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汤盛出锅,炒好萝卜,安暖暖将晚饭端上桌,然后去林以轩的屋子,将他推到院子的桌前道:“相公,我下午捉了鱼,特意给你做了清蒸鱼,晚上咱们吃烙饼。”
安暖暖说着,就动手给林以轩盛了一碗汤,并将手里的筷子递给他。
她手里的筷子递出去好一会儿,林以轩才伸手接了。
第941章 炮灰农女11
安暖暖坐到林以轩的对面,见他动了筷子,才开始低头吃晚饭,却没注意到,林以轩在尝了一口鸡蛋汤后,毫无生气的双眼里,终于有了波动,但只是一瞬。
安暖暖单独准备了一双干净的筷子,见林以轩不吃菜,就用干净的筷子给他夹了一些萝卜和没有鱼刺的鱼肉。
晚饭安暖暖只吃了半个饼,一碗鸡蛋汤,鱼和萝卜吃了不少。
林以轩虽然看着瘦弱,不过饭量不小,喝了两碗鸡蛋汤,两个烙饼,然后菜也都清干净了。
晚上安暖暖烙了五个饼,现在还剩两个半,正好明天早上可以当早饭。
将林以轩推回他自己的屋子,安暖暖将碗筷收进厨房,洗干净后,她拿干净的布,将烙饼包好,然后鱼、鸡蛋、葛根、面米及油,调料都收进了空间。
山楂果子就倒在厨房的地上摊开,野韭菜则放在稻草下,可以保存野韭菜的水份。
将该收的收,该藏的藏,然后又去了河边拎水回来,烧了热水送进林以轩的屋子给他洗漱,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再进去将水端出来倒掉,安暖暖又烧水自己洗。
其实她今天出了很多的汗,洗个澡更舒服,可这条件不允许,连澡桶都没有,安暖暖只能把身上擦一擦,就这样将就了一晚上。
第二天,天刚一亮,她就醒了,先去了河边收藤网,一晚上的收获比昨天下午要丰富,不仅仅有半斤左右的鱼,一斤的也有两条,河虾也有不少,安暖暖将藤网里的鱼倒进装水的桶里,没再将藤网往河里放。
毕竟这些够吃好几天了,将东西拎回农庄,安暖暖烧水洗漱完后,林以轩的屋里,也有了动静,她刻意等了十分钟,才上前敲门。
原本没指望林以轩会回应的,正打算伸手推门,谁知里面传出非常悦耳的低声炮:“进。”
就只有一个字,不过还是叫安暖暖愣住了,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推门进去。
“相公,昨晚睡的好吗,被子暖和吗?”安暖暖将洗漱的东西往屋子里的桌子上一放,笑咪咪的问道。
这次林以轩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出声。
他不再吱声,安暖暖也不见失望,将东西放下后,就转身离开。
而林以轩则用一种探究的目光,盯着安暖暖的背影,直到她走出屋子,才收回视线。
早饭是昨天剩下的饼加热,加上鸡蛋鱼片汤,吃完早饭之后,安暖暖拿了竹蒌和小锄头,准备再进山,当然进山前,要等陈老汉和陈有财过来,告诉他们那些地方要修整才能离开。
安暖暖料到他们早上八点左右的样子,就会过来,结果这一等,差不多将近十点,她正打算去陈家找人,他们才带着工具,慢悠悠的来了。
“爹、大哥,活是那么多活,你们拖着,今天做不完,明天还得继续做,今儿天气不是很好,如果明儿下雨的话,我和相公只好过去叨扰你们。”看着不想动的陈老汉和陈有财,安暖暖似笑非笑的开口道。
第942章 炮灰农女12
原本动作散慢的陈老汉和陈有财,一听安暖暖的话,那里还敢偷懒。
然后安暖暖领着陈老汉和陈有财,告诉他们那些地方需要修整之后,就背着竹蒌上山去了,当然上山前,安暖暖还不忘威胁他们,免得没人盯着,这两人又偷懒。
差不多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安暖暖背着竹蒌回来,竹蒌里除了野菜,也没有别的。
