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林妙不提,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件事。当时他让人打听过关于林家的事,汪氏是小商贾之女,成亲时一百抬嫁妆,在真定风光一时。那时他并没有在意,这时无意中听林妙提到亡母,这才觉得这事有些不妥。
能给出一百抬嫁妆的娘家,却在女儿去世之后对外孙女不闻不问,且,林妙成亲时是没有什么嫁妆的,还要靠他暗地里贴补,林家竟敢把汪氏的嫁妆全都私吞,定是料定汪氏的娘家不会来找麻烦,那汪氏的娘家究竟出了什么事?
林妙摇头,她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能娘亲过世了,父亲就不和外家往来了吧,我也不知道。”
杜天行摸摸林妙的脑袋,这孩子要多没人待见啊,连外家也不管她,命中注定就是我一个人的。
第87章 海盗王
夜色如水,两个人影忽然来到荣华街杜府门口。
“我们是五爷的人,有急事见他。”
来人取出一枚腰牌递给门子,门子看了一眼,转身进去,过不多时便出来了,什么都没有说,带着两人进府。
杜天行披件狐裘,已经走到书房前,看到这两个人,他没有说话,率先推门进去,两人在后面跟上,门在里面轻轻关上。
“五爷,前几日和次辅在望江楼密谈的人都已查清,一个是广安侯,还有一个……”
“是谁,但说无妨。”杜天行阴沉着脸。多年前便是次辅主战,当时以首铺石大人为首的几位阁老均要招安,只有次辅要杀一儆百,将汪大齐父子斩杀,东海之上那些小盗寨见汪氏父子死了,立刻蠢蠢欲动,海靖不过两年,东海上便又涌现出十几股巨匪,一时民不聊生,直到最近几年,这些人被汪同和一一剿灭收编。
“是大爷。”两人的声音很轻,生怕杜天行会生气。
杜天行面沉似水,他那刚从陕西调回京城不久的大哥,怎么也卷进这件事了?
次辅孙高第出自福建,福建和浙江官员以他的门生最多。前世直到杜天行死前的一年,才将孙高第扳倒,而那时孙高第已高居首辅。
大成自先帝时便已实施海禁,东海一带百姓生活艰苦民不聊生。很多百姓受不了饥饿做了海盗。汪大齐便是其中之一。时任福建同知的孙高第与倭人勾结,将丝绸棉花等经东瀛运往暹罗等地赚取私利,那时他便是与汪大齐合作,利用汪大齐的船做走私贸易。
汪大齐也是依靠他的力量,从几只船的小舵子不到十年,便成为拥有上百只船的大海盗,有了汪大齐的配合,孙高第屡屡剿匪成功,说穿了不过就是汪大齐派人登岸滋事,最后扔下之前抓住的俘虏,砍了脑袋让孙高第领功。
十年之后,汪大齐建立了自己的海上王国,孙高第也由同知坐到总督,后来又调回京城,入内阁,权倾朝野。
孙高第进内阁后做的第一位事就是抹去自己的黑历史,当时庆文帝只是小小幼童,朝中大事都由阁老把持,几位阁老都提议将汪大齐招安,只有孙高第力主杀一儆百。
然大成多次派兵,都没能动汪大齐半分毫毛,孙高第亲往福建,派了自己的儿子亲自给汪大齐送招降书,许偌凭他们多年的老交情,他已在圣上面前为汪大齐请旨,只要汪大齐肯登岸,便开海禁,不给汪家定罪,让汪大齐做太平商人,永享安逸。
孙高第太了解汪大齐了,汪家世代做的就是海上生意,只因先帝海禁断了汪家财路,这才造私船下海为盗,如有机会,他们定会重新上岸经商。
孙高第还怕汪大齐不肯就范,让儿子告诉汪大齐,汪家在东海书院读书的小儿子汪同和已经到了福州,正在等待父亲和大哥登岸。
汪大齐的几个子女都死于海上风暴,活下来的只有跟在他身边的长子汪同兴,汪同兴是他的左膀右臂,汪大齐担心有朝一日,他和长子都死了,汪家无人传宗接待,十几年前就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小妾偷偷送往浙江,那个小妾生下龙凤胎,其中一个儿子就是汪同和。
这个秘密只有几个人知晓,但孙高第还是查出来了。
就是孙高第儿子的这句话彻底让汪大齐决定走上不归路,他准备搏上一搏,在招安书上按上了手印!
