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连生笑着点了点头:“可不是?队里忙着,老叔你家几个娃儿也没闲着!”
双抢是最好挣钱的黄金季节,杨宁馨和几个哥哥们这时候正奔波在挣钱的金光大道上。
人是最喜欢跟风的,看着杨家几个娃儿卖凉茶绿豆汤挣钱,生产队里有两户人家也赶着自己的娃儿出来做这生意,好在那两家的没有杨宁馨这样丰富的从商经验,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一次弄上两三桶用板车推着到处卖,他们都只是提一个小包壶在田边逛来逛去,怯生生的喊上两句,别说地里的人听不见,就是自己有时候都可能没听清楚。
至于绿豆汤?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卖绿豆汤的。
绿豆多贵啊,还得去粮站买,万一没有卖出去,那不得要亏很多钱吗?这两家显然没有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只是眼热杨宁馨他们兄妹挣钱,也想着自家的娃儿能跟风挣点钱,可是这依然阻挡不了杨宁馨挣钱的脚步。
为了开拓新的商业路线,杨国平家又添置了一辆自行车。
杨树生的那辆自行车骑了八年多,已经很旧了,杨国平决定再买一辆自行车,明确规定了“自行车产权”:“这车,就归水生土生两家用。”
“对,也该有两辆自行车。”熊芬欢喜得合不拢嘴,每天拿了抹布蹲在那里,费劲的擦自行车,把车子擦得蹭亮。
以前看着杨树生骑自行车回来,熊芬就眼热,这车说是说兄弟三人都可以用,但是很显然基本上是属于杨树生一家的专车,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熊芬嘀咕着要杨水生骑车带她回去,可杨水生却总是摇头:“大哥大嫂就不用回去啊?那车是大哥出钱买的,咱们还和他去争自行车?”
熊芬气得说不出话。
杨水生害怕骑自行车,可是这几年里杨树生和杨土生兄弟俩闲时就拉他去学,磨来磨去的总算也学会了。只不过杨水生胆子小,学会骑自行车以后很久都不敢搭着她到处溜达,熊芬心里头实在火大,可她实在有些肥,自己学不会,还得求着杨水生载她,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听着自家男人说道她。
多了一辆自行车,那可就方便多了,以后过年可以和刘玲玲一家轮流骑自行车回娘家去,熊芬一边擦车,一边乐呵呵的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副画面。
她衣锦还乡,推着崭新的自行车雄赳赳的走到娘家的地坪,娘家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她走过来,嘴里发出了赞美的声音。
对于熊芬,自行车是用于炫耀的奢侈品,然而,对于杨宁馨他们来说,多了一辆自行车就是多了一项收益。
经过两年的锻炼,大柱卖冰棍的技术已经十分娴熟,完全可以独立操作,二柱和三柱也可以骑一辆车出去卖冰棍,把这冰棍事业做大做强,开另外一家分号。
她和狗蛋两人留在家里买凉茶和绿豆汤,这已经足够。
于是,初三毕业的暑假,杨国平家的娃儿比以前更忙了。
“唉,小六,你好好的歇着,干嘛要这样累,瞧你,这脸都没以前白了。”
王月芽心疼的看着杨宁馨的手,上边磨了个小小的茧子,摸上去硬硬的:“家里现在轻松多了,就你们两个念高中,供得起!”
“奶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杨宁馨笑着把手抽了出来,给王月芽掐着肩膀慢慢按着:“我在想着挣够钱去给爷爷买个轮椅呐,有了轮椅,爷爷不用我们帮忙也能到处转转了。”
杨国平听了心里头暖烘烘的一片,多好的孙女儿啊,贴心!
“小六,你孝顺我们都知道,可真没必要这么去挣钱。”王月芽抬头看了看站在身后的小六,会心的笑了起来。
多好的娃儿啊,那唐家真是没有眼力见,把这么好的娃儿给送人了!
现在他们后悔也没用了,小六就是她的亲孙女,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嫡嫡亲的宝贝孙女儿!
七八年的九月,杨宁馨去了X县一中报到。
到了学校,在大门口就看到了由家人送过来的邱成才。
“邱成才!”三柱大喊了一声:“可真是巧,你也到了!”
“我刚到一会儿,还在想会不会碰得到你们哪!”邱成才朝杨宁馨嘿嘿嘿的笑,心里头真是高兴。
其实邱成才早两天就到了杨家,那时候就约好了出发的时间,说好到校门口等。
邱成才执意要一个人来报到,可家里人都反对,尤其是邱兴国,他固执的认为,自己一定要跟着去报到,见见儿子的班主任,多多拜托他几句,让他好好的管束邱成才。
“我要跟他老师说呐,要是成才不听话,只管用教鞭打他,莫要替我们心疼。不打不成才,马棒棒底下出好人!”
“爹!”邱成才委屈得很,他才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呢,他都读高中了,是有见地有知识的人了!
“你甭跟我说这些,原来在大塘中学念书,离家近,我们想啥时候过去找老师就啥时候去,现在到了县城念书,我们也难得来一趟,开学第一天总归得来拜访下你的班主任才行。”
邱兴国固执起来也是跟牛一样,邱成才没办法,只能让他爹跟着去了。
到了一中,看着时间还早,执意要到门口站一站,才歇了口气,就看到杨树生杨土生带着三柱和杨宁馨过来了。
“成才长这么高了。”
杨树生笑眯眯的看了一眼邱成才,这娃儿越长越招人爱。
邱兴国愣了愣,这男人咋认识自家成才?