而在安暖暖离开之后,陈老汉和陈有财,趁机翻了破厨房和安暖暖的屋子,啥有价值的都没找到,至于林以轩的屋子,陈老汉和陈有财借着修整的名义,也偷偷的看过,在他两人眼里,林以轩就是穷鬼一个。
两天的时间,陈老汉和陈有财,重新给他们加了屋顶,裂了缝的墙也填补了,窗子也给装了,厨房重新砌了双灶,又砍了树回来装门,做了柜子,还给他们做了一套桌椅,两个装衣服的箱子。
屋子安暖暖也检查过,没有问题,其实陈老汉和陈有财的手艺很好,只是这两人实在太懒,不然凭着好手艺,也不会让日子过苦巴巴的,靠着妻子和女儿的绣品赚钱养活。
屋子修整好了,安暖暖自然按照当初的约定,跟陈老汉去了里正家,签了断绝父女关系的书契。
处理完与陈家的事情,第二天,安暖暖起了个大早,做了两顿的饭,吃了早饭后,灶里的火没扑灭,将午饭放在锅里温着,又给林以轩准备了水放在手边,才开口道:“相公,我去一趟镇上,把之前做的绣品卖了,然后再买点米面回来,午饭给你在锅里温着,这是水,渴了自己倒着喝。”
“嗯。”林以轩点了点头,较前两天,总算会吱声。
这对安暖暖而言,已经非常好,交待完林以轩,安暖暖就背着竹蒌出门。
村口有一辆牛车会去镇上,给两个铜板就行,车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妇人,都是相熟的,其中还有刘婶子和刘小兰。
“秀姐姐,快上来。”刘小兰看见安暖暖,主动打招。
安暖暖应了刘小兰一声,又跟牛车上的另外几位妇人打了招乎,然后递了两个铜板,给赶牛车的汪爷爷。
“秀娘,我瞧着前两天,你爹和大哥,上山砍树,你家的屋子都修整好了吧!”开口的是一位年约六十左右的大娘,跟原主是本家,都姓陈,平常原主都叫她陈奶奶,非常和善的一位老人。
“多谢陈奶奶关心,都修好了,爹和大哥,还给打了一套桌椅,两个箱子,一个碗柜。”安暖暖先是礼貌的道了谢,然后笑吟吟的回了陈奶奶的话。
“那就好,以后再有什么困难,记得跟奶奶说,奶奶能帮的,一定帮。”陈奶奶听了安暖暖的话,就放下心来。
“是啊,有困难了,跟婶子说,乡里乡亲的,本该互相帮助。”
其余的几位妇人,忙附合道,她们不是跟刘婶子交好,就是陈奶奶夫家的亲戚,或者跟陈奶奶关系特好,都是很淳朴,很和善的农家人。
“好。”安暖暖笑吟吟的应了一个好。
之后又来了两个村里的姑娘,牛车就坐满了,孙爷爷吆喝一声,赶着牛车往镇里去。
第943章 炮灰农女13
安暖暖要去的这个镇子叫十八镇,因为附近的十八个村子都归十八镇管,因此而得名。
从甜水村到十八镇,坐牛车也需要差不多一小时才能到。
一小时后,牛车停在十八镇镇口专门开辟出来停牛车或者马车的车场。
“好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两个时辰后,我会驾车回村,可别迟了。”孙爷爷笑呵呵的叮嘱了大家一句,就拿了旱烟袋,跟相约的赶车老汉闲聊去了。
其他的几个妇人,都是带了自家的农产品,打算到集市买,因为就两个时辰,匆匆跟安暖暖她们打了招呼,就急急的往集市去了。
刘婶子和刘小兰,还有另外两个姑娘都是奔着绣坊去的,安暖暖自然跟她们一道。
原主为了给陈有财赚娶媳妇的钱,是没日没夜的做绣品,这次安暖暖拿来的绣品有十种,都是之前从绣坊接的活,价钱也都是定好的,每种都是四十文,之前原主已经收过两百文的订金,当然那两百文都进了陈家人的手里。
绣坊的掌柜验了货,将余下的两百文交给安暖暖时,微笑的问道:“秀娘,我这里刚来了一个大单,镇子上的首富方员外的儿媳即将临盆,在我这儿给他即将出生的长孙,订了虎头帽、衣服鞋整套的,并且秋冬两季各六套,你接吗,按套算一套四百文。”