汪大齐父子到达福州后,被孙高第待为上宾,三日后即被软禁,十日后斩杀!
此次剿匪成功,孙高第居首功,第二年次辅荣休,由阁老中最末一位成为次辅直至如今。
当年杜天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扳倒孙高第,在这之前,他与孙高第几次交锋并无胜算,直至他查出孙高第在福建的事,逼得孙高第狗急跳墙,欲杀他而后快,这才落入他的圈套,将孙氏一党铲除。
因为在孙高第下台的第二年,杜天行就出事了,所以重生归来,杜天行便一直怀疑当年他的死和孙高第余党有关。是以他一直派人暗中监视孙高第,可万万没想到,他一向尊重的大哥杜天养竟然也和孙高第凑到一起。
如今的杜天行,无论官职还是实力都与孙高第相差甚远,他尚未进入内阁,不过就是都司同知,且,他还只是尚未及冠的少年。首辅石大人和黎阁老虽然对他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他而得罪孙高第。
让那两人走后,杜天行没回睡房,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
林妙睡到半夜醒了,寒冬腊月,屋子里有地龙,可林妙还是怕冷。她是被冻醒的,这才发现给她取暖的那个人不在了。
杜天行火力壮,林妙就是缩在他怀里睡,暖洋洋一觉睡到天亮。
她趿了鞋,随手拿件衣裳披上,就下床找杜天行。两人成亲后,杜天行就不让丫鬟在外间值夜,免得林妙行房时害羞。值夜的丫鬟都是睡在隔壁的屋子里。
她就这么走出来,也没人发现,直到走出睡房,一阵冷风吹到脸上,林妙这才完全清醒过来。寒风冷嗖嗖直往脖子里灌,廊下挂了两盏羊角琉璃灯,在夜色中散发出清冷的光辉。
“五奶奶,您怎么站在这里,快回房去吧,会冻着的。”柴妈妈端了托盘走过来,看到林妙站在廊下,吓了一跳。
柴妈妈手里端着红木托盘,托盘是茶壶。林妙愣了愣问和:“五爷在书房?”
柴妈妈点点头,眼里都是心疼。
林妙从柴妈妈手里拿过托盘:“我去送吧,您老回去睡吧。”
柴妈妈看林妙穿得单薄,忙进屋给她拿衣裳,再出来时,林妙早没了踪影。
柴妈妈叹口气,却又为五爷高兴,五爷自幼孤苦,好在现在夫妻恩爱,五奶奶虽然年轻,却已知道心疼五爷了。
书房里亮着灯,却并不明亮,杜天行背着光坐着,林妙进去时,他还以为是柴妈妈,待看到是林妙,剑眉皱起,把林妙抱到腿上,低声斥责:“你怎么跑出来了,还穿得这么少,都这么大了,一点也不懂事。”
林妙蜷缩在他的怀里,脸蛋埋在狐裘里,痒痒的。
“我是不是打扰你了?”她像只小猫,轻轻问道。
杜天行依然板着脸,声音却已变得温柔起来:“我只是在想些事情,你来了更好,可以陪陪我。”
他把林妙的小脑袋向下按了按,让她靠得更舒服。
身子进来时身子冻得冰凉,靠在杜天行怀里暖和得想睡觉,她强撑着不让自己的眼皮打架,但也不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杜天行低头看着怀里的小人儿,他终于下了决心。
如果当年他的死真的和孙党有关,那就提前把这些人剪除殆净,不留后患。这一世他娶了妻,接着他会有儿子有女儿,他想给妻儿一世繁华,而非孤儿寡母郁郁而终。
第88章 管家婆
接下来的日子,杜天行对林妙要求越来越苛刻,至少是林妙这样认为。
“过年采办的礼品单子你都详细看了吗?”杜天行问林妙。
林妙摇摇头,她不说谎,她真的没有仔细看,上面那么多要送礼的人,又有那么多东西,管事的字写得又小又密,她看着头晕。
杜天行的脸比锅底还要黑,沉声问道:“那总计需要多少银子,你总记的吧?”
