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畅春园的景色美的醉人,而我却明白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我的汗阿玛,大清的康熙皇帝,那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人,所有人都敬他,畏他,包括我自己。我和汗阿玛的距离如此的遥远,而这距离仿佛是我们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一朝是君臣,便相隔天与地。而我知道我这一走,便是诀别。。。。咸安宫,这个安静祥和的宫殿,最终也成了我最后的地方。
咸安,咸安,何而为安?也许,从此之后,便再也寻不到只属于我和汗阿玛心中的那片净土了,片刻间,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静静的望着汗阿玛的背影,我忽然有种说不出的心酸和心疼。在那一瞬间,我才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错的,我所求的也都是错的。不管夺储纷争多么激烈,不管那些兄弟们是多么的恨我,是怎样的想置我于死地,已经全部都不重要了。我只想做汗阿玛的好儿子,什么太子之位,什么富贵荣华,如今与我来说,都不重要!
可我知道,这却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看见阿玛。
这一刻,我多想上前去最后一次去抚平汗阿玛紧蹙的眉头,就像小的时候那般,汗阿玛抱着我,我们父子俩可以一晚不睡,汗阿玛也可以对着我”絮絮叨叨”的说着一晚上的伦理纲常,而我也愿意听,因为只有跟汗阿玛在一起,我才感觉到最是安心的。那个时候,我们不像是一对儿父子,倒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父子俩无拘无束,倒也平添了些许自在。我也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跟汗阿玛说,想到哪便说到哪。汗阿玛是从来都不会生我气的,更不会责怪我。汗阿玛总是会对身旁的人说“童言无忌”,我说说便罢了。身边儿的宫女太监们总是偷偷说,和所有人相比,汗阿玛待我都是最好的。因为阿玛总是什么事儿都先想着我,每一次关外进贡的新鲜水果,不管我喜不喜欢,阿玛都会先乐呵呵的拿给我吃,那个时候,不论下人们,还是紫禁城里的宫妇们,无一不万分羡慕。可是那样的时光啊。。。。却再也回不去了。
记得小的时候,每当我贪玩跌倒,汗阿玛总是会严厉的问我是怎么跌倒的,我哭喊着要汗阿玛抱我起来,可汗阿玛却从不会拉起我的手,汗阿玛只是告诉我,要我自个儿爬起来,谁也不许帮,当我小心翼翼的拂去满身的尘土,这才陷入皇父温暖的怀抱。
“胤礽,可有伤着哪里了?”
“胤礽,还疼么。。。。。”
“胤礽,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胤礽,你怎么越来越不听阿玛的话了。。。瞧着你下回还摔着了。。。。”
汗阿玛就这么喋喋不休的嘱咐着我,心疼的问着我。不懂事的我也只是“嘿嘿”一笑了之。也许是皇父太过于关注我了,我就越想挣脱身边的束缚枷锁,让自己能够顺着自己的意愿自由的活着。
可是我却渐渐的发现,汗阿玛似乎不疼我了。昔日那慈祥的父亲对我越来越严格,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兴责罚,我甚至觉得,皇父这是在故意疏远我。。。。。我开始亲近那些下人们,哈哈珠子,宫女太监,也许在他们身边我才能体会到温暖,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关注和尊重。也是他们,使我日趋自卑干涸的心,如沐甘泉。。。。直到我那一次大病一场,汗阿玛亲自来看了我,我才重新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汗阿玛。。。。对不起。。。。当我再一次想说出这句话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这一次的汗阿玛,银丝已经渐渐染白了双鬓。。。。如今,我已拂去满身的尘土,但却落得遍地尘埃。
