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家里穷成啥样,都不能耽搁了娃儿们念书。”林淑英主动向邱福林刘秀芝提出要把邱安国的女儿送去湖湾小学:“拼着我们做大人的少吃一口饭,也不能让朵儿做文盲!”
在林淑英的坚持下,邱朵儿终于也踏入了湖湾小学的大门,黄月红对于嫂子林淑英,感激在心。只是现在邱家有四个念书的,实在是负担重,听说要把邱成才转去一中,她就寻思着家里钱会更紧巴,实在不好开口。
好在邱成才考虑周到,自己提出来不去一中念书,黄月红这才松了一口气。
“娘,你们不老是说,是金子就会发光,我成绩好,到那里都会好,不管是一中还是大塘中学,还不是一样在学习?去年期末我不是考了全县第二名吗?不也是大塘中学的老师们教出来的?干啥我一定要嫌弃大塘中学呐?”
邱成才的话很有道理,林淑英沉吟一声:“不着急等会吃饭的时候,家里掰扯掰扯。”
吃晚饭的时候,邱家把去一中念书的这档子事情商量了下,大家都觉得邱成才考虑得周到,邱福林做了个总结:“成才说的是,没必要去一中,花费太大了。而且,大塘中学对成才好,减免了成才的伙食费,要是咱们就这样走了,也实在不厚道,背信弃义哩。”
邱福林拍了板,这转学的事情就这样一锤定音。
曾老师在家里等了一个下午,没见邱福林家里的人来找他,捱过晚上又捱了一个上午,还是没见邱家的动静,他有些按捺不住,下午他就等要回县城去了,咋邱福林家还不给他来个信哩?
他没沉住气,吃过午饭就跑去了油梓组。
邱福林正拎着锄头准备去广播室喊出工,看到曾老师骑了车子过来,一脸歉意的迎了上去:“咋又费心过来了呐。”
“我下午要回学校了,特地来问问你们家,到底怎么决定的。”曾老师看到邱福林一副悠悠闲闲的样子,心里有些生气,可又不敢表露出来:“咋也不让人给我捎个信过来!”
“咦,昨天不是说了,要是娃儿去一中上学就给你去个信么?”邱福林有些不解:“曾老师,你走的时候咱们不是这样说好了?”
“那……”曾老师似乎被打了一闷棍:“那您家的意思是……”
“承蒙一中看得起,可我们家决定不让娃儿去县城念书。成才是老大,放学回来还要帮家里做事情哩,去了县城,这家里的活可干不成了。”
为了不让曾老师觉得心里不舒服,邱福林撒了个善意的谎:“曾老师,真是对不住,成才的事情,都麻烦你跑了两趟了。”
还能有啥办法?曾老师推着自行车,眼睁睁的看着邱家人鱼贯而出,走向辽阔的田野,开始他们的出工大业,邱家一片安静,只有前坪那几只母鸡在慢悠悠的散步,不时的发出“咕咕”的声音。
曾老师垂头丧气回到了学校,到左主任那里汇报了一下招生情况:“没辙,那家人都很顽固,不愿意来,那个娃儿自己也蠢得要命,放着一中不来念,宁可呆到大塘中学。”
左主任也傻了眼,没想到一中还被人嫌弃了。
“不过是第二名,神气个啥,咱们拿下第一名就好。”左主任气呼呼的哼了一声:“一中请他来都不来,真是蠢得死!”
“可不!”曾老师也很生气:“他去年期末统考比那个第一名还差十多分呢,也不知道他哪里来这么大的神气,竟然连一中都不放在眼里!”
两个人正说得愤愤不平,李老师回来了。
“你把小杨同学直接带宿舍去了?”左主任看了看李老师身后,没见到人,有些奇怪:“还没编班哩!”
李老师摇了摇头:“他们家不同意她来。”
“啥?”做老师和曾老师眼睛瞪得溜圆:“不同意她来?为啥?”
怎么又是一个想不通的?竟然也把一中的橄榄枝给折断扔地上了!
“这个女生很特殊,也怪不得他们家不放心。”李老师摇了摇头:“她才八岁多一点点,个子也小,在大塘中学,她几个堂兄和她一个班念书,有人照应,家里人害怕她在一中被人欺负,所以不想让她过来。”
“这……”左主任有些无语:“这倒也是一个理由。”
怎么说,都比邱成才那娃儿家里给的理由要好,这个听起来似乎还能被人接受。
“好吧,他们爱到乡下呆着就到那里呆着吧,还把自己看得那样稀罕,好像我们一中就非得要把他们抢过来似的。”左主任愤愤不平:“说不定上次只是他们碰运气,以后谁知道是什么样子,说不定成绩一落千丈。”
“就是。”
曾老师和李老师愤愤不平的附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县一中派人下来想挖走杨宁馨和邱成才的事情,隔了两天就传到了肖校长的耳朵里。
“真是岂有此理,背地里耍花招算啥!”肖校长喝了一大口茶,抹了抹胸脯,望着那传话的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事情的?”
“那个下来挖人的老师以前在咱们学校工作过,那次忽然跑到学校来,问东问西的,中间就问到杨宁馨和邱成才住在哪里,当时我还没想这么多,后来听着王水英班上几个学生在议论这事情,我才把这两件事串起来。”
肖校长起得脸色发红:“卑鄙,真是卑鄙!”
“校长,杨宁馨和邱成才都没有答应去一中,一中这不是更加脸上无光?”那老师说得兴致勃勃:“他们还以为自己是香饽饽哩,没想到两个乡下中学的学生都看不上它!”
肖校长坐着想了想,“哈哈”一笑:“这倒也是,这事情要是传了出去,一中真的难看了!”
