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来吃午饭的客人们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纪清洗了手和翠玲父女两个一起坐到秦知府他们身边。
此时,秦知府他们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正一人抱着一杯热茶聊天。
慕修远从清汤锅里面给纪清夹了一块鱼肉,一边帮她挑鱼刺,一边问秦知府:“知府大人,你之前说有和小宣有关的事情跟我们夫妻两个说,请问,是什么事?”
“就是小宣让人送信给你们了。”秦知府从怀里拿了两封信出来交给慕修远,笑着道,“一封是小宣给你们的,一封是李……咳咳,李老先生给你们的。”
“李伯也有信?”慕修远从秦知府手里把信接了过来,顺口道,“这么说,小宣已经见到李伯了?”
第191章 房子塌了
“见到了。”秦知府朝慕修远竖了个大拇指,一脸佩服的看着他道,“说到这个,我是真的服你,你给李老先生写的那封信很管用,宣儿派来的人说,李老先生看到你写的信后,亲自出门去接了他。”
“那感情好。”慕修远松了口气,垂眸看信,秦宣的信很平常,就是问候纪清和慕修远过得好不好,然后又讲了一下他自己的情况,但李伯的信就比较暴躁了,慕修远看的嘴角直抽,转手就把李伯的信交给了纪清,“媳妇儿,你看吧,李伯大部分的话都是跟你说的。”
“啊?是吗?”纪清不明所以,抬手把李伯的信接了过来,然后……就无语了。
偏偏这个时候秦知府还在旁边一脸期待的看着她:“说什么了?纪清,李老先生有没有跟你和修远提起宣儿?”
“说了,李伯说小宣是个人才,他在考虑收小宣做关门弟子。”纪清摸着鼻子尴尬的咧了咧嘴角,选了信中比较正常的内容跟秦知府说。
秦知府闻言立刻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大笑道:“好,好,好,能做李老先生的弟子,那宣儿在京城算是能站稳脚步了,哦,对了,还有别的吗?我看李老先生写的信还挺长的,他总不会通篇就只说了宣儿的事情吧?李老先生有没有问你们要什么东西?我可以让人帮忙送的。”
呵呵……他还挺了解李伯的。
纪清垂眸看了看李伯那封信里写的东西,揉着太阳穴道:“我正要跟秦知府你说这个事情呢,李伯在信纸骂我们夫妻两个上次给他送的东西太少了,让我们再多送一些给他,我们没有进京的门路,这件事最后怕还是要麻烦你。”
“不麻烦。”秦知府摆手,一声接一声的告诉纪清和慕修远,让他们只管准备,有多少东西,他就能给李伯送多少东西过去。
说这些话的事情,秦知府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直到三天后,纪清和慕修远准备好了李伯要的东西,通知秦知府叫来搬的时候,他才知道李伯要的东西有多多。
“这……”秦知府看了看地上堆成小山的食材,第一次在纪清他们面前露出了无措的表情,“这些全部都是李老先生要的?”
“二十坛我媳妇儿自己酿的酒,五十斤土豆粉,五十斤红薯粉,二十斤冻好的火锅底料,还要一个吃火锅的锅。”纪清拿着李伯送来的信照着念,顿了顿之后又看着秦知府道,“这些只是李伯要的东西的一部分而已,还有很大一部分我们都没有弄好,过段时间恐怕还要麻烦秦知府你再来一趟。”
“哦。”秦知府僵硬的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慕修远和纪清看到李伯的信的时候,表情那么怪异了了,原来那位老人家这么能吃啊?
最后,李伯要的东西还是被秦知府叫人弄走了,装了整整两马车送去了京城。
忙完李伯的事情,纪清和慕修远的生活重新恢复了平静,今天冬天的雪比往年来的晚很多,都到腊月初八了,才下第一场雪,而这场雪下下来之后就像是止不住了似的,不间断的飘着雪。
纪清和慕修远的房子本来就破,被几场雪一下,厨房都塌了,纪清和慕修远没办法,只能暂时搬到镇上住。
“得亏李伯走的时候给你们两个留了一套房子,不然你们村里的房子一塌,你们可怎么活啊?”中午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翠玲靠在柜台上,跟正在算账的纪清和慕修远感慨。
纪清他们听到她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焦虑的表情。
“谁说不是啊。”纪清叹了口气,抿着嘴对翠玲道,“不过,村里那套房子也的确是太旧了,被雪压坏是正常的。”
“那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办?”王叔从外面走进来,听到纪清和翠玲的对话后,皱着眉头问道,“是打算重修村里的房子,还是就不要那套房子了,在镇里住下?”
