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金满仓-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上午,三个上海姑娘都来了,就如杨宁馨估计的那样,她们三个迅速打成了一片,对于她和钱文文温玉茹一屑不顾。
  即便是钱文文这样活泼的人,几次想要做自我介绍都被她们无视了。
  上海话说得起飞,“侬”“吾”“阿拉”之声一片,叽叽呱呱的,好像麻雀在叫。不一会儿杜小娇下铺的那个朱家角姑娘卢娟丽摸起了她床上放着的吉他,钱文文忍不住鼓掌:“好棒好棒,你竟然会弹吉他。”
  杜小娇看了一眼钱多多,撇撇嘴,露出了一丝嘲讽般的笑容。
  乡下人真是少见多怪,能弹两下吉他就这样激动了。
  卢娟丽倒是没意见,毕竟是在赞美她,也没必要下人家的脸。她抱了吉他,轻轻拨动指甲,弹出了几个音符,叮叮咚咚,煞是好听。
  杨宁馨忍不住看了下她弹琴的手指。
  明显的是刚刚入门,轮指都还不熟练,哄哄外行还差不多。
  吉他是最容易入门的乐器,可想要弹得精妙,那可是需要深厚的功底。吉他与其他乐器相比,最大的好处是它既能拿着装十三,又不用花太多钱。
  这个年代,年轻人对于学乐器涌起了一股热潮,抛弃了本土乐器笛子二胡,年轻人更加青睐进口的乐器。而在一系列引进的乐器里,口琴是最受人欢迎的,主要的原因是……它很便宜。
  便宜到只要你想买,就能买得起的地步。
  所以,这时候走遍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见到拿着口琴含在嘴里,不住吸气呼气的人。
  然而口琴也有它的缺陷,那就是吹奏出来的乐曲真的不怎么好听,吸气呼气吹出几个简单的音符还行,可是要掌握技巧不容易,想要吹得行云流水一般那就更难。最重要的是,口琴很容易弄脏,口水喷在里边,干了以后黄黄的一线,每天都得用牙膏蘸着水拼命洗。
  手风琴也是八十年代初期最流行的乐器之一,这个属于学校音乐老师的专属,它也是一些工会干部的宠儿,每次工会开展活动,必然有人背着手风琴,摇头晃脑的拉出欢快的歌曲:“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心使我爱……”
  在口琴和手风琴被引入中国以后,吉他又迅速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这时候钢琴还属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乐器,只有在最高雅的场合才会有钢琴的出现。能迅速吸引人们视线又方便携带的乐器,那就是吉他。
  这个年代里,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年轻人迅速接收到国外的时尚,学着用国外进来的舶来品武装自己,背着吉他在街头行走,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吉他已经被湮灭在众多西方乐器里:小提琴、大提琴、电子琴、钢琴、萨克斯风、架子鼓……这些乐器纷纷涌入,吉他成了最普通不过的乐器。
  正因为它的身价降了下来,前世的杨宁馨有幸能准备足够多的钱买了一部吉他。
  别人学乐器是花大价钱请老师教,杨宁馨学乐器全凭百度。
  先是身边有会吉他的朋友教了些简单的指法,然后百度各种吉他教学视频去勤学苦练。虽然她观摩的教学视频并不系统化,可她依旧凭着自己对吉他的领悟力,在一年多以后终于能熟练的弹奏出很多动人的乐曲。
  “你可真是聪明啊,自学成才。”
  朋友们听着杨宁馨弹吉他都会发出赞叹:“原来不出钱找老师也能弹好吉他呢。”
  杨宁馨的眼神落在卢娟丽的吉他上,简单的黄色木板,上边绷着几根琴弦,卢娟丽的手指夹着牙白色的琴弦,挑动一下,“嗡”的一声,悠长。
  “娟丽,勿要理睬乡下人,侬弹个完整的听听。”
  徐菁菁冲着卢娟丽鼓励的笑:“阿拉老喜欢听人弹吉他了。”
  “吾在学着弹,这是高考以后才买的。”卢娟丽捻着吉他琴弦,慢慢的拨动:“吾才练了一个月。”
  “哇,一个月也弹得这么好。”徐菁菁站起身,看了一眼上铺的钱文文,终于说了她在宿舍里的第一句普通话:“你也会弹吉他?”