可是汗阿玛,索额图是儿子的舅老爷,儿子不能无情无义。。。太子这个位置实在太难坐了,儿子现在已经觉得满身都遍布着枷锁,想挣脱都挣脱不掉了,那个位置上长满了利刺,儿子越是靠近,就越是会被刺得鲜血淋漓。从今日起,儿子再也不想做什么太子了,儿子,只想做个平平凡凡的人。
我只愿意就这样守护在汗阿玛您的身边,父慈子孝。。。。。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就足够了。
他们都说我有弑父之意,汗阿玛,儿子绝无此意,只因为您是儿子最敬爱的汗阿玛,儿子就算是身死也不会做出杀父谋逆之事!可是任凭儿子再怎么辩解都难逃天下悠悠之口。。。。。。是儿子的错,皆是儿子的错,所有的罪过儿子都认,唯独这一条,儿子不能认。如今,汗阿玛让儿子生便生,让儿子死便死,儿子绝无怨言,只求汗阿玛能保重自个儿的身子。留待来世,儿子定当结草衔环,再报皇父养育之恩。
现如今,所有人都离我去了,我呆在着咸安宫,度日如度年,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只能静看着春秋罔替,细数着花开花落,四时之景的变幻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身边也只剩下惠珠一直陪伴着我,就此岁月静好,与世无争。惠珠曾经说过,她这一生只认我一个人为丈夫,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执着于此,执念于心,死生不复相弃。。。。我相信了,她做到了。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女子,可是只有惠珠是一心一意待我的,终于,还是这个女子走进了我的心里。这一次,是我再一次好好的打量着她,而我,爱新觉罗胤礽,也决定从今日起再不负她,只认她一人为妻。我的诺言从不轻许,因为许下的诺言便是欠下的债,儿子怕,再也还不清了。。。。。以后儿子便会一点点的补偿惠珠,儿子觉得有了惠珠,儿子这一生也无憾了。
汗阿玛,儿子如今在这咸安宫中很好,请阿玛切莫再挂念了,多一份挂念便是牵绊,没了牵绊便也了无牵挂了。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儿子在此遥祝一杯酒,只愿阿玛福寿安康。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 嘱托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新年快乐~~!!
东宫太子二次被废,对外界而言,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可是没人敢多做动作。
八贝勒府的桃花树下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八贝勒,而另一个便是胤禩早年在京城收留的潦倒相士张明德了。八贝勒很心急,他不知现在能否出下一步棋了。他猛地一下从石凳子上站起,对张明德道:“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当初主张我扳倒辅政大臣索额图是你,现在让我什么不做静观其变的也是你,你说,你心里到底打的是个什么注意。。。。你不会肚内并无真本事,空披着一副神算相士的皮囊吧!不过我今儿就告诉你,自你进了贝勒府,你与这贝勒府就是结成了一股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出了什么事你也别想逃开了”
张明德挥挥手,道:“贝勒爷您莫急啊,您是天孙贵胄,凭那太子也想跟您比,真是自不量力。。。若说他落得如今的下场,怨不得其它人”他一直说着好话应承着八贝勒。顺便安安他的心。
“这话你跟我说了千万遍了,难道如今我们真的就什么都不能做,静观别人爬到我们头顶上去?”八贝勒问道。“是,贝勒爷如今什么都不能做”张明德道。