“当然不能一直在镇里住着,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李伯的,我和纪清已经商量过了,过段时间我们回把房子空出来的。”慕修远想都没想就否决了在镇上常住的建议。
王叔耸肩,继续道:“那你们两个就是打算大修村里的房子了?九哥儿,我事先跟你提个醒儿啊,你们那房子要修,怕是要花大价钱的,虽然你们今年赚了不少钱,但底子还是薄了点。”
言下之意就是他们要把村里的房里修好,钱会不够。
这一点,慕修远和纪清也想到了,他们两人对视了一眼,叹气叹的更厉害了。
几天后,秦知府和鲍磊又一起来吃火锅,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向来很有活力的纪清和慕修远懒洋洋的,愁云满面,连看到他们来了,都没有过来打招呼,只是让翠玲来问他们想吃什么。
“你家老板和老板娘被人欺负了?”秦知府肩负着提秦宣照顾纪清和慕修远的义务,不能将他们两个的情绪不当回事,犹豫了片刻后,他还是叫住了翠玲,小声询问纪清他们为什么不开心。
翠玲是个藏不住事的,秦知府一开口,她立马就把纪清和慕修远的家塌了的事情说了出来。
鲍磊听的眼睛都瞪大了,难以置信的说道:“不是吧?九哥家环境那么不好?我看他平时给纪清买东西那豪爽的样子,还以为他们家底子不错呢。”
“不错什么啊?有那样的极品亲戚,九哥和纪清姐姐成婚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清二白,他们现在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挣来的,这日子虽说比以前好了,但要重新盖套房子,还是有困难的。”翠玲撇了撇嘴,低声道,“哎,要是纪家或者慕家的人肯出钱支援一下纪清姐姐她们就好了,这样他们两个就不用再为了房子的事情操心了。”
要支援,不一定非得亲戚支援啊,朋友支援不行吗?秦知府的眼神闪了闪,翻着菜单没有说话。
吃完了饭,去柜台付钱的时候,秦知府问正在看账本的慕修远:“如果想重新建房子的话,你要盖什么样的房子?还缺多少钱?我借给你们夫妻两个。”
第192章 去打猎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秦知府已经摸清了纪清和慕修远的脾气了,他知道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很有底线的人,不属于自己的钱,哪怕是旁人硬塞给他们,他们也是不会要的。所以,他没有说他要给纪清和慕修远钱,只是说要借他们钱。
慕修远没想到秦知府一个大忙人,大贵人,还有闲心关心他家房子的事情,下意识的愣了一下,过了好半天才好笑的摇了摇头,拒绝他道:“谢谢秦知府你的好意,但是房子的事情,我们夫妻两个想自己处理,不想借钱。”
“瞎要强。”秦知府瞪了慕修远一眼,敲了敲柜台面,低声呵斥慕修远道,“是住的地方重要,还是面子重要?我给你们夫妻两个钱,是借你们的,又不是送你们的。”
“是,我们明白。”慕修远恭恭敬敬的点了点头,却还是没有改变主意,“但钱这方面,我和我媳妇暂时真的不准备借助外力。要不这样吧,秦知府,我把您的好意记在心里行吗?等到我和我媳妇儿实在拿不出钱来修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定第一个来找您。”
他都把话说成这样了,他还能说什么呢?秦知府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原本,慕修远以为这件事,到此也就结束了,但他没想到,五天以后,他就收到了秦宣和李伯的来信。
秦宣很干脆,信封里面一个字都没有写,直接放了五百两银票,李伯就比较暴躁了,他长篇大论的把纪清和慕修远给骂了一顿,让他们两个继续给他送吃的的同时,提醒他们没地方住,可以就在镇上住,反正他已经把他之前住的那个小院子送给他们夫妻两个了。
纪清和慕修远对秦知府这种偷偷告状的行为很无语,下一次秦知府来的之后,纪清故意做了一锅狠辣的汤,让秦知府吃的满头大汗。
“这样可以以毒攻毒去火气。”纪清笑眯眯的跟秦知府解释道,“免得大人您有火发不出来,又跟小宣和李伯乱告状。”
秦知府吹胡子瞪眼的瞅着纪清,撇嘴道:“没良心,我也是为了你们夫妻两个好行不行?你说说,如今李老先生让我照顾你们,宣儿也让我照顾你们,可你们却在我的照顾之下,弄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我能不急吗?我肯定是要把这情况跟李老先生和宣儿说的啊。”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他也说的太直接了吧?看那秦宣急的,连信都不写了,直接往信封里面塞钱。
纪清叹了口气,沉默了片刻,还是将秦宣给她和慕修远的那五百两银票放到了秦知府面前:“秦大人,这钱,你还是找个机会帮我还给小宣吧,上一次,我相公已经我跟他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了,我们想自己解决房子的问题,不想让别人帮我们。”
那是他们两个人的家,他们想靠自己的本事来盖房子。
秦知府是真没想到纪清和慕修远能固执到这个地步,他低头看了看面前的银票,又看了看纪清,有些生气的说道:“你们两个自己解决?你们跟我说说,你们打算怎么解决?盖房子的花销不是小花销,这眼见着就要过年了,你们还能从哪弄钱?”
是的,今天已经腊月十九了,再过十一天就要过年了,再弄不来钱,修房子的事情就只有留到年后再商议了。
纪清抿了抿嘴,勉强挤了个笑脸出来,故作轻松的说道:“过年就过年嘛,以现在这情况,就算过年前我和相公攒到了钱,也来不及修房子了啊,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把攒钱和修房子的事情都放到年后再想。”
行吧,他无话可说了。秦知府那纪清没办法,只能在她的注视下,将秦宣送来的银票收了起来,表示过年去京城看秦宣的时候还给他。
纪清满意了,叫翠玲给秦知府上了一壶她特制的解辣茶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由于房子还没有修好,今年的除夕,纪清和慕修远是在李伯的小院子里面过的,别看李伯的院子不大,但是地龙铺的却很好,纪清和慕修远待在里面,就算不生火盆,也很暖和。
“等明年我们修房子的时候,也让人铺地龙吧。”除夕晚上,慕修远抱着纪清躺在床上跟她商量怎么改建房子。
纪清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又有点担心的问道:“那样的话,我们两个的钱就更不够了吧?”
她和慕修远以前就商量过了,这次修房子,要么就不修,要修就要修青砖房,现在还要铺地暖,他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啊?
经济实力不够,这也是慕修远目前最头痛的事情,可是,看到纪清那张红扑扑的脸,他又不忍心降低要求,他娶了这么好的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