“这个记的,是三百……三百……我忘了……”林妙把脑袋耷拉下去了,她发现成亲后她被杜天行养得越来越像猪了。
“是二百五十二两!”杜天行冷冷说道。
看着林妙扁着小嘴,一副委屈的样子,杜天行硬起心来继续训她:“你知道你夫君一年的俸禄是多少,你又知道国公府给咱们的月例银子是多少?你全都不知道,也从来不问。这些不问也就罢了,府里的开支你也不问,我今天还在,若是我不在了,家业没了都不知道!”
“那你让我怎么办,以后你的俸禄是不是都要交给我管啊?”
“我就是让你把府里所有帐目全都要亲自过目,不是像看那采买单子一样,看了和没看一样,是要让你仔细看看,哪笔帐是该出的,哪笔是不该出的。你若是再学不会持家,我就纳个能持家的小妾来帮你。你自己想想,是要多个姐妹帮忙,还是自己管帐。”
这还用问啊,傻子才想要个“姐妹”帮着持家呢。切!
自从成亲以后,府里的帐目虽然都会报到林妙这里,但她从没有认真看过,真正掌家的还是杜天行。
现在看来杜天行是要罢工了,以后这些事都要她来管了。
你见过十四岁的管家婆吗?
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林妙想到她以后要抱着帐簿子打瞌睡就觉得生无可恋,那天晚膳有她爱吃的煎酿猪蹄和酒酿丸子,她都没吃几口。
看她那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杜天行当没看到,自顾自吃饭,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
“五奶奶啊,别家的太太巴不得能掌家呢,您不知道咱府里大太太那是熬了多少年也拿到钥匙的,您这才嫁进门不到一年,五爷就让您独个儿掌家,这是多好的事儿啊,您别不高兴了,您要是饿瘦了,五爷看着又心疼了。”
柴妈妈边说边给贞娘和熊妈妈使眼色,五奶奶是小孩子,生气也就是一会儿的事,从不会影响吃饭,今儿个连饭都没吃几口,这气头子是够大了。
贞娘笑道:“今天那道酒酿丸子做得挺好,我去热热给小姐端过来。”
厨房里还没有熄火,贞娘自己动手,那道丸子上屉热过了,端着刚走到最后一进的院子,正遇到杜天行。
“里面是什么?”杜天行指指托盘。
贞娘掀起盖子,笑着说:“小姐晚饭没有吃饱,老身给她把这丸子热了端过去。”
杜天行皱皱眉:“她吃丸子时你们看着点,以后若是只有她一个人,不要给她吃这么小的东西。”
贞娘一头雾水,她当然不知道杜天行是担心他不在时,自家媳妇会被噎死。
屋子里熊妈妈和柴妈妈绞尽脑汁,总算说得林妙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噗,就是准备做个管家婆了。
你们猜对了,林妙前世活到十八岁,除了运动以外没有一样精通的,她就是那种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父母呵护在手心里,她喜欢运动喜欢玩,那就全都依着她,至于别的当然就被忽略了。所以这姑娘的故事告诫我们,千万不要随着孩子的心思让她成长,万一有一天她不小心穿越了,那可怎么办?
林妙虽然没学过管家,但身边有柴妈妈、贞娘和熊妈妈真心实意在帮她,在她嫁进来之前,杜天行也把府里的人全都调换了,如今上至管家下至烧火丫头,全都是可靠