完,方才变了脸色的文官,全都变得愤怒。
  宁王看着众人道:“诸位大人,他的意思,是不是皇上给大家背了黑锅啊?!”



  ☆、第八百四十一章 小皇帝震怒

  文官们挺不住了。
  有人指着豫让道:“一派胡言。”
  随后看向宁王道:“这个反贼一派胡言,喜欢攀咬,都已经谋反了,还将自己说的清清白白,可见人品极差。”
  “我们都相信王爷是正直的人,都是这个人诬陷。”
  还有人道:“赶紧拖下去,拖下去,不要听他胡言乱语。”
  有侍卫进来,宁王没有阻止,就让人把豫让直接带下了。
  这下子屋里都是喘口气的声音。
  宁王突然看向杨廷和道:“大人,您说这个案子要说给皇上听吧?”
  “是不是应该一字不差的说给皇上听?!”
  杨廷和:“……”
  他好像明白皇上为什么让他们所有人都来听了。
  *****
  宁王带着锦衣卫的人,直接去了乾清宫见皇上去了。
  不用说,手里拿着案宗。
  那豫让是怎么说的?
  他是谋反了,但是是被逼的,为什么反皇帝呢?因为皇上治下不严。
  都是当地世家大族的错,都是他们这些人的错。
  这样就跟皇上之前提到的那件事吻合了,皇上一直想改革江南土地兼并问题。
  杨廷和和王琼一起从后门出来,看着宁王的背影,杨廷和看着王琼道:“你是不是早就联想到了皇上的意图?”
  王琼哪里会承认。
  王琼的家族早就没落了,
  现在他一个人,要管着家族七十多号人的生存问题。
  动不动家族里的耆老就要来找他,让他干这个,给那个,不然就是不孝顺。
  真的累了,他早就过够了这种大家族的生活。
  而且说实在的,当年读书,靠的全是自己母亲的坚持,族里因为没有人才,也没有出过什么钱财,但是你现在如果不回报族里,族人就会说忘恩负义,父母以后的坟墓都不会让下葬。
  致仕之后,还是要回家的,所以家族这个问题,就非常难摆脱。
  小皇帝的目的是整饬圈地问题,但是附带着,会打击世家大族,为什么不乘此机会,把大家分成小家呢?
  王琼早知道,并且会支持皇上的行动。
  但是杨家不一样,杨家就是大家族,家族里连续出过五个进士,在上虞有千亩良田。
  所以小皇帝要整饬土地,想来杨大人第一个就不会同意。
  同意了,回去怎么见族人呢?
  王琼肃然的摇头:“元辅大人,卑职怎么会知道皇上的想法,别说之前了,就是现在也不知道啊。”
  又问道:“大人,您说皇上到底要干什么啊?”
  杨廷和气的一甩袖子:“你真不知道是吧?那就等着吧,一会皇上就会来召见你了,你就知道什么事了。”
  ******
  乾清宫里,两边站的都是内阁和六部的重臣,还有司礼监的一些人。
  杨厚照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上,前面站的是宁王。
  杨厚照拍着手边的卷宗道:“诸位,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显然,宁王已经把审问豫让的卷宗拿给皇上看了,然后皇上把文官都叫过来。
  众人先是都低着头,在私底下用眼神探讨的样子。
  杨厚照看向杨廷和:“老师,朕的治国之道和人生道理都是你教的,那朕现在想知道,豫让谋反,却来埋怨朕,这有没有道理?”
  张永眼睛一转,心想,这好像是个送命题,当然不能说有道理,就算有道理都不能说,不然皇上成了什么了?
  那就是没道理。
  可是内阁首辅,如何告诉皇上,他治下的江山是这样的,怎么个没道理法?
  皇上虽然失忆了,但是心眼好像比之前还多了呢?
  杨廷和硬着头皮走出一步,道:“皇上,伸出五指,尚不整齐,治国之道,也是如此,总有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豫让的遭遇如果是真的,当然让人同情,但是这不能成为他作乱犯上的理由,更不能说天下百姓都被世家大族逼迫的过不下去了。”
  杨厚照笑道:“你说的很对,确实不能这么武断。”
  “但是如果是同一片天,太阳就偏偏照你不照别人,那是不是你给别人把太阳遮挡起来了,不让人家照啊。”
  “说别的,都像是朕在为难你们,咱们不说话,看数据。”
  说完看向张永。
  张永身后的桌子上,放着好几摞账册。
  张永让小太监捧着,然后每一个大人都发一本。
  发完了张永道:“这时近几年来,南方水乡人口的增长数据和税收收入情况对照表。”
  “还有农民的流失情况,各位大人可以先翻翻看。”
  杨廷和心里咯噔一下,对照表?
  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东西,这东西拿出来,确实就不用争吵了,因为南方百姓的生存情况,用数据一对比,一目了然。
  可是内阁从来都想不到这种办法啊?
  这表格当然是李昭和杨宁建议司礼监收集的。
  内阁是一个非常先进,超越了其他国家的管理制度。
  但是内阁的人并不先进,所以他们不会用新方法,今后就少打嘴仗,做实事吧。
  杨厚照抬起头道:“诸位看一看吧,都不用看多年以前的,就看父皇和朕治理下的这些年,江南人口是与日俱增,只增不减啊。”
  “但是税务,除却江南制造局的丝绸茶叶生意,剩下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这其中当然也有当政者的原因。”
  “朕记得去年是杨大人的学生去收税,就比旁人多收三十五万两,别人去收不上来,看来还是老师您的学生有办法。”
  杨廷和一下子就跪下去。
  皇上这是在说他结党营私。
  杨厚照叹口气道:“今天,咱们还不说收税的事,就说这个表格,人口与日俱增,但是为什么税收减少?因为农户越来越少,都成了大户人家的家奴。”
  “这还不明显吗?将土地挂靠,就不用交给朝廷税务,最后钱财都留到大户世家的腰包里了,朕要建一只海军的时候,你们却左说右说没有钱。”
  “朕干什么都没有钱,但是看着这些数据,朕可一点也不信,你们会没有钱。”
  “原来确实,朕确实没有钱,因为都进入了你们这些人的口袋。”
  “江南世家尤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