  钱文文摇了摇头:“不会。”
  “瞧你这样激动,还以为你会弹吉他呢。”徐菁菁轻蔑的看了钱文文一眼,转过头,看着对面床上杜小娇笑了起来,很快切换成上海话:“侬看她那样子,像模像样的。”
  杜小娇用上海话轻声回应了一句:“乡下人懂个啥,侬还跟她们去说话,吾都觉得侬不值当做。”
  杨宁馨听懂了“乡下人”三个字,知道她们在嘲笑钱文文,说不定也包括了自己,这时候下铺的温玉茹不疾不徐的开口了:“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别人吗?真不敢相信,你们大城市的姑娘,竟然心胸如此狭窄,恶意去中伤一个对你根本无害的人。”
  杜小娇和徐菁菁没想到温玉茹竟然能听懂上海话,两人愣了愣,脸上红了一片。
  “我们没说什么啊。”徐菁菁辩驳了一句:“我们只是在说她不知道弹吉他凑什么热闹而已,这又有什么?”
  “乡下人,为什么你们眼里我们几个都是乡下人?全国只有你们上海人才是城里人?”温玉茹怒目而视:“我从小就是杭州城里头长大的,我可不认为自己是乡下人,文文是咸阳城里人,她也不是乡下人,凭什么要被你说成乡下人?”
  徐菁菁和杜小娇都闭上了嘴,两人相互看了看,杜小娇的目光落到了对面床铺的杨宁馨身上,她想起了杨树生和廖小梅的穿着打扮,忽然来了精神:“我们说的乡下人不是你们俩,我们是在说她。”
  宿舍里的人都愣了愣,杜小娇有些得意:“我昨天看到她爸爸妈妈了,可别跟我说他们也是城里人,分明就是乡下旮旯里出来的。”
  杨宁馨快要被杜小娇逗乐了,乡下人又怎么样呢?乡下人就不是人了?
  “怎么了?我说错了吗?”杜小娇一想到昨天的事情就很生气:“你敢说你家不是乡下的?”
  “是啊,我家是乡下的,我们家每人还有八分地呢。”杨宁馨耸了耸肩:“乡下人又怎么了?乡下人吃了你家粮食啦?”
  杜小娇被杨宁馨一通抢白弄得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她看了看徐菁菁,示意她赶紧帮自己说话,可徐菁菁这时候似乎并不愿意得罪人,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她,没有开口的意思。杜小娇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和杨宁馨理论,她期期艾艾的说:“乡下人就不要装城里人啊,看到娟丽弹吉他也装出一副懂吉他的样子,刚刚你的眼睛可不是一直盯着吉他看?你一个乡下人,能看懂什么啊?”
  “我这个乡下人还真能看懂。”杨宁馨笑着看了杜小娇一眼:“怎么了,我能看懂吉他你嫉妒啊?”
  “哼,你能看懂?不懂装懂吧。”杜小娇伶牙俐齿:“撒谎也不打草稿,你怕是还从来没见过吉他觉得很新奇吧?”
  杨宁馨朝杜小娇下铺看了一眼:“同学,麻烦借你的吉他给我一下。”
  “啊?”卢娟丽正在看她们争吵,没想到忽然点到了自己,愣了愣:“你借吉他要干什么?”
  “我这个乡下人要弹首吉他曲给你们听。”杨宁馨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把你的吉他弄坏的,弄坏了我负责赔偿。”
  “说得轻巧,你能赔得起吗?”杜小娇白了杨宁馨一眼:“就会吹牛说大话,乡下人真是好笑,猪鼻子插葱,装象!”
  杨宁馨平心静气从衣兜里摸出了一叠钞票来:“这么多钱,够了吗?”
