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淑英躺在那里,听着邱兴国在那里窸窸窣窣的摸什么东西,脚步声渐渐从过道那边往前走,一步步的,似乎踩在她心上。
也正是他这样体贴细心,才让她做出了留到旺兴村的决定,这么些年过来,若不是邱兴国的温情,她还真会后悔自己当年做出的选择。
邱成才爹娘感情可真好,和杨树生廖小梅有得一比啊。杨宁馨听着两人的对话,情不自禁露出了微笑,她把苹果切成一片片的放在那块干净毛巾上头,捧了几块苹果朝后边的铺位走了过去。
杨树生和廖小梅两个人正面对面坐在窗户旁边,听着脚步声回过头,看到杨宁馨捧着苹果过来,两个人都冲着她笑:“小六,你和爷爷奶奶吃嘛,省着点儿,我们不用吃了。”
“不过是个苹果,又不是啥好东西,你们还推让!”杨宁馨把苹果块朝杨树生和廖小梅手里塞:“等着去了上海我带你们去南京东路逛逛,永安百货里买几套高级衣裳,那里的羊毛衫可不是咱们县城东风商场卖的,时髦洋气质量好!”
“肯定得要不少钱吧?”
廖小梅听着心动,可又担心腰包里的钱不够买衣裳的,十分矛盾。
“妈妈,这个时候去买羊毛衫应该不会太贵,还没到当季的时候,咱们还可以挑挑棉袄风衣,可能会换季清仓打折,永安百货啊,上海一百啊,惠罗公司啊这些都是好购物的地方。”
前世杨宁馨经常去惠罗公司买打折的羽绒服,惠罗羽博会似乎成了一个每年都会来一场的狂欢盛宴,就是不知道这个年代有没有这种打折活动。
“什么都别说了,听小六的。”杨树生很慷慨的拍了拍衣兜:“怎么着也要给你买两件羊毛衫,不管贵贱,只要你喜欢,咱们就买。”
杨宁馨笑了笑:“还是爸爸大方,妈妈你就别舍不得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该花的就要花不是?更别说你可是梅梅饭店的老板,你没钱谁有钱?我爸的钱可没你挣得多,他每个月能有你一半的收入都该笑得合不拢嘴了。”
廖小梅瞥了杨树生一眼,眼神里有得意和开心,杨宁馨见着他们俩似乎已经忘记了她的存在,默默撤退,留点空间给他们吧——她可要关爱中年人的感情生活,不能不识趣的在这里当电灯泡。
火车上的生活倒也不是杨宁馨想象里的那样难熬,和邱成才一块儿陪着杨国平王月芽说说话,眨眨眼就到了吃晚餐的时候,车厢里渐渐的黯淡了下来,车顶上的瞪开始亮了起来。
车厢里开始有了动静,有些人慢吞吞的朝餐车走了过去,而大部分人都没有动弹,大家弯腰把行李拖了出来,开始在包裹里寻找早就准备好的干粮。
廖小梅今天忙了挺久,煮了些鸡蛋,亲自包了不少手工饺子,要走的时候把那些饺子蒸好了,放在盒子里头搁着,盖子盖好,到了吃晚餐的时候,她把那几个盒子拿了出来,打了点开水泡着饺子,等泡了一段时间,打开盖把水给倒了,拌了点花生酱小葱的调料,蘸着吃觉得挺香的。
林淑英没有廖小梅的手艺,弟媳妇黄月红早上给他们做了馒头,一家三口中午吃的是馒头,到了晚上在火车上吃的依旧是馒头,廖小梅是个热心人,拿了饺子给邱成才:“听说你妈妈不舒服,吃点饺子呗,我今天中午包的,刚刚捂热了,能吃。”
邱成才把饺子送到了林淑英手里:“小六妈妈亲自包的,她包的饺子可好吃了,好多种馅子,数都数不过来!”