秋冬各六套,加起来就是十二套,只接三套,就能弄一两多银子,但安暖暖对刺绣实在不在行,即便有原主的记忆,但没有手艺,还是不成,况且这刺绣的活,费眼睛不说,钱也真心不多。
“罗掌柜,多谢你心里记着我,不过我几天前刚成亲,家中相公身体不好,也抽不出时间再做绣品,不过我们村刘婶子和小兰,还有这两位妹妹的手艺都是顶好的,况且她们与罗掌柜也熟,人品也信得过。”
安暖暖被罗掌柜拉到一边后,见罗掌柜是刻意介绍生意给自己,心里挺感动的,不过还是婉拒了罗掌柜。
罗掌柜听了安暖暖的话,这才注意到她的头发挽着少妇髻,还想询问一下她的情况,见刘婶子等人已经结算好,只好做罢。
“刘婶子、小兰,罗掌柜,你们先聊,我得去一趟镇上的药铺,晚点咱们直接在牛车那里见。”
见罗掌柜跟刘婶子她们说大单的事情,安暖暖跟她们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绣坊,往镇子上最大的方氏药铺去了。
她之前去了几趟山里,又摘了不少山楂,除了留一些自己以后有条件了做山楂酱,其余的这次都带到镇上,打算卖给药铺,当然还有挖的葛根,及一些别的很寻常的草药。
没指望卖多大钱,不过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她主要想看看,能不能跟药店卖一些药方,相比之下,卖药方来钱更快。
方氏药铺在镇子的东市,最繁华的地段,因为原主来过镇上很多次,安暖暖很轻松就找到药铺。
她背着竹蒌进了药铺,正巧有一个药童送客人离开回来,安暖暖便拉住药童道:“这位小哥,我从山里采了一些新鲜的药材,不知道贵店收药材吗?”
第944章 炮灰农女14
这药童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他听了安暖暖的话,将安暖暖上下打量了下,并没有因为安暖暖身上的衣服,全是补丁,就瞧不起,态度不好,反而很礼貌的问道:“不知道小娘子手里都有什么药材。”
“有新鲜山楂,三年以上生长周期的葛根,当归、还有一些甘草。”安暖暖见有戏,赶紧的将竹蒌放下来,揭开盖在竹蒌上的粗布,让药童看见竹蒌里的东西。
“那小娘子随我到后院。”药童看了眼竹蒌,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安暖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安暖暖忙重新背上竹蒌,跟着药童去了后院。
后院不大,院子里,靠东的位置,有一个长桌,长桌上一字排开约八个小炭炉,炉子上放着药罐,两名药童正看着火煎药。
南边摆放着两个磨药的工具,两个药童正在磨药,院子居中,有一圆形的石桌,石桌周围四个石凳,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留着长须的的老者,正端着茶在喝,一边看着两个药童辩药。
“方掌柜,这位小娘子手里有些药材想卖给咱们铺子。”药童带着安暖暖进了后院后,就来到老者的身边,低声道。
老者闻言,放下手里的茶,扭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安暖暖,他的双眼很温和很睿智,看见安暖暖就和善的开口道:“孩子,把你的药材拿来给老头我看看。”
安暖暖闻言,忙笑吟吟的上前,将竹蒌放下来,开口道:“先生,这是我从山里彩摘的山楂,颜色正果肉厚籽小,葛根的生长周期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