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你的表现朕不是很满意,朕责令你尽快来北地跟朕汇合,不然朕就会去京城抓你来,但是朕现在不想回去。
这里的官兵很凄苦,有人都三十几岁还没有娶妻,但是寡妇也不少,朕要让寡妇改嫁。
朕每天都会想你和旺仔还有小桃子,但是没有因为想你旺仔和小桃子就犯错,把小豹子管的很好,就是他十分委屈,你要快点来安慰它。
好了,外面还在打仗,朕有妻子那些官兵却没有,朕想想就觉得他们可怜,不好意思跟你说情话了。
但是还是很爱你。
落款,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官兵,镇国公杨寿,爱你的照照。
张永全看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昭要去见照照
杨厚照的回信还没到,李昭这边已经沉不住气了,因为京城里有了传闻,皇上在边关乐不思蜀,建了什么镇国公,还强抢当地的寡妇到镇国公府强住。
什么强住,这不就是为了给宣淫吗?皇上本来就爱这口。
小鹦鹉是皇后的人啊,本来不打算告诉皇后,但是他又不忍心瞒着皇后。
所以说的时候两只胳膊垂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太太,兴许有误会,您不要乱猜,咱们大爷是最喜欢您的。”
但是他们大爷可不是什么正经人,秦姑姑看着李昭欲言又止。
李昭想了想道:“咱们收拾收拾东西,出关去。”
秦姑姑:“……”
小鹦鹉:“……”
随后秦姑姑道:“那边不太平,太太怎么去啊?等大爷回来吧,大爷不是那种人。”
她就是确信杨厚照不是那种人,所以才要亲眼去认证一下。
史书上也有记载,杨厚照在边关修了镇国公府,乐不思蜀,他还荒淫,强抢民女,害得当地百姓人心惶惶。
她不信她的小狼狗会比杨宸还可恶,她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昭道:“就走,去布置吧。”
因为李昭要离开京城,但是报馆的生意她必须要坚持下去,于是叫来了顾岚青:“我要出门一段时间,报馆就交给你和徐先生搭理了。
用你的良心去做,不要怕犯错,有什么事就去求主大理寺卿,我那边已经交代下去,他不敢不见你。”
虽然还不知道东家的背景,但是顾岚青不是傻瓜,他们的娘子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看不见的人,跟娘子做对的人也都家破人亡,这身份显然不一般。
能有这样的东家,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现在人家还这么器重他。
他点头:“我会跟徐先生把报馆做好的,您放心。”
徐长远消极了一段时间,但是顾岚青跟她说了许小珊的事情,他就决定要亲自写这个报道,所以就回来上工了。
或许是出于对许小珊的同情吧,毕竟他觉得许小珊是被逼的。
他还领养了许小珊的女儿。
是,李昭当时说不会管孩子就是让许小珊后悔,死不瞑目,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她不能亲自养,可以找个收养的人。
徐长远不是最恰当的人,但是徐长远失去了女儿很孤独,小棉袄失去了父母也很孤独,两个孤独的人相依为命,或许生命就不孤独了。
安排好报馆的事,等宋涵佩来的时候,李昭又跟他叮嘱了一些事,当然最后是要祝宋涵佩金榜题名。
宋涵佩见四周无人,问道:“杨兄让您回家了?”
李昭跟宋涵佩说过实情,她是不能生孩子被赶出来的。
见宋涵佩这么小心翼翼的关心他,她点头道:“嗯,我可以回家了,去找我家杨大爷,所以您不用为我担心了。”
宋涵佩长舒了一口气,随后露出安心的笑容:“娘子多保重。”
这边都交代好。
李昭定了三日出发的日子,但是出发前一天,却没想道李阳东找来了。
如今前堂里已经全是人,李昭赶紧让秦姑姑把首辅大人请到后院。
到了客厅,李昭道:“您坐,我正要出关去,您再晚一天咱们都错过了。”
李阳东微愣:“您要去找大爷?”
李昭点头。
李阳东欲言又止,是啊,娘娘到街上经商皇上都宠着,现在要去边关,一点都不稀奇,他更不应该阻拦得罪人。
李昭也知道大人们都想法,心里很是感激李阳东。
杨厚照一生的混蛋名声都是文官给的,其实她也应该跟文官势不两立。
但是李阳东这个人让她刮目相看,理学之人,却能协助她和杨厚照改革,如果朝廷都是这样的官员,哪里还有文人误国这一说呢?
李昭看着这位老臣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崇敬起来。
问道:“老爷您找我是有事吧?”
李阳东道:“那我就直说了。”
没有杨廷和在场,显然李阳东没有那么多顾忌。
他道:“老夫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太太,您吩咐老夫的事,老夫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老夫已经交了致仕的折子,这是薛太医的意见。”
李昭忙道:“老爷,您身子不舒服?”