“爹,这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杨宁馨的爸爸。”邱成才赶紧介绍,他跟他娘进城接外婆寄来的包裹时,总爱去木材公司转一转,可以说,杨树生是看着他长大的。
然而,邱兴国却不认识杨宁馨——杨宁馨不愿意去油梓组那边,邱兴国没机会见到儿子口里说的那个聪明女生。
邱成才的娘,林淑英倒是经常见到杨宁馨,她亲眼看到杨宁馨从一团孩子气的娃儿渐渐长大,现在也是亭亭玉立,脸孔脱去了小时候的圆润,下巴尖出来,更好看了。
“呵呵,原来是杨同学的爸爸,你好。”邱兴国赶着上前握手,看着杨树生穿着涤卡的中山装,心里头嘀咕,这人有点像城里的干部哇,不像一个乡下人。
“你好,邱爸爸。”杨树生介绍了下身边的弟弟杨土生和三柱:“这是我弟弟和侄子,我侄子和你儿子一直是一个班,从小学到初中,现在高中又是同学,要是能分在一个班那就好了,大家一直同学,缘分。”
“可不是吗?”邱兴国很开心,没想到儿子还有这么多好伙伴。
三个大人送了自己的娃儿走进了一中大门,走到教学区域,知识长廊里张贴了几张红纸,前边一群人凑着在看。
原来是分班名册。
几个家长抬着头努力在找自己娃儿的名字,邱成才也热切的搜索着。
一中的高中部每个年级有四个班,千万不要把他和小六分开了呀!
他眼睛瞅来瞅去,在第一张红纸上看到了杨宁馨的名字,第一个名字,很显眼。他往下边看了过来,没有见到他的名字,他有些失望,再朝上边看了过去,还是没找到他的名字。
“邱成才,咱们三个在三个班哩!”
三柱已经把三个人的名字都找全了:“你在二班,第一个名字,小六在一班,我在三班!”
一中分班的规矩是按照名次每个班放一个,慢慢的平均下来,免得老师们相互攀比,说优生都去了某某班。
杨宁馨和邱成才中考分列一二名,所以两人是不可能在一个班级的。
☆、第 81 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念高中和念初中相比,又有一些变化。
高中的知识比初中要深奥多了; 作业也多了不少; 可是对于杨宁馨来说; 这都不是个事儿。
前世的她; 是从书山题海里摸爬滚打过来的; 相对于现在的高中,那时候的作业不知道多了多少倍,这个年代的高中,杨宁馨觉得; 学习氛围还是很轻松宽和的。
教科书的难度深度都比不上前世; 很多的理论知识现在看起来更是浅显易懂,杨宁馨重新学一遍高中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不断从已知的东西里吸取到新的内容; 就好像在咀嚼白面馒头一样,越嚼越香。
X县一中的老师对于杨宁馨和邱成才这两个名字并不陌生; 开学的第一天; 聂主任就找到了班主任办公室,特地把她喊出来; 交代班主任曹老师:“这可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你得好好的培育,三年以后咱们县的高考榜首说不定就是她呢。”
曹老师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笑看了一眼杨宁馨:“哟,杨宁馨你这么有名气啊; 就连聂主任都知道你啊。”
高中部和初中部的老师之间隔着一条鸿沟,两边都不带讨论成绩,特别是每年期末统考,堂堂的县一中竟然被一个乡中学给盖过去,初中部的老师们哪里还能到处去宣扬,都只是默默的盖住,不想让别人知晓。
曹老师万万没想到杨宁馨竟然不是一中的嫡系弟子,和蔼的问她:“你初中部是哪一个班的?”
聂老师有些尴尬:“咳咳,她是大塘中学的学生,不是咱们学校初中部的。”
“啥?”曹老师推了推眼镜,又重新打量了一眼杨宁馨:“你初中没在一中念书?”
杨宁馨笑着点头:“没有啊,老师。”
曹老师对她的兴趣马上没有那么大了——县一中的老师总觉得自己的学生才是最好的,至于乡中学来的,不过是凑巧发挥得好罢了。
“你回教室去吧,不耽误你了,要好好学习啊!”聂主任看到曹老师似乎兴趣缺缺,有些挂不住,把杨宁馨打发了回去,轻轻咳了一声:“曹老师,这女娃儿可真是了不得,初中三年,每一次统考,她都是全县第一,除了语文以为,其余科目差不多都是满分。”
“真的?”曹老师坐正了身子,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主任,你没开玩笑吧,咱们一中的初中部,竟然出不了一个能压住她的?”
“我没和你开玩笑!”聂主任一脸严肃:“今天来找你,就是想和你说说这个杨宁馨,她还要半年才十一岁,懂我意思了吗?”
曹老师大吃一惊:“这么小?看她个子也不矮啊!”
“真的只有这么小年纪呢。”聂主任点了点头:“咱们可要好好培养她,让她去考中科大的少年班。”
“对!”曹老师激动得满脸通红,要是他能培养出一个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那就会名声大噪。
“好好关照着,咱们学校也就她还有点希望了。”
自从聂主任特地交代以后,曹老师就对杨宁馨格外关心,每次排座位,杨宁馨都是教室里最好的那个位置,交代班上的同学要多关照她:“杨宁馨年纪小,你们都要好好爱护她。”
找了杨宁馨到办公室,每次都是夸赞她,督促她学习:“杨宁馨,可千万要保持第一的成绩啊,名次不能落。”
杨宁馨没有让曹老师失望,每一次考试,她都是年级第一名。
曹老师乐得合不拢嘴,自己真是捡了个宝贝!
然而,杨宁馨的重心却不只是落在学习上,她还有一个关注的重点,那就是做买卖。
卖书、卖中草药、卖冰棍、卖凉茶,这些都是她最基本的生意,高一完毕的暑假,她本来想趁早去广东转一转,做点批发生意,可家里人都不赞同她出远门:“小六,你才多大的人,就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