看着儿子那一脸崇拜的模样,林淑英有些吃味,成才这是在暗指自己不会下厨做饭菜吗?看他把小杨同学的妈妈夸成那样,好像她做的东西就是天下最好吃的一样。
“妈妈,怎么了?你尝一个试试嘛!”邱成才看着林淑英坐在那里不动,有些奇怪:“还不舒服吗?要不要去找列车长问问有什么晕车的药?”
“不用,不用。”
林淑英有些慌乱,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吃了一口觉得挺香,饺子好吃,配料也很香。
难怪儿子这样惦记着,原来还真是好吃呐。
☆、第 116 章
第二百九十章
火车缓缓驶进了站台; 车里的人开始弯腰从床铺底下拖出自己的行李。
上海,是这趟列车的终点站,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大都市。
所以,车子里的人这时候的状态都是站在车厢的过道; 眼睛盯住了车窗外的景色。
“哇; 车站好大啊; 比我们县城的火车站大了好多!”
“是啊,好多根铁轨; 这里停了不少火车呢!”
小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停在铁轨上的列车; 兴奋的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
此时车门打开; 车上的人慢慢的朝前边走,邱成才和杨宁馨推着杨国平的轮椅,朝车厢入口走了过去。
“不着急; 终点站,总归得让我们下了车。”
杨宁馨看了一眼走在身边王月芽,看她有些紧张的模样,赶紧安慰她:“您放心好啦; 肯定不会走错的; 上海虽然大,可是咱们别乱走就不会丢啦。”
前世的她; 就是在上海的一所211高校念的书,虽然念书那时候并没有每天都到街上去逛,可大致的位置还是明白的,特别是这时候的上海并没有前世的上海那样繁华; 很多地区都没有开发,比如说浦东浦西这些地方,在这个年代的上海地图上还没影子呢。
这时候的上海,可比前世的上海要小了一半面积以上,她勉强能对付着知道东南西北。
“你瞧瞧。”
林淑英和邱兴国走在后边,她碰了碰邱兴国的胳膊,嘴巴呶了呶:“你看看成才。”
邱兴国没心没肺的朝前头看了一眼,开开心心的回答她:“怎么了?成才帮着小杨同学的爷爷下火车呐。”
“你呀……”林淑英叹了一口气,邱兴国都听不出来她话里头上的意思?成才这么急巴巴的去讨好卖乖,别人一眼看过去,保准会以为他是杨国平的孙子哩!
他未免也太献殷勤了些,人家杨宁馨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在,轮得上他去献殷勤?他到底是姓邱还是姓杨?
“我怎么了?”邱兴国一点都没想到媳妇想了那么远,高高兴兴的拉着林淑英就往前边走:“快别看这么多了,你还是朝窗户外边瞧瞧,看看你妈妈你哥哥你姐姐他们有没有在月台上边?这么多年过去,我怕自己认不出他们来了。”
给邱兴国这一提醒,林淑英忽然想起了这事情来,她赶紧朝弯腰朝窗外看了过去。
卧铺车厢这边的月台上站了不少前来接亲友的人。
毕竟不差钱,就连卧铺都舍得掏钱买,更别说一毛钱一张的进站送客票了。
林淑英打量着站在那里的人,目光从他们的脸孔上扫了过去,忽然间她呼吸急促了起来。
她看到了几张熟悉的脸!
“姆妈!”
林淑英激动起来,上海话脱口而出:“姆妈,我在这里!”
月台上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优雅的前倾了身子,朝车厢里边看,见着林淑英的脸孔,眼睛渐渐湿润:“淑英,你总算回来了!”
林淑英赶紧走快了几步,下了火车,快步奔向了站在那里的董熹瑜:“姆妈,我回来了!”
她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紧紧的抱住了她,眼泪瞬间就打湿了董熹瑜的肩头衣裳。
“淑英,淑英!”