李阳东慢慢的点头,目光一直看着李昭,眼神诚然也很无奈。
李昭暗暗叹了一口气,命运啊,李阳东其实做杨厚照的首辅不久,然后就去世了。
如今能做差不多三年,已经是突破历史了。
李昭知道他绝对没有撒谎,如果不是薛立斋的建议,他可能都不会休息,就一直死在工作岗位上。
但是他这一走,他们的改革刚刚开始。
赋税的事情已见成效,但是海市和海军那边还需要有人督促和支持。
她这次因为珍珍和许小珊的事,还需要让李阳东帮忙发布政令,禁止杀女婴,要用政治手段控制人口,不然人口问题不解决,她所有改革都会失败。
杨宸看不起她小打小闹,其实她都有规划,也在执行中。
但是李阳都却要走了。
见皇后脸上都是失望,李阳东道:“杨大人会支持皇上的。”
李昭可不敢确定。
对于杨廷和,别说杨厚照的感情很复杂,她也很复杂。
杨廷和是杨厚照的老师,杨厚照离不开这个老师,历史上搬倒赵瑾,杨廷和是有功劳的。
所以史书上打败“阉人”的官员,往往都是正面形像。
自从英宗葬送了全部国家精锐,勋贵阶级基本就退出朝廷了,文官势力特别大。
所以是不是史书把杨廷和美化了?
有阴谋论者说杨廷和谋杀了杨厚照,因为杨厚照喜欢到处走,这和文官需要一个老老实实的皇帝相违背。
还有杨厚璁继位后的事,杨廷和不让杨厚璁认亲爹,朝廷所有文官就都可以跟着杨廷和指鹿为马,这样的势力多可怕。
可怕的不是权利,杨廷和非要跟杨厚璁的爹较劲,却没想到江南土地兼并的事,说明他只是个政客,不是改革家啊。
这样的人,真的可以依仗吗?
☆、第五百六十九章 出城遇阻
李昭眼珠一动,对李阳东道:“老爷,您无论如何都要再帮我们夫妻一件事。”
她说的是帮,而且很严肃。
李阳东也变的严肃起来:“您说。”
李昭道:“在您致仕之前,更改科举考试规则,不仅要考四书五经,要增加军事理论,和南北的地理知识。”
李阳东:“……”
他脸上神色微变,道:“夫人,只考四书五经,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都沿袭了上千年。”
所以她并没有砍掉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有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理论,官员们读四书五经才能守君臣名分,中国能分久必合,上千年来都没有被打散,四书五经功不可没。
但是毕竟只会之乎者对未来发展是没用的,不妨碍在遵守君臣之道的前提下学点别的知识。
如今武将不被重视,文官又不懂打仗,所以只能让文官也学军事,他们的国家还有很多打仗要打,以后军事是重点。
李昭点头道:“所以才要大人帮忙,在致仕之前把规格改了。”
如果换做杨廷和,怕是他不肯。
李阳东想了想道:“夫人能不能说说这么做的好处。”
李昭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您只要起个头,以后我们就能增加更多的科目了。
您不觉得工部的大臣并不会盖房子,兵部的大臣并不懂军事,户部的大臣还在用横征暴敛的方式让百姓缴税,这些现象都不正常,都是错误的吗?
就说不准杀女婴的事,我相信咱们的政令都是好的,但是发展到最后,会不会成为官吏敛财的手段呢?
我们的政令都在为百姓着想,可是一实行就会半途而废还会怨声载道,都是执行的人不行,归根结底,跟科举有关。”
文化决定国运。
李阳东的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打中一样。
兵部本来就应该会打仗,工部本来就应该会盖房子,户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要保护老百姓的。
但是他们的朝廷全部是,并且不是了几百年,却没人觉得不可思议。
他一下子就笑了,不过随后又有许多担心。
“这样岂不是工匠也能被人尊重?”
让工部大臣会盖房子,所以工部大臣还得学木匠?
朝廷一旦会褒扬什么,这个群体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李昭点头道:“老爷,我们就是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坑了啊,读书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只读四书五经,您如果肯帮忙,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各个行业的精英,不再是只知道大不了我就殉节的读书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包容。
越是包容的国家,没有职业歧视,人民才能平等,国家才会富强。
李阳东可能没有李昭看的那么远,但是经过李昭这么一提醒,他觉得是好事,毕竟读书人要用广阔的胸襟,跟包容一个意思,他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为什么不为后事人做点什么?
点着头道:“我会尽力的。”
*****
一场夜雨,空气中泛着新鲜的泥土气息,京城的路面满是泥泞,这样的路面马车会打滑,所以行驶起来特别慢。
李昭要去找杨厚照了,和秦姑姑坐在马车里,小鹦鹉赶车。
刚出街口不远,马车却突然停下来了。
小鹦鹉的声音十分焦急:“太太,您别下车,小的去应付。”
李昭和秦姑姑对视一眼,到底出了什么事?
马车才一停下,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锦衣卫包围了。
小鹦鹉知道他们的人在附近,看见这种情况,肯定有人去官府找支援,所以才没那么怕。
他下了车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从众多锦衣卫的簇拥下,走出两个人来。
其中一个穿着红色鱼飞服,四十来岁,看补子是个总旗身份,另外一个是一个老者,穿着暗红色的贴里夏袍,头上一定八宝攒花的黄金冠。
老者应该有六十几岁,鬓角头发白了,但是脸上没什么褶子,一双鹰眼,十分锐利。
那总旗先请老者站定,十分客套的样子。
然后才看向小鹦鹉:“你们就是报馆那家的吧?平头百姓不好好做生意,陷害忠良,现在还想逃跑,来人啊,都给我拿下。”
小鹦鹉脑子转的极快,可是也没想到他们怎么陷害忠良了,显然对方是不知道他们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