“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胤禩问道。
“只待其它人有了动作您才能有动作”张明德定定的说道。
“呵,你倒是说说看,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八贝勒问道。
“反正现在不是时机,贝勒爷还请静观其变吧!”张明德道“太子刚被废,现在所有人虽都在为自己筹谋,可他们却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不敢轻举妄动。。。贝勒爷万万不可去做那第一人啊”
“如何不可,有何不可!汗阿玛对我的重视想必你也所见所闻了吧,连皇伯父都亲自夸过我,还需要猜测揣摩什么,我倒是觉得现在便是时机!”胤禩说道。
“贝勒爷若是不听劝,那出了事情,莫要再来找贫道”张明德威胁道,他说罢,拂袖离开。
胤禩指着张明德道“张明德!你是反了天了不成,莫不说今天的荣耀是谁赐予你的,就凭你刚才的那几句话,我便可以治你得罪了。。。。”胤禩现在真是即无奈又气愤,可是却又听张明德道:“贫道言尽于此,贝勒爷请便,贫道自从入府便两袖清风毫无牵挂,只忠心于主子一人而已,刚才所说皆乃肺腑之言,贝勒爷听也好不听也罢,全凭贝勒爷自个儿估量”张明德现下也猜不透康熙的心思,可是他自知是拦不住胤禩的。可又无可奈何,所以只得这么以下犯上。
胤禩曾对下人说道:“张明德此人甚是聪慧,精达事理,且还自诩为修行道人,行于现世只为辅佐下一代明君。”胤禩当时心中是很高兴的,他还说:“凭张明德的智慧,若为他人所用,必为祸害”前几次的计谋的成功,虽然使胤禩打心眼儿里佩服张明德,可是胤禩还是骨子里看不起他的出身的。这一次他这么以下犯上更是激怒了他,便赌气说道“哼,一个潦倒相士而已,还自诩什么修行道人,尽说些怪力乱神的话语来蒙骗,我就不信现下不是时机,若说对汗阿玛的了解,我是自然比你张明德要深的,现在谁也不能阻拦我了”
康熙在乾清宫问佟国维话,康熙道:“佟氏,你在朝中为官也不少日子了吧,你倒是说说看,朕的哪个儿子可堪大统?”
佟氏赶忙躬身说道“这。。。。臣不敢妄下评论,请皇上还是莫逼臣下作答了。。。。”
康熙虽然明白,他的那些儿子各个都是不堪人前示弱的,所以他心里还是有几分混沌,甚至看不透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他们对自己的情谊到底真几分假几分?康熙试探的问佟国维道:“那你觉得八贝勒胤禩怎么样。。。。。”
佟国维道:“八贝勒忠孝体国那自是不用说的。。。。”
“嗯,是啊,朕每次交待他办事,他都能给朕办的利利索索的。。。。”康熙表示认同,他又道:“那,你觉得储君之位他。。。合适吗?”
“臣不敢说。。。”佟国维道,但其实他的心里等的便是康熙这句话。
“你且说罢!朕恕你无罪”康熙道。
“臣倒是听闻八贝勒府中,有一个叫张明德相士,那个相士总是跟人说八贝勒是天赋聪秉,将来是定有一番作为的”佟氏答道。
“那你也是这样认为?”康熙问道。
“臣自知愚钝,便信他罢”佟氏答道。
“佟氏,你可真是愚钝至极了。。。。”康熙怒道。佟国维急忙跪下叩头,道:“臣驽钝,望皇上恕罪,可是臣却不知臣哪里失言了。。。。”正当这个时候,有人禀报八贝勒求见。康熙道:“他现在可来了,不知道胤禩若是听到你刚才说的这番话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怒呢!朕这会儿子倒是想看看了。。。。。”
胤禩大步向前行礼道:“儿臣恭请汗阿玛圣安”康熙扶起他的臂膀,道:“胤禩,佟大人刚才可为你说了不少好话,不知道你领不领他的情?”说罢,康熙带着玩味的语气看向佟国维“你现下要不当着他的面,再夸夸他?”
“这。。。。。臣”佟国维直擦着冷汗。
胤禩道“佟大人许是说过什么不妥当的话,才令汗阿玛如此生气,还请汗阿玛看在佟大人年事已高的份上,就别责怪他了,他这么一直跪在这里,也会受不了。。。。”
“朕没有想怪罪与他,佟氏你起来吧”康熙又道:“胤禩,你这次来找朕是为何事?朕记得朕并未传召与你!”
“汗阿玛,儿臣这一次来,是想向汗阿玛求个恩典的”胤禩道。康熙侧耳听着,胤禩又说道:“儿臣瞧见四哥都不辞辛苦大老远的跑去青浦县赈灾。。。。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