  她这一叠钞票最外边是十块钱一张的大额票面,有几张,中间包着的都是五块一块的零钱,但是杜小娇的床铺隔她这边有一定距离,远远看过去,好像她攥着一大把十块的钞票。
  杜小娇闭了嘴,卢娟丽从床上挪出来,把吉他递给了杨宁馨,半信半疑:“你真会弹?”
  要是室友真会弹吉他,那她就多了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呢。
  杨宁馨抱了吉他在手里,稍微拨了两下试了试音,手动调了下音准,她开始弹奏起她最喜爱的吉他曲《天空之城》。
  悠扬的吉他声音就如林间流淌的小溪,潺潺的从山石上流了下来,落到下边的山石上,叮咚作响,清脆动听。
  “哎呀呀,宁馨,没想到你的吉他弹得这么好!”钱多多激动的撩起自己的蚊帐,又撩开杨宁馨的蚊帐,横跨过矮矮的铁栏杆,爬到了杨宁馨这边,出神的望着杨宁馨手里的那把吉他:“有空教我弹,好不好?”
  “肯定可以啊,就是……”杨宁馨朝她笑了笑:“想学会一门乐器要有耐心,我就怕你坐不住!”
  “放心,我会坐得住的,不会弹吉他怎么行呢,人家都觉得我是乡下人了。”钱文文很开心的拍着胸脯:“我下个月让我爸爸妈妈给我多寄一点钱,我去买了吉他你教我!”
  “好。”杨宁馨点点头:“包在我身上!”
  “……能不能也教我弹?”
  从下面传来一句犹豫的问话声,杨宁馨低头一看,卢娟丽正满眼渴盼的看着自己。
  “没问题啊。”杨宁馨爽快的点了点头:“完全可以。”
  吉他是和平的使者,胜利的完成了它的破冰功用,杨宁馨微笑了起来,自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能争取最大化和室友搞好关系。
  第三百零一章
  中午的时候,有人过来挨着宿舍发通知,下午世界经济专业的学生要去教室开会,班主任要和大家见面。
  听说能见到班主任,一个个兴奋了起来,大家躺在宿舍里揣测班主任长什么样。
  钱文文坚持认为班主任是个白头发老头:“复旦大学的教授肯定都是资历老的,这个是不用说的。”
  温玉茹不同意她的意见:“老教授肯定都是在做研究,不会当班主任,管的事情也太繁琐了,我觉得应该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很温文儒雅……”
  杨宁馨心里暗自想着,这班主任大概就是前世的辅导员吧?这些管班级琐事的,大部分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小伙子或者是小姑娘。钱文文是个热情奔放的姑娘,为了不引起她的尖叫,杨宁馨决定放弃自己的猜想。
  “宁馨,宁馨!”钱文文不愿意放过来,竟然爬到了床铺这边,伸手抓住她的蚊帐晃了晃:“你怎么就一点也不好奇啊,咱们的辅导员是个什么样儿?”
  “好奇也没用呀,见了面才知道是什么样。”杨宁馨懒懒散散回了一句,翻身抱住了床上那床小小的土布织成的小毯子。
  土布就是粗糙,等着闲下来去大商场那边买一床好毯子。
  辅导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一张脸生得不错,就是个头矮那么一点点,身材也比较瘦小。
  听了他的自我介绍,原来真是复旦留校的,今年才毕业,难怪看上去这么年轻。
  “咱们要在一起度过今后的四年,希望同学们能够配合我的工作。”辅导员说得情真意切,台下一片掌声。
  辅导员叫何家良,广东人,笑起来有点小虎牙,很可爱。
  “今天下午我们要进行选举,班团干部,还有各个宿舍的舍长。”何家良笑着看了一眼周围的学生:“可以毛遂自荐,大家活跃一点点好吗?”
  杨宁馨看了一眼教室里坐着的学生,可能有三十多个人,女生比较少,十多个,不会超过一半。正在打量间,忽然一个男生从后排站起,走到了讲台上,开始热情洋溢的进行自我介绍:“我叫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