没想到杨宁馨和邱成才这么有骨气!肖校长心里头热乎乎的,学生们真是淳朴啊!他一定要去好好表扬、夸赞、赞美这两个好孩子!
跑到初一这边,让王水英把杨宁馨和邱成才喊到办公室问了一下,果然有一中的老师过来挖墙脚,证实了传言不虚。
“小杨同学,那你怎么不去一中念书呢?县城的条件可要比我们学校好!”
肖校长探究性的看着杨宁馨,他也想知道为啥她会拒绝了一中。
“校长伯伯,我爱我们的大塘中学,大塘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好,特别是学校还给我减免了伙食费,让我们家沉重的负担得以减轻。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要是抛下大塘中学走了,那不是成了没有信义的小人了吗?学校对我这么好,我还背叛它,太没有情义了!”
“哇,小杨同学,你的想法很对!”肖校长听了杨宁馨这样说,自己也热血沸腾起来,脸上燃燃有光:“一点也没错,就是这个道理!邱成才,你呢?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那是当然了,我们做人要诚信,不能受了恩惠转身就变脸,这样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
邱成才站直了身子,说的话虽然少,可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你们都是好孩子,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孩子感到骄傲!”肖校长忍不住大声赞美了他们俩一番:“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是我们老师的骄傲,也是大塘中学的骄傲!”
☆、第 76 章
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个周末,杨国平家比平常热闹多了。
孩子们放假回家的时候; 就是杨家最开心的时候; 也是杨家最有生机的时候; 还在村间小路上; 就能听到地坪这边的说话声。
走廊里摆着一张方桌; 杨家几个孩子正围着桌子在看杨宁馨教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正说得起劲,就听着自行车铃声响,回过头来,就看到邱成才骑着车朝地坪这边过来了。
“邱成才!”二柱冲他挥了挥手:“今天怎么过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点东西!”邱成才露齿一笑; 洁白的牙齿迎着阳光; 似乎会闪光。
他翻身下车,把自行车停住,从自行车后座拎起一个小布袋子:“小六; 这是我晒干的一麻袋金银花; 你拿了去县城药店卖钱。”
这个寒假,杨宁馨跟着廖小梅进城; 试着去药店卖决明子; 没想到人家还真的收,检查过杨宁馨收集晒干的决明子以后; 那个经理果断的说:“小姑娘,要是你家还有这么好的草药,只管拿过来,我们药店都收!”
药店给的价格也挺公道,三毛钱一斤; 四十多斤卖了十二块多钱。
廖小梅这才明白,原来家里几个娃儿每个周末做完作业就往山里跑,就是去弄这些东西了,难怪经常看到小六房间的地上摊着一些决明子,自己问她晒这些东西干啥,她还笑嘻嘻的回答:“听说这个东西泡水喝味道不错,我想试试。”
没声没响的,这几个娃儿就挣出了十二块钱,这群孩子!廖小梅心里头激动,也不早些把这事情告诉家里的大人,要是大家一块儿弄,能挣得多出不少呐!
回到家杨宁馨当着熊芬和刘玲玲的面,把十二块钱交到了王月芽手里:“爷爷奶奶,这是我和几个哥哥上学期进山采决明子,晒干了卖药店挣的钱。”
“啥?卖决明子能挣钱?”熊芬的眼睛瞪得铜铃大:“还有这好事?”
“娘,你小声点嚷嚷,让别人知道了,那今年咱们就没得摘了!”牛蛋赶紧出声提醒他娘,要是嗓门再大点,都能赶得上在喇叭里喊了。
“我不说,不说!”熊芬忽然也醒悟过来,要是给别人知道了,那就断了自家财路。
“二婶,能卖的草药可多呢,以后分门别类的采一点,晒干收着,等够了一麻袋咱们就送到城里去卖。”
“行,行!”熊芬一脸喜气洋洋:“是谁想出这样挣钱的法子哟?牛蛋,是你不?”
“娘,我哪能想得出来?都是小六琢磨出来的,她去年就到城里问过药店了,我们上学期采了不少,晒干有四十多斤呐。”
杨国平和王月芽心疼的看了一眼杨宁馨,这个孙女操心真多,自己在学校里要念书,这边还要操心给家里挣钱,这不是亲生,可胜过亲生的孙女儿!
采草药成了杨家共同的秘密,一开春就动手,茵陈、黄花地丁,金银花藤,山里是座大宝库,想要发财致富就到山里去一遭。
杨宁馨她们卖掉的这一袋决明子,有邱成才的贡献。
自从杨宁馨和他说了这个致富的法子,他就偷偷的去山上采摘决明子弄回来晒干,攒了五六斤,就给杨宁馨送了过去。
想要去杨家看她,总得要有理由。
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而且,这个理由可以反复使用,今天他又踩着自行车过来了。
杨宁馨冲着邱成才笑了笑:“我不是说了,让你自己攒着,等哪天去县城的时候卖药店吗?怎么又给我送过来了。”
“我就攒了这一点,能卖啥钱,不如给你了。”邱成才笑着拎起了那个布袋:“没多少,最多就三四斤。”
“唉,你们家也有四个读书的,负担重,真的不用每次给我拿过来。”杨宁馨觉得过意不去,东西再少,也是邱成才花功夫弄出来的。
“没事啦,他们三个还在念小学哩,花不了多少钱。”邱成才把布袋塞到了二柱手里:“我本来不想进山的,还不是想着帮你们攒点草药?”
“那……”杨宁馨想了想:“下回我得算钱给你。”
“你这也太见外了吧。”邱成才有些生气,板起了脸:“咱们是好朋友啊,好朋友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的,提什么钱不钱的,真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