董熹瑜的手轻轻拍打着林淑英的脊背,感慨不已。她与女儿分开,一转眼已经是二十年,现在再次见着女儿的脸孔,忽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作为上海人,特别是那个时代被诬陷下放去乡村角落的上海人,董熹瑜对于旺兴村有说不出的厌恶感,她不愿意再去那个贫穷愚昧的村落,那个村庄的名字无时不刻提醒着她曾经经历过的黑暗苦难。
她的丈夫就是在那里过世的,要是他在上海,肯定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照顾,说不定还不会死,可是他却抛下她和孩子们撒手走了——因为小村庄里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好大夫。
所以,虽然董熹瑜很想看到自己的小女儿林淑英,可是她却坚持不回旺兴村,只是提议林淑英回上海娘家。而林淑英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未能成行,一年又一年的推,直到今年,总算是有了机会。
二十年了,她无时不刻思念着女儿,今天终于见了面,激动得她抖抖索索的颤着嘴唇,眼泪水一直流到了嘴角,瘪一瘪嘴,口里一片咸涩。
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番,旁边林淑英的姐姐林淑珍递上了手绢:“姆妈,淑英,别哭了,咱们好不容易见面了,可不得快快活活的。”
两人擦了擦眼泪,林淑英站直了身子,拉住邱兴国走了过来:“姆妈,你还认得他不?”
邱兴国赶紧喊了一句:“娘,好久没看到您了。”
“认得认得,我们走的那辰光,他还挺年轻的,老帅的了,现在还瞧得到过去几分影子。”董熹瑜看了看邱兴国,忽然想起外孙来:“成才呢?成才去哪里了?”
听到母亲问及邱成才,林淑英赶紧朝那边走了过去,邱成才正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朝这边走过来:“姆妈,成才和他同学告别哪,他同学也考在复旦,今天一起坐火车过来的。”
“哟,也考在复旦啊,那肯定成绩不错。”董熹瑜看了看那边一群人,眯了眯眼睛:“就是那个小姑娘吧?看着年纪挺小的。”
林淑英勉强的笑了笑,冲着邱成才喊了一句:“成才,快些过来,磨磨蹭蹭的干嘛呢?”
邱成才听着他娘催得狠了,朝杨宁馨挥了挥手:“回头见,我到时候去经济学院找你!”
杨宁馨点了点头:“快些去吧,别让你外婆舅舅他们等急啦,他们这么些年都没见过你,你还到这里拖拖拉拉的。”
她抓住轮椅的椅背,冲着杨树生和廖小梅笑了笑:“爸爸,妈妈,拿好车票,咱们出站去招待所把东西给放了吧。”
杨家人随着人流朝出站口那边走,邱成才赶着朝董熹瑜那边跑,三步两步的奔到了她面前,大大方方的喊了一句“外婆”。
他只是在照片上见到过外婆董熹瑜,今天亲眼看到,发现她比照片上要有气质得多,银丝夹杂在黑头发里,一点也没影响到她给人睿智聪慧的感觉,岁月沉淀出来深沉的知性美,让她显得那样从容而优雅。
“成才可真是一表人才。”
董熹瑜欣慰的笑了起来,她指了指身边站着的两个人向邱成才介绍:“成才,这个是你舅舅,这是你姨妈姨父。”
邱成才笑着和长辈们打了招呼,一家人说了些话,看着附近的人渐渐的少了,这才提着包朝出站口那边走。
林淑英和娘家人在一起很兴奋,开始满嘴上海话,顷刻间吴音软语,邱兴国走在她身边,就见媳妇满脸兴奋,可是她口里的叽里咕噜,却一个字都听不懂。
邱兴国只能找儿子说话。
“你娘说的话能听懂不?”
邱成才摇了摇头:“不懂。”
父子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既然什么都不懂,那只有他们两人在后边说话了,好歹还有个同伴。
“唉,成才,要是我回去了,你就一个人自说自话吧。”
邱兴国忽然同情起儿子来,现在还能和他说话呢,等后天他回了家,成才和谁说话去呢?上海话可真是难理解,就听他们说了一连串的话,又急又快,可根本就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